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PPT模板_第1页
保护环境PPT模板_第2页
保护环境PPT模板_第3页
保护环境PPT模板_第4页
保护环境PPT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作用成效姓名:陈剑光班级:制药0811序言近来几年来,跟着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白粉病的为害也日趋严重。白粉病的防治主要采纳采用抗病品种、增强种植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对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在连续使用农药的状况下,易引发病原菌的抗药性。长远使用化学农药不但会污染环境,并且植物体内外残留的农药也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跟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此后,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人们开始研发低毒、少残留的植物油生物农药。1.1黄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该病在全生育期都害,以中、后期发病较重,是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温室大棚内一旦发病,发展快速,严重时可造成叶片枯竭甚至提早拉秧,对黄瓜产量影响很大。白粉病的典型症状白粉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病部位充满白粉,后期还可能散生黄褐色到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装束闭囊壳。此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情严重时可遍布叶柄、茎蔓等,果实受害少。发病早期,叶片正面或反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星状小粉斑,严重时,充满整个叶片。发病后期,白粉逐渐灰白色,叶片枯竭。叶柄和茎上病斑与叶片相像,不过白粉量少。发病部位的白粉是病菌的无性阶段。发病后期,在不良的环境下,衰老叶片的白粉层里或表面上会产生成堆的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1.2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生物制剂,或许是经过仿生合成拥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对于生物农药的范围,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十分正确一致的界定。依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含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植物调理剂、昆虫生长调理剂)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原生动物,或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两个部分。我国生物农药依照其成分和本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就其利用对象而言,生物农药一般分为直接利用生物活体和利用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两大类,前者包含细菌、真菌、线虫、病毒及拮抗微生物等,后者包含农用抗生素、植物生长调理剂、性信息素、摄食克制剂、保幼激素和源于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等。2资料与方法2.1资料改进大叶三;蔬菜大棚中自然发病的黄瓜白粉病叶片;70%甲基托布津WP;花生油和蛋黄(Groundnutoilandlecithin,GOL);芝麻油和蛋黄(Tealoilandlecithin,TOL);菜籽油和蛋黄(Rapoilandlecithin,ROL)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2.2方法2.2.1黄瓜白粉病分级标准黄瓜白粉病的分级标准见表1。表1黄瓜白粉病分级标准病级代表值

发病情况

0级0无病症

1级1初见白粉微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0%以下

3级3病斑明显,孢子堆薄,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1%~25%

5级5叶片出现黄化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26%~50%以下

7级7孢子堆厚,叶片黄化较重,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1%~75%以下

9级9叶片黄化严重,干枯面积占叶面积75%以上

2.2.2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克制成效

(1)称取玫瑰红钠培养基的粉末加入到100mL水中至其溶解,在121℃条件下,灭菌30min,用1mL胖肚移液管精美量取1mL黄瓜白粉病的菌液移入培养皿中,其余三个办理组分别加入0.1mLGOL、TOL、ROL植物油生物农药,相同分别取0.2ml、0.3mL的三种植物油农药加入到其余办理组,将冷却至45℃以下,42℃以上的玫瑰红钠培养基的溶液倒入培养皿中,冷却到室温,而后将配好的培养皿放入37.5℃的培养箱中,培养48h以上,直至长出菌落,取出统计抑菌率。(2)计算公式。抑菌率(%)=[(比较菌落数-给药菌落数)/比较菌落数]×100%2.2.3盆栽试验中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预防成效将供试黄瓜种子播种在营养钵中,待苗长至3~5片展叶时,分别喷施已400倍稀释的三种生物农药,同时以喷施等体积的800倍甲基托布津为阳性比较,以喷施等体积清水为空白比较。每个办理10盆,喷药时间间隔为10d,共喷药3次。2.2.4盆栽试验中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将供试黄瓜长至3~5片展叶时,采用孢子粉喷粉法接种白粉细菌,黄瓜苗在模拟大棚温湿度的条件下进行种植管理。接种15d时依照表1的分级标准检查病情指数并喷400倍稀释的三种生物农药,同时以喷施等体积的800倍稀释的70%甲基托布津为阳性比较,以喷施等体积清水作为空白比较。每个办理10盆,喷药时问间隔为10d,共喷药2次。2.2.5大棚试验中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将供试黄瓜苗移栽到大棚中,待黄瓜白粉病自然发病后检查病情指数。而后喷施三种生物农药、70%甲基托布津和清水。每个办理1O株苗,重复3次。喷药时问间隔为10d,共喷药2次。2.2.6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应级别)/(检查总叶数×最高等别数)]×100%盆栽防治成效(%)=(1-办理病情指数/比较病情指数)×100%大棚防治成效(%)=[1-(CKo病情指数×Pt病情指数)/(CK1病情指数×Pto病情指数)]×100%其中,CKo―施药前比较的病情指数;CK1―施药后比较的病情指数;Pto―施药前各办理的病情指数;Pt1―施药后各办理的病情指数。3结果与分析3.1各办理组对黄瓜白粉病的克制率各办理组对黄瓜白粉病的克制率如表2所示。3.2在盆栽试验中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成效在盆栽试验中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成效如表3所示。处理组抑菌率GOL(0.1mL)82.25%TOL(0.1mL)75.81%ROL(0.1mL)66.13%GOL(0.2mL)98.39%TOL(0.2mL)91.94%ROL(0.2mL)82.26%GOL(0.3mL)98.39%TOL(0.3mL)91.94%ROL(0.3mL)80.65%空白对照-表2各办理组对黄瓜白粉病的克制率处理组处理浓度病情指数防治率(%)GOL400倍液0.00100.00TOL400倍液0.8797.00ROL400倍液3.0089.64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2281.98对照CK28.97–表3盆栽试验中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成效由表3可知,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办理组的病情指数均低于3.00;GOL和TOL的预防成效分别为100%和97%,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好于甲基托布津的预防成效;ROL的预防成效是89.64%,与GOL和TOL在0.05水平上有明显差异;甲基托布津办理组的预防成效是81.98%,与其余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办理组差异明显。结果表示,GOL的生物农药比甲基托布津拥有更好的预防黄瓜白粉病的成效。3.3盆栽试验中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盆栽试验中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见图1由图1可知,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均有克制作用,而甲基托布津和空白比较对黄瓜白粉病没有克制作用,反而增加病害的发生。其中,GOL和ROL对黄瓜白粉病的克制作用明显好于比较组和其余办理组。各办理组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如表3,GOL和ROL的治疗成效分别为96.48%和87.31%;TOL和甲基托布津办理组的治疗成效分别为48.89%和28.42%。以上结果表示,GOL的治疗成效明显好于其余办理组。图1盆栽试验中施药前和施药后各办理组的病情指数的变化

3.4大棚试验中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

大棚试验中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见图2图2大棚试验中施药前和施药后各办理组的病情指数的变化由图2可知,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和甲基托布津对黄瓜白粉病均有克制作用,而空白比较组对黄瓜白粉病没有克制作用,反而增加病害的发生;TOL、ROL和甲基托布津对黄瓜白粉病固然有必定的克制作用,但比GOL对黄瓜白粉病的克制作用明显降低。说明GOL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成效和克制作用明显好于比较组和其余办理组。各办理组的治疗成效表示,GOL的治疗成效为71.75%,与TOL、ROL和甲基托布津对比均达到明显水平;ROL和TOL的治疗成效分别是46.93%和43.83%,与甲基托布津对比达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示GOL的治疗成效明显好于其余办理组。4结论三种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成效经本试验测定,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