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ngesinlandandwatertransportation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目录一二三四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交通与社会变迁课程标准: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运输物品最初依靠人力或畜力。后来,人们在拖拉物体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把重物放在木制架子上,发明了橇作为运输工具。紧随而来的轮车的发明。轮子的创造,让人类的运输方式实现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约BC3500年两河流域的双轮车示意图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士,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輂。左淮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司马迁《史记·夏本纪》问题思考: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工道路。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以及所学举例说明。罗马帝国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秦帝国修筑的驰道、直道与五尺道,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汉帝国统治时期形成的陆路丝绸之路;唐朝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道;元朝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条条大路通罗马: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驰道、直道、五尺道: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即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和防范北国匈奴贵族的侵扰,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一条军事通道,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五尺道是中国战国时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四川与云南的通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开通了此条道路。因路宽五尺,所以称为“五尺道”。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此,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时的长安,也就是今天的中国陕西省省会西安。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驿道与驿站:驿道,是古代中国设置驿站的通途大道。如著名的丝绸之路,古代的湖广驿道、南阳-襄阳驿道、青蒿驿道、梅关古驿道等。古代驿道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也是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政治上控制的重要手段。而驿站是沿驿道设立的负责官方接待、信息传递,道路管理和军队供给的机构。运河的开凿运河,指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中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中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主要建于中国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史料扩展: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米迪运河。建造布里亚尔运河(1642)时,船闸技术及时高海拔直水道的运用已臻成熟。仅仅几十年后建造的米迪运河,其目的是连通大西洋和地中海,“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并“大大提高朗格多克省和吉耶纳省的优势”。该运河有时被称作朗格多克运河或双海运河。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曾不断探索海洋。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完善下列表格。朝代概况西汉宋元明朝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朝代概况西汉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宋元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重大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西方对于海洋的探索古代西方:①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②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③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近代西方:①迪亚士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②哥伦布到达美洲;③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④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8至10世纪,维京人在北欧海域称霸,他们所使用的船型船体狭长,两端高高向上翘起,船首有蛇形或龙头形雕像,船尾有橹无舵。这种船吃水较浅,航行起来速度比较快。维京海盗使用这种船穿越了大西洋,从地中海到达黑海,令当时的欧洲人闻风丧胆。——菲利普《极简海洋文明史》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造完成,1914年开始通航。现由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长度约为65千米(40英里),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一侧的深水处约82千米(50英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三、工业革命与交通发展(一)陆路西方: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之前,汽车还不够普及。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行驶31英里,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国: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立的第一条实用铁路。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本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二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1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本茨的妻子贝瑞塔·林格正在实验本茨发明的汽车如今,汽车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如今的人们再看到博物馆里那部只有三个轮子的“奔驰一号”时,想象在100多年前,本茨太太驾驶着它所走过的那100公里行程,虽然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是易如反掌,但在当时,就如今日的火星探测仪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海路西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中国: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晚清的中国处于“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中,以奕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官员决定效仿西方开展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这时期,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外国轮船公司不仅要挤垮本地沿海贸易和运输业,南粮北调的漕运也将受到威胁。面对如此境地,李鸿章决定发展轮船运输业。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企业由商人出资,合股的资本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规范章程制度管理。企业在政府监督之下,但是盈亏全归商办,与官无涉。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资本共计420余万两,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四、交通与社会变迁(一)交通的改进促进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二)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京汉与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两大古都。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三)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唐朝最盛时水驿260个,陆驿近1300个,主要邮路7条,从事驿务的人员2万多名。明代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晚清时,电报、电话传入中国。1.共和国时期,罗马已经修筑了通向南方卡普亚的阿庇安大道。帝国建立后,罗马人筑路的步伐并未停止,如德鲁苏斯战役后,克劳迪亚大道“使得阿尔卑斯山脉可以通行”;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道路修筑至中东地区等。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
B.交通进步保障边境安定C.道路修建维持帝国繁荣
D.边疆开发加快道路建设2.在中世纪的英国,旅游多是贵族的活动,主要动机是对知识的追求;19世纪,大众旅游成为趋势,长途旅行、周末旅行逐渐盛行,主要动机是追求娱乐。这主要是因为(
)A.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B.交通工具的革新C.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 D.社会财富的增加AB即学即练3.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江淮,地形所造成之南北阻碍被完全打通,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取得直接联系,于是文化传播,商贾贸迁,日趋便利,而运道所经由之都会,亦骤增重要而日趋繁荣,扬州其最著者也。据此可知(
)A.交通设施建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B.南方经济发展赶上并超过北方C.水域的连通解决了黄河泛滥问题 D.交通便利弥补了地域文化差异4.中东铁路建成后,旅顺通往圣彼得堡的旅程只要十三四天;转至伦敦,也不过十五天左右。与走海道相比减省一半时间,路费也大为减少,只及原需路费的半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俄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较多 B.英俄间贸易往来比较频繁C.近代交通发展便利商品出口 D.近代交通发展促进人员流动BC即学即练5.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这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建赞助合同范本
- 劳务时间合同范本
- 内外架合同范例
- 化肥合作合同范例
- 专项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农业购货合同范本
- 化工产品购销服务合同范本
- 医院购销合同范本
- 出口布料销售合同范例
- 养殖水车出租合同范例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中药的性能课件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建筑力学 李前程 第一章 绪 论
- 2022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一册全部课件(含32课)
- 《数学物理方程》全册配套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 2023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工作制度(一)
- 招聘面试流程sop
- ESAP法律英语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