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套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套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套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套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2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

A.水分、温度、阳光

B.水分、温度、空气

C.水分、温度、土壤2.把浸泡一夜的绿豆种子各10粒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玻璃瓶中密封,其中一只瓶中抽出空气,另一只瓶中不抽。把它们放在箱子中保持20℃,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这个实验操作可以用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必需(

)A.水

B.空气

C.土壤3.(1)什么是沙尘暴?沙尘暴的起因是什么?(2)为了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应该禁止的行为有哪些?(至少写出3条)4.种子发芽时,下列条件不是必需的是(

)。

A.土壤

B.温度

C.水5.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6.完善生态系统关系图。(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2)有人认为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结合上面图示,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并写出理由。7.我们研究生态系统。(1)下面适合做生态瓶的是()瓶子。

A.透明的

B.黑色的

C.彩色的(2)请你选择合适的生物和非生物放入你选择的瓶子做成生态瓶。()

A.小鱼、水、金鱼藻、小虾、泥沙B.小鱼、金鱼藻、小虾、泥沙C.小鱼、水、小虾、泥沙(3)做生态瓶时也要注意生物与非生物的放入顺序。下面放入顺序正确的是()

A.先放入非生物,再放植物,植物存活后放入小动物B.先放入小动物,再放入非生物,最后放入植物C.先放入植物,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动物,最后放入非生物(4)在这个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

,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了

,非生物泥沙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A.食物B.养料C.阳光8.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研究。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控制变量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0.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

A.灵湖里所有的鱼

B.灵湖里所有的生物

C.一片农田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1.稻田中有蝗虫、青蛙、蛇等,其食物链为:2.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比半露在空气中的种子发芽(

)。

A.快

B.慢

C.相同3._____海马将卵产在_____海马体内,由_____海马怀孕生产。(

)

A.雄、雌、雌

B.雌、雄、雌

C.雌、雄、雄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食物的生物叫(

)。5.在“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

)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6.享有“沙漠之舟”美称的动物是(

)。7.在自然环境中,所有动植物之间都是借助食物关系联系起来的,这种联系彼此交错,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这种食物联系的网络就称为(

)。8.按动物的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

)动物、(

)动物和(

)动物。9.“飞蛾扑火”、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动植物具有(

)特点。10.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潮湿的,一端铺干燥的,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5分钟后,发现大多数蚯蚓爬向了()。

A.潮湿的一端

B.干燥的一端

C.没有爬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4分)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2.种子发芽需要(

)、(

)和(

)三个条件。3.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科学家的责任,与我们小学生无关。()4.如果在生态瓶里增加很多动物,就会导致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不平衡,造成生态瓶制作不成功的后果。()5.食物链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6.水葫芦的生命力很强,对池塘里的生态平衡有积极的作用。()7.做种子发芽实验只需一粒种子即可。()8.小海马是在爸爸的哺育袋中孕育而成的。()9.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如果有群落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10.如果生态群落中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把动物名称与其特殊的繁殖方式用直线连起来。水螅

雄性用哺育袋养育蜗牛

从母体直接分离海马

雌雄同体又需要相互交配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1.蒙古草原上牧民的马、羊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狼常会捕食这些马、羊,使牧民利益受损。牧民虽然打狼,却又不愿意把狼赶尽杀绝,甚至有时还保护狼崽儿。这是为什么?2.田地里的生物有:水稻、田鼠、蛇、老鹰、蝗虫、小鸟等生物。请你写出两条食物链。3.为什么动物爸爸似乎都比动物妈妈更“漂亮”?

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动物和光的特性的?5.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写3条)六.综合题(共3题,共14分)1.“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连一连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连线题。

燕子

深山老林里

鲸鱼

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雪狼

大海里

老虎

温度很低的南极

企鹅

冰天雪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1)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减小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的主要起因是人类过度放牧、过度采集等行为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2)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禁止过度放牧,禁止乱砍滥伐等。4.A5.C6.(1)(2)不正确。理由是非生物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或栖息地,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7.(1)A(2)A(3)A(4)A;B8.A9.C10.B二.填空题1.水稻→蝗虫→青蛙→蛇2.B3.C4.生产者;消费者5.两;水稻6.骆驼7.食物网8.肉食;植食;杂食9.向光性10.A三.判断题1.√2.空气;水分;温度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将狼赶尽杀绝以后会破坏食物链从而打破了生态平衡。2.水稻→田鼠→蛇→鹰。

水稻→蝗虫→小鸟→鹰

3.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一般在长相、毛色、大小上有所区别,雄性动物更漂亮,更威武。它们的“漂亮”主要能向雌性动物求偶获得更多成功。它们的“威武”更能显示战斗力,能保护雌性动物和小动物不被伤害。雌性动物色彩相对灰暗,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以减少被攻击的机会,可以更好的关爱和保护好它们的孩子

4.利用光对动物的影响,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