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一、单选题1.20世纪70年代后期,非洲经济工业遭遇困境,财政困难,债台高筑。为了得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援助,大部分非洲国家只能接受结构调整方案,开放进出口贸易,扩大单一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这一现象(
)A.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有助于非洲区域集团化C.体现非洲经济转型艰难 D.防止了经济危机的扩散2.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大量美国玉米免税进入墨西哥,其玉米生产成本是墨西哥的1/3至1/2,致使成百上千的墨西哥农民被迫放弃土地。这(
)A.加剧了美国对外资本扩张 B.推动了美墨间的经济合作C.提高了北美地区贸易总量 D.增加了墨西哥的社会压力3.据统计,2012年全球大约1260万人由于环境原因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3%;2014年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480~1270万吨之间;2016年全球只有70个国家发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铅涂料条例。这些问题表明(
)A.全球治理的艰难竭蹶 B.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共识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D.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难以协调4.有学者描绘当今的世界新现象:“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欧洲和东南亚正在打造自由贸易,美国和非洲在合作修电厂,中国和欧洲准备合作开发北极。”这些现象反映出(
)A.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B.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C.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5.2022年9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将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等的生产和投资,其中多达9项税收优惠是以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作为前提条件。该法案引发多方关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思甚至提出要出台欧洲自己的“通胀削减法案”。由此可知,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
)A.旨在保护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 B.具有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不利于本土企业的创新力提升6.二十国集团(G20),最初是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经多年发展至今,其涉及主题已包括创新、发展、改革、投资、反腐败、气候变化等。二十国集团发展的历程证明(
)A.政治经济一体化持续加强 B.只有大国才能维护国际稳定C.国际对话合作趋势不可逆 D.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已建立7.中国“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座城市,开行列数从2012年的42列增加到2021年的15183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D.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8.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背负大西洋军事联盟职责,置身于与俄罗斯对抗的前沿,冷战后有所淡化的军事集团性质与功能再次凸显,它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并促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北约的做法(
)A.推动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B.改变了欧洲及世界安全格局C.保障了乌克兰地缘政治安全 D.降低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9.随着新兴国家崛起,21世纪以来一系列在实践中更注重公平、互惠、包容、开放的全球化倡议和组织相继发展起来,比如“一带一路”、金砖机制、“东盟+”等。这些倡议和组织的出现与发展(
)A.体现了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已经崩溃 B.反映出经济济全球化发展的崭新形态C.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全球治理 D.表明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已经丧失10.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年底,由于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缅甸、尼日利亚、阿富汗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出现新一轮暴力或旷日持久的冲突,全球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上升至9000万。2022年以来的俄乌冲突已导致乌克兰国内800万人流离失所,超过600万来自乌克兰的难民流动被登记在案。这反映了(
)A.难民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战争和地区冲突B.联合国难民署是协调处理难民问题的专门组织C.二战后难民的主要产生地区是中东、欧洲和东南亚地区D.联合国对难民问题非常重视但是仍然任重道远11.2020年4月,美国高调宣布“5G清洁路径”,计划在5G领域构建以“民主”为意识形态纽带、以“网络安全”为目标的技术联盟,并称这是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需要。这一举措(
)A.有利于维系世界秩序的稳定 B.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交流与发展C.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D.以维护美国霸权为基本出发点12.索马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400美元。自从20世纪90年代政府垮台之后,索马里就一直深陷内战之中,贫苦的索马里人为了生计,不得已去劫持船舶以换得赎金。这便是索马里海盗出现的根本原因。材料折射出(
)A.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B.霸权主义是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C.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是时代主题 D.海盗劫船索财情非得已,值得同情1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政府已率先身体力行。下列由中国倡议并主导的项目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③提出建立“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④倡议设立的“亚投行”正式成立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14.据国际移民组织数据显示,2014年进入欧洲国家避难的人数只有21.9万人,但截至2015年底,总计100万难民进入欧洲,其中一半是叙利亚难民,欧洲遭遇到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难民危机。这反映出(
)A.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B.难民危机制约欧洲发展C.叙利亚民族问题较严重 D.解决难民问题任重道远15.“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的、多元的共赢的,它的核心理念包含了国际角色、周边外交、义利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文明互鉴观和共同发展观等新思路、新观念新论断。其“核心理念”体现在(
)A.相互尊重、维护公义 B.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C.共商、共建、共享 D.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二战后难民问题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为中心。在联合国难民署建立的早期,苏联和美国都拒绝加入联合国难民署。美国根据自己的外交政策建立难民政策。欧洲发生首次难民危机之后,美国逐渐意识到加入联合国难民署、援助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难民能够弱化共产主义,开始支持联合国难民署,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开展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放弃了以往的难民宽容政策,转而制定更为严格的难民准入标准,加强对难民的限制。进入新世纪以来难民问题更为复杂。"南北僵局"持续存在,发达国家大多逃避救助责任,发展中国家却往往无能为力。中国作为《1951年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缔约国,始终坚持国家难民制度的主权原则、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原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推崇休戚与共的全球治理模式,并向有关国家或国际机构提供人暹主义援助。——据李晓婷《国际难民机制的建立与发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待国际难民问题的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方案在国际难民问题中的重要意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广泛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战争爆发前,全世界大约有600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在国际社会里,伊拉克战争被认为是缺少合法性的侵略战争。《联合国宪章》是第一个明文规定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的国际公约。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缺少合法性,而且严重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美国把“先发制人”战略视为合理的“预防性自卫”战略,给《联合国宪章》以及以宪章为基础的安全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使联合国一度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摘编自李翠亭《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软实力的影响及其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拉克战争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冲击。1.C2.D3.A4.B5.B6.C7.A8.B9.B10.D11.D12.C13.D14.D15.C16.(1)特点: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逐渐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难民政策随时代变化而变动。成因:国家利益的驱使;世界政局变动的影响。(2)意义:利于打破“南北僵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