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浙江台州椒江区文广旅体局招考聘用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浙江台州椒江区文广旅体局招考聘用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浙江台州椒江区文广旅体局招考聘用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浙江台州椒江区文广旅体局招考聘用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浙江台州椒江区文广旅体局招考聘用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03月浙江台州椒江区文广旅体局招考聘用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题型123总分得分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300题)1.甲乙两件铁丝质量相差60公斤,后来甲件用去75%,乙件用去60%,剩下的一样重,两件铁丝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A.160

100

B.150

90

C.140

80

D.180

12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甲件用去75%,乙件用去60%,剩下的一样重”,设乙件重x千克,则甲件重(x+60)千克,可列式:(1-75%)×(x+60)=(1-60%)x,解得x=100(千克)。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代入A选项,甲乙两件铁丝质量相差160-100=60(千克)。甲件用去75%,剩下160×(1-75%)=40(千克);乙件用去60%,剩下100×(1-60%)=40(千克),完全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2.为什么职场人跳槽越来越频繁?调查中,67.1%的受访职场人表示最大原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进一步调查显示,46.4%的受访职场人坦言会单纯为了更好的待遇而跳槽,26.3%的受访职场人表示不会,27.3%的受访职场人回答不好说。分工作年限看,工作3-5年的受访职场人最倾向单纯为了更好待遇跳槽。分所在地区看,北上广的受访职场人最倾向单纯为了更好待遇跳槽。

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受访职场人跳槽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

B.一部分受访职场人不会因为待遇问题而跳槽

C.工作3-5年的受访职场人比新入职的受访职场人更易为了更好待遇跳槽

D.北上广的受访职场人跳槽的原因都是为了更好的待遇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67.1%的受访职场人表示最大原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46.4%的受访职场人坦言会单纯为了更好的待遇而跳槽,26.3%的受访职场人表示不会,27.3%的受访职场人回答不好说”,符合原文。B项对应“进一步调查显示,46.4%的受访职场人坦言会单纯为了更好的待遇而跳槽,26.3%的受访职场人表示不会”,符合原文。C项可以根据“工作3-5年的受访职场人最倾向单纯为了更好待遇跳槽”推出,符合原文。D项对应“分所在地区看,北上广的受访职场人最倾向单纯为了更好待遇跳槽”,可知北上广的受访职场人只是“最倾向单纯为了更好待遇跳槽”,并非“都是”为了更好的待遇而跳槽,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ABC选项。

3.有些作家,他们笔尖触动的生活与人性之深,文字创造力之强,令人吃惊。待到人们去

去议论,他们又不声不响扎到什么地方去了。惟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

社会人生的作品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捧读知悉

B.拜读熟悉

C.研读获悉

D.品读洞悉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搭配“社会人生”,D项“洞悉”即以敏锐的洞察力辨别,用在此处搭配恰当,且与“他们笔尖触动的生活与人性之深”形成对应,保留。A项“知悉”即知道、了解,通常搭配为“知悉情况”、“知悉流程”;B项“熟悉”即了解得清楚,通常搭配为“熟悉工作”、“熟悉业务”;C项“获悉”即得到消息,通常用法为“从······获悉”,均与“社会人生”搭配不当,且体现不出了解的深入之意,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品读”填入文段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作家是最沉得住气的一群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语境信息“真正”“社会人生”可知,所填词应该表达深层次领悟的意思。A项“知悉”指知道、了解,往往指比较表面的认知,程度较轻,排除A项。B项“熟悉”侧重于知道得清楚,与“社会人生”这样的深层概念不搭配,排除B项。C项“获悉”指得到消息,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洞悉”指以敏锐的洞察力察觉或辨别出,程度较深,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文段中“生活与人性之深”“创造力之强”“令人吃惊”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作家的文笔犀利,作品发人深思,需要人们仔细阅读。“品读”指仔细阅读,品味,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唯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________社会人生的作品来”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社会人生”搭配,且词义程度较重,由此锁定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所填词语应搭配“社会人生”。“熟悉”指知道得清楚,多与具体事物搭配。“获悉”指得到消息;知道某事。二者与“社会人生”搭配不当,排除B、C。“知悉”指知道,多用于形容了解某种情况,程度较轻。“洞悉”指很清楚地知道,语义程度较重。“知悉”体现不出“唯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暗含的深层次理解的意思,排除A。

验证第一空,“品读”指仔细阅读、品味,填入符合人们阅读品味作品的语境。

故本题选D。4.页岩气是指赋存于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往往分布在沉积盆地的烃源岩地层中。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紧缺,页岩气资源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是由于目前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会导致(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是友好开采页岩气面临的主要难题。

A.水资源大量消耗

B.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增加

C.有可能污染地下水

D.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猜测法解题。B项明显是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排除。开采页岩气只会影响地质结构,不会破坏到生物的多样性,D项基本可以排除。不过开采页岩气这方面知识比较偏,考生请好好学习完整解析的内容。页岩气开采技术可能会导致下列五种问题:(1)挖掘使用的化学物质(润滑剂、聚合物、放射性物质等)及甲烷(天然气)等对于地下水的污染;(2)开采现场释放到空气中的甲烷引发的健康、爆炸、气候变暖风险;(3)对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综合影响(甲烷泄漏、为开发而砍伐森林、对采用可再生能源的遏制效果、低价燃气引发消费扩大);(4)大量使用水造成的地区缺水风险;(5)排水压入地下造成的地震风险。

故本题选A、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页岩气。

第二步,页岩气属于非常规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煤层气都一样。只是因为气体赋存在低渗透性的页岩里面,开采难度大,所以才称之为页岩气。页岩气开发,钻井深度一般小于3500米,钻井深度较深,地层压力大,页岩的渗透性小,抽采难度大。所以现行工艺进行大规模的压裂。一般情况下,需要大量的水和砂进行体积改造,迫使页岩产生缝网型的缝隙,引导气体出来。由于压裂用的物品对环境和地下水系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还有压裂作业需要凭证较大的井场,钻井、压裂废物较多,需要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地下水,一旦污染,很难进行恢复。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页岩气开采可能导致气井周围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的饮用水被甲烷、乙烷和丙烷污染。

故正确答案为C。5.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B.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陶渊明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诗词曲赋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陶渊明的菊花诗主要有《饮酒·秋菊有佳色》、《饮酒》其五、《和郭主簿》,其比较著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出自《饮酒》其五。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考查诗句与作者的对应,需要对选项逐一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晚唐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出自唐代元稹的《菊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自唐代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A项对应正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B项对应错误。“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唐代元稹《菊花》中的诗句,非陶渊明所作。

C项对应正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D项对应正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自唐代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故本题选B。6.一部人类史,就是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史。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科学曾仅仅是“闲人”的志趣,科学普及无从谈起,人们在“非科学”的禁锢中艰难摸索。随着近现代科学兴起,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科学与社会联系日趋紧密,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科学在人类现代化道路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上述文字主要阐述了:

A.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极大促进了科学普及

B.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科学普及前进的道路异常艰辛

C.科学普及应紧密联系社会并且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

D.随着近现代科学兴起,科学普及前景更加灿烂辉煌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由“主要阐述”可知,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解答本题应抓住“科学普及”这一主题词,明确文段主要阐述的是科学普及从“无从谈起”到“顽强生长”的原因。文段首先引出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话题,接着介绍了在人类进程中,科学普及曾遇到的难题,然后说明这一难题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得到解决。“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为文段的重点句,A项与此相符。B项论述科学普及曾遭遇的困难,未涉及问题的解决,非重点。C项仅提到紧密联系社会这一项,不具概括性,且“切入点”文段未提及。D项也仅对应科学普及得到发展的其中一个原因,不具概括性。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人类史是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史,接着指出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科学普及无从谈起”这一问题,尾句指出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兴起,“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使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科学开始散发光芒。尾句是主旨句,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促进了科学的普及。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通过下定义引出“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的话题,接下来阐述过去“科学普及”所面临的问题,即很少有人谈论。尾句指出在近代科学兴起的背景下,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互动更强,根据“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可知,文段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推动了“科学普及”的发展,对应A项。

B项,“道路艰辛”对应文段前文“科学普及无从谈起”,是在介绍以前的情况,非重点,排除;

C项,仅仅提到“联系社会”表述片面,文段中是“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并且“切入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D项,“随着近代科学兴起”为背景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让科普这只“翅膀”硬起来——一论加强科学普及》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元素组成不相同也不相似,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一、图二和图三存在多端点图形,图四存在日字变形图,考虑笔画数。题干图形笔画数均为3。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

注:本题不严谨,存在多个规律,如果考虑面数量是23232,选A;如果考虑部分数是32323,选C。通过对比择优,本题题干只有5幅图,周期规律不严谨,但笔画数都是3,数字恒等更加严谨,故本题粉笔更倾向于考虑笔画数,选D。8.根据上述材料,如果化学和地理由岳老师授课,下列哪项为真?(

)A.李老师上了三门课B.李老师上英语课C.余老师上英语课D.余老师上两门课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由确定信息入手,如果化学和地理由岳老师授课,根据条件(3),李老师需担任地理和英语其中一门课的教学,可知李老师上英语,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9.从法律关系的客体看,债的客体是:

A.行为

B.物

C.不限于物,还包括行为

D.不是物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债权知识。

第二步,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的权利。从法律关系的客体看,债的客体是行为。

因此,选择A选项。

10.下列与动物行为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蜜蜂用蜡筑造蜂房和蜘蛛织网均属本能行为

B.本能行为不需要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

C.动物的拟态现象不属于防御行为

D.动物的行为不存在生理基础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是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蜜蜂筑巢、蜘蛛织网均属于动物的本能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在体内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

B项错误,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但也需要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C项错误,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某种动物通常模拟另一种动、植物或周围环境的形状、颜色、斑纹等,借以保护自身、免受其他动物攻击。因此,动物的拟态现象通常属于防御行为。

D项错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动物行为的生理学基础,因此,动物行为存在生理基础。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可用联想法和排除法解答。联想我们学过的进化论,有利于生存的行为方式保留下来,不利于生存的行为方式被淘汰,生物的本能行为是通过自然选择不断完善、进化的,排除B。有些无毒的昆虫会伪装成其他有毒的动物的模样,使捕食者不敢贸然捕捉从而得以逃生,排除C。狗吃肉时会分泌唾液。后来,人们在狗吃肉前先摇铃,经过若干次训练后,只要铃声响起,即使不给肉,狗也会分泌唾液,这就是因生理基础引起的行为,排除D。A项叙述正确。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和特点来划分,可分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本能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也称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后天性行为。蜜蜂用蜡筑造蜂房和蜘蛛织网均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行为方式,属于本能行为。

B项叙述错误。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C项叙述错误。拟态现象是指某些动物在形状、色泽等外表特性上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现象。它是自然界生物的一种适应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采用拟态的方式保护自己,能够避免被敌害发现和攻击。因此动物的拟态现象属于防御行为。

D项叙述错误。动物的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有的是应答环境因素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有的源于机体内部自发的调节变化或生理需要,因此动物的行为总是带有某种适应性的功能。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定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行为,也称为先天性行为或本能行为,包括趋性、反射、本能、动机行为和节律行为。蜘蛛的织网行为是一种本能,是先天性行为,不需要学习。蜜蜂筑巢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本能行为。

因此,选择A选项。11.小王工作一年酬金是1800元和一台洗衣机。他干了7个月,得到560元和一台洗衣机,问这台洗衣机价钱为多少元?A.1176B.1144C.1200D.1154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洗衣机的价钱为x元,根据每月酬金相等,可列方程:,解得x=1176,即洗衣机的价钱为1176元。因此,选择A选项。方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小王工作5个月的酬金为1800+洗衣机-(560+洗衣机)=1240(元),那么每个月的酬金为248(元),7个月的酬金为248×7=1736(元),那么洗衣机的价钱为1736-560=1176(元)(也可利用尾数法,尾数为6)。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小王工作5个月的酬金为1800-560=1240元,因此他工作一年的酬金相当于1240÷5×12=2976元,故洗衣机相当于2976-1800=1176元。故本题选A。12.合理安排正文结构,使层次清晰、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

)。A.突出主题B.不事曲笔C.突出特色D.撰写要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的文体要求是清楚完整,开门见山,不事曲笔,文风严谨庄重。这样是为了突出主题,让人可以一眼看明白文中表明的事件。故正确答案为A。13.概略计算,地球提供给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至今前后大约只有一万年时间,这与地球46亿年的寿命相比,实在是________。我们就恰好是生活在这一万年中的生命,难道不是很幸运吗?可惜,倨傲的人类常常自封“万物之灵”,挟科技以自大,企图掌控对自然界绝对的支配和统治。近期的自然灾害,让人们学会反省,人类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应该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对大自然不能________。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沧海一粟

予取予求B.蚍蜉撼树

竭泽而渔C.微不足道

随心所欲D.寥若晨星

贪得无厌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指出与地球“46亿年”的寿命相比,地球提供给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只有“一万年时间”,以说明地球提供给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时间短。A项“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体现人类生存对于地球相比很渺小,符合文意。B项“蚍蜉撼树”比喻狂妄,不自量力,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排除C项。D项“寥若晨星”形容很少,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指出人们的行为造成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又让人们学会反省,人类应该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不能过分索取。A项“予取予求”指任意索取,符合文意。D项“贪得无厌”指贪心大,不满足,侧重“心理不满足”,缺少向大自然索取之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竭泽而渔: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14.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保险D.社会优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第二步,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在中国,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广,涉及人数最多,金额最大。因此,选择C选项。A项: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它的目的是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它把社会保障推上最高阶段;社会福利基金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和社会群体。并不是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A项错误。B项: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和目标。并不是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B项错误。D项:社会优抚安置是社会保障的特殊构成部分,属于特殊阶层的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并不是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D项错误。1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④⑥,②③⑤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所给6个图形中,图③④⑤都有2个面,图①②⑥都有非2个面,据此分成两组。因此,选择A选项。16.行政行为按其表现方式可分为(

)。

A.作为行政行为

B.不作为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

D.非要式行政行为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A、B两项正确,以行政行为作为方式表现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积极、直接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征收行为、颁发许可证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消极维持现有法律状态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不履行义务,如对相对人的请求不予答复等。

C、D两项错误,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遵守特定程序才能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非要式行政行为是指不需具备特定形式或遵守特定程序,只要行政主体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了适当的方式即可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AB。17.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替代问号,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最适合的是(

)。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不同,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组成元素不同,均包含封闭空间,优先考虑数面。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数面无规律,考虑纵向规律。

第一列,面数量分别为1、2、1,纵向相加和为4,第二列,面数量分别为1、3、0,纵向相加和为4,第三列,前两个图形面数量为1、2、(?),问号处应填入1个封闭面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18.调查显示,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因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能进行多种方式投资的人的学历普遍较高

B.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风险比只从事本职工作大

C.人们只有拥有一定财富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

D.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

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能进行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学历高,但学历高低与获得财富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在讨论多种投资的风险大小,但风险大小与财富的关系并未涉及,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因果倒置。该项指出先有财富再有投资方式多,论点指出先有投资方式多再有财富,因果倒置直接否定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论据中的“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大多数的情况,此项中的“有些”具体指多少不明确,故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

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在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同时,这群人学历普遍还高,提出了另外一个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的原因,属于他因削弱,保留;

B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风险大不代表不能获得财富,不能削弱,排除;

C项:指出是有一定财富的人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而不是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从而变富有了,属于因果倒置,保留;

D项: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并不能否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会获得财富,不能削弱,排除。

对比AC项,C项的因果倒置削弱力度强于A项的他因,择优选择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题干观点的选项,分析发现,题干为因果论证,因此要想反驳题干结论,可补充论据说明其在因果关系上存在问题。题干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

A项,学历高低与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风险大小与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拥有一定财富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说明了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可以反驳。

D项,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并不能否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不会获得财富,不能反驳。

故本题选C。19.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诗与旧体诗有各执一端、

的倾向。一些新诗人强调新诗的自由,自由到谁都看不懂的程度。而有些旧体诗人特别是有些刊物又过分强调格律,不得越雷池一步。他们虽然也同意“求正容变”,但实行起来却只求正、不容变。究其原因,都是正确创作方向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背道而驰丧失

B.格格不入放弃

C.分道扬镳迷失

D.分崩离析背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通过横线前文“、”可知,此处与“各执一端”构成并列的关系,“各执一端”指各自坚持各自的观点或道理,D项“分崩离析”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与文段搭配对象“新诗与旧体诗”搭配不当,排除;其他三项均可,均能体现两者之间各走各的之意。

第二空,搭配“方向”,“迷失方向”为固定搭配,故锁定答案为C项。A项“丧失”指失去,与“方向”搭配不当,且程度过重,排除;B项“放弃”指抛弃,丢掉,可以搭配“财产”等,与“方向”搭配有误。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新诗与旧体诗都应与时代同行》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通过横线前文的“、”可知,此处填入的词语与“各执一端”构成并列的关系,“各执一端”指各自坚持各自的观点或道理。A项“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B项“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C项“分道扬镳”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三者均符合语境。D项“分崩离析”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与“新诗与旧体诗”搭配不当,排除D项。

第二空,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方向”。C项“迷失”与“方向”为固定搭配,符合语境。A项“丧失”指失去,填入此处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项;B项“放弃”指抛弃,丢掉,与“方向”搭配不当,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由“、”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各执一端”构成并列关系对应,排除修饰对象不符的D。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轻重程度,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由“、”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各执一端”构成并列关系对应,“各执一端”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所填词语应表示新诗与旧体诗各自方向的不同。“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形容新诗和旧体诗不恰当,排除D。第二空,此处句意为新诗人过分追求自由及旧体诗人“只求正、不容变”的创作方向都是走偏的。“丧失”“放弃”程度过重,排除A、B。“迷失”指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填入符合新诗人和旧体诗人创作方向的走偏之意。故本题选C。20.通勤客机坠落的事故急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作为一个主要增长的工业部门,通勤客机最近对有经验的飞机驾驶员的需求量剧增。然而对飞机驾驶员的经验进行确定及评估是不可能的。例如,一个在气候良好的亚利桑那州飞行1000小时的教官,是不能和一个在充满暴风雨的东北部飞行1000小时的夜班货机飞行员相比的。

作者关于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的结论最能被作者提出的哪项观点所削弱?

A.对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只给出了片面的解释

B.认为不可能衡量飞行员的经验

C.使用了一个与所阐明的观点在逻辑上不相关的例子

D.没有指明最近有多少通勤客机坠落事故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出论点、论据。

论点: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中的“对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只给出了片面的解释”,不能必然否定论点中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排除。

B项:削弱选项。题干把飞机坠毁归于飞行员缺乏经验;后来又说对飞行员的经验进行确定的评价是不可能的,自相矛盾,故作者关于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的结论最能被该选项所削弱,正确。

C项:无关选项。该例子可以阐述“对飞机驾驶员的经验进行确定及评估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但却不能削弱作者关于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的结论,排除。

D项:不明确项。“没有指明最近有多少通勤客机坠落事故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这只是在说题干得到的论点没有科学依据,但不能说明论点不成立,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对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只给出了片面的解释”,该题论点就是在讨论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故不存在“片面的解释”,不能削弱作者关于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的结论,排除;

B项:题干把飞机坠毁归于飞行员缺乏经验;后来又说对飞行员的经验进行确定的评价是不可能的,自相矛盾,故作者关于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的结论最能被该选项所削弱,当选;

C项:该例子可以阐述“对飞机驾驶员的经验进行确定及评估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但却不能削弱作者关于通勤客机坠落事故的增加的结论,排除;

D项:“没有指明最近有多少通勤客机坠落事故是由飞行员缺乏经验所致”,这只是在说题干得到的论点没有科学依据,但不能说明论点不成立,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1.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仅是盛物用的容器,也是宗庙中的礼器,商周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

A.铜与锡

B.铜与金

C.铜与铁

D.铜与铝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指铜锡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故称青铜。

因此,选择A选项。

22.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因为:

A.生产劳动是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从事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能

C.在生产劳动中人们结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生产劳动是人们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

第二步,“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强调的是劳动的重要性。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使得人得以存在,即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A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劳动是人类的本能活动,它使人类获得了自己的本质,把自己与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创造属于人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生产劳动不仅是一个人的劳动,而是人所共有的一种活动,因此,在劳动中,人们会形成各种经济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社会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劳动的方式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劳动的内容和过程是体力的付出和脑力的付出,劳动的结果是得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生产劳动是人们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3.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

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

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

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心理现象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把工作做完。二者不对应。

因此,选择B选项。24.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是:(

A.正文

B.成文时间

C.主送单位

D.标题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不可缺少。

B项错误,成文日期是指签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不可缺少。另外,联合行文时,签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C项正确,公告、通告及部分事项性通知可不写主送机关。

D项错误,标题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不可缺少。

故正确答案为C。25.某公司要求员工签署承诺书,内容为“我愿意放弃星期天,节假日(春节除外),坚持不定时加班”。有员工提出异议,公司对此回应说,这是对员工的考验,不适应的可以走。关于该承诺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节假日属于员工福利,是法律赋予的权利B.员工自愿放弃假期,是其真实意思表示C.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D.公司的承诺书名为考验,实为一种强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重要构成要件。题干中说员工就此承诺书提出异议,可知员工属于被迫签署承诺书,并不是自愿放弃假期。因此,选择B选项。A项、C项、D项: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所以,节假日属于员工福利,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是公司要求员工签署承诺书,虽然说是考验,实为一种强制,这种强制是违法的,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ACD项正确。26.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的光泽由光的反射率决定B.金属的颜色由可见光的选择反射决定C.抗菌金属利用活性氧或金属离子灭菌D.根据金属的防腐蚀性,金属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金属的密度来区分重金属和轻金属,标准是4.5g/cm3,大于4.5g/cm3的是重金属,小于4.5g/cm3的是轻金属,而非以耐腐蚀性为分界标准。因此,选择D选项。27.湖北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1310起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八成以上与静脉滴注有关。绝大多数病人并不清楚静脉滴注可能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隐患,而部分深知此理的医生却未尽到告知的义务。由本段文字可以推理出:A.单纯由服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只占一小部分B.只有一小部分静脉滴注会产生不良反应C.静脉滴注会产生不良反应主要责任在医生D.大部分医生不会告之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仅指出今年1—6月份,“八成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件与静脉滴注有关”,无法必然推出“单纯由服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只占一小部分”,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到“八成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件”与静脉滴注有关,无法知道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静脉滴注的占比是多少,排除;C项:题干指出静脉滴注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病人不清楚”和“部分医生未告知”,其中“绝大多数病人不清楚”说明也是由于医生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因此可以说主要责任在医生,可以推出;D项:题干中的“部分深知此理的医生却未尽到告知的义务”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主观故意、二是客观忽略了此事,该项“不会告之”属于主观故意,由题干无法必然推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8.价值链的数字重生指价值链的某个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以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推动价值链的实现。价值链的数字新生是以新定义的用户价值为中心、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融合新价值链要素,创造全新价值链结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价值链的数字重生?

A.为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的服务体验,立体化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要素

B.依靠在线实时数据,使美食供应商更便利精准地了解用户的美食习惯,开拓新颖的服务渠道

C.电商平台通过发布商品信息和销售实时动态,使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查询货物即时情况

D.核电设备的数字三维模型可以为设计、制造、运行以及维护等多个环节带来价值增长点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价值链的数字重生:“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推动价值链的实现”;

价值链的数字新生:“用户价值为中心”、“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融合新价值链要素”、“创造全新价值链结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为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符合“用户价值为中心”,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要素,符合“融合新价值链要素”,符合价值链的数字新生的定义,不符合价值链的数字重生的定义,排除;

B项:依靠在线实时数据,符合“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开拓新颖的服务渠道,是对价值链的创新,不符合“推动价值链的实现”,不符合价值链的数字重生的定义,排除;

C项:电商平台发布商品信息和销售实时动态,符合“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查询货物即时情况,符合“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符合价值链的数字重生的定义,当选;

D项:核电设备的数字三维模型可以为多个环节带来价值增长点,不符合“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不符合价值链的数字重生的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价值链的数据重生”,其关键信息为:

价值链的某个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以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推动价值链的实现。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立体化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要素,没有体现出“某个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且没有体现“数据实时在线”,不符合定义;

B项:开拓新颖的服务渠道,是创造全新的价值链结构,没有体现“推动价值链”,不符合定义;

C项:消费者查询货物即时情况,体现出“某个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发布商品信息和销售实时动态,体现出“以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推动价值链的实现”,符合定义;

D项:核电设备的三维模型不属于价值链,且没有体现“数据实时在线”,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价值链的数字重生和数字新生两个定义,但只考查价值链的数字重生,可重点关注该定义的内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价值链的某个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以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推动价值链的实现”,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

价值链的数字重生定义的关键信息:价值链的某个必要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以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推动价值链的实现。

A项,立体化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要素,并不涉及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和以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不符合定义。

B项,依靠在线实时数据,开拓新的服务渠道,是创造全新价值链结构,而非推动价值链的实现,不符合定义。

C项,电商平台通过发布商品信息和销售实时动态,使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查询货物即时情况,电商平台在价值链的销售环节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商品信息,提供销售实时动态供消费者查询,从而推动价值链的实现,符合定义。

D项,核电设备的数字三维模型可以为多个环节带来价值增长点,并不涉及价值链,且未体现以数据实时在线为基础,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29.在司法裁判中尽量保持情与法的有机统一,是我国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司法理念。下列对传统司法中“情”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情节,即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具体情况

B.情理,即普通人都有的常识理性

C.情志,即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

D.情感,即司法官员个人的恻隐之心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情节是对犯罪罪刑考量的标准之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况,不是传统司法中的“情”。

B、C、D项正确,在中国传统司法中,“情”是与法、理并重的一种规范性要素。古代刑事司法中所称的“情”,大致包括了这样三个层次的含义:情理,即普通人都有的基本逻辑和知识;情志,即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情感,即司法官员个人的恻隐之心。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0.地球大气层中,(

)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逆温现象。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屋大气

D.电流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摄氏度/100m,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因此,选择A选项。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31.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线条交叉明显,考虑交点规律。图形交点数量依次为6、7、8、9,故?处应选择交点数量为10的图形,A项交点数为11,B项交点数为10,C项交点数为6,D项交点数为13,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32.下列哪组作品旨在反省秦代灭亡的历史教训?(

)A.《六国论》《谏逐客疏》B.《始皇功德碑》《五蠹》C.《过秦论》《阿房宫赋》D.《项羽本纪》《游侠列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主要涉及文学作品的主题。A项:错误,《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其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借古讽今,抨击北宋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B项:错误,《始皇功德碑》讲述的是秦始皇的功绩;《五蠹》是韩非子的著作,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C项:正确,《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秦王朝的过失;《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D项:错误,《项羽本纪》是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十二本纪之一,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传记,记录了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游侠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故正确答案为C。33.西方经典说,文学是一朵金蔷薇,由无数的金子碎屑合成。《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学的“金蔷薇”,而细节正是形成金蔷薇的那些碎金屑。它庞大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表达的。当一个人要告诉另一个人:《红楼梦》这书好在哪里,为什么会百读不厌,书里的人物如何使人感动,作者的意图怎样含蓄、巧妙地传达……就要带着那另一个人去领略细节,回味对话,感受心灵的悸动。就像一座大观园,须要开门后一处处走来,一亭一院进去,一草一木赏过,才能知道这园子如何精美,如何曲径通幽。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细节的芳香

B.心灵的悸动

C.金蔷薇的魅力

D.品味《红楼梦》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援引西方经典,说明文学“由无数的金子碎屑合成”。第二、三句提出观点,指出《红楼梦》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表达的。接下来通过举例具体论证《红楼梦》中细节的魅力。分段是“分-总-分”的脉络,重点强调《红楼梦》中的细节给作品带来的美好。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细节的芳香”与文段话题一致,适合做文段的标题。B项“心灵的悸动”在举例中出现,非重点,排除B项。C项“金蔷薇”是对文学的比喻,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话题,排除C项。D项话题范围过大,没有点明“细节”这个核心话题,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标题添加。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梳理文段行文结构,对文段的主旨有所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契合主旨、生动形象的标题。文段首先引入《红楼梦》的话题,指出细节对于《红楼梦》的重要性,然后对此进行具体说明,最后举如何领略大观园之美的例子进一步佐证细节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细节的重要性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文段标题应体现这一点。

文段首先援引西方经典语录来引入《红楼梦》的话题,指出细节对《红楼梦》的重要性;接着进一步说明《红楼梦》庞大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表达的,体会《红楼梦》需要领略细节、回味对话才能感受心灵的悸动;最后以如何领略大观园之美的例子来进一步佐证细节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细节的重要性。A项表述与此一致。

B、C、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主题词“细节”,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为标题填入题。文段开篇引出话题,以“金蔷薇”比喻红楼梦,以“碎金屑”比喻细节,强调红楼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优质的细节。后文通过详细的论述进一步对红楼梦细节的优质进行解释说明。故文段重点强调细节是一部好作品的关键,主题词为“细节”。A项契合文段主题,当选。

B、C、D三项均未涉及文段主题词“细节”,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细节的芳香——品味》34.法律和道德都要重视是因为两者是:

A.有联系有区别

B.国家法定

C.国家强制力实施

D.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法律由权威主体国家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国家强制力实施的。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而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道德主要凭借内在的良知认同和责难,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来维系。法律与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只是在规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且在很多方面二者是相互转化和渗透的;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所以,法律和道德都要重视是因为两者是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法律与道德有联系有区别,表述本身没有错误,却不足以成为国家重视的理由。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C项: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而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因此,道德法律都是国家法定和强制力实施的说法错误。B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5.法国研究人员针对10万余名法国成年人的研究发现,饮用含糖饮料与患癌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就算是喝纯果汁也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研究人员建议,出于健康考虑,大家最好少喝含糖饮料。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推翻上述结论的是:

A.欧洲人都喜欢含糖饮料

B.意大利人凯文喝含糖饮料,后来他患癌了

C.亚洲研究人员发现,含糖饮料与患癌风险没有必然联系

D.法国人保罗不爱喝饮料,他没有患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推翻”,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出于健康考虑,大家最好少喝含糖饮料。

论据:饮用含糖饮料与患癌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就算是喝纯果汁也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欧洲人喜欢喝含糖饮料,但这一行为对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并未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论据。存在爱喝含糖饮料并患癌症的个例,具有一定的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亚洲研究人员的结论为含糖饮料与癌症没有联系,切断了题干中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法国人保罗不爱喝饮料”,不明确是否不喝含糖饮料,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36.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________,________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迥然不同源远流长

B.天差地别积厚流光

C.殊途同归连绵不断

D.如出一辙博大精深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理解空缺处的意思,同时注意横线前的提示信息“由于……”。第二步,辨析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第一空,分析可知,句意为由于物产和风俗的不同,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也不相同。此所填词语应与“差异”意思相近,表示不同之意。“殊途同归”“如出一辙”均侧重表示相同,填入与句意相悖,排除C、D。

第二空,“积厚流光”指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用来形容“烹调技术”不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可知,第一个空的词语形容“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不同。A项“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B项“天差地别”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一样。二者均符合文意。C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D项“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可知,“烹调技术”的历史悠久。A项“源远流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符合文意。B项“积厚流光”指为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与“烹调技术”搭配不当,排除B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可知,横线处词语表示各地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不一样,A项“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B项“天差地别”

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均能够体现出“差异性”,符合文意,保留;而C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D项“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均不能体现出差异性,排除C、D两项。

第二空,横线处词语形容烹调技术,由“历代人民”可知,烹调技术历史悠久,A项“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与“历代人民”形成对应,当选;B项“积厚流光”是指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与“烹调技术”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感悟》37.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迅猛发展,很多人对于未来人类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论断感到担忧。对此,一位专家发表了他的看法:人工智能永远只能肤浅地模仿人类的精神,无论人工智能显示得多么“聪明”,只证明了它的创造者——人类——的智慧在更高的层次上,所以人类的工作是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如果上述专家论述为真,则必须以下列哪项为前提?A.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作的工作效率比人工智能单独工作时高B.人类的智慧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完全模仿,但人类的精神不可能被完全模仿C.只有在人工智能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智慧时人类的工作才会被取代D.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速度会被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人类的工作是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论据:人工智能永远只能肤浅地模仿人类的精神,无论人工智能显示得多么“聪明”,只证明了它的创造者——人类——的智慧在更高的层次上。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作效率比人工智能单独工作高,与人类的工作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论据。人工智能可完全模仿人类智慧但无法完全模仿人类的精神,即专家表达的意思,人工智能永远只能肤浅地模仿人类的精神,具有加强作用,但只是重复论据,不能成为前提。C项:建立联系。人工智能只有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智慧时,人类的工作才能被取代,但是人工智能又无法达到比人类更高的智慧,因此人类的工作是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建立了论点和论据的联系,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速度会受到怎样的控制,与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观察发现,题干中图形面的个数依次为1、2、3、4,呈等差数列,所以下一个图形应该选择有5个面的图形,只有B选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3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特殊考点,图形的类比,树叶是树的一部分,手是女孩的一部分。A、C项都是附带,不是组成部分;D项奖杯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B。

40.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A.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B.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C.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D.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文段中“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由文段中“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并不能推出C、D。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博弈是一种竞争关系,“团体协作”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项对应“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符合文意,正确。C项对应“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而不是直接影响全局,属于曲解文意,错误。D项对应“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文段强调的是评估自己,而不是为他人考虑,属于曲解文意,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据提问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章是总分结构,第一句主旨句就提出策略博弈本质是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而后列举了相互依存的两种表现方式,序贯发生和同时发生,据此判断B项说法正确。A项错误,博弈是为了战胜另一方或多方,所以不可能是“协作”的;C项错误,文段中只是说博弈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并没说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D项错误,博弈的过程中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而不是为他人考虑,故A、C、D三项均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1.张某(25岁)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即做模压并仿制,之后归还了钥匙。一日,张某趁小伟家人外出,拿仿制钥匙开门行窃,因制作不准,未能打开房门,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题中,张某已经尝试打开房门,说明张某已经开始着手犯罪,但是由于仿制钥匙制作不准后又被抓获而未能完成犯罪,属于意志之外的原因导致,因此属于犯罪未遂。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由法条得知犯罪预备应发生在着手之前的预备阶段,而本题中,张某已经拿仿制钥匙开门,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不属于犯罪预备。A项错误。

B项: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本题中,张某并没有主动放弃犯罪行为,而是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放弃犯罪,故不属于犯罪中止。B项错误。

D项:本题中,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已经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项错误。

42.1,11,112,1112,11123,(

),1111234

A.11112

B.11113

C.111123

D.11112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首先发现数字位数分别为1,2,3,4……,所求项为第六项,所以为6位数,排除AB。其次数字后几位都是连续的,所以排除D选项的111124。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观察1,11,112,1112,11123,(

),1111234,发现偶数项比前一项在数据左侧依次多了一个“1”,奇数项比前一项在数据右侧依次多了“2”,“3”,“4”,所求项是偶数项,则所求项比前一项在数据左侧多一个“1”,所求项为111123。

因此,选择C选项。43.某学校现有小学一年级教师24名,该学校预计小学一年级4年后达到14个班,每班50人,按照每个老师能负责18名学生教学工作的比例计算,该校平均每年需要招聘—年级老师

名。A.14B.15C.3D.4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4年后一年级的人数为人,需要老师的数量为名,即一共需要39名老师。根据题意可知该校平均每年需要招聘老师名,因老师数量必须为整数,故平均每年需要招聘4名一年级老师。故正确答案为D。44.1,1,3,7,17,41,(

)A.88B.89C.98D.99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做差做和无明显规律,考虑递推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3=1×2+1,7=3×2+1,17=7×2+3,41=17×2+7,规律为第三项=第二项×2+第一项,所求项为41×2+17=99。因此,选择D选项。45.在互联网时代,因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人们在数字世界里不断分享,不断交流。但事实上,这种对联系的渴望,与其说是一种治疗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病症。它表达着我们害怕孤独的焦虑,但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它使我们与外界更为隔绝。同时我们已经失去独处的能力,而这种独处才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找到自我,在找到自我的同时,才可能与他人产生更好的联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只有独处才能找到自我

B.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害怕孤独

C.要学会独处,否则会更孤独

D.现代数字媒体让人们失去独处的能力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背景引入引出话题,紧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事实上”提出问题,强调前文所提及对“联系的渴望”是一种“病症”,并论述这种渴望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得我们与外界更加隔绝,尾句提出对策“独处”并指出其意义效果,即集中注意力思考找到自我,同时与他人产生联系。故文段重点在尾句对策,强调“独处”,对应C项,探讨“独处”与“孤独”之间的关系。

A项,仅对应尾句意义效果表述的一部分,表述片面,排除;

B项,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且“更加”无中生有,排除;

D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失去独处能力的原因,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6.暗度陈仓∶刘邦

A.纸上谈兵∶赵奢

B.投笔从戎∶班固

C.三顾茅庐∶曹植

D.高山流水∶俞伯牙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刘邦”是“暗度陈仓”的主人公,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纸上谈兵”的相关人物是赵括,而不是“赵奢”,排除;

B项:“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班超,而不是“班固”,排除;

C项:“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而不是“曹植”,排除;

D项:“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俞伯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47.数列:10,21,44,65,(

A.122

B.105

C.102

D.9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2×5,3×7,4×11,5×13,(6×17)。“×”前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5+1=6;“×”后为5,7,11,13,是质数数列,下一项为17。则所求项为6×17=102。

因此,选择C选项。

48.考古学研究要充分结合文献记载,在历史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中尤其如此。中国古代文献

,自当按个人的专业需求,择要阅读,要紧的是必须懂得文献史、目录学等,以便在繁多的古籍中寻取确切相关的记载,加以

A.比比皆是考察

B.恒河沙数审核

C.汗牛充栋查证

D.浩如烟海考核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语境提示,横线处表示在繁多的古籍中寻找相关的记载对于考古学的研究发现进行核对,B项“审核”指审查核定、D项“考核”指研究考证,符合考古学做法,两项均能够体现出核对之意,符合文意;A项“考察”指实地观察调查,文段并未体现出去实地调查,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查证”指调查情况以求证实,文段并非表示调查情况,排除;

第一空,搭配“文献”,

B项“恒河沙数”形容数量很多,D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恒河沙数”搭配对象较为广泛,不如“浩如烟海”与文段中“古代文献”的搭配更加准确,排除B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让中国考古面向世界——读》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自当按各人的专业需求,择要阅读”可知,所填的词语说明古代文献多。A项“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形容中国古代文献不恰当,排除A项。B项“恒河沙数”指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该成语形容文献也不恰当,排除B项。C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考核”指考查审核,代入第二空,说明在繁多的古籍中寻求确切相关的记载来考查审核文献史、目录学,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第一空选项,四个词语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