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这才是真正学好地理的节奏———————————————————————————————————————人们通常从错误中学习到的东西要比从正确中学习到的东西要多得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通常也如此。一道题目,这次做正确了,下次碰到,还有可能做正确;而如果一道题目,这次做错了,不引起重视,那么下次碰到,仍然会做错。就其原因,主要还是知识点模糊,没有理解透彻。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错题集,尤其是把错题上升到易错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自己做错的,就恰恰在说明,它就是自己的一个知识盲区。整理出错题集,就是在减少自己的知识盲区。高手竞争到最后,不是看谁在某一方面多优秀,而是谁出错少。下面整理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错、最不容易理解的常见知识点,以供参考。———————————————————————————————————————一、地图与地球仪专题易错知识点1、地图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地位于山地陡坡B.乙地位于山间盆地C.丙地位于山前平原D.丁地位于鞍部【易错分析】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页。1、B.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南北走向。把图中数值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即为等高线,如下图所示,图中蓝色线段走向即为山脉走向,由指向标可知,图中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
2、B.由上图可知:乙地位于山地缓坡地段,不是山间盆地。甲地等高线较稠密,位于山地陡坡;丙地位于山前平原;丁地位于鞍部。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页。【纠错心得】图中最大的干扰是,诸多数字,看似杂乱无章,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实可以分门别类,条分缕析,这样就可以有条不紊,迎刃而解。易错知识点2、经纬网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1】读下面的图形,完成3、4两小题。3、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C.丙
D.乙和丙4、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易错分析】经纬线的知识点有长度的变化、比例尺的比较等,该题容易出错的原因就是对经纬线长度变化的特点没有掌握清楚,而且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甲、乙、丙三地与l80°经线都相差了5个经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是纬线长度已经不同。纬线长度自“赤道最长”到“两极为零”,也就是说,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故第3题选B,第4题选D。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页。【纠错心得】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可采用两者相互比较的方法进行,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想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比例尺的大小要根据起定义进行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分数值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页。【纠错体验】读下面四幅图,回答5~6题。5、图中①~④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6、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体验分析】5、A
由经纬度的大小变化趋势可判断出东西经和南北纬,并确定四地的经纬度。①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②、③、④三地都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6、C
四个阴影部分所占经纬度数相同,甲、乙、丁都位于10°与20°纬线之间,丙位于0°与l0°纬线之间。纬度越低,单位度数的纬线长度越长,故面积最大的是丙。【易错例题2】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7、8、9题。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8、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9、若6月22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23.5°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
D.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5°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3页。【易错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会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二是对太阳视运动、日期判断等知识理解不透;三是对有关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等的计算错误。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丙、丁位于北半球,丙位于丁的东南方向;丁位于东经40度,甲位于西经130度以西,因而丁在甲的东北方向;乙位于西经130度以东,因而乙在丁的西南方向。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甲地大约为3月20日23时,应位于夜半球;乙地位于西9区,区时为3月20日23时;丁地的地方时为l0时40分;丙地为21日12时,从而可知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丙地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南方的天空,正午太阳高度为43.5°;该日丙地出现极昼现象,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5°。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3页。【纠错心得】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地球自转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读方向要取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看两点的经度和是否大于180°;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点都是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他地方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除极夜区),出现极昼的地点在地方时0时时,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该太阳高度的数值加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除以2为直射点的纬度数。
【纠错体验】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0~11题。10、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11、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l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的距离【体验分析】10、C
②、⑤两地虽然在同一纬线圈上,但这不是最短距离,同时注意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11、B
①、②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①、②两地间的距离大于②、③间的距离;③、④两地都位于南温带,纬度相差20°正午太阳高度差也为20°。易错知识点3、等值线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b<c,据此回答12、13、14题。12、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沿岸暖流C.地形
D.夏季风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4页。13、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4页。
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B.②处为山脊
C.①处山坡降水较多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势好14、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
A.①处吹偏南风
B.②处易出现锋面
C.⑧处降水较多
D.该地区天气晴朗【易错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审题不清,思维转换较慢,不能根据题干的要求思考问题;二是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发生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或掌握;三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分析选项。第10题,如果是等温线图,在沿岸暖流或夏季风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在纬度因素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与纬线平行,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应该是受地形的影响,此处地形应较高。第11题,若为等高线图,①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应最大,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为山谷;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①处山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马尾松长势更好。第12题,如果为等压线图,图示气压系统为低压,②处于低压槽中易出现锋面,在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因位于我国,①处吹偏北风;③位于冷锋锋前降水较少。【纠错心得】各类等值线图是高考青睐的图形之一,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各类等值线图的判断方法,并加以对比,总结其共同的规律,注意等值线图中的弯曲方向、闭合、疏密、数值(极大值、极小值)、走向等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一般在等高线图中弯曲部分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起)或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起)),在等压线图中弯曲部分为高压脊(等压线向低值凸起)或低压槽(等压线向低值凸起),在海水等温线图中弯曲的部分一般表示洋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凸起为寒流,等温线向低值凸起为暖流))。【纠错体验】读下图,回答15、16题。(双选)15、若图示曲线为近地面等压面,则此时:()A.气压最高的是d地
B.d地盛行上升气流
C.a地气流流向d地
D.c地气流流向b地16、若图示曲线为1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A.北半球大陆上
B.北半球海洋上
C.南半球大陆上
D.南半球海洋上
【体验分析】15、BC
等压面上的点气压值相同,等压面下凹为低压气流上升运动,因而d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a、c两地气流流向d地。
16、AC
l月份北半球、南半球的陆地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北凸出。
易错知识点4、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知识点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5页。【易错例题】下面沿甲图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17、18、19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5页。
17、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18、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19、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易错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看不懂剖面图,不能根据乙、丙图中地势的起伏变化判断地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二是对图中各点定位不准确。E—F剖面线海拔逐渐降低,M—N剖面线海拔存在一个最高点,两者相结合可判断该地地形为山脊,E—F为脊线,M—N为过脊线上O点作的剖面。①、②两地位于E—F脊线上,从两点的位置看①地海拔高,结合E—F剖面线的起伏状况可以判断①地坡度更小。③地在E—F脊线上,④地在M—N剖面上,可以看出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纠错心得】剖面图的判读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复习时不能只在等高线图上进行分析,要根据剖面图、示意图的形状借助空间想象能力来解决该题中出现的剖面图组合的问题。根据等高线图沿着不同方向作出几种常见的地形剖面图进行比较,从而掌握其剖面的起伏特征。判断剖面图的基本方法如下:①仔细阅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方向和经纬度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②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对应的垂直比例尺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③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④确定地形剖面图所表示的地区以后,将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进行对照,判断地形区名称;⑤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判断其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等与该地区剖面图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事象,通过读图观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纠错体验】20、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体验分析】120、B
注意剖面图中M、N两点的位置以及等高线示意图中MN连线与河流交汇的次数。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6页。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6页。二、地球运动专题易错知识点5、地球自转、公转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1】21、读下图,按要求完成(1)、(2)、(3)三小题。(1)甲乙两幅图中都有明显画错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正。(2)分别在甲、乙两幅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二分日、夏至日。(3)将甲图中代表地球公转不同位置的字母a、b、c、d按要求填在下列横线上。①北半球昼短夜长
;②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③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④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
;⑤北京昼长夜短,昼渐长
。【易错分析】此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清楚地球公转的方向;二是对二分二至日与近、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掌握不清;三是不清楚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公转位置的对应关系。甲图是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是逆时针;乙图是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应是顺时针。从春分日至秋分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在夏至日这一天昼达到最长;由秋分目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在冬至日这一天昼达到最短。南半球则相反。【参考答案】(1)甲图地轴倾斜方向错了,应改为向右倾斜。乙图地球公转方向错了,应改为顺时针。
(2)标注略。(3)c、d
a、b
d
c
a【纠错心得】地球的公转方向危自西向东,不过在南北极上空观察时分别呈顺时针与逆时针,因观察位置的差异,二分二至的位置在不同的公转轨道图上是不同的。地球运动到近日点时北极点附近应出现极夜现象,运动到远日点时北极点附近应出现极昼现象。在做此类涉及地球公转运动的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地球公转的方向;②太阳的位,区分近日点与远日点;③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从而可判断地轴的倾斜方向。
【易错例题2】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22、23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7页。22、甲图中M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7页。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23、当公转速度为N时:()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易错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地球公转、自转的速度变化特点理解不清,不能利用图形进行表达;二是对选项中提到的一些知识点不理解,像“白夜”、新西兰南部出现冰山的季节、原因等。M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约为南北纬60°;由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为7月初。7月初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漠河地区白昼为一年中最长的时期,称之为“白夜”。【纠错心得】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在南北纬60°处为赤道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其平均速度为30千米/秒。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同样是在不断变化的,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其平均角速度为1°/日。复习中识记一些主要的地理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如二分二至赤道、回归线、极圈的中午太阳高度数值或昼夜长短等,会非常有利于一些题目的分析。
【纠错体验】下面左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24、25题。24、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A.0°经线
B.160°E经线C.180°经线
D.20°W经线25、此刻,地球位于上右图中公转轨道的位置和北京时间分别为:()
A.甲22日15时20分
B.丁23日15时40分
C.甲21日15时40分
D.丙22日15时20分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28题。26、图示区域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8页。27、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8页。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28、调查资料显示,c点降水远比d点多,原因可能是:()A.c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B.c点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c点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c点气温高,多对流雨【体验分析】24、B
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西半球,则该经线为l60°E,此时应为春分或秋分;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与地轴的倾斜情况可以判断为春分。
25、D
题中右图所示为北极点的俯视图,乙为冬至日,丁为夏至日,从而可以判断丙为春分日。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日15时20分。
26、A
自转速度向北递减为北半球,从数值上看应位于中纬度地区。
27、A
a
、b两点纬度相同,a点线速度大说明地势高。
28、B
c、d两点纬度相当、线速度相同,可以推测c点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易错知识点6
、光照图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1】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为圆心。读图回答29、30、31题。29、A点的坐标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10°N,80°E
80°
B.10°S,80°E
70°
C.10°N,100°W
80°
D.10°S,100°W
70°30、此时北京时间是:()
A.2点40分
B.14点40分
C.13点20分
D.1点20分31、P在Y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易错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不能进行正确的图形转化;二是对图中各点发生的地理现象不明确;三是不明确图中所示半球为夜半球;四是在具体计算的时候粗心大意。图示半球为夜半球,结合赤道的弯曲情况可以判断此时北纬80°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XY所在直线为过南极点的两条经线,Y点所在经线为西经100°则A点所在经线为东经80°,A为圆心则其纬度为南纬10°。此时太阳直射北纬10°、西经l00°,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70°,北京时间为2点40分。从图中可以看出P在Y的北方,P点在昏线上,因而P点又在Y的东方。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9页。【纠错心得】在解答有关光照图的问题上,一要准确把握图中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等)、线(晨昏线、太阳直射经线、0时所在经线等)、面(赤道面、晨昏圈所在平面等)的准确含义及其隐藏的条件(太阳直射的半球、太阳直射点可能运动的方向、季节的信息等)
,二要能把不常见的光照图转换成平时常见的侧视图或俯视图,这样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常见的光照图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9页。【易错例题2】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32、33、34题。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33、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34、此时:()
A.开普教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易错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图中信息提取不足,如地球自转方向;二是对晨昏线概念及特点理解不透;三是对日期分界线理解不到位,对图中阴影部分的理解不准确。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南半球,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与l80°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0时或l2时所在经线,由此可以判断过极点与P点的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NO为晨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和多雨。过Q点的经线为180°经线,过P点的经线为西经60°,从而可知北京时间为7日12时。【纠错心得】有关日期的问题要注意区分日期的分界线:0时所在的经线和180°经线。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日期较早的1天,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日期较晚的1天。过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果该经线大部分位于昼半球则为12时所在经线,若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则为0时所在经线。在今后的复习中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通过一定的练习来进行运用。【纠错体验】下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点所在经线为120°E,甲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35、36、37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0页。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0页。3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l20°E,20°S)
B.(60°W,20°S)
C.(120°E,23.5°S)D.(60°W.20.5°S)36、若图中乙点此时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A.76.5°S
37°
B.80°S
10°
C.76.5°S
10°
D.80°S
30°37、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体验分析】35、B
甲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该纬线是出现极昼现象的最低纬度,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0度,则此时太阳直射纬度20度;甲、乙两点所在经线为l20°E且纬线圈以内为极昼现象,则120°E的地方时为0时,即太阳直射西经60度。
36、D
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度,乙地为0时,太阳高度为10度,则其正午太阳高度为30度,纬度应为南纬80度。
37、C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①、②所在直线与纬线的关系可知飞行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易错知识点7、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据此回答38、39、40、41题。38、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39、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40、此时:()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7/8
D.全球昼夜平分41、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1页。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1页。【易错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等太阳高度线的知识理解不透,不能根据等太阳高度线确定太阳直射点:二是对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不了解,38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的规律,结合等太阳高度线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此时太阳直射23°26′N、45°E,直射点的时间为12时,北京时间为17时。39题,①和②两点经度相同,但此刻①点为直射点;②和③两点纬度相同,但此刻②点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40题,图中MPN为晨昏线,但PM为晨线,PN为昏线;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0°经线,且I80°以西为新的一天,以东时间上迟一天,据图计算新一天的范围是135°W向东到180°约占7/8。41题,Q点为北极点,处于极昼时期,太阳直射某经线时,这条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就是正午太阳高度,由于极点是所有经线的起点和终点,它的太阳高度都是正午太阳高度,故一天内太阳高度都是23°26′。【纠错心得】等太阳高度线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等太阳高度线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时;通过该点的纬线即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所示半球为昼半球,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也就不是晨昏线,此图是昼半球的一部分。如果图中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一般最外侧的大圆上的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由于太阳直射的经线南北跨度为180°,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则相反。【纠错体验】下图中a、b、c三点表示P地二分二至日某时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据图回答42、43、44题。42、P地的纬度大致是:()A.23.5°N
B.42°S
C.66.5°N
D.42°N43、若太阳位于b点,国际标准时间是当日4时16分,则P地的经度是:()
A.180°
B.116°E
C.20°W
D.160°E44、当太阳位于a点时:()A.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大规模南迁B.渤海沿岸附近海水盐度处于一年中最低时期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开普敦地区天气干热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2页。【体验分析】
42、D
P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都位于南方,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三者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b为二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从而可以判断出该地的纬度。
43、B
国际标准时间4时16分,该地地方时为l2时,则该地的经度为116°E。
44、C
太阳位于a点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2页。易错知识点8
、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
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45、46题。45、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上中天
B.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上中天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46、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B.此日在乙地向北L,昼越来越长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D.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易错分析】此题出错主要是因为不能根据太阳视运动的情况判断某地的位置以及该地的昼夜长短,并推测其变化。读图可知甲地应为太阳直射点,乙地位于北极圈,丁地为北极点,丙地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位于甲、乙之间的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的天空。此日,北半球各地都达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乙地向北昼长都为24小时;春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故第45题选D,第46题选A。【纠错心得】在解答有关太阳视运动的题目时,一要注意观察图中太阳的运动方向,不论是在南北半球观察都应是在向西运动。二要注意正午时太阳所处天空的位置,是在南方还是北方的天空,从而判断观测点所在的半球位置,二至日时太阳都在南方的天空,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二至日时太阳都在北方的天空,则该地肯定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二至日时太阳位于一南一北的天空,则看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夏至日大则该地在北半球,冬至日大则在南半球。三要注意太阳在地平圈以上运动的高度变化,若与地平圈只有一个切点,则该地为刚刚出现极昼的地点;若没有出现切点且太阳高度出现变化则为已出现极昼现象的地点;若终日不变则为极点。【纠错体验】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l=∠2=22°,据此完成47、48、49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3页。47、甲地的地理纬度是:()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3页。A.23.5°N
B.66.5°N
C.22°N
D.90°N48、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22°
B.44°
C.11°
D.68°49、该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是北极考察的好时光【体验分析】
47、D
图中甲地位于北半球,太阳高度始终为22°,出现极昼,所以不可能处于低纬度;66.5°N虽可能发生极昼。但与晨昏线相切,太阳高度不可能始终为22°。
48、B
从图中可看出,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即大于22°。由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22°可得直射点纬度为22°N,乙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此地纬度数与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为6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其正午太阳高度。
49、A
太阳直射22°N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尼罗河河水泛滥;此时北极附近出现极昼,是考察的好时光;地处南半球的巴西热带草原进入干季,草原一片枯黄;澳大利亚北部因大陆气压高而盛行吹向海洋的东南风。
三、大气圈专题易错知识点9
、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
下图中各箭头及序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50、51题。50、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与其有关的主要是A.①
B.②
C.④
D.⑤51、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与其有关的主要是A.①
B.②
C.④
D.⑤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4页。【易错分析】本题出错主要是因为不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各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图中序号的含义,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理解不清。太阳辐射(图中②)到达地面首先要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图中①),长江中下游平原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华北平原晴朗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而华北平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同时大气对地面还存在着保温作用,通过大气逆辐射(图中④)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还给地面。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因而虽然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但年平均气温比四川盆地要低得多,故第50题选C.第51题选A。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4页。【纠错心得】该题通过联系图反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首先被大气反射、散射、吸收等削弱,其中反射作用的削弱最为强烈,因而阴天是气温一般较低,这是云层的反射作用所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有选择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直接到达地面是地面增温,地面增温以后又形成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气增温以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般阴天的时候夜间温度不会太低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强的缘故。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注重对地理过程、原理的理解,并且要注意利用各种变式图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同时可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十雾九晴、晴天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等)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纠错体验】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2、53、54、55题。52、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将导致:()A.A减少
B.B1增加C.C增加
D.D增加53、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A.A增加
B.B1增加C.B增加
D.E增加54、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A
B.B和Bl
C.C
D.D55、晚秋至第二年的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与其有关的是:()A.A
B.B
C.Bl
D.D【体验分析】
52、D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
53、D
火山喷发使大气中悬浮物增多,可导致大气云系增多,反射增强。
54、D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55、A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夜晚温度低,所以晚秋至第二年的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易错知识点10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易错例题】56、湿空气和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汽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读下图回答(1)~(2)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5页。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5页。(1)若d点温度为26℃,a点温度为30℃,d、c两点高度相同,b点温度为l0℃,c点温度为A.35℃
B.30℃
C.25(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坡为迎风坡
B.bc坡为迎风坡C.两个坡均有可能为迎风坡
D.无法判断【易错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含义,不能根据呈现的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二是地理计算能力欠缺。从d到b与从b到c高度变化相同,但在不同的坡向上温度变化的速度不同,从b到c温度变化较大为20℃,从d到b温度变化了16℃,根据题干提示可以判断bc坡为背风坡,ab坡为迎风坡。从a到d温度变化了4℃,那么在背风坡从c到与a同高度的点温度的变化应大于4℃【纠错心得】灵活迁移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计算、判断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气温受海拔的影响,一般是每升高1000米降低6℃,这也是“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同时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也会升高,但在山脉的迎风坡、背风坡这一变化速度是不同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的影响,增温的速度要大于迎风坡降温的速度。例如该题中从b到c增温的速度明显大于从d到b降温的速度,从而可知在bc坡与a点同高度的点的气温也应高于34【纠错体验】57、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0.5℃。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0.8℃。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3)描述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的原因。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6页。(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我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6页。【体验分析】图中M地气温25℃,水汽含量每立方米l5克,据图乙可知在17.5℃时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有降水,根据气温每百米降0.5℃计算可知海拔1500米附近天气变化显著。同一高度的A、B两地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以计算出各自的气温。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
(1)A地为22.5℃,B地为28.5℃世界: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汽进入,造成南、北美洲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易错知识点11
、重要大气活动中心位置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58、读某区域某季节等压线(单位:hPa)图,回答(1)~(3)题。(1)甲处的气压值和所处大洲可能分别是:()
A.1020、北美洲
B.1016、亚洲
C.1008、亚洲
D.1005、北美洲(2)图中20°纬线与140°经线交点处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3)此季节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易错分析】此题出错主要是因为不能根据经纬网准确地判断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名称,对重要的大气活动中心出现的季节、位置识记不清。由图可以判断此时在图示左侧出现的高压中心位于太平洋,太平洋上出现强大的高压说明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甲处所在的美洲大陆应为低压中心。20°纬线与140°经线的交点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侧,吹东北风。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7页。【纠错心得】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不同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是不同的,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夏季陆地温度高、气压低,形成低压中心,把原来纬向分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割裂,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髙压,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冬季陆地温度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把纬向分布的副极地低压带割裂,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南半球因为陆地面积比较小,海陆热力性质不显著,大气活动中心不典型,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对不同季节出现的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位置加强理解记忆,同时要注意将其位置落实到地图上。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7页。【纠错体验】59、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1)~(3)题。(1)若图中①为高压中心,则:()A.①为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2)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30°N与70°E交点附近,则:()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开罗处于炎热干燥季节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3)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③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④季风气候的影响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体验分析】(1)B本题考查地理位置。①是位于亚欧大陆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则此时海洋是低压中心,太平洋是②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是冰岛低压。选择B项。(2)C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与东经70°交点附近,则①为亚洲低压,北半球为夏季,地中海式气候的开罗夏季是炎热干燥。选C。(3)C本题考查海陆位置影响气压带。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选择C项。易错知识点12
、逆温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60、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1)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时~17时
B.18时~次日8时C.17时~次日9时
D.19时~次日6时(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8页。
A.100米
B.200米
C.1400米
D.500米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8页。【易错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能正确理解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含义,不能对图中不同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二是不理解对流运动发生的条件;三是读图能力较差,不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题干做出判断。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含义可知图中数值为正值表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而为负值则表示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不降反升,零表示气温没有变化,可见在18时~次日8时出现逆温现象,大气的对流运动受到抑制。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出现逆温的最大高度约为400米。【纠错心得】大气增温主要是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一般情况下随海拔的升高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减少,因而气温降低,但有的时候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大气运动等)会出现逆温现象,也就是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不在降低。逆温按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地面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与地面接近的大气层冷却降温快速,而上层空气降温缓慢,因此产生逆温现象;二是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最大,气温降低快速,上层降温缓慢,从面形成逆温;三是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形成逆温等。逆温的存在抑制大气的对流运动,使近地面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纠错体验】61、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右图所示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3)题。(1)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图中所示除④外,大气气温总体趋势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
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
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体验分析】(1)A逆温现象不仅包括上热下冷的现象,而且包括垂直递减率小于0.6C/100m的现象,图中④时刻属于前者,②③时刻属于后者。只有①时刻表示非逆温现象。(2)D④时刻的逆温现象最明显,所以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集聚。(3)A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主要是由于对流层的热度主要来源于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易错知识点13、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点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9页。【易错例题】62、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19页。
(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千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与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的形成有关的风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易错分析】该题出错主要是因为不能根据图中的风向与纬度值来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审题不认真,对气压带、风带所处的南北半球没有判断准确。读图可知①为北半球的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西风带,①、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在其控制下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半球的西风带有关,因终年受西风影响而终年温和多雨。【纠错心得】正确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半球位置与名称以及正确理解气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假设地表是均一的,受地球自转与太阳辐射纬度分布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三风四带(或是六风七带)如右图所示,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带状分布,并且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气压带、风带位置的记忆,并要注意通过各种变式图来强化理解,这样才会在不同的情境中作出准确、快速的判断。
【纠错体验】63、下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0页。(2)—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0页。(3)来自_________气压带的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4)C与D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原因形成的。【体验分析】(1)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2)丰富;A地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温渐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B地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难以形成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4)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
易错知识点14、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64、读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甲、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分别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地中海气候【易错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变形的气温、降水状况图判读能力不足;二是不能根据气温、降水的特点准确地判断气候类型。读图可知丁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乙观测站的各月均温都在0度以上20度以下,气温的年变化较小,同时各月的降水也都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该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甲观测站的各月均温也都在0度以上,但气温高的月份降水较少,雨热不同期,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纠错心得】气候类型的判断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而在考查时又往往主借助各种变式图形,判断的关键是掌握不同气候类型各月数值特征、降水的季节分配、年降水总量特征等。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1页。【纠错体验】65、下图是甲、乙两地各月温度差和降水量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甲地各月降水量减去乙地各月降水量)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1页。(1)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分别是:()
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④、②(2)形成甲、乙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B.纬度
C.地面状况
D.暖流(3)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气候在我国均有分布
B.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C.两种气候都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D.两种气候的气温比较,夏季温差均小,冬季温差均大.【纠错分析】由气温的分布可知,四地都在北半球,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后三种气候冬季均比较温和,而图中甲、乙两种气候冬季的温差较大,可知乙只能是冬季寒冷的温带季风气候。由降水差异数据,可以推知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都与大气环流有莫大的关系,属于季风环流。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地区。(1)B(2)A(3)B66、读右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1)—(2)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2页。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2页。(1)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2)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B.b、c、a
C.c、a、b
D.c、b、a【体验分析】(1)B由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对比得出。(2)D由气温的对比得出,c无论是1月份还是7月份,温度都在20到30度,说明纬度最低。b的温度最低温度大于0度,而a的最低温度小于0度,可以推算出b的纬度比a要低。四、水圈专题易错知识点15、陆地水体相互补给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67、读图回答(1)~(2)题。(1)图1中能反映图2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A.里海沿岸
B.青海湖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D.黄河下游【易错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能正确判断图2中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二是对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理解不清,不知道在一些特殊的区域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补给的关系。读图2可知无论是在河流的枯水期还是洪水期都是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即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读图1可知②、④表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③表示地下水总是补给地表水,①则表示地表水总是补给地下水。黄河的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为单向的补给,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故(1)选A,(2)选D。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3页。【纠错心得】陆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3页。补给类型补给时间影响因素和补给特点主要分布区雨水夏秋随降水量变化,不连续且集中,水量变化大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春季升温,有时间性、渐增特点东北地区高山冰雪融水夏夏季高温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年径流量较稳定西北和青藏地区湖泊水全年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对河流有调节作用长白山天池和长江中下游较普遍地下水全年互补,水量较稳定普遍【纠错体验】68、下面甲图中的两条曲线a、b代表乙图中c、d两处所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图中河流可能位于:()
A.亚马孙平原
B.南非南部
C.中国东部
D.意大利南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流向是先向正东再折向东北
B.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南再折向西
C.6月份河水补给湖泊水
D.c处泥沙易沉积,d处宜建港口【体验分析】(1)C首先读懂甲图:横坐标为一年中的不同月份;纵坐标表示河流年径流量;a、b分别代表乙图中c、d两处所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就a曲线而言其特点是年径流量变化和缓、小,是经过调剂后的河流流量;b曲线的特点是年径流量变化明显、大,是未经过调剂的河流流量。总之,该河流年径流量有变化,且6月份流量大;推知该区域6月份降雨量大。A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丰沛。B位于南半球,D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2)Bc为河流下游,经过湖泊调蓄,流量稳定,d为河流上游。易错知识点16、等潜水水位线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69、下中线地等线虚等潜水线等距为5米甲为口水,右侧注为流MN剖处等速布图读回1~5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4页。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4页。()中流流是:().自东向南流B自南东流.自南西流.西向南流(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1.5米B.5米..5米()关流MN面说,确是:()①水面流速从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递增 ②流速从水面向河底增大 ③若需建设港口,M岸比N岸更合适 ④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床东北岸坡度明显大于西南岸.①③ B①④ .②③ .②④()处水流为:().自东向南流 .西向北流 .东向北流 自北东南流()时下叙正的是:().河流补潜水 B.潜补河水.该地区副带气带制.左岸流补潜,岸水河流水【易错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能根据等高线的变化来判断河流的流向;二是对等潜水水位线的概念不理解,不能根据等潜水水位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水井水面与地面的距离;三是对河流侵蚀与沉积的规律不理解。河流应发育在山谷之中,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为山谷,由此可判断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甲处的海拔高度为65米,等潜水水线在55—60米之间,可以计算水面与地面的距离在5—10米之间。河流水面的流速两岸较小,河中心处较大,M岸流速变化小泥沙易沉积不适合建港口,N岸一侧明显冲刷严重,这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潜水的流向与等潜水水位线垂直由潜水位高的地方流向潜水位低的地方。该河流右岸冲刷严重应位于北半球,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应受西风控制。【纠错心得】对地下水有关知识的考查常以等潜水水位线图的形式出现。在等潜水水位线图上等潜水水位线上的高度是指潜水面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就是潜水的海拔高度,潜水从潜水位高的地方流向潜水位诋的地方,流向与等潜水水位线垂直,潜水水位线密集处潜水流速快。水井水面与地面的距离也就是该处地面到潜水水位线的距离。判断潜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可通过河流任意一点作与流向垂直的直线,看两侧的潜水水位与河流永位的关系,若潜水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反之同理。【纠体】70、某区l月份潜水与等线,回答(1)(2)题。(1)中流与下的给系是:().河流补地水B地水给流水.河左地水给流,岸水补地水.流岸下补河水左河水补地水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5页。(1)6份下关等水位变说法确是:()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5页。.河流侧等水位都南曲B河东的潜水线北曲.河东的潜水线北曲岸向弯曲.流侧等水位不发变化【体验分析】①河流一定发育在谷地,而谷地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由此判断河流的流向,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左右岸②潜水的流动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有高处向低处流动③6月份,是东部河流的丰水期,在汛期时,随着河水的上涨,其两侧地下水位都会上涨,故紧靠河流的等潜水位线都应向南突出,而东岸潜水位向北突出(或者说,由于其附近向南突出,东岸相对向北突出了)。(1)C(2)B易错知识点17、洋流的相关知识点【易错例题1】71、某区水温图回列问。()海位于 半球(南)。(2)A处为 流B处流;原因是 。(3)该海利价最的洋源是 ,原因是 。()该区于平,洋流A是 ,B是 。【易错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不理解;二是对影响海水等温线弯曲的因素理解不清,判断不出寒暖流;三是对洋流的分布记忆不清。在海水等温线图中,数值向北方递减的海区,位于北半球;数值向南方递减的海区位于南半球。图中海水等温线显然向北方递减,由20℃递减到10℃,该海区应位于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在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弯曲,就北半球而言,在暖流的影响下,等温线必然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必然向低纬凸出。由此可知,A处有暖流经过,B处有寒流经过。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下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泛到上层,使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特别丰富,是形成大渔场的理想海区,所以该海区的主要海洋资源是渔业资源。在太平洋中,寒暖流交汇只可能发生在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故图中A为日本暖流,B为千岛寒流。【答案】(1)北(2)暖 寒 同一纬度上,A海区的水温比两侧高,B海区的水温比两侧低(3)渔业资源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吸引了大批鱼群(4)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纠错心得】海水等温线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其变化规律可归纳如下:(1)“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2)“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6页。(3)“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是暖流。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6页。【易错例题2】72、某洋部,答)4题。()若B线是30度线且别于平洋大、印度中则洋的称别是:().秘鲁流加福亚流西大利寒流B.日暖、赤暖、澳亚暖流.千岛寒、布多流加寒流.秘鲁流本拉流西大亚寒流()若B线是30度线则能成名渔的是:().甲 B.乙 .丙 .丁()若B线是60度线则海位于:().北半球 B.南球 .东球 .西半球()若B线是60度线则海属寒流是:().甲 B.乙 .丙 .丁【易错分析】该题出错主要是因为对大洋环流分布的规律不理解,不能结合具体的大洋进行分析判断。若AB线的纬度为30°,则图中的大洋环流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中丙洋流为秘鲁寒流,在大西洋中丙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在印度洋中丙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丙处因冷海水上泛,饵料丰富,容易形成大渔场,如太平洋中的秘鲁渔场;若AB线的纬度为60°,则图示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该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位于北半球,该环流圈的西侧为寒流,即图中甲为寒流。【纠错心得】根据洋流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洋流的名称及其影响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世界的洋流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圈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圈,南半球因海陆分布缺失了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圈,同时北印度洋形成了季风环流圈,即所谓的“三圈一季环流”。如下表所示:规律成因三圈以中低纬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环流,北逆南顺信风,盛行西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逆时针盛行西风,极地东风40S附近西风漂流盛行西风一季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冬逆夏顺南亚季风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7页。【纠体读某域2月层水温图(位℃),回答(1)~(3)题。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7页。(1)中M与N的差为:().4℃ B℃ .8℃ (2)中处流其质本致是:().1和3 B.2和4.3和4 .4和1(3)时,海域:().多盛东风 B.飓时发生.黑长白昼 .与地差小【体验分析】(1)D(2)C(3)C74、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1)~(2)题。(1)当a的升最烈,列反北印洋区处节是:()(2)于区叙,正的是:().M地区自带现地性律B.N地处板消边界C.J所在国国际迁移人口占有较大比重D.棉花是K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体验分析】高考地理-状元笔记错题集(自然地理大全集)全文共53页,当前为第28页。(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法合同模板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姓氏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 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 grammar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4年豪华越野车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搏击运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广东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课件
- 单兵综合演练
- 疼痛中医护理
- 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
- GB/T 24091-2024适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和风险评估指南
- 现代物流基础题库与参考答案
- 特色疗法中药穴位敷贴课件
- 2024宠物租赁服务详细协议协议
- 2024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2024至2030年串叶松香草种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生活垃圾我知道(课件)二年级下册劳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