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辽宁省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3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嘉祐二年,登进士第,调万年主薄,数假邑事,邑人谓之“明镜”。为修武令,邑有牧地,民久侵冒转易,皆为税籍,朝遣使案亩加租,总四万余石。公争之,得减万余石。修武废为镇,民以为不便,公力争不能得,察访官欲奏留公领镇事,公辞之,改垣曲令。他邑敛青苗钱,类以严督取办。公不笞一人,而输有时足。公自以遇圣之知,夙夜竭力,知无不言。时进退大臣,损益政事,公密勿启沃,多见施行。拜右谏议大夫,赐三品服,请召讲官便殿,访以治道,是岁旱,论救灾十事。迁给事中。有诏“幸后苑,赏花、钓鱼,燕群臣”。会春寒,公请罢点,以祗天戒。其夏日食,上疏论修德应变。神宗山陵,韩献肃公守洛,奏公勾当山陵事;事以时集,洛人不知有大役。公天性纯孝,为太尉居丧,庐墓侧三年,事叔父尽其道,教诸弟以友爱,上下惇睦,靡有间言。为人端厚方重,望之可畏,即之谦恭,虚己常若不足。修身治家,居官立朝,与朋友交,一以至诚。守亳,亳人怀其德,为之立祠。亳大饥,公开仓赈济,量口给粟,五月而止,民无菜色。在潞,以邻境荒歉,流民至者相踵。公劳来安定,日为食以食之,一日,食饥者至暮,不暇食,遂感疾,犹强视事。未终前二日,亲祷雨,拜不能兴,忧民之心,瞑而后已。(节选自范祖禹《集贤院学士知潞州朱公墓志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B.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C.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D.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唐宋时期常常由初入官场的人担任。B.青苗钱,宋代在青黄未接时发放的农业贷款,本意为增加政府收入并抑制民间高利贷。C.立祠,我国古代一种信仰民俗,建造目的是为受尊敬的已逝之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D.“公劳来安定”中的“劳”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辍飧饔以劳吏者”的“劳”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庭秉公办事,能力出众。担任修武县的县令,正确对待公家牧场的税收;在垣曲县,没有鞭打一个人,但能够按时收取青苗钱。B.朱光庭竭力辅君,知无不言,为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面对提拔或者罢黜大臣以及一些政事,他都勤勉努力,竭诚开导,很多意见得以施行。C.朱光庭为人孝悌,端厚谦恭,为父亲筑庐守孝三年,事奉叔父尽其孝道,教诲诸位弟弟使家族和睦,看上去让人生畏,其实却是谦逊恭敬。D.朱光庭忧虑民事,死而后已,在亳州、潞州发生大饥荒时,他开仓赈济百姓;临终前两天,还亲自析祷求雨,当时跪拜后都已经不能站起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春寒,公请罢燕,以祗天戒。(2)一日,食饥者至暮,不暇食,遂感疾,犹强视事。5.修建宋神宗陵墓一事,具体是如何执行的?结果怎么样?(2023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灵帝中平六年幽州牧刘虞到部上罢诸屯兵但留降虏校尉公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公孙瓒志欲扫灭乌桓,而虞欲以恩信招降,由是与瓒有隙。虞与瓒积不相能,瓒数与袁绍相攻,虞禁之,不可,而稍节其禀假【注】。瓒怒,屡违节度,又复侵民。虞不能制,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朝廷依违而已。瓒乃筑小城以居之,虞恐其终为乱,乃率所部兵合十万人以讨之。但以虞兵无部伍,不习战,又爱民庐舍,敕不听焚烧,攻围不下。时瓒部曲放散在外,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虞众大溃。瓒追攻之,三日,执虞并妻子。会诏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拜瓒前将军,封易侯。瓒乃诬虞前与袁绍等谋称尊号,胁训斩虞及妻子。掾张逸等相与就虞,骂瓒极口,然后同死。瓒传虞首于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瓒既杀虞,尽有幽州之地,志气益盛,不恤百姓,睚眦必报。虞从事鲜于辅等,合率州兵欲共报仇,招诱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斩丹等四千余级。乌桓王亦率七千余骑,随辅南迎虞子和与袁绍合兵十万共攻瓒,破瓒于鲍丘。瓒遂徙镇易,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为楼其上。袁绍连年攻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绍于是大兴兵以攻瓒。瓒遣子续请救于黑山诸帅,黑山帅张燕与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濕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之,楼辄倾倒,稍至京中,瓒自计必无全,引火自焚。绍趣兵登台,斩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袁绍讨公孙瓒》有删改)注:禀假,指俸禄供给和借贷。6.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汉灵帝中平六年A幽州牧刘虞到部B上C罢诸屯兵D但留降虏E校尉公孙瓒将步骑F万人屯右北平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号,是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谋称尊号,文中指谋划称帝,这是公孙瓒对刘虞的诬陷。B.从事,官名,文中泛指一般属官,与《五代史伶官传序》“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从事”义同。C.赍,文中意为“送”,与成语“赍志而殁”及《孔雀东南飞》“赍钱三百万”中“赍”含义均相同。D.趣,文中为通假字,通“促”,督促、催促,与《兰亭集序》“趣舍万殊”中的“趣”含义不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瓒不服从刘虞指挥,刘虞便上奏陈述其罪行,但朝廷敷衍刘虞,纵容公孙瓒,激化了二人之间的矛盾。B.刘虞军队建制不完善,作战经验不丰富;刘虞又体恤百姓,为保百姓屋舍下令不许火攻,没有攻下公孙瓒。C.袁绍致书公孙瓒,欲放弃仇怨与之联合;公孙瓒未予理睬,反而加强守备,此举促使袁绍加大了进攻力度。D.公孙瓒写信给儿子约定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共同迎击袁绍。袁绍截获了书信,遂将计就计,击溃公孙瓒。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虞与瓒积不相能,瓒数与袁绍相攻,虞禁之,不可,而稍节其禀假。(2)时瓒部曲放散在外,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虞众大溃。10.司马光评价刘虞“以恩厚得众心”,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其“得众心”的表现。(2023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周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注】,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九月,晋献公卒,里克,欲纳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春秋》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选自《左传•僖公九年》,有删改)【注】胙,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肉。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B.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C.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D.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事,文中指祭祀。与“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有事”含义相同。B.稽首,我国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C.先君,文中指已故前代君主。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D.《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相传为孔子修订而成。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周襄王的指派,宰孔赐祭肉给齐桓公,他让齐桓公不用下阶拜谢,但齐桓公为维护天子威严仍下阶拜谢。B.齐桓公在与诸侯会盟时说只要与齐国结盟,就恢复原来的友好局面;但宰孔认为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劝晋献公不要前去。C.晋献公去世,里克和荀息两个人辅佐的继任国君的人选不一样,里克想接纳晋文公为国君,荀息要辅佐奚齐担任国君。D.里克杀死奚齐后,荀息本想以死殉之,但荀息想到晋献公还没有安葬,国家也无君王,于是他就立公子卓为国君。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2)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15.君子是如何评价荀息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加以概括。(2023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歇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邪?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褅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尼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候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节选自《国语·鲁语下》)[注]①公父文伯:公父穆伯与敬姜之子,名歜(chù),鲁国下大夫。②季孙:指季康子,当时鲁国正卿,首席执政大臣。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B.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C.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D.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德,古时认为地能产百物,养育人民,这就是地之德。文中指土地上生长的五谷。B.褅郊,指帝王的祭祀活动。郊,祭天。古代有郊社大典,就是指祭祀上天的仪式。C.儆,文中是告诫、警告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以儆效尤”的“儆”含义相同。D.“晦而休”的“晦”指天黑、夜晚,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晦”意思不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父文伯崇尚礼数,深明孝道,当看到自己的母亲在绩麻时,他既心疼母亲又十分惶恐,婉劝母亲不要如此操劳。B.敬姜阐释了天子、百官及王后、命妇等实施劳而不淫的具体标准与做法,最后,希望儿子要“朝夕修我”“无废先人”。C.敬姜告诉儿子:春分祭祀,分配劳作之事,冬天祭祀,进献劳动成果,男女都献功,有过失就治罪,这是古代的制度。D.孔子对敬姜的见解与做法十分佩服,他让弟子也要有志于此,以圣人对敬姜的肯定,映衬其非凡的人格。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2)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20.敬姜是历史上著名的贤母,《鲁季敬姜》中有“君子谓敬姜备于教化”的评论,请结合文本分析敬姜“备于教化”的具体表现。(皖豫名校联盟(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高皇帝五年,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事。”虞将军欲与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不敢易。”虞将军入言上,上召见,赐食已而问,敬对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余世。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乃营成周洛邑,以为天下中,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德以致人,不欲恃险阻,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今陛下起丰击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而欲比隆成康周公之时,臣窃以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高皇帝疑,问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倍河海,向伊、洛,其固亦足恃,且周王数百年,秦二世而亡,不如都周。”留侯张子房曰:“洛阳虽有此固,国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狭,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守一隅,东向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节选自刘向《新序·善谋下第十》)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B.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C.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D.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宜”指有利于治国的建议,“肝脑涂地”形容死得凄惨,均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B.纳贡,附属国向宗主国进贡或诸侯国向天子贡献财物,文中指前者。C.山东,文中指崤山以东地区,与“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所指区域相同。D.“东向制诸侯”与“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两句中的“制”字含义相同。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将军想让娄敬换上美服后再去见皇帝,但娄敬坚决不肯;见皇帝之后,娄敬谈古论今、慷慨陈词,表达了他对定都洛阳的反对态度。B.娄敬向皇帝陈述了周王朝由兴起到繁盛的过程,强调了实施仁政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建都秦地的优势。C.高皇帝对于建都一事举棋不定,征求大臣意见,而大臣倾向于建都洛阳是因为周朝于洛阳建都持续了几百年,而秦朝建都关中两代就亡国。D.张良认为关中地势险固,沃野千里,且所处位置便于运输天下物资和军需,是真正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与娄敬的意见相同。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居此者,欲令周务德以致人,不欲恃险阻,令后世骄奢以虐民。(2)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25.对于“洛阳”的地理位置,高皇帝身边的臣子各有怎样的见解?请简要说明。(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矩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二)子贡问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所以为人下之道也。”孔子曰:“为人下者,其犹土乎!种之则五谷生焉,掘之则甘泉出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人立焉,死人入焉,多其功而不言。为人下者,其犹土乎!”(三)齐侯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其君何若?”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君曰:“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亡,臣何送焉?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见从,出亡而送,是诈为也。故忠臣者,能纳善于君,而不能与君陷难者也!”(四)赵简主从晋阳之邯郸,中路而止。引车吏进问:“君何为止?”简主曰:“董安于在后。”吏曰此三军之事也君奈何以一人留三军也简主曰诺驱之百步又止吏将进谏董安于适至简主曰:“秦道之与晋国交者,吾忘令人塞之。”董安于曰:“此安于之所为后也。”简主曰:“官之宝璧,吾忘令人载之。”对曰:“此安于之所为后也。”简主曰:“行人烛过年长矣,言未尝不为晋国法也,吾行忘令人辞且聘焉。”对曰:“此安于之所为后也。”简主可谓内省外知人矣哉,故身佚国安。御史大夫周昌曰:“人主诚能如赵简主,朝不危矣。”(节选自《说苑·臣术》)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吏曰/此三军之事也/君奈何/以一人留三军也/简主曰/诺/驱之百步又止/吏将进谏董安于适至/B.吏曰/此三军之事也/君奈何以一人留三军也/简主曰/诺/驱之百步又止/吏将进谏/董安于适至/C.吏曰/此三军之事也/君奈何以一人留三军也/简主曰/诺/驱之百步又止吏/将进谏董安于/适至/D.吏曰/此三军之事也/君奈何/以一人留三军也/简主曰/诺/驱之百步又止吏/将进谏/董安于适至/2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未识也”的“识”是知道的意思,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汝识之乎”的“识”意思不同。B.赐,是子贡的名,古人以名自称属谦称。《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谈话时自称“籍”就是这种用法。C.三军,西周军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一般称上中下三军,也有称左中右、前中后三军的。D.御史大夫,秦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起草诏命文书等。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与子贡“令之人臣孰为贤”的对话中,孔子用鲍叔牙、子皮与管仲、子产的事例作对此,表明自己进贤为贤的观点。B.孔子教导子贡要甘愿在众人之下,要像泥土一样可以生长出五谷,奔涌出甘泉,让草木在其上生长,禽兽在其上繁育。C.晏子回答了齐侯的提问,认为国君谦恭虚己,明辨是非,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就会终身没有灾难,终生不会出逃。D.董安于落在赵简主队伍后面的原因是他为赵简主堵塞秦、晋相连的道路,带上官府的美玉,向行人烛过辞行并致意。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②简主可谓内省外知人矣哉,故身佚国安。30.从《说苑·臣术》节选的对话中,我们能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请简要概括。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2.C3.D4.(1)恰逢那年春天寒冷,朱公上书请求撤销宴会,用恭敬的态度面对上天的惩戒。(2)一天,给饥荒者分发食物到晚上,自己都没时间吃饭,于是患病,但仍然勉强起来办公。5.肃公韩献推荐由朱光庭负责修建。朱光庭很圆满地按时完成,以至于洛阳人都没感到有这个大的徭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朱公叫光庭,字公谈,河南偃师人,是太尉的长子。朱光庭年幼好学,十岁时就能够写文章,吟诗能够出警句。祖父拍着他的背说:“光大我家门楣的,一定是你。”得到因为父辈有功而让儿子任职的恩遇,但推辞了,把这个机会给了弟弟,祖父更加看重他。“公幼好学”的意思是“朱公年幼的时候喜欢学习”,“幼”是“好学”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BD;“大吾门者,汝也”是判断句式,“者”后断开,排除C。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C.“建造目的是为受尊敬的已逝之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错误,古代也有立生祠的现象,即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文中是亳州百姓为朱光庭立生祠。D.“劳”同义,慰劳。句意:朱公慰劳前来的流民使他们安定下来/我们小百姓停下晚饭早饭来慰劳那些吏役尚且忙不过来。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在亳州、潞州发生大饥荒时,他开仓赈济百姓”错误,“在潞,以邻境荒歉,流民至者相踵。公劳来安定,日为食以食之”,是说潞州邻境发生灾荒,朱公救助邻境而来的流民。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会”,适逢;“罢燕”,取消宴会;“戒”,告诫、惩戒。(2)“食饥者”,发放食物;“强”,勉强;“视事”,办公。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神宗山陵,韩献肃公守洛,奏公勾当山陵事;事以时集,洛人不知有大役”可知,肃公韩献推荐由朱光庭负责修建。朱光庭很圆满地按时完成,以至于洛阳人都没感到有这个大的徭役。参考译文:朱公叫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是太尉的长子。朱光庭年幼好学,十岁时就能够写文章,吟诗能够出警句。祖父拍着他的背说:“光大我家门楣的,一定是你。”得到因为父辈有功而让儿子任职的恩遇,但推辞了,把这个机会给了弟弟;祖父更加看重他。嘉祐二年,考中了进士,调任万年县任主簿。几次代理管理县里事务,县里人称他是“明镜”。担任修武县的县令。县里公家的牧场,被有的老百姓侵占冒领甚至转手交易,他都建立征税的簿册。朝廷派遣使者查实田地亩数加征租税,总共有粮食四万多石。朱公据理力争,得以减少一万多石。修武县被废弃降为镇,当地百姓认为不合适,朱公力争但不能改变。察访的官员准备上奏留下朱公统领修武镇,朱公推辞了,后改任垣曲县的县令。其他县收取青苗钱,都是采取严肃督查收取的办法。朱公没有鞭打一个人,但收取的钱都是按时足额完成。朱公自认为得到圣主的知遇之恩,日夜尽力,知无不言。当时提拔或者罢黜大臣,对于有益或者有害的政事,朱公都勤勉努力,竭诚开导,并且他的很多意见都得以施行。拜官为右谏议大夫,赐三品官服。上书请求下诏书让给皇上讲解经史的官员到正殿以外的别殿集中,向他们咨询治理的方法。这一年干旱,提出救灾的十项措施。提拔为给事中。有诏书说“皇上将幸临后花园,赏花、钓鱼、设宴招待群臣”。恰逢那年春天寒冷,朱公上书请求撤销宴会,用恭敬的态度面对上天的惩戒。那一年夏天出现了日食,朱公上疏提出要积善行德以回应上天的变化。宋神宗要修建陵墓,肃公韩献为洛阳太守,上奏请朱公主管修建宋神宗陵墓的事情;各项事情都按时完成,但洛阳人都没感到有大的徭役。朱公天性纯真孝顺,为父亲守丧的时候,在坟墓边上盖简陋的房屋住了三年。事奉叔父尽其孝道,用友爱之道教诲各位弟弟,家族里上上下下都敦厚和睦,没有非议。为人端庄忠厚方正稳重,看上去让人生畏,靠近了却感到他的谦逊恭敬,谦虚的胸怀,好像深广的山谷一样永不满足。修养自身管理家庭,担任官职立于朝廷,与朋友交往,全都诚心诚意。任亳州太守,亳州人怀念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祠堂。亳州大饥荒,朱公开仓赈济百姓,根据人口发放粮食,五个月才停止,老百姓没有面露饥色。任潞州太守时,因为邻近地域出现饥荒歉收,流浪的百姓摩肩接踵地来到潞州。朱公慰劳前来的流民使他们安定下来,每天都准备食物给他们吃。一天,给饥荒者分发食物到晚上,自己都没时间吃饭,于是患病,但仍然勉强起来办公。临终前两天,亲自祈祷求雨,跪拜而不能起来,忧虑百姓的心,只有去世后才停止。6.ABD7.C8.A9.(1)刘虞和公孙瓒长期不能和睦,公孙瓒和袁绍多次相互攻击,刘虞多次阻止,也不起作用,只好削减给他的粮草供应。(2)当时公孙瓒的军队都分散在外,于是挑选招募几百名精锐士兵,趁着风势放火,直冲突围,刘虞的军队大败溃散。10.①刘虞被抓后,他的属官张逸等人依然追随他,大骂公孙瓒,最终一同赴死。②刘虞老部下劫走刘虞的头颅,回去安葬。③刘虞部下鲜于辅为其报仇,少数民族首领也与辅一起迎其子与袁绍合力进攻公孙瓒。【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东汉灵帝中平六年,幽州牧刘虞到任,上奏取消各地屯兵,只留下降虏校尉公孙瓒率领一万步兵骑兵屯驻在右北平。“汉灵帝中平六年”为时间状语,可与后面内容断开;“到部”,上任。“上罢”,上奏解散。“幽州牧刘虞到部”为完整的主谓结构的句子,故“到部”与“上罢”中间应断开;“上罢”,上奏解散。故“上罢”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罢”作谓语,“诸屯兵”作宾语,宾语后面断开;“降虏校尉”为官职,中间不能断,排除E;“万人”修饰“步骑”作定语,故“步骑万人”中间不应断开,排除F。故选ABD。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B.句意:排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祖庙去祭告。C.“含义均相同”错。“赍志而殁”中“赍”意为“怀着、抱着”。文中及“赍钱三百万”中“赍”意为“送”。句意:怀着没有实现的志向死去/送了聘金三百万。D.句意:各有各的爱好。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朝廷敷衍刘虞,纵容公孙瓒,激化了二人之间的矛盾”错。原文“虞不能制,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朝廷依违而已”意思是说刘虞无法制止,便派使者上奏章陈述他暴虐劫掠的罪行,公孙瓒也奏报刘虞不按数供应军粮。二人的奏书交替不断地送上,朝廷也模棱两可,只是敷衍而已。朝廷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故选A。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能”,亲善、和睦;“节”,削减、减少;“稍”,渐渐地,“假”,给。(2)“部曲”,军队、部下;“简募”,选拔、招募;“因”,趁着。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掾张逸等相与就虞,骂瓒极口,然后同死”可见,刘虞被抓后,他的属官张逸等人依然追随他,大骂公孙瓒,最终一同赴死。由原文“瓒传虞首于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可见,刘虞老部下劫走刘虞的头颅,回去安葬。由原文“虞从事鲜于辅等,合率州兵欲共报仇,招诱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斩丹等四千余级。乌桓王亦率七千余骑,随辅南迎虞子和与袁绍合兵十万共攻瓒,破瓒于鲍丘”可见,刘虞部下鲜于辅为其报仇,少数民族首领也与辅一起迎其子与袁绍合力进攻公孙瓒。参考译文:东汉灵帝中平六年,幽州牧刘虞到任,上奏取消各地屯兵,只留下降虏校尉公孙瓒率领一万步兵骑兵屯驻在右北平,公孙瓒立志要用武力扫平乌桓,而刘虞想用恩德忠信来招降他们,从此,刘虞与公孙瓒有了矛盾。刘虞和公孙瓒积怨日久不能和睦,公孙瓒和袁绍多次相互攻击,刘虞多次阻止,也不起作用,只好削减给他的粮草供应。公孙瓒很生气,多次违背刘虞的命令,又开始侵掠百姓。刘虞无法制止,便派使者上奏章陈述他暴虐劫掠的罪行,公孙瓒也奏报刘虞不按数供应军粮。二人的奏书交替不断地送上,朝廷也模棱两可,只是敷衍而已。于是公孙瓒在蓟城东南修筑了一座小城居住,刘虞担心他终究会叛乱,便率领部下十万人的军队前去讨伐。但是,因为刘虞的军队建制不完善,作战经验不丰富,刘虞又爱护百姓的住宅,命令士兵不许放火,因此包围了但是没有攻打下来。当时公孙瓒的部下分散在外,公孙瓒于是挑选招募了几百名精锐战士,趁着风势放火,直冲突围,刘虞的兵众大败溃散。公孙瓒追击刘虞,三天后抓住了刘虞和他的妻子。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宣布增加刘虞的封邑,任命公孙瓒为前将军,封为易侯。公孙瓒便诬陷刘虞从前和袁绍等人谋划要称帝,胁迫朝廷使者段训斩杀了刘虞以及他的妻子。刘虞的属官张逸等人相继来到刘虞身边,大骂公孙瓒,也一同被杀。公孙瓒派人把刘虞的人头送往京城,刘虞以前的部下尾敦在半路上劫走了刘虞的头颅,送回安葬。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完全占据幽州,势力更加强大,更加不可一世,不安抚体恤百姓,对别人小的过失和怨恨也要报复。刘虞的从事鲜于辅等人,联合率领州里的军队想要一起为刘虞报仇,又招揽引来了胡人、汉人几万人,与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在潞县北交战,斩杀邹丹及其士兵四千多人。乌桓王也率领七千多骑兵,跟随鲜于辅向南迎接刘虞的儿子刘和与袁绍联合共十万军队,共同进击公孙瓒,在鲍丘大破公孙瓒的军队,于是就把军队迁到易县镇守,还环城挖掘了多道壕沟,在壕沟中心修建高台,并在台上建楼。袁绍连年攻打公孙瓒不能取胜,就写信给公孙瓒,想要解除怨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予回复,反而增修防御工事。于是袁绍举兵大规模进攻公孙瓒。公孙瓒派他的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地区的那些变民统帅求援,黑山变民军统帅张燕和公孙续率领十万军队分三路救援,援军还未到,公孙瓒又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告诉他率领五千铁甲骑兵埋伏在北部低洼之地,约定举火为号以便内应,公孙瓒想亲自率军出城夹击。袁绍截获了这封书信,便按约定时间举火。公孙瓒以为援兵到了,便出城作战,袁绍埋伏军队攻击他,公孙瓒大败,又回到城中继续坚守。袁绍便让士兵挖掘地道,一直挖到公孙瓒所住的楼下,用木柱支撑,估计达到一半时,便点火烧毁木柱,楼就倒塌了,火渐渐烧到公孙瓒所在的高台。公孙瓒知道一定不能保全自己了,便放火自焚。袁绍催促士兵登上高台,将公孙瓒斩首。(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袁绍讨公孙瓒》有删改)11.B12.A13.D14.(1)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2)(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15.评价:荀息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死。理由:①荀息在先君面前,立有重誓,若奚齐不能被立为君主,将一死以谢先君。②但荀息之死,却并非忠于誓言,而因辅佐公子卓未成。【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可以不去参加会盟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远征,所以向北边攻打山戎,向南边攻打楚国,在西边就举行了这次会盟。向东边是否要有所举动还不知道,攻打西边是不可能的。晋国恐怕会有祸乱吧。您应该致力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急于前去。“齐侯”作主语,“不务德而勤远略”作谓语,故句中不能停顿,排除AD;“南”作状语,“伐”作谓语,“楚”作宾语,故应在“南伐楚”前后停顿,排除C。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两者的含义不同。文中的“有事”指祭祀。句意: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将有事于西畴”的“有事”指耕种之事,句意: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但荀息想到晋献公还没有安葬,国家也无君王”分析不当。根据“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等信息可知,荀息没有以死殉之的原因是别人的劝说,而不是自己本有的想法。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其”,表假设,如果;“济”,成功;“其济,君之灵也”,判断句式,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2)“复”,通“覆”;“复言”,实践诺言;“焉”,哪里;“将焉辟之”,宾语前置句式,又能躲到哪里去;“辟”,通“避”,躲避。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评价根据文末最后一句句子说的话“《诗》所谓‘白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可知:君子评价荀息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死。(2)理由根据“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春秋》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概括:荀息在先君面前,立有重誓,若奚齐不能被立为君主,将一死以谢先君。根据“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概括:荀息之死,却并非忠于誓言,而因辅佐公子卓未成。参考译文: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赐给伯舅。”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天子还有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不离开脸面咫尺之遥,小白我哪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如果不下拜,)我只怕会跌倒在阶下,给天子留下羞辱。我哪敢不下阶拜谢呢?”齐桓公下阶,拜谢;再登堂,接受祭肉。秋季,齐桓公和诸侯在葵丘会盟,说:“凡是与我们一起结盟的人,结盟之后,就恢复到过去那样友好。”宰孔先行回国,遇到晋献公,说:“可以不去参加会盟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远征,所以向北边攻打山戎,向南边攻打楚国,在西边就举行了这次会盟。向东边是否要有所举动还不知道,攻打西边是不可能的。晋国恐怕会有祸乱吧。您应该致力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急于前去。”晋献公听了这话,就回国了。九月,晋献公去世,里克想要接纳晋文公为国君,所以就发动三位公子的党羽作乱。当初,晋献公让荀息辅佐奚齐。晋献公重病,召见荀息,说:“把奚齐这个弱小的孤儿托付给您,怎么样?”荀息叩头回答说:“臣下愿意竭尽全力,再加上忠贞。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晋献公说:“什么叫忠贞?”荀息回答说:“国家的利益,知道了没有不做的,这是忠;送走过去的,侍奉活着的,两方面都互不猜疑,这是贞。”等到里克将要杀掉奚齐时,里克事先告诉荀息说:“三方面的怨恨都要发作了,秦国和晋国的人都支持他,您打算怎么办?”荀息说:“打算死。”里克说:“死也没有好处!”荀息说:“我和先君说过了,不能有二心。(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而且人们要行善,谁不像我一样?我不想有二心,难道能够对别人说不要这样做吗?”冬十月,里克在茅屋里杀了奚齐。《春秋》记载说:“杀其君之子。”(是由于)晋献公还没有下葬。荀息准备自杀,有人说:“不如立卓子为国君并辅佐他。”荀息立了公子卓为国君并安葬了晋献公。十一月,里克又在朝廷上杀了公子卓,荀息就自杀了。君子说:“《诗经》所说的‘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磨掉;说话有了毛病,就不可以追回了’,荀息就是这样的啊!”16.C17.B18.D19.(1)从前圣明的君主治理百姓,总是选择贫瘠的土地安置他们,使他们劳作,任用他们,所以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2)现在我是一个寡妇,你又处地位低下的大夫职位,就是从早到晚处理事情,还要担心忘了祖宗的业绩。20.①在教育儿子方面做的很完备。敬姜善于教育儿子主要体现在注重言传身教上;②敬姜以身作则,希望儿子不要放纵安逸,自己也劳作不辍;③敬姜在给儿子讲道理时,列举从天子到百姓都各司其职的事,希望儿子作为朝廷官员也能忠于职守,全力工作。【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劳动水平不高,是因为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啊。“劳则思”和“逸则淫”句式对称,而“思则善心生”是“劳则思”的结果,“淫则忘善”是“逸则淫”的结果,故“思则善心生”中间不应停顿,排除AB。“沃土之民”作主语,“不材”作谓语,故应在“沃土之民”前停顿,排除D。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正确。B.错误。“郊,祭天。古代有郊社大典,就是指祭祀上天的仪式”错,郊,古代祭祀天地的典礼。郊社,是祭祀天地。C.正确。“以儆效尤”,句意: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D.正确。“晦而休”的“晦”指天黑、夜晚。句意:夜晚休息。“戊申晦”中的“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句意: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他让弟子也要有志于此”错,原文是“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可见,孔子不是让弟子也要有志于此,而是让弟子记下来,以儆后人。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处”,治理;“劳”,使动用法,使……劳作;“王”,统治。(2)“我寡也”,判断句,我是一个寡妇;“处事”,处理事情;“犹”,还。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朝其母,其母方绩”“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概括:在教育儿子方面做的很完备。敬姜善于教育儿子主要体现在注重言传身教上。(2)根据“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王后亲织玄紞”概括:敬姜以身作则,希望儿子不要放纵安逸,自己也劳作不辍。(3)根据“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褅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尼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候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概括:敬姜在给儿子讲道理时,列举从天子到百姓都各司其职的事,希望儿子作为朝廷官员也能忠于职守,全力工作。参考译文:公父文伯退朝,去拜见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纺麻。文伯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母亲还要纺麻,恐怕会招致季孙氏生气,他会认为我不能服侍好母亲啊!”他的母亲叹息道:“鲁国大概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孩子做官,你没有听说过做官的道理吗?坐下,我告诉你。从前圣明的君主治理百姓,总是选择贫瘠的土地安置他们,使他们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君主)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劳动水平不高,是因为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啊。因此,每年春分,天子穿上五彩的礼服朝拜日神,和三公、九卿熟习知悉农业生产,中午考察政务,交代百官要做的事务。京都县邑各级官员在牧、相的领导下,安排事务使百姓得到治理。每年秋分,天子穿上三彩的礼服祭祀月神,和太史、司载详细记录天象;日落便督促嫔妃们,让她们清洁并准备好禘祭、郊祭的各种谷物及器皿,然后才休息。诸侯在早上处理天子交下的任务和命令,白天考察自己邦国的事务,傍晚检查自己执行法令的情况,夜间告诫百官,使他们不敢怠慢和放纵,然后才休息。卿大夫清早统筹安排政务,白天与属僚商量处理政务,傍晚梳理一遍当天的事务,夜晚处理自己封地的事务,然后才休息。贵族青年清早接受早课,白天讲习所学知识,傍晚复习,夜间省察自己有没有过失,没有过失,然后才休息。从百姓以下,天亮做事,夜晚休息,没有一天可以怠惰,王后亲自编织冠冕上用来系瑱的黑色丝带,公侯的夫人还要编织系于颌下的帽带以及覆盖帽子的装饰品。卿的妻子做腰带,所有贵妇人都要亲自做祭祀服装。各种士人的妻子,还要做朝服。从普通百姓以下的妇人,都要给丈夫做衣服穿。春分之后祭祀土地接着开始耕种,冬季祭祀时献上谷物和牲畜,男女(都在冬祭上)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事功),有过失就要避开不能参加祭祀。这是上古传下来的制度啊。君子用心力操劳,百姓用体力操劳,这是先王的遗训啊。自上而下,谁敢挖空心思偷懒呢?从上到下,谁敢放纵而不尽力工作?现在我是寡妇,你又处在大夫的职位,就是一天到晚置身于政事之中,还要担心忘了祖宗的业绩。何况已经有了怠情的念头,你还怎样避免处罚呢!我本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说:‘一定不要丢掉祖宗的业绩。’你今天却说:‘为什么不自己图安逸啊?’你用这样的态度来承受国君任命的官职,我担心你亡父穆伯的祭祀要断绝了!”仲尼听说这件事后说:“弟子们记住这些话,季家的老夫人是不图安逸的人。”21.D22.B23.C24.(1)大凡在这里建都的,都要周全地致力于对百姓实施德政来招纳人才,不希望倚仗地理形势的险要,让后代骄横奢侈,祸害百姓。(2)况且秦地靠着山环着河,四面险阻,可以作为坚固的防御,突然有什么意外变故,马上可以准备百万大军。25.①多数认为洛阳地势险要,有自然山水屏障,防卫牢固。②张良认为洛阳虽地势险要,但地域狭小,平地不多,容易受到攻击。【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于是高皇帝马上命令准备车驾,筹划在关中建都,因此国家安宁。关东诸侯的兵马,即使是百万大军,也不能危害国家,是因为普施仁政、给人民恩惠和谨守关中、利用地理形势啊。“高皇帝”作主语,“驾”作谓语,主谓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由”,连词,因为,由于,放在句首,排除C。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两个词均为古今异义。“便宜”文中古义,指有利于治国的建议;今义,方便合适或价格低廉。“肝脑涂地”文中古义,形容死得凄惨;今义,多指竭尽忠诚,甘愿牺牲。B.“文中指前者”错误,根据“诸侯四方纳贡职”可知,原文指诸侯国向周天子贡献财物。C.正确。D.两句中的“制”含义都是“控制”。句意:就可控制东方诸侯。/登上皇帝的宝座来控制天下。故选B。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而大臣倾向于建都洛阳是因为周朝于洛阳建都持续了几百年,而秦朝建都关中两代就亡国”错误,根据“高皇帝疑,问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洛阳”可知,大臣倾向于建都洛阳是因为他们大多是崤山以东人。故选C。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务”,致力于;“致”,招纳;“恃”,倚仗,依靠;“虐”,虐待,祸害。(2)“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卒”,通“猝”,突然;“急”,形容词作名词,意外变故;“具”,准备。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倍河海,向伊、洛,其固亦足恃”可知,多数认为洛阳地势险要,有自然山水屏障,防卫牢固。根据“留侯张子房曰:‘洛阳虽有此固,国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狭,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可知,张良认为洛阳虽地势险要,但地域狭小,平地不多,容易受到攻击。参考译文:汉高祖五年,齐地人娄敬戍守陇西,经过洛阳,拜见齐地人虞将军,说:“臣下希望见一见圣上,谈谈有利的事情。”虞将军想给他换上美服,娄敬说:“臣下穿着丝绸衣服,就穿丝绸衣服见圣上;穿着粗麻布衣服,就穿粗麻布衣服见圣上,不敢换衣服。”虞将军进去跟皇上报告,皇上召见娄敬,赏饭以后,问他有什么事,娄敬答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想和周王朝比谁更兴隆吗?”皇上说:“是。”娄敬说:“陛下得天下的途径和周王朝不一样。周王朝的祖先从后稷开始,就被帝尧封在邰这个地方,积德行善十余世。成王即天子之位,周公等人辅佐,才在洛邑营建成周王城,作为天下的中心,诸侯从四面八方来进贡,路途远近都差不多。这个地方,有仁德的容易称王,没有仁德的容易灭亡。大凡在这里建都的,都要周全地致力于对百姓实施德政来招纳人才,不希望倚仗地理形势的险要,让后代骄横奢侈,祸害百姓。现在陛下从丰县起兵,攻下沛县,收集了三千人马,靠这支力量一往直前,席卷蜀汉,平定三秦,与项羽大战七十场,小战四十场,使天下人民遍地流血,父子兄弟抛尸荒野,死伤无数,哭泣的声音此起彼伏,受伤的人无人照料,而想和周成王、康王、周公时代比兴隆,臣下心里认为实在比不上。况且秦地靠着山环绕着河,四面险阻,可以作为坚固的防御,突然有什么意外变故,马上可以准备百万大军。凭借秦朝经营的成果,和肥美的土地,这叫做天然的府库。陛下入关建都,纵然崤山以东出了乱子,秦国旧地仍可保全为己所有。”高皇帝拿不定主意,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多是崤山以东出生的,大都劝圣上建都洛阳,他们说:“洛阳东有成皋关,西有崤山、渑水,北靠黄河,南对伊水、洛水,其防卫之牢固也是靠得住的,况且周朝在这里称王几百年,秦朝两代就亡国,不如在周建都。”留侯张良说:“洛阳虽说也有险要的形势,但不过几百里,地域狭小,四面都容易受到攻击,这不是用武之地。而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山、岷山,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物产丰富,北有胡苑(多产良马)的便利,三面险阻,只要据守一方,就可控制东方诸侯。诸侯各安其位,黄河、渭水运输天下物资,送到西面,供给首都。诸侯发动叛乱,顺流而下,足以输送士兵和军需,这就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娄敬说的是对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产权过户2024年流程2篇
- 软包装材料培训
- 肝胆手术与营养
- 二零二四年度长距离沙石运输安全监管承包合同2篇
- 翻译三级笔译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词汇和语法(六)
- 爱国主义班会活动
- 2024年度智慧城市建设咨询合同3篇
- 造影手术制作
- 艾滋病病毒的作用细胞
- 过敏性休克应急演练
- 战略规划培训课件
- 《智能物流技术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 商业运营经营管理公司组织架构图
- 国开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
- CPS-21B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器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6单元 3.梯形的面积∣人教新课标 (共14张PPT)
- DB4401-T 43-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防冲撞设施-(高清现行)
- 颚式破碎机使用说明书
- 数量词(语文课件)课件
- 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