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复习方法初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实验探究复习方法初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实验探究复习方法初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实验探究复习方法初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实验探究复习方法初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探究复习办法初探南昌三中汤跃辉.3第1页第1页一、近三年部分省市中考探究题分析

二、当前中考试验探究题命题趋向

三、试验探究复习办法探讨第2页第2页一、近三年部分省市中考探究题分析

一是将新课程理念充足展示在试卷上;二是稳定中求创新,继承中求发展。

近几年中考试题,主要有两个表达:第3页第3页探究问题考察探究要素涉及知识点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个粒子使批示剂变色(昆明)解释与结论碱与酚酞反应对牙膏相关问题探究(南京)试验方案设计碳酸钙制备和CO32-检查探究碳酸含有酸性(辽宁)试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与石蕊反应探究呼出与吸入气体含量(河南)试验方案设计O2与CO2检查燃烧现象探究(陕西)解释与结论CO2、碳酸钠性质年第4页第4页探究问题考察探究要素涉及知识点鸡蛋壳灼烧后残留固体构成探究(昆明)现象与结论CaO与CaCO3性质探究KCl与AgNO3溶液反应情况(昆明)进行试验、解释与结论盐性质探究铜器表面绿色固体中元素构成(福州)解释与结论、表示与交流CO2、CuO、CuSO4性质探究真空包装袋中气体成份(南京)猜想与验证N2、CO2检查探究生铁成份(吉林)解释与结论Fe、C和CO2性质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完全分解后产物成份(河北)现象与结论、试验方案设计碳与CuO性质探究皮蛋中化学知识(山西)解释与结论氧化钙、纯碱性质探究赤铁矿炼铁原理(陕西)现象与结论、试验方案评价CO、CO2性质探究固体物质成份(广东)现象与结论C和CuO性质年第5页第5页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昆明)现象解释与结论碱性质、质量守恒定律探究蜡烛中元素质量比测定(南京)试验方案评价化学计算与装置连接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物(福州)进行试验、解释与结论O2和CO32-检查定影液中银回收办法探究(广东)试验方案评价金属与盐反应规律探究化肥肥效流失原因(吉林)解释与结论、反思与应用NH4+检查探究标签缺损无色溶液性质(陕西课改)提出假设、现象与结论H2性质Fe与酸反应探究干粉灭火器中碳酸氢钠性质(山西课改)猜想、试验方案设计CO2检查膨松剂碳酸氢钠性质探究(河北课改)猜想、反思与应用CO2性质CO2与NaOH溶液反应探究(河南课改)试验方案设计碱性质第6页第6页

近几年,我省中考非常注重对考生科学探究能力考察,试卷中力图表达科学试验探究和再现试验真实场景,让那些能动手学生真正在化学试验中得到分数,得到启发,在这里,学生能力得到了充足张扬,综合素质得到了充足展示。第7页第7页年份题号探究问题考察探究要素涉及知识点29石蜡所含元素探究解释与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31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猜想与假设、进行试验、解释与结论

金属活动性29探究铜生锈条件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金属生锈及防锈办法30检查未反应完反应物试验设计、现象与结论石灰水和碳酸钠检查29粉笔成份探究试验方案设计CO32-和SO42-检查30探究酸与碱反应进行试验、解释与结论酸碱中和江西省近三年中考探究题分析第8页第8页考察内容试题数量所占百分比探究物质性质与构成2071.43%探究物质规律621.43%其它27.14%近三年部分省市中考探究题涉及知识点按板块分析第9页第9页二、当前中考试验探究题命题趋向

第10页第10页通过对部分省市2003-年中考探究题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在当前中考中,试验探究试题命制主要是依据已有研究和实践,选择有探究价值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察学生在问题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利用知识水平和各种探究能力。第11页第11页科学探究要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试验

搜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示与交流

第12页第12页

受纸笔测试条件所限以及考虑到在大规模考试情况下考察一个完整探究过程困难,对科学探究能力考察通常是部分地进行。也就是说,在一道题中只是侧重于考察学生某一个方面探究能力,而不求全面考察,注重考察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第13页第13页(一)选择有探究价值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察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力这也是当今中考试验探究试题特点

第14页第14页

(’04南京)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预防食品变质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预防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气体是什么?[猜想与验证]

也许是N2。试验初步验证办法及现象:

。充入气体还也许是:①

;②

。第15页第15页(’05黄冈课改)试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窗来到试验室,看到试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反应进行一些探究。(1)小娜同窗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许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马上产生了一个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窗们进行了大胆猜想,小佳同窗猜想产气愤体也许是①

;②

;……。(2)我想设计一个试验证实小佳同窗猜想①是正确,试验设计下列:试验环节

现象及结论

第16页第16页(3)小华想用右图给定搜集装置搜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气体,则气体由(填a或b)端进入。(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许试剂于试管中,混合后发现,固体发生了改变,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固体和液体从不同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第17页第17页(二)、创设探究情境,考察试验设计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型是当今中考命题热点题型

第18页第18页(’05江西课改)如右图所表示,小田同窗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试验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觉忘掉了滴加批示剂。为了拟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正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许反应后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测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正好完全中和”结论。(1)你认为她得出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写出该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

;(3)请你另设计一个试验,探究上述烧杯中溶液是否正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试验办法也许观测到现象结论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第19页第19页某化学兴趣小组选择了“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作为研究课题。他们取一杯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然后对此溶液进行分析。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要检查露置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几种方案:(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为何会变质?(用化学程式表示)

。第20页第20页①进行对比试验:取等体积未露置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A和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B,分别加入盐酸充足反应,发觉溶液A消耗盐酸比溶液B消耗盐酸多。②露置后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马上有气泡产生,阐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③在露置后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马上有白色沉淀产生,阐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对以上三种试验方案作出评价:方案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正确?为何?第21页第21页(三)考察综合应用能力,应用试验中所发觉化学规律处理新问题这也是当今中考试题亮点

第22页第22页

(’05江苏宿迁)化学反应往往伴伴随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阐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窗分两组做了下列探究试验:

(1)第一组同窗把一支搜集有CO2试管倒立

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烧杯中(如右图所表示),

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

是由于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B.重力差

C.压强差D.浮力差

CO2NaOH溶液第23页第23页(2)第二组同窗从中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下列试验装置进行

探究:A现象为,B现象为,C现象为。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试验要求是(填序号)。(3)同学们经过度析讨论,认为第一组试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原因可能有两种。一个是因为CO2与溶液中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个原因是。(4)为了深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以下方案:取上述试验后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他们即使看到现象不同,但都能够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气球CO2NaOH溶液软塑料瓶ANaOH溶液去壳熟鸡蛋CO2BCCO2第24页第24页三、试验探究复习办法探讨(一)落实主要知识点,为试验探究打下坚实基础第25页第25页化学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主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化学试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基础和确保。

-----摘自《化学课程原则》

第26页第26页化学试验主要包括两部分:定量试验定性试验物质制备

物质检查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等

溶液配制

测定物质构成或纯度

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等

第27页第27页在掌握常见仪器使用及基本试验操作基础上,应着重加强对物质判别、鉴定、推断训练。第28页第28页试验探究题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中,常考知识点有:

CO2性质与制法金属活动性金属生锈及防锈质量守恒定律五种常见离子检查等第29页第29页(二)进行探究性学习复习方式,逐步提升学生试验探究能力三、试验探究复习办法探讨第30页第30页例:复习酸、碱、盐性质和互相关系

活动准备1.将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并且分别命名为“酸1组”“酸2组”……

,“碱1组”“碱2组”……

,“盐1组”“盐2组”……。

2.为每组提供必需试验仪器和药物。每小组先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统计现象,得出结论(或写出化学方程式),最后分别完毕试验汇报。第31页第31页猜想和假设试验办法现象结论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分别取稀盐酸、稀硫酸1mL-2mL于试管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酸与铁钉反应。取光亮铁钉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浸没铁钉。铁钉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绿色Fe+H2SO4=FeSO4+H2↑……………………第32页第32页(三)通过探究能力循序渐进式培养,提升学生试验设计能力三、试验探究复习办法探讨第33页第33页探究例子迁移知识点取得试验设计能力空气(混合物)构成探究氧气、二氧化碳性质物质检查办法,试验现象观测办法,试验现象分析等。钢铁锈蚀过程探究铁性质对照试验建立,试验现象观测和分析,试验办法等。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化学反应实质对照试验建立,试验现象观测和分析等。第34页第34页新老教材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设计了不⑴比较合理方案是

,理由是

。⑵新教材为何用到石灰水?同试验方案进行验证,以下图所表示:新教材旧教材CuSO4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大理石盐酸第35页第35页

炎热夏季,你一定想喝一杯冰水解暑。某冷饮店发售一个特制冰水,由服务员在水中加入一些雪状物质,该物质一放入水中马上冒出大量气泡,不久就得到一杯清凉可口冰水,饮用时有碳酸饮料口感。(1)请你判断雪状物质是

;(2)请你设计两个试验分别验证这种物质成份。操作环节试验现象办法一办法二第36页第36页试验设计遵循原则:安全可行科学合理操作简朴现象明显第37页第37页(四)加强训练规范试验用语,灵活表述方式,提升学生对试验探究表示能力三、试验探究复习办法探讨第38页第38页文字书写答题应要求学生做到: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书写工整第39页第39页学生答卷中常见化学专用词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水蒸气汽水槽糟、缸浑浊混、挥天平天秤汞贡溶剂济水分份钙钅催推、崔胆矾巩长颈劲伸入升入置换挽pHPH第40页第40页(’05江苏扬州课改)用珍珠(主要成份CaCO3)加工成“珍珠粉”是一个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珍珠粉”,仅用肉眼观测难辨真假。为了向消费者提供判别办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差别。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样品。请你展开探究:(只要写出猜想、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行详细结果)

猜想一

;方案一

;猜想二

;方案二

;猜想三

;方案三

。第41页第41页(五)抓好典型习题

1、探究物质构成习题

三、试验探究复习办法探讨第42页第42页

(’05广东佛山)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过量炭混合后,加热至800℃左右,即得到金光闪闪“假黄金”。有同窗对“假黄金”构成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高温时炭可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以后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ZnCO3高温可分解成金属氧化物。

【提出问题】“假黄金”化学构成也许是什么?【猜想】甲同窗对该“假黄金”构成作了下列三种猜想:猜想1:也许单质有:Zn、Cu;猜想2:也许氧化物有:ZnO、CuO、Cu2O;猜想3:也许是单质和氧化物构成混合物。

【论证】乙同窗经思考和推理后,首先排除了猜想

(选填①、②或③),理由是

。进而再排除了猜想

(选填①、②或③);对余下一个猜想,乙同窗又排除了其中一个物质,依据是

。对余下两种物质.甲和乙同窗用试验鉴定该两种物质确实是“假黄金”成份。第43页第43页某白色固体由BaCl2、Na2CO3、Na2SO4中部分或所有构成,将其用足量水溶解后液体呈白色浑浊状。你对原白色固体构成猜想是:猜想1:原白色固体也许由

构成;猜想2:原白色固体也许由

构成;猜想3:原白色固体也许由

构成;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猜想,设计试验加以验证。你想验证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原白色固体也许由构成原猜想成立第44页第44页小芳同窗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部分内容:

小芳同窗依据使用阐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觉维生素C泡腾片逐步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半晌后变成为一杯鲜甜橙味饮品。小芳同窗感到较好奇,产气愤泡是什么呢?维生素C泡腾片功效:补充人体维生素C,增强机机体抵抗力主要成份:维生素C辅料成份:碳酸氢钠、氯化钠、酒石酸晶体、蔗糖、糖精钠、胡萝卜素、橘味香精、维生素B1贮藏:低温、避光、防潮第45页第45页我猜想我试验气泡成份是,理由是。试验环节试验现象我结论

依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阐明保留时要低温和防潮原因是:①

;②

。请参与小芳同窗探究:第46页第46页2、探究物质性质习题(五)抓好典型习题

第47页第47页

(’05甘肃平凉)科学探究重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用事试验证,得出结论。请你参与下列问题探究。

提出问题:酸溶液中哪一个粒子(H20、H+和酸根离子)能使批示剂变色。

试验探究:①在第一支洁净试管里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测到现象是

,阐明H2O分子

。②在第二支洁净试管里加入2mLNaCl溶液(中性),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测到现象是

,阐明Cl-

③在第三支洁净试管里加入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测到现象是

,阐明H+

得出结论:酸溶液中

能使批示剂变色。

第48页第48页

(’05甘肃平凉)花匠用熟石灰来减少校园苗圃中酸性,但效果不明显,化学老师发觉原因是熟石灰已经部分变质,他觉得这是一个较好实际例子,就取用一包熟石灰样品,要求学生设计试验证实该样品确实部分变质,请填写相关试验仪器和药物,完毕试验汇报。

【试验目的】证实熟石灰样品部分变质。

【试验仪器】玻璃棒、胶头滴管、.

【试验药物】水、酚酞试液、.试验环节试验现象试验结论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存在样品由有碳酸钙存在第49页第49页已知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可解离出K+、Al3+和SO42-。小萍同窗为探究明矾中何种离子起净水作用,做了下列试验,请你帮她完毕试验汇报。试验操作试验现象结论在一杯浑浊水中加少许Al2(SO4)3,静置①Al2(SO4)3起净水作用在一杯浑浊水中加少许KCl,静置烧杯中水仍然浑浊②有同窗认为以上方案中只是证实了:Al2(SO4)3能够净水,K+不能净水,不够完善。请你仔细分析以上试验汇报并将你完善试验所用试剂及目填入下表中:使用试剂试验目的③④⑤⑥第50页第50页3、探究物质结构习题探究原子结构奥秘[情景提供]

:19世纪以前,人们始终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觉了带负电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摸索[产生疑问]

: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阐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呢?[查阅资料]:19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α粒子轰击金箔试验。试验做法如图第51页第51页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7000倍2.金箔—作为把子,厚度1um,重合了3000层左右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经过显微镜观测闪光,且经过360度转动可观测不同角度α粒子抵达情况[试验表明]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本来方向迈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偏转,并且有很少数α粒子偏转超出90°,有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第52页第52页卢瑟福疑问:依据汤姆生发觉电子并对原子模型计算结果,

及解释

α粒子碰到电子后,就像飞行子弹碰到灰尘同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结构上,不然大角度散射是不也许。[问题与讨论]

:若质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很少数α粒子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吗?____(填会或不会)。卢瑟福所说“除非原子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结构上”中“很小结构”指是_____。2.1um金箔包括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阐明()

A.原子间隙很大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

第53页第53页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试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下列()道耳顿模型B.汤姆生模型C.卢瑟福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特点:正负电荷特点:核位于正中,实心球体均匀分布质量集中在核上++++____第54页第54页4、探究物质改变规律习题

(’03辽宁大连)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有诸多原因,比如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请你列举生活中事例,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其它也许原因再作出两种假想,并设计验证办法或操作以证实你猜想。序号生活事例猜想验证办法或操作12第55页第55页(’05福建福州课改)在学校元旦联欢会上,某同窗表演了“水能生火”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窗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何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也许有一个气体和另一个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也许有能量改变【设计装置】如右图所表示【试验探究】试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气体是什么?(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滴加水速度H2OH2O吸滤瓶PNa2O2第56页第56页观测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阐明生成气体是

。(2)试验中,还观测到伸入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原因:

。试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另一个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