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
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一、滴定曲线
以EDTA的加入量为横坐标,pM为纵坐标,绘出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
(一)现以0.010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20.00ml0.01000mol/L的Ca2+溶液为例,(pH=12)溶液中的pCa值。(忽略其他副反应,只考虑酸效应。)pH=12
已知KCaY=1010.69,lgαY(H)=0.01,即αY(H)=100.01≈1,则K′CaY=KCaY=1010.69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1)滴定开始前
[Ca2+]=0.01000mol/LpCa=-lg[Ca2+]=-lg0.01000=2.0(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Ca2+]为剩余的Ca2+的浓度,设加入EDTA溶液19.98ml,此时还剩余Ca2+溶液0.02ml(即0.1%)未反应,则pCa=5.3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3)化学计量点时
由于CaY配合物相当稳定(K′CaY=1010.69),所以,Ca2+与EDTA几乎完全反应生成CaY。即[Ca2+]=[Y4-],则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计量点金属M浓度计算公式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4)化学计量点后设加入EDTA溶液20.02ml,此时EDTA过量0.02mL(即0.1%),则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pCa1、条件稳定常数C0一定时K′MY△pM(1)、酸度pH酸度△pMlgK′MY(2)、其他配体[L]lgK′MY△pM当lgK′MY<8时,已无明显滴定突跃2、金属离子浓度一定时,CM0△pMCM0<10-4mol/L时,已无明显的滴定突跃。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判断金属离子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lgC·K′MY≥6一般C=0.01即lg
K′MY≥8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配位滴定法
滴定液分析化学滴定液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纯度高的EDTA-2Na(Na2H2Y·2H2O)可采用直接法配制,但因它略有吸湿性,所以配制之前,应先在80℃以下干燥至恒重。滴定液若纯度不够,可用间接法配制,再用ZnO或纯锌为基准物标定。为了减少误差,标定与测定条件尽可能相同。滴定液若以铬黑T为指示剂,有关反应如下
滴定前
滴定时
终点时
滴定液EDTA-2Na标准溶液(0.05mol·L-1)制备
(1)配制
称取EDTA-2Na19g,加温蒸馏水适量使溶解,加蒸馏水1000mL,摇匀。
滴定液(2)标定
取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物氧化锌1.2g,精密称定,加稀盐酸30mL使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精密吸取25mL置于锥形瓶中,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及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EDTA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滴定液记录EDTA消耗量V(mL)。空白试验,假如EDTA用量V0(mL)。EDTA浓度计算公式为:m为称取的ZnO的量M为ZnO的式量分析化学配位滴定法
EDTA及其配位特性EDTA及其配位特性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二钠盐(Na2H2Y)EDTA(H4Y)EDTA及其配位特性H6Y2+为六元酸,其六级解离平衡:EDTA存在7种形式:H6Y2+、H5Y+、H4Y、H3Y−、H2Y2−、HY3−、Y4−EDTA有效浓度:[Y4−
]存在形式的浓度取决于溶液的酸度EDTA及其配位特性不同pH值时,EDTA主要存在型体
pH主要存在型体<0.9H6Y2+0.9~1.6H5Y+
1.6~2.16H4Y2.16~2.67H3Y-2.67~6.16H2Y2-6.16~10.2HY3-
>10.2主要Y4-
>12几乎全部Y4-
EDTA及其配位特性
EDTA螯合物的立体构型EDTA通常与金属离子形成1:1的螯合物多个五元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教育的商业前景与市场机遇分析
- 教育政策东西方理念的碰撞与融合
-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机器人商业价值探索
- 抖音商户直播分享按钮优化制度
- 江西省广丰县联考2024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仁怀市2024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四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潮安龙湖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公共图书馆服务提升实施方案评估报告-2025年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分析
- 校园清廉建设活动方案
-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管理制度
-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农村小学生科技活动方案
- 2025年健身与体育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精神科护理进修总结
- 3.6.3关门车课件讲解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 HY∕T 081-2005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 第9分册并联电容器组运维细则(国网上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