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绪论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绪论目前二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如果有个外国朋友让你介绍中国文化,你会介绍什么?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了多少宝贵遗产?目前三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四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目前五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至2016年7月17日,中国已有50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51处)。其中文化遗产35项(其中文化景观5项),自然遗产11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1、泰山(山东,1987.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2、黄山(安徽,1990.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目前六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中国的世界文化景观名单(5处)】
1.庐
山(江西,1996.12
世界文化景观)2.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景观)3.杭州西湖(浙江,2011.6.24
世界文化景观)4.哈尼梯田(云南,2013.6.22
世界文化景观)5.左江花山岩画(广西,2016.7.15
世界文化景观)目前七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30处)】
0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2、长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0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0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0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0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10、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11、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2、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3、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4、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八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5、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17、明清皇家陵寝(世界文化遗产)
【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20、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21、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2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24、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7、元上都遗址(内蒙古,2012.6.29
世界文化遗产)28、大运河(北京,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29、丝绸之路中国段(河南、陕西、甘肃、新疆,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30、中国土司遗址(2015.7.4
世界文化遗产目前九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中国二十四节气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十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我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39个中国书法中国传统木拱营造技艺中国剪纸昆曲京剧古琴篆刻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雕版印刷
端午节宣纸制作技艺
西安鼓乐妈祖信仰藏戏目前十一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
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在哪里?目前十二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目前十三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一、文化界说文化的内涵如何界定?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尚不能得出定论,除了视野的原因外,还有语言学角度的客观歧义。
1871-1951年,美国文化学者《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列举了西方学术界对文化的160多种定义。目前十四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我被托付一件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意义,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目前十五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文”、“化”与“文化”的界说“文”的本义,指的是各色交错的“纹理”、“花纹”,例如“物相杂,故曰文”(《易经·系辞下》),“五色成文而不乱”(《礼记·乐记》);引申为外表、装饰之义,例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又引申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性符号,以及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例如“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再引申出“美”、“善”、“德行”之义,例如“礼减而进,进而为文”,郑玄注曰:“文犹美也,善也”(《礼记·乐记·郑注》)。目前十六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化”之本义,为“改易”、“变化”、“生成”、“教化”。例如“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庄子·逍遥游》)“化不可代,时不可违”(《黄帝内经·素问》),“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经·系辞下》)。目前十七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文”与“化”并联使用,迄今为止,最早见诸文字的是《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关于文化的最早的提法。对此,孔颖达释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颖达“以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即“以文教化”)来解释“文化”的意思十分明显。目前十八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在西汉以后,“文”与“化”终于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词,如刘向曰:“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铢。”(《说苑·指武》),但“文化”的意思仍然是“以文教化”。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化的含义依然是“以文教化”或“文治教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目前十九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的概念,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的西方外来词,其含义与我国古代的含义不尽一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其基本含义指的是“耕作、教化”和“礼拜、祭祀”,后来引申出居住、练习、留心、注意、敬神等多种含义。英文的“文化”一词是culture,最初有改良土壤、栽培植物等含义,并由此引申出教育、修养、人类能力的发展、礼貌、知识、情操、风尚等意义。目前二十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7世纪德国学者S·普芬多夫就曾对“文化”一词作过界定: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对“文化”的现代理解当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在深入、广泛的研究基础上,人们对“文化”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如下的共识: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天道”(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人类在探索“人道”的过程中,便创造了文化。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并在不断地改造着人,因此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同时也是改造人类自身的活动。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在其进步与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分化出精华与糟粕。4)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类的文明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即是人类合理、科学地顺应、利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与人类自身素质持续提高过程的统一。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联系,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梁启超的“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就是从“大文化”的角度来表示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文化”。“狭义文化”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之为“小文化”。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871年,号称“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的“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可谓是对“狭义文化”较早的经典定义。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973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对“文化”的定义做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文化定义是:“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中国的《辞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国现行教科书中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或定义),一般采用的是“狭义文化”的概念。目前三十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文化的分类根据视角的不同,对文化结构进一步分类:首先,从时间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其次,从空间角度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其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所谓的规范性文化,是以儒家经典为经,以历代官修史志为纬,在长期流迁演化中广泛吸收了道,法,阴阳,纵横,玄,佛诸家学说而形成的经史文化,是中国小农社会的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性文化。与此相应的,则是普遍存在于一般民众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种种关系、风俗、习惯、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潜在意识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规范性文化。除去这两种文化之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规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对经史文化呈半游离状态的各种文化教育,宗教娱乐活动,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等俗文化代表作。
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其四,从社会功用上,分为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企业文化等。其五,从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上,又可分为物质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
其六,从经济形态方面,又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文化结构关于文化结构,有多种的划分方法,这里仅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1)物质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所加工于自然而创制的各种器物所构成,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物质文化层构成了整个文化构成的基础。物态文化首先表现为“文化”创制的各种器物,如各种生活用品、工艺品、建筑、道路、交通工具等,同时还表现为工艺技术等“物化的知识力量”。
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制度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立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以制度的方式将人们的行为方式固定化、程式化。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礼仪制度,都是制度文化的体现。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行为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行为所构成。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4)心态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所构成。该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该文化层又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两个子层次。社会意识形态是经过加工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又可以划分为基层意识形态〔例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例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社会心理,潜藏在大众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目前四十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三、文化的特征1、同一性(为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和理解)2、时代性(历史性)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民族性4、地域性(地域文化)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四、文化的作用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传递功能教化功能社会功能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传递功能早川一荣《语言、意义和成熟》:“人有超肉体的遗传途径,这就是文化。”文化作为社会约定的符号系统,形成社会的遗传密码,遗传基因,不断的复制,使社会得以进化,并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风貌。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教化功能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受文化的熏陶,形成特定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过程。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三个方面。价值整合是整合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只有价值,才有结构和行为的协调。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价值会有差异,但经由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达成大体一致的观念。
规范因增加值需要而产生,由文化的整合使之系统化和协调化,并使规范内容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社会的异质性越强,分化的程度越高,多元结构越复杂,从而功能整合的作用愈加重要。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社会功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1)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它不仅包含着这个社会“是什么”的价值支撑,而且也蕴含着这个社会“应如何”的价值判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一种旧的制度、旧的体制无法进一步运转下去的时候,文化对新的制度、新的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蕴藏在新制度、新体制中的文化精神,一方面为批判、否定和超越旧制度、旧体制提供锐利武器,另一方面又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新的价值世界为蓝图,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支撑。因此,人类历史上新的制度战胜旧的制度,文化起到了内燃机的作用。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社会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矛盾,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人们解决这些矛盾常常采取多种手段,而依靠文化的力量去化解这些矛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方面。这是因为,法律、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文化因子,内含着社会主体可以“做什么”和“哪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那样做”的意蕴。所以,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种种矛盾,就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方式,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虽然说是属于精神范畴,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目前五十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坚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当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时,文化、历史就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龙应台
凝聚力:共同的精神家园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4)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约。文化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二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人作为文化的单元,不仅受文化熏陶,而且也依一定的原理相互感通,相互认同,从而形成社会整体。文化的这种渗透力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它能够促进社会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保证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案例:2016年12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为515.4亿美元,当月同比增长9.57%,2016年全年新签合同额累计2440.1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16.2%。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三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先进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继《甄嬛传》推出美国版、《步步惊心》红遍韩国之后,中国网络文学又“火”了。近日,一个叫做Wuxiaworld()的外国网站忽然刷爆了中国网络——当我们还在为日本动漫、为美剧英剧沉溺的时候,无数国外友人却在大洋彼岸的网络世界盼着《我欲封天》《莽荒纪》等作品更新。
“中国网络文学成功将文学创作与产业相打通,几乎可以称作与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驾齐驱的第四驾马车。”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文化是十年后的经济”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在该文中亨廷顿指出,随着冷战结束,国际政治格局巨变,文化是未来社会冲突的重要根源,文化圈的作用凸显,文化作为政治和经济资源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重视,已成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亨廷顿教授以加纳和韩国作比较研究,认为加纳之所以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与韩国存在巨大的差距,是因为韩国人珍视的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的文化价值观为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而加纳的落后恰恰就是在文化价值观上缺少这种力量。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五、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这三个小概念组合而成。1、“中国”的概念
关于“中国”这个概念,在先秦时期,主要指的是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随着“大一统”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中国”的内涵亦随之拓展;到了元朝,就把自己所统辖的广大地域都称为“中国”,明清亦沿此称谓。目前六十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的主体,它是中国境内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的总称。“中华”的得名,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古时,“中”本指“四方之中”,“华”本指“光辉灿烂”,用于族名,蕴含有文明发达之意。因此,“中华”的本意就是居于四方之中的文化昌明的民族。这诚如元人王元亮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2、“传统”的概念所谓“传统”,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诠释,指的是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世代传承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等。传统蕴含了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它总是把那些世代承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顽强地向后世遗传。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特征或个性。文化传统是在民族或群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并通过群体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它既是历史的,现实的,又是将来的。之所以说它是历史的,是因为它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说它是现实的,是因为它通过社会生活的潜移默化而被人们所接受并身受支使;说它是将来的,是因为它是未来的基因,控制着未来文化的定向进化。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3、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我们依据上述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三个小概念的诠释,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1840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承传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什么叫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李政道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同样也是没有前途的。”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思考一下:(1)现代化是否一定排斥传统文化?(2)现代化是否等同于西方化?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
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傲到不屑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只要中国人愿意,他们就可以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罗素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没有一个是在完全排斥和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实现的,事实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两方面,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纯属精华或糟粕,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有对传统文化吐故纳新的过程。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波士顿大学的PeterBerger提出了“两种现代化”理论。除了西方式的现代化,还有东亚的现代化,前者的根源在基督教,后者的根源在儒家思想。目前七十页\总数七十九页\编于十一点“文化转型”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文化转型”的过程。“转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个体农场经营合同范本
- 包料装修合同范本
- 人流手术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钦州市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台州温岭市中医院招聘员工笔试真题
- 出售隔断酒柜合同范本
- 个人房屋担保合同范本
- 光伏清洗施工合同范例
- 2024年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招聘115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学创客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食品检验所事业单位招聘若干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移动通信市场推广策略》课件
- 2024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招聘1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广东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含必背答案
- 餐饮企业牛奶产品推广方案
- 2025年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