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区域产业结理论讲解_第1页
演示文稿区域产业结理论讲解_第2页
演示文稿区域产业结理论讲解_第3页
演示文稿区域产业结理论讲解_第4页
演示文稿区域产业结理论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第四章区域产业结理论目前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学习重点1.产业的分类2.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4.区域产业结构的二元化及其对策目前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

目前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组合的结果。区域经济的本质就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空间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获得可见经济的整体效益。发挥区域优势的关键就在于建立能充分体现区域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一、产业结构的分类目前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三次产业的划分(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4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C.G.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的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这一理论为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第一产业:一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产业: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一些边缘性产业,习惯上划为第二产业,如矿业、电力、供排水等。目前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85年我国国务院、国家统计局规定了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具体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目前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第三产业内部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目前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是一种产业结构功能性分类,是以一般产业结构为基础,根据各产业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划分区域产业类型以反映区域的优势和区域分工的要求。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要遵循的原则:要以区域优势为基础应反映区域分工的要求分类应相对完整目前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区域专门化产业

区域专门化产业是指那些能发挥区域优势的、具有区域分割意义的、主要为区域以外服务的产业。区域专门化的程度称为专门化率,是指专门化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与该产业在全国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之比。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劳动力专门化率Slij=(Lij/Li)/(Lj/L)Slij—劳动力专门化率(区位商)

Lij—I区域j部门的劳动力人数Li—

I区域劳动力总人数

Lj—全国j部门的劳动力人数L—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目前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增加值专门化率SVij=(Vij/Vi)/(Vj/V)Svij—增加值专门化率(区位商)

Vij—I区域j部门的增加值Vi—I区域增加值总额Vj—全国j部门的增加值V—全国增加值总额在这两种指标里,如果区位商>1,则说明j部门是I区域的专门化产业。区位商的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根据专门化程度的大小及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程度,可分为主导专门化产业和一般专门化产业。目前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根据专门化程度的大小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主导专门化产业和一般专门化产业。

主导专门化产业,又称地区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或产业群),它具有促进区域发展和带动区内其它产业发展的双重功能。地区主导产业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具有较高的劳动力专门化率有较高的区内增加值比重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

主导专门化产业目前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我国资源加工程度与区域产业结构

从资源加工程度的角度,可将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作如下类型划分。以采掘业为主的资源区。如晋、内蒙、黑、赣、豫、青、宁等省区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区。如冀、皖、湘、藏、甘等省区以重加工为主的加工区。如京、津、沪、苏、陕等以轻加工为主的加工区。如浙、闽、粤、贵、渝、川、新等资源与加工并重区。如辽、吉、黔、鲁、琼、滇等目前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辅助配套产业和非专门化产业

为地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中、产前、产后辅助配套的产业则称为辅助配套产业。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最密切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必须为主导产业服务,确保主导产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建设规模、速度、顺序上,都必须适应主导产业的要求。辅助配套产业非专门化产业

是指专门化率小于1或略大于1、只要满足区内需求的自給性产业,包括区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业和需求量大、不易运输、发展要求不高的普遍适应性产业。目前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三、主导产业的选择1.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度区域优势是区域内部各产业比较的结果,并随着时间推移动态发展。选择指标有三个:区内增加值比重、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目前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WIij=(Gij/Gi)×100%Wiij——I地区j产业的增加值比重Gij——I地区j产业的增加值Gi——I地区的GDP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的Wiij必须大于15%。(1)区内增加值比重目前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RIij=(Gij/Lij)/(Gi/Li)Riij—

I地区j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Gij—

I地区j产业的劳动生产值Lij—

I地区j产业的劳动力人数Gi—

I地区各产业的劳动生产值Li—

I地区各产业总的劳动力人数一般而言,区域主导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必须为Riij>2。目前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

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是反应区内资本投向的最现实的指标。VIij=Vij/Vi=(Gij/Kij)/(Gi/Ki)Viij——I地区j产业的比较资本产出率

Vij——I地区j产业的资本产出Vi——I地区各产业的资本产出

Gij,Gi——含义同前Kij——I地区j产业的资本量

Ki——I地区所有产业的资本总量

一般而言,地区主导产业的比较资本产出率

Viij>2。目前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区位商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产业部门的产值在特定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与更高层次区域该部门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二者之比,通常用来判断某一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Qij=eij/eiEij/EQij——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eij——I地区j部门的产值ei——I地区工业总产值Eij——更高层次地区j部门的总产值E——更高层次地区工业总产值目前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主导专业化部门根据个部门专业化水平的不同,我们将区位商≧2、在GDP中比重≧15%的部门称为一级主导产业部门;将区位商≧1.5、产值在GDP中比重超过10%的部门称之为二级主导产业部门。目前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一般以企业产值比重高于15%。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1)主导产业的条件目前二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997年中国工业专门化的地区差异地区专业化部门数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二级主导专业化部门北京12电子设备黑色冶金上海13黑色冶金交通设备黑龙江9石油天然气开采重庆12交通设备湖北15交通设备贵州11烟草加工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从实际出发选择主导产业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在工业化早期、周期与后期,可选择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发展阶段进行选择:相对于产业生命循环周期的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选择处于科研创新期和发展期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选择。主导产业应该是具有高收入弹性的产业。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作业题:

1996年上海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329.5亿元,其中汽车产业产值为399.2亿元,占上海市工业总产值的9.2%。同年全国乡以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4887.8亿元,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2333.1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6%。计算1996年上海市汽车产业的区位商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

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一、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分类、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评价、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以及产业结构政策等。在具体组成上,产业结构理论分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产业联系理论。研究产业结构的目的是寻找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的条件和原因,发现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寻求产业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以获得区域经济更高的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理论1.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配第-克拉克定理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著作中指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在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之间收入上的相对差异,就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20世纪50年代,科林·克拉克对此进一步研究。他收集整理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库茨涅兹的研究

在配第、克拉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深化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作了进一步研究。第一,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和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中的相对比重一样,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速度。这在各个国家都是普遍现象。第二,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对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第二产业有较大的贡献。第三,服务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但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快。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日本美国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19世纪90年代GDP比重42.72136.317.944.138就业比重72131542283020世纪20年代GDP比重28.137.734.211.241.347.5就业比重5522232734391960-1965GDP比重9.747.942.43.343.553.2就业比重293140734591995GDP比重2386022672就业比重5.832.861.43.522.574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工业高度化规律

工业是对科技进步最敏感的经济部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近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过程表现为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重工业化过程深加工化过程技术集约化的过程

2.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重工业化过程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重工业化的过程贯穿于工业化的始终。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因此通常称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制造业是产业链长、前后关联度高的产业。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

重工业发展初期主导产业是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到后期则主要是机械工业,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工业。目前三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重庆市和上海市工业化水平比较(1999年)指标(%)重庆市上海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全部从业人员5711.4工业部门GDP/全部GDP33.343.6重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63.160.5机电产品出口值/全部出口值52.247.9市镇人口/总人口33.0973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工业化过程中,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会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深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发展,形成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说明,工业的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到一定时期会下降,从而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下降,对资本、技术的依赖程度加深。战后日本工业化过程依次依赖三组产业的支撑:电力工业;石油冶炼石油化工、钢铁造船;汽车和家电。三组工业接替领先,互相带动,共同促进了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随着工业结构重心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由原材料工业向组装工业的转移,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的重心也分别由劳动力到资金,再到技术的相应转移。要顺利完成工业化过程,需要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劳动力,以进入轻工业部门;再由轻工业部门积累足够的资金,以至迟重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获得先进技术,进入技术密集阶段。早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各种机械加工工业,今天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是微电子、激光、纤维光学、遗传工程、海洋工程等。因此,也有人提出,工业化的阶段除了着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以外,出现了第三个阶段,即技术密集化阶段。生产要素密集度转换规律(3)技术集约化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生产要素密集度的转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造纸钢铁、石油煤炭、石化机械工业信息产业农业、渔业、林业自然经济劳动力转移资本积累技术创新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收入弹性弹性在数学上的含义,是两个变量变化率之极限的比率。即:(dy/y)/(dx/x)该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人均GDP的增加率如果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则人们在新增收入中用于该买该产品的比重在下降;反之如大于1,则在新增收入里有较大比例用于购买该产品。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三次产业收入弹性系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不断变化。农业生产基本消费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产品的弹性系数不断下降,人民的需求转向制造业产品。工业化的发展对制造业迅速增长不断提出要求,于是第二产业产品需求的弹性系数不断上升。当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欲望便从各种物质资料专项各种形式的服务。第二产业更多依赖第三产业提供各种服务,因而第三产业产品弹性系数上升,成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进步在促使各产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有不同特点,决定了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功能和地位的变化。农业农业经济受自然力作用大,生产效率提高缓慢,技术进步困难;农产品收入弹性低,相对较低的市场价格使得利润率低,创造财富的规模和能力相对较弱;农业投资存在明显的“报酬递减”规律,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技术进步对农业的作用始终存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土地的有限性,使得农业劳动力不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工业大机器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技术,最直接地实现技术创新,并且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影响巨大,导致工业品成本不断下降,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莫尔:“计算机芯片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1983年IBM推出的个人计算机10M硬盘售价为3000美元,约30万美元/G;1995年,IBM1.2G硬盘售价为250美元,约208美元/G;2006年夏,中关村三星80G硬盘售价775元人民币,相当于1.25美元/G。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不能像第二产业那样实行大机器生产,因此,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影响不如对第二产业明显;在工业化的前期、中期,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大规模就业;工业化后期,新型的第三产业既保留了劳动密集型特性,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力量。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二、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目前四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1)适应区域资源结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程度各个区域的自然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禀赋不同。已形成的产业结构中,应能较多地利用本区域相对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成本较低,以利于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这样就能使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体现全国性地域分工程度通过区域之间的经济分工与协作,本区域形成专业化的主导产业,对区域外大量输出本区域生产的专业化产品,对全国或更高一级层次的区域作出贡献,实行区域之间合理的分工,这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率的基本途径。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长三角主要工业行业在全国的比重行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产值1743.11123.61223.91105.3938.8区位商1.651.241.511.061.12行业普通机械黑色金属冶炼压延服装及纤维品金属制品产值982.6900.0732.2648.7区位商1.521.051.791.40(1998年)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区内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

区域内部的产业关联,是由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决定的产业之间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如果区域内部的产业链条不衔接,就会出现本地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必须销往外地进行深加工,而本地深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却必须从外地输入的现象。区域的主导产业一般为资金密集、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企业。它与非主导产业的关联度大,就可以对非主导产业产生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得到相关产业的扶持和滋养,提高区域经济效率。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4)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应变能力

区域产业结构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区域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需要及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

“入世”以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典型例证。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5)结构性效益

结构性效益是指由于产业结构合理带动区域经济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结构性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以及这种高度化结构与本区域实际水平相适应。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2)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分析(2)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1)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6)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4)农业行业结构分析(5)工业结构分析(3)农轻重产业结构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分析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式中:

C1——

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成本;

C2——

更高层次区域同行业同产品成本;

B1

——

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比较成本;

B1﹤1,说明研究区域这一产品的成本低于高层次区域的平均值,这个行业和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不具有比较优势。A.比较成本B1=C1/C2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B.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率

式中:L1——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L2——较高层次研究区域同行业同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B2——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

如B2>1,说明研究区域这一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较高层次区域的平均水平,说明研究区域这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不具有比较优势。B2=L1/L2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目前五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二元化1.产业结构的二元化及其表现

产业结构的二元化,是指在一国或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中,已现代化领域与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从数量上看,一方面存在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另一方面存在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从质量上看,一方面是少数技术比较先进的现代化大企业,另一方面是带有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型企业。这种二元非同质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单一的同质的产业结构不同,是落后国家或区域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我国产业结构二元化的表现二元化的产业结构在我国的典型表现,是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并存,在相当长时间内必须同时发展。

A.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占70%。这种产业结构代表了重工业的发达,相当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经济水平。但同时,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占70%,这种结构相当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美元的经济水平。

B.中央投资兴办的现代化大中型企业群,与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乡镇工业、民营企业并存。

C.少数相当发达的工业中心,与广大外围地区的落后并存。

D.公有制经济中工程技术人员密集,地方企业、民营企业中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三峡经济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区域内部形成了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台阶。经济最发达的是重庆市的都市发达经济圈(9城区)加上湖北省宜昌市(13市、县、区),总人口约960万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0美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50%。第二个台阶为重庆市的渝西经济走廊(12市、县、区)加上四川省的泸州市和宜宾市,总人口约1,970万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600美元。最不发达的是重庆市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和恩施自治州,总人口约为1,940万人。这一地区的加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40%,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或接近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300美元。即使在重庆市的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距。重庆市的渝中、大渡口2个老城区拥有近80万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2,300美圆。最低的酉阳县2000年人均GDP只有1,559元,相当于重庆市平均水平的30%,或是重庆市老市区最高水平的8%。

三峡地区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地方经济与中央经济不能互相融合在一个区域内部,“条条”与“块块”分离,中央企业的优势难以发挥,地方经济的劣势难以克服。形不成“辐射”“带动”关系。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地方经济受中央企业的“上划”与“下放”的影响,以及中央投资规模的影响较大,内部缺少持续发展活力。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速度慢条块分割阻碍了技术辐射和扩散机制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成果的横向转移与组合。“条块分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我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二元化的对策改革经济体制,增强中央企业辐射功能,发展与地方经济的横向联合,将先进的生产要素向地方经济扩散,依托新的区域系统和投资项目重新组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点。案例:

宜昌市通过县区经济与中央水电企业的联合,发展载电体工业和三峡旅游业。(1)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地方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依托农业产业化,通过“公司+农户”、“市场+农户”等形式,将单纯的家庭经营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推动小城镇建设。案例:山东省蔬菜生产产业化(2)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发展农村城镇建设。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国家总体布局和空间投资政策坚持重点、循序西进,为落后地区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3)国家实行区域倾斜投资政策增强中等城市经济实力,加强企业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在大城市与小城镇及农村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4)增强中等城市经济实力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二、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1)动态比较费用论针对李嘉图静态的“比较成本学说”,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即使目前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业,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却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业。关键是对那些有潜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采取扶植政策。经过一段时期的扶植,这些产业可以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1.区域产业高级化的理论观点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雁行形态说

在日本近代棉纺织业尚未形成之时,西方棉纺织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国外棉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开辟和拓展了日本的棉纺织市场,为日本的棉纺织业发展准备了市场条件。国内市场与近代技术及低工资的结合,促进了日本棉纺织业的发展。随着日本国内棉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加上低工资,使棉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成了日本主要的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又进一步促进了日本棉纺织业的发展。据此,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说”,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一过程在图形上象三只展翅飞翔的大雁。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市场时间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产业结构的雁行现象目前六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产品循环说

这一学说对本国工业开发的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循环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第一阶段,新产品生产,扩大市场直至饱和;第二阶段,在国内市场饱和后,产品出口到国外;第三阶段,伴随产品出口,输出资本及技术,与当地廉价资源结合,在输入国发展本产品;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使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输入本国市场,迫使原先开发这种产品的企业放弃生产,转向更新的产品开发。这种现象被称为“飞旋镖效应”,正是这一效应,形成了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创造条件,利用“飞旋镖效应”,就可能以较快的速度使自己的产业结构向先进国家的结构类型演进。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4)非平衡增长论

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中,应选择好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加以重点发展。日本经济学家提出,战略产业的选择应遵循2个原则,即应选择需求弹性大的产业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的产业来发展。需求量的增长率需求弹性系数=—————————

收入额的增长率某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

某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日本经济学家根据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具体情况,认为重化工业符合以上原则,并且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大,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5)相关分析法

研究产业结构,不仅要研究产业系统内部各产业间的动态关系,也要考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教育结构、投资结构、进出口结构、空间结构等各种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进口结构出口结构产业结构DDD在上述三组循环中,三种结构都是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站在D点上,才能把握产业结构便得到内在联系。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2.产业结构的变动导向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基本依据为: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特点;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