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流与电路知识点_第1页
2023年电流与电路知识点_第2页
2023年电流与电路知识点_第3页
2023年电流与电路知识点_第4页
2023年电流与电路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两种电荷知识点一:两种电荷带电体的性质: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运用这个性质可以用来检查物体是否带了电。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正电荷: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正电荷用“+”号表达。负电荷: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用“—”号表达。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跟负电荷。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相吸有两种情况:(1)带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电荷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验电器=1\*GB2⑴用途:检查物体是否带电。=2\*GB2⑵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3\*GB2⑶用法:在验电器不带电的情况下,把要检查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假如两金属箔片张开,就说明物体带电,否则不带电。=4\*GB2⑷原理:运用接触起电的方法,使验电器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的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例1】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也许不带电【例2】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互相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互相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互相_______。知识点二:原子及结构原子及结构: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摩擦起电的因素:摩擦起电并不是发明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用e表达;e=1.60×10-19C;【例1】被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由于()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发明了正电荷D.摩擦发明了负电荷2【例2】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查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摩擦发明了电荷知识点三:导体与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水及酸碱盐溶液。导电因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因素: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在一定条件(温度和湿度)下可互相转化。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注:假如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例1】下列三组常用物品:①塑料尺、铅笔、橡皮擦;②木桌子、钢卷尺、透明胶带;③乒乓球、橡胶棒、玻璃杯。通常情况下所有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________(填序号);不同材料,导电性能不同,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称为________体。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说明:电流的形成有三种也许;=1\*GB3①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2\*GB3②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3\*GB3③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说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如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到负极。【例1】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对的的是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B只有正电荷的移动才形成电流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D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知识点二:电路构成及电路图电路: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途径——电路。说明:只有电路闭合,电路中才有电流。=1\*GB2⑴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在电源内部,正极集聚正电荷,负极集聚负电荷。常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2\*GB2⑵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3\*GB2⑶导线:输送电能的,铜线、铝线等。=4\*GB2⑷开关:电路的通断;拉线开关、拔动开关、闸刀开关等。电路图=1\*GB2⑴概念:用符号表达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2\*GB2⑵电路符号:表达电路元件符号。=3\*GB2⑶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1\*GB3①必须用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2\*GB3②要注意元件和实物在电路中的相应性。=3\*GB3③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分布要均匀,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导线和元件之间不要断开。=4\*GB3④整个电路最佳画成长方形,导线要橫平竖直,拐弯处直角,做到简介、美观、一目了然。=4\*GB2⑷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例1】为一仓库设计一个电路,取货人在前门按电键K1,电铃响,红灯亮,送货人在后门按电键K2,电铃响,绿灯亮,按你设计一个电路图。【例2】请你根据图9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9乙中未连接好的器材连接起来(连线不能交叉)。【例3】电路中获得连续电流的条件是

A.电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C.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D.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灯泡知识点三:通路、断路、短路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电路中一定有电流通过。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短路: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把电源两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无电流通过,通电器不工作。危害: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也许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例1】如图4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探究其故障:当把导线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1亮,灯L1不亮;当把导线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都不亮,由此可知(

A.灯L1短路

B.灯L1断路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途径,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互相影响,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串联电路中的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的接在电路两点之间起来的电路。电路中的电流途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3、辨认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用电器连接法: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且互相影响的是串联;用电器并列连接,且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是并联。②电流途径法: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途径的,一定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途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一定是并联。③用电器断路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④节点法:凡是用导线直接相连的点都可视为同一点。假如电路元件(用电器)连接在同一点上,则为并联,否则为串联。 ⑤短路法:用导线将一用电器短路,假如其他用电器任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假如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例1】下列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L1L1L2S1S2S3图5-5【例2】如图5-5所示电路中(1)若使L1、L2串联,则应闭合,断开;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断开;假如只闭合S1而断开S2、S3,则灯亮;同时闭合开关和是不允许的.【例3】在如图5-7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图5-7图5-7【例4】某同学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的P点接入电流表,测量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6A,(已知两个灯泡完全相同)关于两个灯泡中通过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是0.6A,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也是0.6AB.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是0.3A,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也是0.3A

C.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是0.6A,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是0AD.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是0A,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是0.6A电流的测量知识点一:电流的强弱物理意义:电流是描述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来表达。单位: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尚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1mA=1000μA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多少。表达式:I=Q/t,其中I的单位A,Q的单位C,t的单位s。即1A=1C/s知识点二:电流的测量1、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2、电流表的使用①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假如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向左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在不拟定电流大小时,可用大测量试触法。 SL1SL1L2A1A20123A00.20.40.6图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