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教心学考试测试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
标志的。
A.1879B.1897C.1789D.1798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
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
6.中学心理学的性质是()。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为主
D.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
7.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8.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
9.在学校教育中嚏关键漏面是(X°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
1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
12.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
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
A.准确了解问题B.提供理论指导
C.预测并干预学生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
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
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1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1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
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
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A.敬业精神B.职业素养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教学风格
3.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A.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
4.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下列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是()
A.温度和照明B.座位的排列C.师生关系D.校风E.社会文化背景
5.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
7.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和_____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和o
4.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介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5.教学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
布置等。
6.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
的检验和反思。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
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8.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20世纪______年代到7诈代末.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______,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10.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论、、三个方面.
11.20世纪2呼代到5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处于______时期,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
的学科。
12.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____或.
13.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从西方弓I进的,自_____年代后期起,教育心理学经过十年动乱重新复苏繁荣,自己
编写的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14.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15.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
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2.教学内容
3.教学媒体
4.学习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4.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A.智商5瑞霸郎+.B.智商所瀛|黯
C•智商M部需缁X•智商IQ=谶霜阙T。。
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
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
5.青少年期一般指()岁。
A.6-12B.11-18C.6-18D.10—20
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
8.(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入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
9.()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A.认知过程B.问题解决C.自我意识D.行动过程
10.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
11.在有儿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o
A.场依存性B.发散型C.冲动性D.沉思型
1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
13.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
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
1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C.瑟斯顿D.吉尔福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
3.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
4.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E.辐合型与发散型
5.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
6.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7.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B.外倾型C.内倾型D.顺从型E.发散型
8.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独立性B.自信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冒险精神E.易怒
9.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E.功能性
10.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o
A.遗传B.人际关系C.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2.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
3.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4.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5.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
6.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和_____三个阶段。
7.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8.美国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
9.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10.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一
、的特点.
11._____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剌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
的剌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追求等.
四、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2.自我意识3.人格4.学习准备
五、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5.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3.加涅提出了()模式。
A.积累学习B.发现学习C.观察学习D.接受学习
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6.()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
7.学生学习''功一力x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8.(法旨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
使错误率最低.
A.程序教学B.组织教学C.个别化教学D.指导教学
9.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一项是()
A.动作表象B.图像表冢C.符号表象D.情感表象
1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1.()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B.认知一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一错误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
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0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1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习的定义说明()。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
2.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
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A.主观主义B.客观主义C.环境主义D.强化E.发现学习
4.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动作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E.行为规范学习
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A.强化B.逃陲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
D.惩罚E.分化与泛化
6.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鼓励原则B.动机原则C.结构原则D.程序原则E.强化原则
7.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B|J()。
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
8.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尝试律
9.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
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B.顿悟是试悟的结果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o
A.获得B.转化C.猎取D.评价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和布鲁纳的。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
结构的重要性。
2.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______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3.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
作用的交往经验。
4.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
5.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行为。
6.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7.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联结的形成是尝试一错误的过程.
8.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的条件作用类型。
9.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相同”或“不同”)。
10.接受学习也是_______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11.______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12.完形_______顿悟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_________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
13.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_______发生的概率.
14.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_______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15.奥苏伯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因此可分为一
_和;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因此可分为_________和.
四、名词解释
1.学习
2.意义学习
3.学生的学习
4.先行组织者
五、简答题
1.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
2.简述你对技能的理解。
3.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4.请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请阐述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四章学习动机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2.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4.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
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
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6.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7.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
A.生理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8.(汜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B.认知C.自我提高D.附属
9.(送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A.学习需要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D.学习期待
10.()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A.直接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
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
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1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也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B.50%C.75%D.100%
15.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D.成功感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动机的功能有()。
A.激活功能B.调整功能C.持续功能D.强化功能E.指向功能
3.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A.强化的内驱力B.认知的内驱力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附属的内驱力
4.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7.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E.维纳
8.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生理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E.主导动机
9.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B.具有坚定信念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E.不打无把握之仗
10.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C.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又称掣习驱力。
2.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和。
4.“身教重于言教”是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5.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o
6.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7.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8.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叫0
9.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
10.期待包括_____期待和_________期待.
11.所谓,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或内部动力.
12.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的动机.
13.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1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同时,________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四、名词解释
1.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3.问题情境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五、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2.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4.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5.教师应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并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六、论述题
1.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五章学习迁移
[日期:2009-01-06]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2.在教学中,()强调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A.桑代克B.布鲁纳C.维纳D.陆钦斯
3.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
5.()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
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
6.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9.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嗡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
10.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
11.()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
12.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13.()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A.练习册B.大纲C.教学程序D.教学内容
14.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而不注重内容。
A.技能B.形式C.方法D.技巧
15.迁移的实质是()。
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B.新旧知识的同化
C.新旧知识的顺应D.新旧经验重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A.自上而下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E.水平迁移
2.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A.上下关系B.平行关系C.并列关系D.网络关系E.交叉关系
3.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o
A.刺激B.反应C.环境线索D.学习目标E.态度
4.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E.智力
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
A.桑代克B.贾德C,安德森D.加特纲E.吉克
6.以下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A.闻一知十B.学习平面几何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
C.丰富英语词汇对阅读技能的提高D.婴儿学会吃饭和走路
E.将已掌握的字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
7.以下关于迁移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
B.真正有效的教学要依据迁移规律C.迁移与教学毫无关系
D.教学中应考虑影响迁移的因素,但不必创设条件促进迁移的产生
E.教学对迁移有重大影响,迁移对教学无大碍、
8.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A.同化性迁移B.顺应迁移C.水平迁移D.重组性迁移
9.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
10.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o
A.结构化B.一体化C.网络化D.标准化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和适应性称之为
2.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认为lg(a+b)=lga+lgb,这在心理学中称,
3.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
4.陆钦斯的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5.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
6.现代迁移理论中,以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
迁移。
7.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方法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可称之为o
8.当学完单词ball(球)之后,再学习football(足球)时,产生的迁移叫。
9.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
去。
四、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2.一般迁移3.定势4.重组性迁移
五、简答题
1.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
2.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3.简述迁移的作用。
4.简述什么是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六、论述题
1.论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要点。
2.试述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2.某位数学教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徽念时.不仅用常见的图示4来说明•还用
等图示来说明.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变式D.比较
3.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件组块.
A.6±2B.6±1C.7±1D.7±2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6.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7.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8.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记忆效果最好。
A.100B.150C.200D.50
10.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o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11.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
于()。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1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3.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14.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
15.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16.上位学习又称().
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7.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
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组块
1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B.5-120C.60-70D.70-80
19.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A.视象代码B.声象代码C.语义代码D.图式
20.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象和声象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A.感性直观B.实物直观C.本质直观D.模像直观E.言语直观
2.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A.图片B.演示实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
3.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强度律B.活动律C.层次律D.差异律E.组合律
4.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
A.直接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工作记忆E.长时记忆
5.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6.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派生类属学习D.相关美属学习E.命题学习
7.知识学习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A.知识获得B.知识保持C.知识的提取D.知识的遗忘E.知识的建构
8.关于遗忘的理论解有()。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和并列结合学习。
2.是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
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3.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和应用。
4.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5.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和.
6.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和。
7.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8.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的,它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9.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和,前者分为和表象两种水平,后者包
括和命题两种形式。
10.创造态度和——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标志。
11._____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12.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的过程.
13.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
1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指
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15._____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
知.
四、名词解释
1.知识2.并列结合学习3.记忆术4.变式
五、简答题
1.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2.简述言语直观的优缺点。
3.在运用变式时,常常发生什么错误?
4.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六、论述题
1.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2.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
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3.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
4.技能学习的前提是要以()的掌握。
A.基础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科学知识D.程序性知识
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6.()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
7.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
A.认识B.自觉需要C.兴趣D.自我认识
8.(卧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B.原型模拟C.原型定向D.原型操作
9.(游•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
1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体育室内课奥运会知识教学设计图文稿
- 盲袢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2025年个人按揭还款合同
- 深圳二轮二阶试卷及答案
- 陕西四级考试卷子及答案
- 北美财富管理的发展及借鉴意义
- 2025铝板幕墙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中国刺绣贺卡数据监测报告
- 《北京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全攻略》
-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复习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 中医诊所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方案
- 国际经济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进货押金合同模板
- 200道100以内四个数字的加减法混合题目
- 建设事业中心工程项目大临设施标准
- 4.3 诚实守信(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2024)
- 工地会议室使用管理制度
- 2024年东南亚智能联网电视(Connected TV)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工程伦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武汉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