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_第1页
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_第2页
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_第3页
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_第4页
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

项目承担人:梁军

课题组成员:黄正柏

现代目录导言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三章十月革命第四章欧洲革命浪潮的涨落和共产国际第五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第六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七章20年代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八章20年代的国际关系第九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及成就与教训世界现代史导言教学目标:通过导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分期、特征等理论问题和和这一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一、世界现代史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新阶段1历史的继承性(吴于廑先生有关世界历史横向和纵向发展的有关理论。以及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中的相关观点。)2新的特点和趋势A阶级矛盾意识形态斗争的转化康捷拉采耶夫的长周期理论B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现代化C国际关系结构的破坏与重组D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意义二、分期问题1国内史学界的观点A十月革命论B当前主流看法历史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1、界定概念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新的社会形态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科学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突破:电能的开发和广泛利用(能源问题)内燃机的开发和利用(动力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炼钢技术的发展(钢铁时代取代纺织时代)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兴起(为人类物质生活提供了新的优质材料)2、作用和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交通工具的改进全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亚非拉各国被卷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金融资本共扼的世界体系的形成综述二、二十世纪初的战争与革命的危机

1、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加剧和战争危机的形成(中心地区)二十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在发展趋势上存在着两重性,且后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方向。帝国主义时代初期的三次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纪录片)日俄战争英布战争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对于20世纪初世界经济领域的矛盾种类划分,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博德认为大体如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间的矛盾每一个生产部门内部和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国内资本与外国资本的矛盾新旧工业部门之间的矛盾冒险程度和获利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世界历史被推到了一个关系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十字路口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和蒸汽机车2、革命危机的酝酿(边缘地区)俄国发展的特点: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是一种外源追赶型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与其他强国的关系:对西欧强国处于一定程度的依附状态。国内政治: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俄国各阶级的情况: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其他阶级1905年革命(纪录片)斯托雷平改革的失败(1906-1911)俄国的工农运动的高涨3、亚非拉地区(外围地区)俄国的1905年革命思考题: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简述1905年俄国革命的原因与过程。试析早期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参考书目:(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美)C.E.布莱克:《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过程及其后果与影响。一、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影响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最优原则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日美扩张和其它诸强间的矛盾、德俄矛盾2、军备竞赛和巴尔干危机二、一战的过程和影响1、大战的过程A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西方学者对战争爆发原因的其他解释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6.28)B战争的进程(参见地图)第一阶段1914年8月到年底马恩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奥匈与塞尔维亚之战第二阶段1915年初到1916年底东线战局的变化、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机枪破坏器、日德兰海战第三阶段1917年到1918年11月“无限制潜艇战”和美国的参战、德国孤注一掷使用毒气、停战协议、和平阿尔贡战役中的英军士兵1915.2美军参战1917.4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机枪手凡尔登战役中的英雄贝当无限制潜艇战的牺牲品英国油轮“鲁西塔妮亚号”1915.5日德兰海战1916.5.31贡比涅森林停战协议1818.11.11英国民众在王宫前欢呼停战机枪破坏器的使用一战中的俄国炮兵受毒气伤害致盲的英国战俘2战争的影响资本主义体系的削弱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为加剧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各种矛盾的加剧和革命形势的形成战争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三种对于战后世界的构想:威尔逊的14点、列宁的和平法令与英法维持其霸权利益的世界秩序思考题: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试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美)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参考书目:(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地图第三章十月革命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十月革命的基本过程,重点理解十月革命中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十月革命的后果和与影响。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宁理论的发展列宁简介1、“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2、“世界革命”与“一国胜利论”。1915,《论欧洲联邦口号》。1916,《无产阶级的军事纲领》。二、1917年俄国革命的进程1、二月革命(纪录片)2、两个政权苏维埃与临时政府二月革命的性质:A自发性B全民性和历史主动性列宁取道德国、瑞典回国(1917.4)列宁发表演说宣传革命1917.4.16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前前后后七月危机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3、列宁的策略和方针列宁的回国《四月提纲》关于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经济政策党的建设革命的方式问题评价:革命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情况的结合。4、十月革命的过程七月危机图片赏析十月革命的总指挥托洛茨基十月革命时期的列宁与斯大林彼得格勒地图攻占冬宫阿芙乐尔号今日冬宫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1、苏维埃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打碎旧国家机器用新的国家机器来取代它。镇压反革命。坚持工农民主专政,保证布尔什维克党掌握政权。加强工农联盟。开展广泛的经济与社会改革。2、布列斯特和约(1918.3.3)

3、击败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1918-1922)国内战争中的红军十月革命后被处决的沙皇一家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它是非常时期所采取的紧急措施,目标是为了确保苏维埃政权在十分严酷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它也是“左倾”思想的体现,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中外学术界对十月革命的相关看法:1、前苏联和中国:由肯定为主到否定怀疑再到理性思考、反思。2、西方学者的观点:艾萨克.多伊奇:认为革命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至少极大地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地位并使之成为一个世界强国。霍布斯鲍姆:认为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成为了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救星”,因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存在刺激了资本主义对自己的重大改革。帕尔默.科尔顿: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有空想迈向实践的第一步,是一种新的现代化方式。思考题:简述十月革命的特点道路与意义。试述十月革命后列宁相关理论的发展。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得失。参考书目:(英)莫瓦特:《新编剑桥近代史》(VOL11)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刘淑春等:《“十月革命”的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孙成木:《十月革命史》,三联出版社1980年版。列宁宣布建立苏维埃政府第四章欧洲革命浪潮的涨落和共产国际一、战后初期西方革命的高涨1、基本原因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使工人群众要求社会变革,随着人民对现实的不满,各国工会的力量大增。俄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2、几种类型: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和奥匈帝国的十一月革命)无产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芬兰、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期间的左派斗争和巴伐利亚共和国)罢工斗争和其他群众性斗争。(日本的“米骚动”、意大利的工农运动)反对干涉苏俄的斗争。3、历史意义推翻了一些国家的半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改革。产生了一批共产党,锻炼了各国的左派。支持了苏俄,帮助它巩固了政权。4、革命为什么没有成为成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没有成熟的革命政党领导,往往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受到社会民主党和改良主义的影响。统治阶级优势力量的镇压。其它的客观原因。二、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的苏维埃共和国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库恩·贝拉三、第三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活动。1、第二国际的破产和第三国际的建立(1919.3)。2、第三国际的早期活动(1919.3-1922.12)健全和纯洁共产国际组织。帮助各国建立党组织。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历史图片赏析列宁在第三国际一大上群众欢迎代表们参加共产国际二大思考题:试析一战后欧洲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试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1919年革命的异同点。浅析共产国际早期活动的功与过。参考书目:陈之骅:《苏联史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何保骥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欧洲各国共产党的先后建立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德国的十一月革命中的左派斗争十一月革命中的起义者德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库恩·贝拉与匈牙利革命中接受检阅的工人队伍第五章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况,认识民族解放运动在这些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对世界形势的影响。一、帝国主义必然要产生民族解放运动原因:1、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必然要产生民族解放运动”。2、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为殖民地地区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二、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1、大战和十月革命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新觉醒。在帝国主义战争中,殖民地人民开阔了眼界。对威尔逊14点的宣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憧憬。十月革命和苏俄的民族自决政策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影响。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传播。2、民族解放运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列强。共产国际的号召“全世界民族解放联合起来”。3、民族解放运动的世界历史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一些观点。帝国主义使世界民族分裂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现代民族问题的两个趋向。民族平等自决包括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民族殖民地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民族解放的途径。东方国家必须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意义。四、一战与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类型与特点1、特点:时空上更为普遍广泛。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形式。比一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革命水平更高,更深入。2、类型以领导力量来划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斗争。(土耳其、印度等)由爱国王公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阿富汗、埃塞俄比亚等)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尼加拉瓜)传统的部落酋长领导的反殖民统治斗争。(摩洛哥的里夫部落等)以思想特点来划分:中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民族主义。以甘地主义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凯末尔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以中国革命为代表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民族民主革命。五、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战后印度的情况民族资本的发展。英国战时的横征暴敛。俄国革命的影响。英印政府的两面手法。2、甘地和国大党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和第一次不合作运动(1919-1922)。甘地其人其事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辞去公职。抵制英国办的学校、法院。抵制英货。目标:独立或自治。穆斯林的哈里发运动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印度的反英斗争。(1930——1931)尼赫鲁与鲍斯、英军镇压4、甘地主义宗教的泛爱观念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结合。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建立“无政府主义的国家”。经济思想。社会文化方面的主张。六、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KEMAL)1、革命发生的根源历史负担和改革未果。一战后陷入民族危机中。2、民族革命战争(地图)凯末尔1919.5-1920.4政治组织阶段。1920.4-1922.9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1922.9-1923.7外交谈判和洛桑协定(纪录片)。3、凯末尔领导下的民族化、世俗化、现代化改革。4、凯末尔主义。六大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5、对凯末尔革命的小结续:思考题:试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主义述评。评价甘地和甘地主义。参考书目: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彭树智:《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美)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圣雄甘地从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甘地甘地的遗物——甘地主义的象征国大党的新生代领袖尼赫鲁与鲍斯1930年一月英军对印度民族运动镇压现代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凯末尔革命地图(1919——1923)洛桑和约与土耳其革命的胜利土耳其的现代化第六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建立的过程,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积极意义及其主要矛盾与缺陷。一、一战结束时关于和平的不同方针

1、一战和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开始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间的斗争和共处时期。欧洲列强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加速了欧洲中心体系的衰弱过程。2、苏美的战后和平方针苏俄颁布的《和平法令》要求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14点计划。全球门户开放、航海贸易自由;民族自决、裁军;建立国际组织来维持世界和平,制裁侵略。实质: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世界扩张的产物。3、英、法、意、日等国家的目标:仍然坚持旧式的殖民掠夺的强权外交。英国: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权,在欧洲恢复德法均势,在远东利用美日矛盾相互牵制。法国:最大限度地削弱打击德国,确立其欧洲霸主的地位。意大利:在南欧和地中海扩张。日本:谋求在远东的利益,要求独霸中国。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巴黎和会概况召开(1919.1.18)美国:威尔逊、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雷孟梭巨头们的会晤各国代表们的讨论对德和约问题殖民地问题赔款问题武装力量问题边界问题(地图)俄国问题国际联盟的建立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和约的签署历史照片赏析对德和约问题殖民地问题赔款问题武装力量问题边界问题(地图)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和约的签署国际联盟的成立国际联盟秘书处国际联盟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三、华盛顿会议

1、召开会议的直接原因:凡尔赛条约规范了欧洲的国际秩序,但在亚洲战后的新国际秩序还有待建立。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间的矛盾。海军竞赛愈演愈烈,各国不堪重负,感觉应有所限制。共同对付亚太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3、华盛顿会议期间各国达成的有关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会外达成)纪录片资料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内在矛盾实质矛盾: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苏俄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而导致的矛盾。此体系缺少大国的有力支持。地缘政治上的缺陷思考题:巴黎和会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为什么?分析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并说明其主要议程。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实质是什么?它对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有怎样的影响?参考书目:方连庆:《现代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法)迪罗塞尔:《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韩莉:《新外交·旧世界——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同心出版社2002年版。巴黎和会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雷孟梭四国领导人会晤决定重大事件巴黎和会与会代表在讨论中德国代表的与会边界的变更和约的签署华盛顿会议的参与国家劳合.乔治“如果德国人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一战后的欧洲地图华盛顿会议第七章二十年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二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认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原因及其实质。一、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概况1、经济发展的简况和繁荣的原因经济复苏和繁荣的表现: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恢复。财政金融状况的好转,通货基本稳定,金本位制度得到了恢复。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迅速。(汽车、电气等)资本垄断的规模、实力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日益扩大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繁荣的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的广泛运用导致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战后对设备更新和生活消费品的需求的高涨刺激了生产。(需求就产生供给)生产组织管理的合理化与科学化提高了生产劳动水平。(泰罗制与福特制)国际关系的相对和平与稳定。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剥削与掠夺的加强。经济表面繁荣之下所存在的隐患:新老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夕阳工业的衰败。)农业的停滞和下降。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领域存在的危机。各国水平发展的不平衡、不一致。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泛滥。两极分化严重和高失业率。“发展的危机”2、政治和社会状况总的说来,政治民主化得到了加强,社会进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原因: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广泛变化。各国下层民众的广泛斗争的结果。资本主义体制的自我发展与调整,日益成熟。二、20年代的美国1、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柯立芝繁荣”2、政治生活哈丁、柯立芝和胡佛自由放任萨科——范齐蒂案摩登时代(影像片段)与人的异化三、英法的和与改良主义政策英国经济的不景气和萧条、工农运动原因:缺少资金更新固定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又面临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政治上:工党上台执政,改良主义与第三条道路。法国经济有一定增长,左派上台执政,情况与英国大体类似。四、20年代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1、德国经济的复苏与繁荣。魏玛共和国政府的相对软弱、左右两派斗争激烈,最终导致政治向右转。表现:针对左派的迫害暗杀行动层出不穷,右派多次发动政变试图推翻共和国未果。1920年的卡普暴动,1923年的希特勒发动的啤酒馆政变。政局稳定后,右派政党上台执政。希特勒吸取教训,试图与垄断资产阶级合作通过合法的手段上台执政。2、日本政治民主化与极右翼活动猖獗两者并存。1918年的“米骚动”、“天皇机关说”、护宪三派、币原外交、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法西斯思想的传播和法西斯组织的建立。3、意大利法西斯独裁专政在意大利的建立之原因:“乞丐帝国主义”战后经济恶化,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工农运动的高涨和政局的动荡。外交的失败导致民族主义高涨并为法西斯分子所利用。法西斯党的建立和墨索里尼的夺权历程。法西斯政权的全面建立。加强法西斯党对政权的控制。迫害其他政党和民主力量,建立一党专政。进一步加强法西斯党和墨索里尼的权力。全面改造国家,建立所谓“职团国家”(CORPORATIONSTATE)。法西斯意大利的内外政策对内;取消各项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建立墨索里尼一党专政的极权体系。对外:积极主张武力扩张,修改凡尔赛条约中的有关条款。意大利法西斯的理论信条:国家至上法西斯是超阶级的,反对其他各派主张。对外奉行不加掩饰的帝国主义和扩张政策。记录片:《墨索里尼的上台》墨索里尼的上台(上)墨索里尼的上台(下)思考题:试析二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繁荣的原因?试分析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参考书目:(美)斯塔夫里阿诺夫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法)米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日)井上清:《日本历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二十年代的美国萨科—范齐蒂案件的审理摩登时代1926年的英国工人罢工20年代的工党首相法国总理普恩加莱卡普暴动东方会议与田中奏折墨索里尼及其党徒意大利法西斯的上执政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焚烧进步报纸第八章20年代的国际关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二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情况,认识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一、基本格局和各大国对外政策的特点1、格局:两个体系和三类国家两个体系:资本主义体系和以苏俄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体系。三类国家:被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大战中的战败国;大战中保住了自己原有的地位但是战后陷入了对美国经济依赖的国家;战胜国,即美英日等国家,是国际的压迫者和剥削者。2、主要大国对外政策和特点英国:地位下降,要夺回霸权,在欧洲推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同时积极牵头组织帝国主义的反苏统一战线,此外,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海上霸权和全球殖民地。法国: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打击,负债甚多,其外交方针是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和利益,继续削弱德国,维持凡尔赛体系,为此与东欧小国组成小协约国体系,试图制约、包围德国,但是该体系缺少大国的支持和担保。日本:试图称霸亚洲,占领中国然后北上或南下。在外交上推行币原协调外交,想先通过和平手段来排挤欧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意大利:对凡尔赛和约不满,试图改变之,想夺取北非、巴尔干等地的控制权,建立环地中海的殖民帝国。德国:外交目标是恢复德国的国际地位、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争取德国的生存空间。斯特莱斯曼:两战期间欧洲最杰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美国:一战中的最大获利者,但是外交领域的新手,战后对欧洲实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政策,搞经济渗透。在亚洲,反对日本独占中国,搞门户开放。在拉美则推行门罗主义,即“胡萝卜加大棒”的霸权政策。苏联:处于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其外交政策由推动世界革命变为务实的和平共处方针,即利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实现不同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此外,外交上注意联合战败国和殖民地国家反对战胜国同盟,在意识形态上支持民族解放运动。3、20年代的重大国际问题和事件A、赔款、战债问题: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B、裁军问题C、白里安——凯洛格公约(非战公约)D、集体安全体系问题:洛加诺公约E、和平共处问题: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4、对20年代国际关系的小节。思考题:20年代各大国在赔款问题、战债问题上持何种态度,法国为什么在鲁尔冒险,结果如何。道威斯计划出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洛加诺公约出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非战公约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容、作用各是什么。苏俄对热那亚会议的方针是什么,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评述苏德拉巴洛条约产生的原因、内容和意义。20年代苏俄与西方国家走向和平共处的原因是什么?苏俄是怎样打破孤立实现和平共处的?参考书目: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苏)维戈兹基:《外交史》,三联出版社1979年版。(美)休斯:《欧洲现代史(1914——1980)》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苏)基里林:《国际关系和苏联对外政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20年代的欧洲地图1923年的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的倡导者:美国银行家道威斯1925年的洛加诺公约1922年出席热那亚会议的代表两战期间欧洲最为杰出的外交家

斯特莱斯曼第九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成就与经验教训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苏联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基本脉络,总结其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问题和规律以及历史教训与经验。一、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俄国革命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困难。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不具备,所以苏俄政权建立后需要建立高度发达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农民问题。不利的外部大环境。2、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17.11——1918,春,苏俄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