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含山中学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复习课地理(湘教版)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的行星”1.地球上的水:存在形式存在空间性质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淡水和咸水2.陆地水体:概念分布在陆地上(包括地表以上和地下)的各种水体的总称组成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储量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利用较多的淡水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主体冰川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二、自然界的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意义通过这样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循环水量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2.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4.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5.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水和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6.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四、防御洪涝灾害措施:防御措施具体做法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具体要求:上游:--修建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非工程措施①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②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③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五、海水的性质:(一)海水的温度:影响因素海水热量收支热量收入:太阳辐射;热量支出: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时间分布规律规律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原因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深度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幅度很小原因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1000米以下,受太阳辐射影响小水平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影响海洋生物①海洋表层生物聚集,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②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③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洄游交通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影响海洋航行大气温度海水对大气温度有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比内陆地区小(二)海水的盐度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因素影响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较高洋流在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海区盐度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偏低入海径流在大陆沿海地区,因河流等淡水注入,盐度较低;无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高海水温度水温高的海区盐度高;水温低的海区盐度低海区封闭盐度高的更高;盐度低的更低2.分布规律(1)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2)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①规律: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盐跃层盐度变化显著到一定深度,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②具体表现: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3.海水盐度的影响:(1)海水盐度的变化,会对渔业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2)海水可以晒盐(三)海水密度1.影响因素表现海水温度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海水温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大;海水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
海水盐度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海水盐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海水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
海水深度(压力)海水密度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海水深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海水深度越小,海水密度越小
2、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盐度;(2)垂直分布规律:海水在垂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向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压力。3、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同一艘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水的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越大,船的吃水深度越小。(2)对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六、海水的运动1.主要类型主要成因及特点影响波浪
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风速越大,波浪越
,能量越
,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后的余波,称为涌浪,海浪传至浅水区,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和倒卷,称为近岸的浪或拍岸浪①塑造
地貌②是一种重要的
能资源③为
运动提供条件④造成的颠簸影响
、航行、
及其他海上作业活动。海啸海底
、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并因此形成的巨浪,能量巨大破坏沿岸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海水侵袭带来灾难性后果风暴潮①在
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②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③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受此袭击,能量巨大2.潮汐: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影响:①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建潮汐电站。②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3.洋流(海流)(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海区洋流分布规律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除北印度洋海区)①流动方向: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②寒暖流分布:大洋东部为寒流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以北半球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①流动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②寒暖流分布:大洋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40度附近海域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属于寒流北印度洋海区①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②夏季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③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影响影响类型具体影响实例气候水热平衡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天气日本暖流给日本南部带来温和多雨的天气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成和沿岸寒流有很大的关系。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等上升流秘鲁渔场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冬季暖流上空及寒暖流交汇处多大雾,对航行不利冬季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的大雾洋流从极地海区携带冰山相的向低纬海区移动,给航运造成威胁“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海上石油泄漏,污染范围扩散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七、海洋生物资源:1.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类型主要分布内涵海洋生物资源鱼类
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补偿流海区海洋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即鱼、虾、贝、藻等。磷虾
藻类海洋矿产资源滨海砂矿海滨或大陆架区海洋底部蕴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总称石油、天然气大陆架浅海海底锰结核
大洋深海盆海底热液矿床----2.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空间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等海上、海中、海底环境中可利用的空间部分交通空间海上电站、人工岛、围海造陆、海洋牧场通信空间海底电缆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洋废物场娱乐空间海洋公园、滨海浴场、海上运动区问题与保护原因危害海洋渔场的形成条件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环境污染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海洋生态破坏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生赤潮等。海岸带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两级冰川融化,上层海水膨胀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海洋环境保护①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