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第二课时:唱歌《美丽的家乡》

第三课时:欣赏《驯鹿》《冬猎》;为音乐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

让学生感受北国的美好风光

了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现手法

2.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注意旋律的行进特点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教学准备:

(-)教具

钢琴、录音机或VCD机、有关乐谱及卡片

(二)图片、音像资料

月琴、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歌曲录音带或伴奏带、乐曲录音带或VCD光盘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注意旋律的进行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2、熟悉月琴、柳琴的音色、表现手法

本单元难点:

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

声部要准确

声音要和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首歌曲

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2、初听歌曲

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

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

的部分“

并说出原因

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笔:学生通过学习木首歌曲感受到了北京的生活气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

声音利谐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

导入教学

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

简要介绍歌剧《傲蕾…兰》的主要内容

并播放歌剧片段

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

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

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

依次学习两个声部

唱熟后

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

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

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

并作评价

随笔: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

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

的生活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

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

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

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

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

用XXXXXIXXXOXX|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

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

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

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

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

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

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并作评价

随笔: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

学生了解了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

姿多彩的生活

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第二课时:欣赏《瑶族舞曲》

第三课时:学唱《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和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阿喽喽》

2、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熟记音乐主题

划分段落

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的主要主题

3、在唱、奏、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人人参与

大胆投入

相互配合

教学准备:

(-)教具

钢琴、录音机或VCD机

有关乐谱及卡片、课堂打击乐器

(二)图片、音像资料

羌族、瑶族人民服饰图、跳锅庄的图片或录像

羌笛的图片

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的演唱带、伴奏带

《瑶族舞曲》的录音带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用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

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

本单元难点:

在读谱教学中学习《阿喽喽》的歌谱

用五线谱教学的班级学习l=bE的首调唱名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为歌曲伴奏

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

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4)学唱前16小节歌谱

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5)背唱第一段歌词

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

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

(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XX|XXX|“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XXX

XXX|XX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

(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

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

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

欢快起舞

(1)根据录像或图片

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

(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

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

)

(2)随录音做动作

(3)边唱边跳

(4)男女同学各站一排

随歌声起舞

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

(5)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

随歌声欢快地跳起锅庄舞XXX"||5、小结: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跳锅庄舞带

给我们的欢乐

也初步了解了羌族

但这仅仅是开始

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

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

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

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

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

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

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

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

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

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

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

主题B矫健活跃

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

反复多次

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

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

气氛逐渐热烈

主题B进入后

速度加快

刚强矫健

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

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

旋律安宁

深情委婉

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

很有诗情画意

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

但气氛越来越热闹

并加了一个结尾

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

力度更强

表现歌舞达到高潮

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

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

甚至轻声哼唱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X拍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

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摇手(3)再练后8小节

前4小节

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

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

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

但只要稍加练习

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

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

在此基础上

学习演奏

注意调高要改成1=C

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

由教师指挥

全体学生齐奏

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

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

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部分学生做声势

气氛一定很热闹

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

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随笔:能顺利完成本课内容要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

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

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

理解歌词

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

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

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

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

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

但要控制好声音

防止喊唱

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

这是课本上的要求

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

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

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

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

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

如边唱边挥拍

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

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

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

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

下面是方案之一

供参考

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

通过对比演唱

确定最佳方案

(齐)阿喽喽

阿喽喽

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

(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男领)哎

它是我指路

它听我的话

(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领)哎!(齐)你哟信不信啰?

唱第二段歌词时

将男领改为女领

男齐与女齐对调

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

能有表情的表现本歌曲

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第三单元母亲河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欣赏《长江之歌》;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第二课时:欣赏《黄河船夫曲》;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第三课时: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歌曲《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第

四课时: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2、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3、在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

(--)教具

钢琴、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的范唱带及伴奏带、《黄河船夫曲》和《长

江之歌》(管弦乐合奏、合唱)、《保卫黄河》的录音带

(-)图片、音像资料

壶口瀑布、黄河船夫、三峡、长江大桥等图片

有关黄河、长江的诗词和绘画作品的图片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深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激昂地演唱《保卫黄河》;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黄

河与长江》

本单元难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欣赏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

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一单元的内容非常丰富

除了唱歌和欣赏外

还有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连环画和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因此

我们要用四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一单元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要学会演唱歌曲《长江我的家》和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2、欣赏《长江之歌》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我”主要是指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

长江”已经不是单纯指长江

而是指整个祖国了

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

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这首歌较难唱

一是大跳音程较多

音准不易掌握好;二是节奏较为复杂

有不少切分节奏;三是有几处相同的词句谱以相似的旋律

容易混淆

请同学们特别注意

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长江是我的家”、〃长江长江是我的家”和两句旋律相似的“心里

装着妈妈的爱

走遍天涯想着家”

(5)再随录音学唱两遍歌词

(6)随教师琴声学唱歌词

3、学唱歌曲的学习效率

随笔:初步学会本歌曲

在演唱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母亲河的伟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保卫黄河》、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保卫黄河》

并尝试进行轮唱

2、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能体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质朴、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

丰富有关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歌颂了长江

这节课我们要歌颂黄河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情况吗?请说一说

2、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这是一首船夫号子是船工们摇或撑竿时所唱

在黄河上有两类船夫

一类是运货物的船工

他们要长途跋涉在黄河上运送货物

常要与惊涛骇浪作斗争;另一类是摆渡的船夫

是为了方便两岸人民过河的

他们的劳动环境比较稳定

这首《黄河船夫曲》就是摆渡的船工们所唱

其中有一句旋律重复了五次

我们来学一下:(学生随教师用"噜"哼唱)

(2)欣赏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

同学们注意到了歌词中唱到"黄河有九十九道湾”这是民歌中的夸张手法

也有的歌中唱出“天下黄河十八湾”

“九曲黄河"

总之

黄河的弯多

所以比较惊险

(3)跟录音轻声哼唱

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了

这首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歌曲

已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

如今仍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

给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遍

(2)听赏歌曲录音

(3)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第一个★处)特点是节奏富有推动力

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

以“”为基点

从1到2、3不断向上扩展

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轮唱)

(6)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并能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7)学生尝试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可采用男女声二部轮唱)

要让学生知道轮唱中的二声部要相互配合

而不是你追我赶

千万不能相互比速度、比音量

为了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先唱的声部可以将"保卫华北''重复一次

也可将"保卫全中”重复一次

随笔:在演唱歌曲时学生的感情表达得很到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

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3、为下节课的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做好动员

教学过程:

1、导人

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保卫黄河》是谁作的曲呢?(学生回答: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为了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一连环画的内容

有必要简述当时的时代背景

当时

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南京已经沦陷

中华半壁江山已被日军占领

抗日战争处于艰苦时期

而在延安这一革命根据地

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

光未然的长诗《黄河吟》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教师琴声歌唱

(4)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

学会的节奏

(5)按课本上的规定

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

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

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3)随琴声唱二部轮唱

(4)如有条件

可加入大军鼓和小军鼓、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

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

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

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

师生要共同参与

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还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

例如一个小组舞蹈

另一小组伴唱

一个小组朗读诗文

另一小组配音

男生唱歌

女生伴舞

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

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

总之

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

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

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

还应该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其作用

随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能力的体现

第四单元看大戏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欣赏越剧《橘树尚且性刚强》

第二课时:欣赏评剧《报花名》

第三课时:欣赏梆子《花木兰》

第四课时:学唱歌曲《看大戏》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了解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曲的相关知识

2、通过实践活动——查找相关资料、欣赏、模唱、模奏等方式

感受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热爱民族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歌曲《看大戏》的范唱带或CD;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豫剧《花木兰》、越剧《桔

树尚且性刚强》、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评剧《报花名》、戏曲网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认识、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戏曲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剧目和部分优秀演员本单元难点: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部分主要戏曲的特点

同时欣赏部分唱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橘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种为主题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也是本单元

学习前的准备和铺垫

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

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

弘扬民族精神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木地区的流行剧种设计不同的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

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发展历史:流行于浙江省竦州市一带的地方剧种

距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

越剧的前身

是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浙江竦县一带的小型演唱班子

它以山歌小调为基础

人称"小歌班"

在这一阶段全由男演员扮演

后来

"小歌班”吸收了余姚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逐渐得到发展

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

它又演变为全是女子演出

1938年后

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2)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3)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

▲简单了解《屈原》的剧情

▲此段唱腔在音乐旋律上、演唱技巧上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欣赏范曾的作品《屈子行吟图》:画家运用怎样的绘画技巧表现屈原”独立不倚〃、”

至诚•片”

光明磊落、爱国爱民的伟大襟怀的

(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4)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

(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

提问:"屈原"这个角色是谁扮演的?

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

尹派艺术

在演唱上特点鲜明

尹派的唱腔艺术

醇厚质朴、跌宕有致

观众认为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

40余年来

风靡越剧界

经久不衰

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

有''十生九尹"之称

代表作有《盘妻索妻》《沙漠王子》《浪荡子》等

4、拓展性作业

分小组自愿结合

课下收集资料

下节课向学生们分组介绍我国其他地区的剧种

从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主要剧目、优秀演员等

随笔:学生了解一些越剧的知识

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

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

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哪种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评剧

(1)发展历史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

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流行

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

原名”平腔梆子戏”

俗称"唐山落子”

“蹦蹦戏"

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

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

流域甚广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

于1910年左右形成

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

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2)艺术特点

以唱工见长

吐字清楚

唱词浅显易懂

演唱明白如话

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

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

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

极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

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3)音乐特点

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

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

以板胡为主

兼用喷呐、笛子;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

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

动作较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

(4)代表剧目

《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等

(5)优秀演员

白玉霜

评剧表演艺术家

生于1907年

卒于1942年

祖籍河北滦县

原名李桂珍

又名李慧敏

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

她11岁从刘某学京韵大鼓

14岁拜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改学评剧

30年代与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

音色纯正

鼻音共鸣好

中低音宽厚圆润

富于抒情性

同时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

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

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

细腻地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初步形成评剧的"白派"表演艺术

代表剧目:《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

画》及电影《海棠红》等

4、欣赏《报花名》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

▲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

▲此段唱腔中都唱了哪些花名?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介绍演唱者:新凤霞

杰出的评剧演员新凤霞

六岁学京剧

后改习评剧

十四岁主演

三十九岁被迫离开舞台

她独特创新的演唱艺术

开一代新风

影响深远

至今为广大观众所称道和留恋

被誉为一代评剧皇后

代表作《花为媒》《杜十娘》《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

随笔:了解一些平剧的知识

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

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

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

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豫剧

(1)发展历史

豫剧

原名”河南梆子〃

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

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清代末年

它已流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

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

遍及河南城乡各地

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

省、市、自治区

至80年代中期

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2)艺术特点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

质朴本色

雅俗共赏

(3)音乐特点

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

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

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

故有”宁唱十句戏

不道一句白”的艺谚

在豫剧演唱中

仅以嗓音而论

大致以真声为主

假声为辅

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

所谓并用

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

高音区用假声

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

假声行腔

俗称‘'阴阳腔"

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假声

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

(4)代表剧目

《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长》《打金枝》等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的问题:

▲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设问的问题:

▲揭示曲名:《花木兰》

▲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情绪怎样?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

6、小组介绍:河北梆子

(1)发展历史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

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850年)

山陕梆子是由到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

流入河北后

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

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

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

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本地演员逐渐增多

导致河北梆子这一新剧种的形成

(2)艺术特点

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

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3)音乐特点

河北梆子的唱腔

属板腔体

唱腔高亢激越

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

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

其中

弦乐曲牌五十余首

管乐曲牌百余首

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

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以及为人物舞蹈动作伴奏

7、背诵古诗《木兰辞》

8、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随笔:了解一些河北梆子的知识

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学习歌曲《看大戏》

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

感受乐曲的风格

(2)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

(3)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5)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学生提供的音响材料

可以用听赏判断的方式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随笔:在模拟演唱中学生能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五单元影视音乐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二课时:欣赏《迎春》《纸封车》《风》

教学目标:

1、能够对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2、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时做到二声部谐和

3、进一步提高欣赏乐曲的能力

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相辅相成的作用

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教学准备:

(-)教具

钢琴、录音机、影碟机有关乐谱及卡片

(二)图片、音像资料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合唱带、伴奏带

欣赏曲目录音带以及音乐活动录音带

电影《祖国的花朵》《英雄》、电视剧《大宅门》以及部分影片录像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和曲谱的理解与掌握

演唱时需要注意声情并茂

二声部要整齐和谐

本单元难点:

为画面配乐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

师:同学们

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

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

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介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

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雄》音乐选段

3、音乐小编辑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

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音乐小编辑

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

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

配音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这节课我们先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大家分成两组

分别演唱高、低声部

在演唱时

请大家注意音准以及两个声部的和谐

而且要唱得优美些

生:演唱歌曲

2、欣赏《迎春》《纸风车》

(1)聆听音乐

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

(3)播放《大宅门》片段

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

用(5)教师总结

3、欣赏《风》

(1)聆听音乐

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

介绍《英雄》剧情

(3)播放《英雄》片段

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

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为什么?

(6)教师总结

4、音乐小编辑

请同学自由组合

分别为这四个场景配乐

并增加模拟音效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表演

随笔:初步了解了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积极参加创编活动

第六单元环球采风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卡普里岛》

第二课时:欣赏《羊肠小道》《桑托尼》

第三课时:音乐活动《环球之旅》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能分辨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

通过音乐要素联想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分辨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初步感受现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4、能知道一些有关美国的大峡谷、希腊的桑托尼岛、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等自然景观的

知识5、能用学生已有的世界音乐知识

组织《环球之旅》的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图片、音像资料

有关美国的大峡谷、希腊的桑托尼岛

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普契尼《图兰多》、热南的长笛独奏《威尼斯狂欢节》的片段等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通过欣赏《羊肠小道》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启发学生组织好《环球之旅》的音乐创造活动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体会歌曲《卡普里岛》热情、奔放的情绪

2、分析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3、感受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的现代音乐风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卡普里岛》

2、反复记号:D.C.Fine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2、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1、欣赏《我的太阳》等意大利歌曲

阶段目标:感受《我的太阳》等意大利歌曲热情、明朗的特点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意大利吗?

生: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国家

师:能说一说你对意大利的了解吗?

生:(参考答案)意大利有著名的水城威尼斯

有比萨斜塔等

师: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文明古国

除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之外

它的音乐非常著名

特别是他们的民歌

就像他们的人民一样热情、奔放、明朗

你们知道有哪些意大利歌曲吗?

生:《我的太阳》等

师:除了《我的太阳》外

还有《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等

意大利的民歌热情、奔放

在世界流传很广

有许多世界著名的男高音都出自意大利

如被称为“世界当代三大歌王〃之一的男高音帕瓦罗蒂就是意大利的歌唱家

另外两名男高音多明戈、卡雷拉斯是西班牙的歌唱家

他们演唱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

音色高亢、明亮

充满激情

成为声乐的经典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演唱的《我的太阳》

感受一下意大利歌曲的魅力

生:欣赏《我的太阳》

2、学唱《卡普里岛》

阶段目标: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意大利的民歌《卡普里岛》(教师出示卡普里岛的图片或录

像)

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美丽的小岛

那里阳光明媚

湛蓝的大海和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

是个优美的旅游胜地

这首歌就像卡普里岛一样充满了阳光

热情、明朗

现在

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遍

听一听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生:欣赏歌曲并回答(参考答案:情绪欢快、热情、明朗)师:你们注意到没有

这首歌曲的旋律都是上行而且是跳进的

前三个乐句还运用了八分休止符

是从强拍的后半拍起唱的

使人感到音乐更加欢快、有活力

现在我们先来视唱第一乐段的歌谱

生: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

但是

有的同学后半拍起唱的音还不够准确

你们可以先读”空嗒嗒嗒、空嗒嗒嗒”

然后唱””

最后再

唱成〃〃

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生:练习(个别学生视唱

教师纠正)

师:现在我们来完整地演唱第一乐段

然后唱歌词

生:演唱

师:这首歌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BA)第一和第二乐段是成对比的乐段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

听一听第二乐段在音乐的构成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生:欣赏歌曲并回答(参考答

案:节奏舒展旋律较平稳

优美的情绪与第一乐段欢快的情绪形成对比)

师:对比是音乐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通过对比可以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

下面我们来视唱第二乐段

生:视唱(先唱谱

后唱歌词)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演唱歌曲

演唱完第二乐段后再反复演唱第一乐段

请大家注意课本上的音乐符号D.C.Fine这是一种反复记号

就是唱到D.C.处从头反复

再唱到Fine处结束

生:演唱

师:我们初步学会了歌曲《卡普里岛》

哪位同学能像歌唱家一样为大家独唱

生:独唱

3、介绍意大利的音乐文化

阶段目标:初步了解意大利丰富的文化

师:意大利是欧洲的文明古国

历史悠久

文化丰富

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学生介绍

师:意大利的文化非常丰富

在建筑方面有壮观的古罗马圆形竞技场的遗迹和比萨斜塔

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地心引力的实验

从而使比萨斜塔更为著名;在文学方面有文学家但丁的《神曲》;在绘画方面有画家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在音乐方面

有歌剧大师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图兰多》

其中《图兰多》就运用了我国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

现在我们来欣赏其中一个片段

生:欣赏《图兰多》中的片段

师:意大利的文化不仅是意大利的也是世界的

许多音乐家都创作过以意大利为题材的音乐作品

如俄罗斯柴科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柏辽兹的《哈罗尔得在意大利》、法国热南

的长笛曲《威尼斯狂欢节》等

现在我们来欣赏《威尼斯狂欢节》的片段

生:欣赏长笛独奏《威尼斯狂欢节》片段

师:意大利的民歌在世界各地更是广为流传

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热情、奔放的民歌

最后让我们再来演唱《卡普里岛》把对意大利文化的美好记忆留在我们的心中

生:演唱《卡普里岛》

随笔:初步了解了意大利民歌的特点

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本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

2、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

教学目标:

1、能感受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各乐段的情绪并能联想到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2、初步了解现代音乐家雅尼和他的音乐《桑托尼》

3、初步了解美国大峡谷和希腊的小岛桑托尼

教学过程:

1、欣赏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

(1)初听乐曲

阶段目标:初步感受音乐中带描绘性的片段

过渡语: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为什么能联想到某些情景呢?那是因为音乐模仿r我们生

活中的一些声音

下面我播放几段音乐请同学们想一想

这些音乐模仿了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①小提琴模仿驴嘶鸣的音乐片段

②用椰壳表现驴蹄声音的音乐片段

③八音盒的音乐片段

④表现流水的音乐片段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教师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联想)

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虽然大家联想的结果有所不同

但都能从音乐中联想到一定的情景

如果把这些音乐限定在特定的环境之中

那么大家的联想就可能会近似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一首管弦乐组曲《大峡谷》选段中的《羊肠小

道》听一听

这首乐曲表现了•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参考答案:好像•个人骑着

毛驴看着美丽的景色摇晃地走在小路t)

(2)复听乐曲

阶段目标:初步记忆"行进""歌唱"主题

能分辨乐曲三部分的音乐结构

过渡语:音乐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由特定的音乐要素表现的

现在

我们一起来分辨这些音乐要素

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那些形象的

教师:我们先来听一听"行进"主题

为什么叫"行进"主题昵?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教师:这是因为音乐用打击乐器椰壳奏出了模仿驴蹄行进节奏的声音

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歌唱"主题

想一想

为什么叫"歌唱”主题呢?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教师:这是因为旋律优美、节奏舒缓

好像唱歌一样

这首乐曲基本上是这两个主题交替出现

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

听一听

这个"歌唱"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3)完整地欣赏全曲

阶段目标:能从音乐中引起一定的联想

教师:经过刚才的分析

我们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是作曲家在游览了大峡谷之后创作的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

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

由于各岩层质地不同

在不同时间的日光照射下

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色彩如果在月夜

大峡谷又呈现出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大峡谷》组曲共有五首

分别是日出、如画的沙漠、羊肠小道、日落和暴风雨

描绘了大峡谷变换无穷、神奇雄伟的景色

《羊肠小道》是《大峡谷》组曲的第三首

这是一首描绘性很强的乐曲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旅游者走在大峡谷崎岖的小道上的情景

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

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参考答案:一个旅游者骑着毛驴走在崎岖的小道上他一边欣

赏着大峡谷的美景

一边哼唱着小曲

峰回路转

眼前泉水淙淙

风景优美

他在溪边坐下

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八音盒

欣赏着那美妙的音乐

休息之后

重又骑上毛驴

向前走去)

2、欣赏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

阶段目标:感知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桑托尼》表现的情景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羊肠小道》表现的是美国大峡谷的情景

现在我们再到希腊的桑托尼

去领略那里的风光

请大家欣赏《桑托尼》

听一听

这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欣赏并回答

师:这是由电子合成器和乐队演奏的乐曲

哪位同学记得

我们以前欣赏过的一首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乐曲是什么?

生:是由雅尼演奏的《尼罗河》

师:雅尼是一位现代音乐家

出生在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

小时候因为家境不好

无法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

但他有着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他可以不需要任何谱子而仅凭超人的记忆

准确地记下听过的任何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

他擅长用电子合成技术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他在

雅典卫城、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紫禁城举办过三场规模盛大的演奏会

把古典与现代连接了起来

他独特的创意使他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位音乐家

被人称为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

这首乐曲由两个乐段组成

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

听一听

两个乐段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欣赏回答(参考答案:第一乐段辉煌

好像在叙说着桑托尼的悠久历史

第二乐段很优美

好像在表现桑托尼面临大海的优美风光)

师:我们欣赏了用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多样的

每个人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

只要我们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就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感受

随笔:初步了解了现代音乐家雅尼和他的音乐《桑托尼》;初步「解美国大峡谷和希腊

的小岛桑托尼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有关世界各地的音乐

2、组织音乐活动《环球之旅》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已知的世界各地音乐

2、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好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不管你走到哪里

总会听到许多优美的音乐

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音乐我们用《火车咔咔咔》的曲调填写了《环

球之旅》的歌词现在

请我们的小歌手来教我们大家唱《环球之旅》

全体同学演唱《环球之旅》:"坐上火车环球跑

看世界多美妙

听欢乐的歌声

在五洲四海飘

现在就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第•站我们先去日本和澳大利亚

请第一组来介绍

第一组:介绍日本和澳大利亚

演唱《红蜻蜒》和《剪羊毛》

小组主持人:我们组准备了一个“世界音乐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1、FI本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和象征性的标志?

学生甲:富士山和樱花是日本的象征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

山峰高耸入云

山巅白雪皑皑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

学生乙:樱花也是日木的象征

它是•种白色的小花

每到春天

山坡上、田野里

到处都开满了白色的樱花

人们结伴去踏青

享受春天的气息

学生丙:著名的民歌有《樱花》《四季歌》《拉网小调》等

2、澳大利亚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和标志性的建筑?

学生甲:澳大利亚盛产羊毛

标志性的建筑是悉尼歌剧院

如果从空中俯瞰

就像一只张开翅膀飞翔的天鹅

她的外型就像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

与周围蓝色的大海交相辉映学生乙:澳大利亚的民歌有《剪羊毛》《和玛蒂达跳舞》等

小组主持人:同学们回答得很对

和我们了解的一样

现在我们为大家演唱《红蜻蜒》和《剪羊毛》

第一小组:演唱《红蜻蜓》和《剪羊毛》

主持人:刚才

第一组的同学带我们欣赏了日木和澳大利亚的民歌下面

第二组的同学将带我们去看看法国和英国的著名建筑听听他们的音乐

第二组:介绍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英国的大本钟

第二组主持人:出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英国的大本钟图片问:谁知道这两个图是哪

国的什么建筑?

学生:回答

主持人:现在请第二组的小导游为大家介绍这两个杰作

小导游甲: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高320米

它的独特在于铁塔全部是由露空的结构构成的

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因为它的设计师是居斯塔夫?埃菲尔

所以这铁塔的名字就叫埃菲尔铁塔

法国的音乐在世界上流传很广

特别是有一首全世界都传唱的革命歌曲

谁知道是什么歌曲?

学生:是《马赛曲》

小导游甲:对了

这首《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是一名喜爱音乐的士兵创作的

后来成为法国的国歌

法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杰出的作品

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比才的《卡门》等

下面我们组的同学为大家演唱法国的民歌《在阿翁大桥上》

第二组同学演唱《在阿翁大桥上》小导游乙:下面由我来介绍英国的大本钟

英国的大本钟建在泰晤士河畔

是英国的象征和伦敦市的标志

从1859年建成到现在已经有150年了

中间曾经两次断裂

现在的钟声仍然清晰、洪亮

真是一个奇迹

英国的民歌非常丰富

有民歌宝库之称

如《多年以前》《可爱的家》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英国还有一种独特的传统乐器风笛

不仅在民间而且在一些国家的仪式上都有风笛乐队的演奏

我带来了一首风笛演奏的乐曲《勇敢的苏格兰人》

请大家欣赏

学生:欣赏风笛曲《勇敢的苏格兰人》

主持人:风笛演奏的音乐真特别

使我联想起英国乐队行进的样子

音乐真奇妙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音乐

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

还可以联想起那个国家典型的景物

下面请第三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俄罗斯和意大利的音乐和名胜

第三组主持人:我们组介绍的是俄罗斯莫斯科的教堂和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出示两

组图片)

我们组的介绍想变换一种方式

你们想知道什么请大家提问

如果我们解答不了

我们可以请教老师

哪位同学先来提问?

学生甲:这个教堂叫什么名字啊?

第三组主持人:这个教堂是俄罗斯莫斯科中心红场南面的教堂

它是由大小9座塔楼组成的教堂

很有特色

它的圆顶像"洋葱头”似的

在所有的教堂中独具一格

已成为红场的标志性建筑

学生乙:欧洲怎么有那么多的教堂呢?

第三组主持人:这我可不知道了请老师来说吧

教师:这是因为欧洲人信奉宗教

有基督教、天主教等

人们建造了许多教堂

在教堂里举行仪式等活动

在欧洲有许多著名的教堂

教堂的建筑不仅是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许多音乐作品都和教堂有关

如亨德尔的《弥撒曲》、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D大调庄严弥撒》等

学生乙:俄罗斯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呢?

第三组主持人:俄罗斯的音乐可丰富啦

如俄罗斯的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三套车》等

还有著名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我们欣赏过许多他的作品

如《天鹅湖》《胡桃夹子》等

说到俄罗斯的音乐

不能不提到前苏联的音乐

前苏联的歌曲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灯光》等

学生丙:意大利的威尼斯为什么叫水城呢?

第三组主持人:那是因为威尼斯城四周环海

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

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

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

地基都淹没在水中

像从水中钻出似的

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一种叫贡都拉的小船

由于威尼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重要的港口位置被称为“亚得里亚海明珠〃

意大利的民歌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热情奔放

如《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卡普里岛》等

许多音乐家都来过意大利

并留下了杰出的音乐作品

如柴科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柏辽兹的《哈罗尔得在意大利》等现在我们为大

家演唱一首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

第三组:演唱《卡普里岛》

主持人:太棒了在短短时间里

我们既欣赏了丰富多彩的音乐

又了解了世界各国的名胜

世界上的音乐太奇妙了

我建议让我们创作一个《环球之旅》回旋曲

大家齐唱《环球之旅》作为主部

插部分别请同学独唱《红蜻蜓》《卡普里岛》《剪羊毛》《桑塔露琪亚》等歌曲

结束我们今天的环球之旅

学生:演唱

随笔: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准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范唱带或CD;自绘(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连环画;打击乐

器(双响筒、响板、碰铃、锣等);各种道具(破木盆、新房子、宫殿、大海等)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

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剧"中规定的情景

本单元难点: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创编“音乐剧"中不同场景的对话、表演

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道具、布景、化妆等

2、表演者怎样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小小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幕

利用乐器学习音乐旋律

并为下面的创作表演做好前期准备

教学过程:

1、导入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我们曾经演过哪部寓言故事?2、猜一猜

请大家看一幅画

谁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讲一讲

谁能够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4、分析故事并分组

这个故事可分成5场:序幕、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尾声

5、组织学生分组利用乐器自学各段的音乐:口琴、口风琴、竖笛

6、教师巡视

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7、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1)序幕

音乐表现了老渔夫日复--日、年复一年的平静生活

音乐速度不要太快

每个乐句的尾音要拖够拍子

(2)放鱼归海

表现了日日辛苦却毫无收获的老渔夫的惊喜心情以及小金鱼慌张的神情、祈求放生的心

理状态

音乐速度稍快些

可以设计领唱和齐唱来演唱歌曲

(3)贪婪的老太婆

选用序幕的音乐

运用不同的速度和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表现老太婆的贪婪

演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力度会越来越强

最后所有乐器齐奏

表现了老太婆希望实现自己想当女皇的愿望

(4)愤怒的大海

选用序幕的音乐

中等速度表现了老渔夫的无奈

当小金鱼无奈地游回大海

大海愤怒了

用打击乐齐奏表示

并把尾声的第一段放在这里演唱

表现大海的,愤怒

(5)尾声

尾声的音乐有两段歌词

第一段表现大海的愤怒

用强的力度和快的速度表现第二段表现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

老渔夫无奈地继续自己的劳作

音乐速度稍慢

力度稍弱

8、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

下节课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创编对话、表演故事

教学过程:

1、出示五幅连环画

序幕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

2、创编活动

将全体分成五个小组

共同完成故事内容

要求:有对话、伴奏、表演、歌唱等

还需布置一些布景、道具等

3、学生分组设计各幕的表演内容

4、教师巡视

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5、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动手设计道具和布景

6、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

下节课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一

教学目标: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

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序幕、第一场

教学过程:

1、小组汇演

序幕布景:大海边尾声

大海:选几名男生用蓝色的布铺在地上

抖动蓝布

表现大海的波浪

渔夫: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