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记者研究》课件范长江_第1页
《中外名记者研究》课件范长江_第2页
《中外名记者研究》课件范长江_第3页
《中外名记者研究》课件范长江_第4页
《中外名记者研究》课件范长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共第一位名记者—范长江

范长江,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原名:希天。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范长江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一、生平与战地新闻生涯1909年10月,范长江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赵家坝村(今属内江市东兴区田家办事处)。范长江自幼就随堂兄弟跟着祖父学习识字读书。时常仿照祖父的模样和腔调,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着先祖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言。

初入社会

1927年初,范长江报考黄埔军校未果,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

中法重庆分校是共产党员吴玉章创办的一所宣传马列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范长江在这里逐渐接受了反帝反军阀的思想,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同学们一道在街头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讲演.1927年3月

,范长江和同学们参加示威,并与镇压示威的反动军阀展开斗争,成为军阀在四川通缉的对象,他被迫离开重庆,来到武汉。

为谋生计,范长江加入了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教导团,成为一名学生兵,并随贺龙转赴南昌。

8月1日,范长江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起义后范长江随部队转战,途中遭国民党军队的围攻与部队失去联系,辗转到了南京。

南京探索

1928年秋,范长江考入中央政治学校。

该校原名中央党务学校,是国民党政府培养行政干部的大学,蒋介石兼任校长。

范长江选学了乡村行政系,打算“将来在穷乡僻野中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范长江这里加入了国民党。但“九一八”事变改变了范长江的梦想。在范长江与其他同学的积极倡导下,学校组织起了抗日救亡宣传队,展开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学校当局迫于形势,不得不表示同意学生们的行动,却在背后施加压力,限制学生活动。教育长罗家伦亲自找范长江个别谈话,阻止他参加活动。学校当局的阻挠,使宣传队中断了活动。范长江对此极为痛心,不愿再在这样的学校里呆下去了,决定“脱离中央政治学校”,寻找别的出路。范长江认识到,抗日救国是出路,而国民党培养所谓人才的地方,并非他的归宿。他仍希望寄托在读书上,打算去北平。他认为北平是中国文化中心,有驰名中外的高等学府,有藏书丰富的大图书馆,在那里可以弄清“中国将往何处去?我个人应往何处去?”的问题。在几位同学的支持、帮助下,他凑了点钱和衣物,利用一个星期天,换掉学校发的制服,悄悄离开了还有一个学期就可获得毕业文凭,轻而易举就能在国民党政府内捞个一官半职的中央政治学校。

在留给学校的信中,范长江公开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合理的教育应当是启发青年的思想,使他们能对宇宙和人生的法则有正确的把握,然后配合着各时代的环境,培养他们服务于人类、国家的能力”。

在离开学校的同时,范长江也宣布他脱离国民党。

北大学习

1932年初范长江到北平,在黎锦熙主持下的国语大辞典编纂处谋得一份剪贴资料的工作。

同年秋天,经自己的努力及友人之助,他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在北大期间范长江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英语等书籍以丰富自己。他从基础学起,认真听课,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以及近代德国的康德、黑格尔等哲学逐一加以攻克,进而攻读了大量的有关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为能读懂外文原著,他还拼命学习外语。他经常苦思考如何用正确的哲学思想来为现实服务?并关注抗日救亡形势的发展。

一次上课时,范长江向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全国人民要求抗日而政府不抗日,怎么办?二是一个人肚子饿了,自己又没钱,铺子里却堆满食物,能不能拿来吃?

教授的回答是:这不是哲学的事,哲学主要是为了弄明白各学派的情况,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教授的答案让范长江再次对大学教育失去信心。如果说哲学仅仅是如此而已,不能为社会服务,学它干什么呢?

于是他要走出书斋,正视现实。如今国难当头,他决定投入到现实的抗战中去,做一点于国于民有益的实际工作。

从事新闻

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平津一带,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他参加了朱庆澜将军主持的“辽吉黑热抗日义勇军后援会”的工作,奔赴热河抗日前线。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记者生涯的开端。这年2月,他随辽吉黑热抗日义勇军后援会组织的一支运输物资的队伍去东北。在离开北平之前,他受人委托挂了一个“热河战地记者”的头衔,给南京《新中国报》和《民生报》写战地通讯。不幸的是出师不利,运输队才开到热河凌原即与敌军遭遇,车辆、物资全丢失了。他幸被一蒙古族老乡收留,吃了不少苦头,才绕道回北平。

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内容多为文化教育方面,靠稿费收入维持生活。他多年所学得的渊博知识和出色的才干,通过一篇又一篇的稿件逐渐显露出来,终于由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引起了社会的注意。由于他文笔精练、视角独特,1934年下半年,天津《大公报》社驻北平办事处的找到他,约他专门为《大公报》写稿,每月固定稿酬十五元,条件是不再给《益世报》等写稿。范长江答应下来。从此与《大公报》发生关系。范长江经过调查研究,先后写出《佛学在北大》、《陶希圣与“食货”》、《顾颉刚与“禹贡”》、《北大研究院所藏明清档案及其整理》等数篇通讯发表,引起反响。

不过,他仍关心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大事,无心蹲在北大查资料,写文章,希望早日去西北。

成名之举

在日本军国主义紧逼中国,全民抗战前夕,范长江从一个记者的政治敏感意识到:

中日一旦开战,沿海一带必不可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那么作为后方的西北、西南情况又怎样呢?因此,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和研究,很有必要,他要“从各方面来表现现实的中国。”他决定做一名大公报的旅行记者,到西北考察。经与报社商量终于得到允许,条件是大公报社可以给记者的名义,不过,只付稿酬不给薪金和旅差费。此外,稿件必须由记者署名,文责自负。范长江不在乎,决定到西北去,历时10个月,行程4000余里,成果丰硕。

1935年4、5月间,范长江从天津塘沽码头登上海轮,经烟台等地到上海,旅去浙江杭州、兰溪等地采访。5月18日,从上海乘民主公司的民主轮,逆长江而上,进入四川。他在烟台即开始写稿发往报社,先后发表了《塘沽码头》、《安东的中国人》、《烟台警察枪杀女学生》、《浙江政治新动向》、《兰溪实验》、《千里江陵一日还》、《成渝道上》等一系列通讯,客观地报道沿途所见所闻,吸引了大批读者。范长江入川后,曾打算先作一次环川旅行后,再往西北去。他在成都,因得到一个经松藩去兰州的机会,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计划。7月14日,他离开成都西进,正式开始了著名的西北地区考察旅行。

这是惊人的壮举。范长江沿着崎岖不平的古道爬山涉水,风餐露宿,经四川江油,平武、松藩,甘肃西固、岷县等地行程三千余里,9月3日到达兰州。接着又继续西进至敦煌、玉门、西宁转而北达临河、五原、包头,以及往返于西安、兰州等地的旅行采访生活,历时十个月,足涉川、陕、青、甘、内蒙古广大地区。难苦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果实。范长江以卓越的见识,博学和出众的才华,将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融会于笔端,写出了《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从瑞金到陕边》、《松藩战争之前后》、《红军之分裂》等一系列旅行通讯,真实客观地向全国读者报道了有关红军长征的消息,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存在,反驳了国民党以前的宣传,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震动了全国,他还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对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宗教、民族关系等问题也作了深刻的表述。

《大公报》的发行数量陡增。

西北之行,范长江名声大震,成为闻名全国的青年记者。他回到平津后,成为《大公报》正式记者。但他没有满足于现状和所取得的成绩。在北平,他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写了《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北戴河海滨夜话》等脍炙人口的通讯报告。绥远部份地方抗战爆发后,他立即奔赴前线采访,报道战地实况。并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骑着骆驼穿越塞上千里戈壁滩,到了内蒙西部边陲采访,先后写出了《百灵庙战后行》、《忆西蒙》等长篇通讯报告。这些通讯,详实地记录了战地实况和当地民情风俗。这时,他所思考的问题,也越加广阔深刻,思想逐步趋于成熟,并反映在他所写的大量文章中。

报道西安事变真相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等地采访,“本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到西安去,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当时西北对外交通完全断绝,范长江利用各种私人关系冒险飞赴兰州。他说服了甘肃省主席兼51军军长于学忠,特拨给军用卡车一辆,还选派了数名全副武装卫士随车护送,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西安。

1937年2月2日晚,范长江终于在乱军丛中,顶风冒雪抵达西安。在《大公报》西安分销处同仁的协助下,通过陕西省主席邓宝珊的介绍来到杨虎城公馆。周恩来在繁忙中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绥远前线、年仅27岁的《大公报》战地记者范长江。采访周恩来,范长江对西安事变的真相以及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有了深刻了解,厘清了真相。

不久,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现了读者抢购潮,“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接着数月内,此书又连出了七版,一时风行全国。

西北之行结束后范长江回到天津,被《大公报》社聘为正式记者。他接连又写出了《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百灵庙战后行》、《忆西蒙》等著名通讯。

范长江首次见到公开的共产党人,周恩来说:“我们红军里面的人,对你的名字都很熟悉。你和我们党和红军没有关系,我们很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

周向范长江详细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后续情况:原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无法忍受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兵谏”,扣留了来西安部署“剿共”的蒋介石及其军政要员十余人,并通电全国提出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主旨的八项主张。中共从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以防止新的内战爆发。因此,应张、杨邀请,中共于12月16日派出以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组成的代表团到西安参加调解谈判,向张、杨陈述中共的主张。由于中共代表团的主张与斡旋,蒋介石在24日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25日蒋被释放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因此,西安事变并非什么“受恶意的勾煽”发生的。

为深入了解陕北的情况,范长江向周恩来提出到延安去采访的请求,得到了同意。1937年2月9日,在中共高级领导人博古和罗瑞卿的陪同下,范长江到达延安。当天下午“抗日军政大学”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范长江先后见到了林彪、廖承志、朱德等。范长江是除美国记者斯诺外,第一个正式以新闻记者身份进入延安的人,虽然他在延安只呆了一天时间,却感受到这里的热情。当晚毛泽东在自己工作、生活的那孔“除了一条大炕外,还有一张木椅、一张桌子、一条木凳,一盆火炭”的窑洞里接见了范长江,向他讲述了自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长征北上的详细经过。

同时,毛泽东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总路线、总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作了精僻的讲解,指出:“共产党的要求,希望中国走上宪政民主之路,以民主求统一和平。和平统一之后,始可以言抗日。故为实现民主政治,共产党当可放弃土地革命,苏维埃和红军的名义。”中共的胸怀和气概打动了范长江。他想留在陕北,一面学习一面收集材料,写几本宣传中共与红军的主张和事迹的书,但时局不允许他这样做,此时中共的主张需要他通过《大公报》向全国宣传,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毛泽东也希望他尽快到上海开展这项工作。

2月15日是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开幕日,这次会议的内容之一,就是讨论由西安事变所引起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也正是宣传中共主张的大好时机。范长江2月14日飞抵上海。一到上海他便直奔《大公报》社编辑部,找到总经理胡政之,争取胡能顶着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的压力、发表他从西北采访归来的报道。胡政之经过“反复动摇”,终于从《大公报》独占关于西北情况特号新闻观点出发,决定次日发表范长江的文章,在显著位置登载了范长江连夜赶写的文章《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该文像一枚炮弹,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不仅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而且清楚地传达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轰动了朝野,人们争相购阅。

“中国此时不需要国内对立,中国此时需要和平统一,以统一的力量防卫国家之生存。”

“照中国实际政治情形需要,国家的政治机构应当起到统一的民族阵线,即是统一国力,集中力量,以求对外图存”的作用。文章希望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还告诉人们“‘双十二事件’之突发,共军并未参加预谋,其关系人员之入西安,乃在事变四日之后……”蒋介石看了范长江的报道,内容与自己所作的报告相反,勃然大怒,将正在南京的《大公报》社总编辑张季鸾找去骂了一通,并令此后严查范长江的文章和信件。

报纸到了延安,毛泽东看了非常高兴,欣然提笔致信范长江:“那次很简慢你,对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们都看了,深致谢意!”续《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之后,范长江又写了《陕北之行》、《西北近影》两篇著名长通讯,客观地记述了他在西北地区的亲自经历。这些文章,和他在内蒙采访后写的一系列文章汇集成《塞上行》一书后,和《中国的西北角》一样,畅销全国,为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通讯集。

报道抗战1937\7\7,日本向我北平郊区芦沟桥发动进攻,导致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当时,范长江在上海《大公报》编辑部负责战地记者的派遣和联络工作。为了及时采访报道八路军抗战实况,他专程去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找到彭雪枫主任,提出报社派记者随八路军采访的要求。毛泽东得知后,亲自电示彭雪枫转告范长江:“欢迎《大公报》派随军记者,尤欢迎范长江先生。”在中共的鼓舞下范长江精神振奋,在枪林弹雨中先后采写了《芦沟桥畔》、《淮上血战记》、《台儿庄血战》、《察南退出记》、《西战场》、《察哈尔的陷落》等大量的战地通讯,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前线实况。

上海沦陷后,武汉一时成了抗日宣传中心。中共为了在国统区宣传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决定在武汉创办《新华日报》。为使《新华日报》早日出版,范长江积极推荐办报人材,介绍进步记者到《新华日报》社工作。他对当时为《大公报》记者的陆诒说:“从国内的大局看,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八路军才是中华民族抗战最坚决的力量。”他还介绍陆诒与博古、潘梓年、华西园(华岗)等认识,推荐陆诒到新华日报社工作。

1938年是范长江新闻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年。他除了负责组织领导“青记”工作和来回于津浦等各抗日战场外,还主编或与人合著出版了大量的有关战地通讯集。主要有:“抗战中的中国”丛刊,由他主编出版的有胡兰畦等著《松泸火线上》、徐盈著《抗战中的西北》等书;他与人合写出版的有《西线风云》、《徐州突围》、《川军与抗战》、《川军在前线》等书。此外,还有梅英编辑的《长江战地通讯专集》。5月,他在徐州突围途中负伤回武汉,组织从前线回来的几十名记者聚会畅谈抗战形势.周恩来知道后亲笔致函:“长江先生:听到你饱载着前线上英勇的战息,并带着光辉的伤痕归来,不仅使人兴奋,而且使人感念。闻前线上归来的记者正在聚会,特驰函致慰问于你,并请代致敬意于风尘仆仆的诸位记者。”周恩来的问候,使范长江备受鼓舞。

正当范长江充满激情全力投入抗战第一线工作时,《大公报》的老板却“忧心忡忡,心情暗淡。日军占领上海后,他们悲观失望,对抗战发生动摇”。日军威胁武汉,国民党右派势力提出“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主张。大公报社为了迎合这种主张,要范长江写一篇与之相应的社论。范长江认为,中共“愿为三民主义之实现而努力,红军亦已改编国民革命军,在统一指挥之下对外抗战,这实在是中国历史的新章,这是不可忽视的重大进步”。要搞什么“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呢?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有这样中国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因此,他写了《抗战中的党派问题》,主张民主团结,坚持抗战,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

总编辑张季鸾看了“认为《大公报》不能发表这种社论,必须以蒋先生的意见为意见”。

范长江坚持自己的立场,把稿子送到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上发表。大公报社对范长江的行为十分不满,却又因他在新闻界和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要拉拢他。总经理胡政之专门找范长江商谈,要他放弃拥护共产党的主张,讲武汉撤退时,让他带一部电台,随蒋介石的大本营行动,报社的战地记者,全由他指挥,并配给一辆专用汽车。范长江未被优裕条件所诱,宣布与《大公报》社脱离关系,坚定不移地拥护、支持中共的主张。脱离《大公报》社后,范长江积极向中共靠拢。

建立记者组织

随着抗战全面爆发,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迅速发展变化。范长江感到新闻界有些跟不上形势,特别是反映在一些青年记者身上,经常是知识与经验的缺乏。而战争又激起了普遍民众对于新闻兴趣的增加,要求提高新闻工作质量。他认为“最主要的方法,是我们有事业心的记者应该团结,用团结的集体的力量,以解决我们自身和当前新闻事业一部分的困难。”这就是把青年记者组织起来,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37\11\8,范长江和一些青年记者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后因上海沦陷停止了活动。这天后来成为中国记者节。1938\3\30,在武汉他又与同行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团结大批有志于新闻的青年记者投入战地采访,出色地完成战地报道任务。范长江还与他人先后在成都、长沙、上海、重庆、西安、南昌,兰州,广州、桂林、昆明、贵阳、延安,以及香港、南洋等地建立了分会,创办了《新闻记者》《青年记者》《新闻战线》《记者通讯》等刊物,对促进抗战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8\10\20,范长江和其他人在长沙建立了“国际新闻社”。

国际新闻社的建立,是中共统战工作的一个胜利。它打破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内,新闻发布只有中央通讯社发稿的局面,扩大了新闻消息发布面。国际新闻社在长沙成立不到一个月,11月12日,国民党的“焦土抗战”放火烧城,造成长沙空前大火灾。在周恩来的直接安排下,范长江率领部分人撤出长沙到广西桂林安营扎寨,建立了国际新闻社桂林总社。此时,范长江还肩负着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组织领导工作,来回穿梭式地奔走于重庆、桂林、昆明等地,十分繁忙。但他仍坚持战地采访工作,先后带领记者深入到广东战区,苏南、皖南敌后采访,写了大批的战地通讯和有关新闻论稿。

加入中共

1939年5月,在国民党特务监视下的重庆曾家岩“周公馆”里,由周恩来做介绍人,范长江秘密地加入了中共,并与周恩来、李克农单线联系。范长江从爱国主义者进入了无产阶级战士行列。1940年12月,经邹韬奋介绍,范长江与沈钧儒之女沈谱相识并喜结良缘。

1941年春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随即下令逮捕范长江等人。在党组织安排下,范长江转移到香港,主办中共在海外的机关报《华商报》,并兼顾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工作。同年底,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范长江转回桂林。不久蒋介石又下令逮捕他。对此他毫不畏惧,在党组织安排下离开桂林,经武汉,上海等地,于1942年7月进入苏北解放区。

范长江到解放区后,仍从事新闻业务和新闻教育工作,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华中总分社和《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学校校长等职,为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他进解放区时,对苏北根据地的观感所写的两篇通讯,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受到毛泽东的赞扬。抗战胜利后,范长江受重托参加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并作为代表团发言人之一,赴南京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解放战争期间,他作为新华社主要负责人之一,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央领导机关,转战陕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工作

任人民日报社社长

1949\1\31北平和平解放。时任新华社总编辑的范长江随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北平,接管国民党的各新闻单位,组建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范长江因此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范长江准备出版《人民日报·北平版》时,市委书记彭真考虑刚进城,事情很多人手不够,设想《人民日报·北平版》先出对开两版,以后再出四版。范长江认为,国民党的《华北日报》还出对开四版,我们是胜利者,无论如何不能少于四版,而且两版容量太少,内容很多不好安排。他愿立出四版的军令状:保证报纸不出大错误,保证每天只睡4小时,完不成任务愿受处分。

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长。

进城后的《人民日报》面临两个重要转折:一个是从区域性党报到全国性党报的转变,一个是从农村土地运动到城市经济建设的转变。上任伊始,范长江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短短两年,《人民日报》迅速成为中国第一大报,并在全国和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

为党报建章立制查阅档案,1950年上半年可说是《人民日报》的建章立制年,《人民日报》此后实行的一系列制度,许多是那个时期确定的。1949年12月前,《人民日报》编辑部164人,编采分开,力量分散。范长江到任后,采取编、采、通合一,集中优势,专业化分工。

他带头同中央领导机关建立密切联系,要求大家做到“耳目灵通”“目光四射”。规定记者每人每月要写新闻5篇、通讯1篇,提出记者应当透过广大人民的生活来体现党的政策。提出在各省市设记者站、发行站,形成记者网、发行网,广泛组织读者会、读报组。要求驻地记者1个月或2个月回总社一次,3个月做一次全面总结。年中,报社通讯员由年初数百人发展到4900多人,分布于全国各地。编委会还提出,工资待遇应考虑按工作成绩发放,实行物质奖励,鼓励大家充分发挥创造性。

强化言论工作

1949年下半年至1950年2月,《人民日报》很少有本报社论。上任第10天,范长江即向中央提出组织言论委员会,约请名人专家、领导干部为报纸撰写评论并形成工作习惯。每月都有上报中央的评论计划。1950年2月6日社论《学会管理企业》,作者李立三时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3月10日社论《为什么要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作者陈云,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3月20日社论《税收在国家工作中的作用》,作者薄一波,时任财政部部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号召各级党委负责同志向他们学习,"经常自己动手在报纸上写这种能够透彻解决问题的社论。"

范长江还要求编委会成员带头撰写言论,他自己一次曾撰写和组织过8篇评论。凡重要社论,均由中央负责同志审阅,并告新华社全文广播,受到国内媒体广泛关注,

仅1951年一年内,《人民日报》就发表200多篇社论和各种短评。社论直接传达了中央声音,在群众中影响很大。1950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如何调整公私工商业关系》,广东省财委不等上级指示马上根据《人民日报》社论布置工作。195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杜润生起草的社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何在》,汇成《农村工作指南》一书,毛泽东亲自推荐。

《人民日报》记者李庄到山东泰安调研,"当地同志几乎每餐都在谈论'指南'",并希望:"这样的文章不必多,每年春前秋后有两篇就解决问题了。"

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0年2月17日,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在京津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经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使我们呼吸到新鲜空气。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一种引导党与政府工作前进的动力。“

按今天的理解,这就是重视新闻监督的思想。

4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此前,《人民日报》已加大批评报道分量,几乎各版都设立了批评报道专栏。有“信箱”“黑榜”“党的生活”“人民园地”等。“红榜”与“黑榜”比肩而立,颇引人注目。“党的生活”专栏见报率较高,成为批评报道主要阵地,很快被各地党报效仿。《人民日报》也转载各地党报上有全国意义的批评稿件,形成生动的互动局面,推动实际工作。

这一阶段,《人民日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主要是先刊登群众来信曝光问题,再刊登地方有关领导部门的反馈与检讨,有批评、有结果。1950年3月24日,《人民园地》刊登北京市公安总队一团政治部王福山来信,批评北京市电话三分局由于疏忽给客户漏开两部电话正副机,直到客户找上门来才发现。4月16日,《人民园地》对此事做出回应,刊登北京电信局《欢迎批评改进工作》的自我检讨,对此事进行了深刻检讨"说明领导工作作风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并表示"对王福山同志的批评,我们是衷心地感激!“当时,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态度是平和、理性、建设性的,这是社会风气在报纸上的体现。

重视培养人才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战争。这个消息让在总编室工作的李庄也感到突然,李庄曾三赴朝鲜战场。临行前,范长江对李庄说:当记者,要尽量“前伸”,千方百计取得第一手资料。他还说,稿子不嫌多,越快越好,你的稿子我来处理,随到随发。有一次,范长江看李庄从朝鲜前线写来的《复仇的火焰》,时间已是凌晨,遂问秘书报纸是否已经开印,听说快要开印,长江说让工厂等一等,一版要换稿。长江还给前线记者李庄写信说:"朝鲜战争的报道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我们对你更寄予极大的希望。目前,迫切需要对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形势和中心问题作全面的但是突出的生动的报道……我们等待着发布你的新作品到全国与全世界人民中去。"

后来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回忆到:他的诺言全部兑现了,稿件处理很及时,都安排在醒目位置。

1951年4月11日一版"朝鲜通讯"发表特约记者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范长江在编辑部大力提倡争做名记者,多次强调,一个报纸办得好不好,能不能吸引读者,关键在于要有好的评论,好的新闻和好的通讯,要培养出一批国内外读者都很熟悉的名记者。相当长时间,《人民日报》记者稿件尤其消息只有电头没有署名,范长江主张见报的消息和通讯,都要署上记者的名字。“我们就是要培养无产阶级的名记者。”他说。

1952年,范长江服从组织调动,离开了所熟悉的新闻工作岗位到政务院工作,任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1954年,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1956年,范长江到科技部门工作,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参与了制订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组织工作,组织和参加了1964年、1966年召开的国际性科学讨论会和物理学讨论会等我国科技界历次重要会议,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发展,特别是对全国科协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不论到哪里,无论交给他什么任务,范长江都忘我工作一心一意完成,并常说:“我们应该每天问问自己,二十四小时内有多少时间考虑革命事业,多少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党和人民给了我们一切,而我们为党的事业又做了几桩事情?”

长江之死

“文革”开始后,范长江被林彪、“四人帮”一伙,诬为“三十年代反共老手”,遭受到残酷打击迫害,甚至将他家中珍藏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写给他的信件,查抄去作为批判他的材料。

此后,又强行将他送往河南监督劳动。范长江受尽折磨和摧残,仍对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坚信“党和群众最后一定能作出合乎历史真实的结论”。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含恨离世,终年61岁。在当地农场的一个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尸体。

长江之死是个谜,究竟何因致死不得而知。

毛泽东得知范长江死亡的消息后十分沉痛,亲自作了批示,使范长江的政治生命得到了保护。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范长江的骨灰移入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粉碎“四人帮”后中央为范长江彻底平反,1978年底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胡耀邦、邓颖超、聂荣臻、廖承志、方毅、粟裕、沈雁冰、宋任穷、史良等分别送花圈和参加追悼会。

周培源致悼词总结范长江光辉、战斗的一生,号召“要学习他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坚贞不渝地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刻苦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善于研究新的情况和问题的革命学风和科学态度;

学习他光明磊落,言行一致,克己奉公,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同志满腔热忱的高贵品德;

学习他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善于团结科技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范长江纪念馆三、范长江的新闻特色

1,关注社会热点

范长江选择的新闻视点一般都是当时的大事,“全中国人民关心的大问题”,民众急于想知道的事情。

如他第一次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地报道了红军的长征,增进了人们对红军的了解和认识;

在当时公开出版的书籍中,第一个称红军而不称“共匪”,并透露出红军是“北上抗日”而不是“流寇”指出了日本侵略者的险恶用心是“一种非常狠辣的对华军事大策略的实施”;提出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我国沿海对外交通线有被切断的可能,呼吁应早日谋求打通西北国际交通线;揭开了当时西北的黑暗和危机,以大量篇幅对国内的尖锐民族矛盾给予了揭露,如藏人多粮食而坐视汉人成千上百的饿死。2,重视民生状态他认为:“新闻是有代表性的、新的事实,并且还要有利于人民的,才是新闻。不利于人民的,不是新闻。”在关注当前政治、军事的同时,他对民众的生存给予了极大报道。

一是对战乱所造成的灾难的报道,如对面目黧黑、衣服褴褛的妇女之衣不蔽体者的描述。面对“天气炎热,中暑病倒之兵夫,络绎于途”,他慨叹:“生于乱离之世,不死于枪炮,亦丧于徭役,哀我农民,奈何无自救之方也。”他报道西北社会经济凋敝不堪,人民生活痛苦;民族关系紧张;东北军被迫“剿匪”处境悲惨,很多家属流离失所;

二是通过揭露当局的腐败表现对民生的关注。如“甘肃省财政厅规定要张掖每年缴将近二十万的‘烟亩罚款’,不管你种不种烟,政府非要这笔款子不可”。他揭露国民党所谓“开发西北”是假的,轰动全国的“西兰公路”实际是“稀烂公路”,旅客怨声载道。

3,刻画人物逼真如《武威现状不乐观》中对县政府“逼款”故事的叙写,因王大兴有五角钱,科长对其用刑变成了:“于是衙役把那人右手上了刑凳……随后我只见竹板头落在凳子上面发响,被打的那人空叫了一会,就退回人丛中去了。”这本可以用故事情节详细表现出来的,“但因写于匆忙之中,又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用极简炼的语言作粗略的介绍,近似小说而无小说的细致,说是新闻却较新闻更讲求情节。”

《塞上行》中对毛泽东的描述:“许多人想象他不知如何的怪杰,谁知他是书生外表,儒雅温和,走路像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之持重与音调,又类村中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微长一点。”寥寥几笔,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毛泽东的人物形象。

在《白水江上源》中,对为胡宗南部队送粮之藏女的描写议论,就充溢着古雅简劲的语言风格:“女子装束甚简,赤足,短围裤(粗土布为之),粗土布单衣,袒胸,发束为十余条小辫,披于颈后,表现十足之天然美!盖女人美的条件,以近代观点言之,为黑发,大眼,黑瞳,挺胸,大臀,健腿,天足,且须姿态自然。藏女因生长蛮荒,终日爬山越岭,受充分日光、水、空气之陶养,加以长期之劳动,故体力充实,举动捷活,十足的具备近代美之要件。”这段文字读起来明白如话,生动传神,具有古文的简劲,没有铺陈与夸饰,也没有大段的形容描绘,短短29个字、一句话就描绘出了藏女的人物形象,使其跃然纸上。4,地域文化浓郁《回教过年》中,专门讲述回教过年的仪式大典:奉斋“即是这一月里面,每天日出以后,日入以前不进饮食,饮食的时间只能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大典举行时,在广场上“席地而坐之整万回民,没有丝毫浮动气象”,“他们老老少少的自动向西方坐成很整齐的行列”。

《兰州印象》中,先对兰州的地理环境进行描述:“兰州高出海面一千五百余公尺,本入高寒地带……兰州城位于平野之北边。冬季西北风作,皆由黄河北岸高原上直过南原,故兰州城市区域,不甚感受西北风之袭击。”然后讲述兰州的历史,“在历史上,汉代以后,汉族对于西北各民族之征伐或抗拒,多以兰州为极西之支撑点。”《兰州永登间》中,除了对当时兰州至红城子之间百余里之中的环境描写外,还从左宗棠征新疆时所植柳树,联想到他当年的道路政策。

范长江不仅对沿途的人文风情和地理环境进行了描写记录,还对有些历史遗迹和地理环境进行了部分考证。

如他考察岷河“本为白龙江之支流”,但《辞源》误认为岷河为白龙江,不知真正之白龙江其源在四五百里以外;

在穿越蜀陇古道时,考察并提出今四川松潘境内的沓藏(现今地图标明为塔藏)即沓中;

他根据史册记载、时人考证及个人考察所得,归结出邓艾率军“由狄道(今临洮县)经今之岷县,顺岷河(即岷江,古羌水)而下,以至白龙江……从白龙江翻摩天岭,取道涪江流域,直捣绵阳”,同时还叙述了邓艾过摩天岭后,翻越位于平武以东100余里的左担山,即达南坝镇,其地蜀汉曾设“江油戍”。

5,多种艺术手法

范长江的新闻作品显示了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写人记事、绘景描物巧妙地借鉴了文学手法。他一路车马舟楫,渡涪江渭水,跨越祁连山,踏贺兰山阙,沿三千弱水,浮筏于黄河之上,北临包头,西极敦煌,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描绘出了祖国西南、塞北壮丽的景致、奇特的习俗人情,闪烁着缤纷的民族色彩,蒸腾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其评述语言多有气势,议论精警,笔法活泼,因而耐读、耐品。读其作品,会产生一种异样的语言感受:它平白无话,晓畅流利,却又凝炼简劲,古朴典雅,具有古雅的文言特色,是一种风趣的大众话语。

其多种艺术手法包括对比、引用、先扬后抑等的使用。如谈“刘志丹之鼓动与民心之背向”,首先谈到了“陕北、甘东接境地区之农民,已养成一种反对政府的心理”,谈到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然后对比了刘志丹“针对政府的缺点,来宣传组织民众。分大地主的土地与牛羊予一般农民,反对捐税,反对派款。……以实际利益为前提的民众,当然赞成刘志丹的主张,而愿为之用命”。的帽子。在《“金”张掖的破产》一文中,采用曲径通幽和先扬后抑结合的艺术手法。还未到张掖地界,作者就冠之“金张掖,银武威,秦十万”的民谚,然后不谈其富,另开蹊径,罗列其在唐宋时期的影响、元明清的地位。紧接着,又带着读者去观赏“向西流去如带的黑河”、“牦牛互市”的街市。正在逍遥陶醉之际,文势陡然一转,呈现三幅悲惨的画面:一是“没裤子穿的朋友太多了”,二是妇女、孩子哄抢“大衙门大公馆厨房里抬出来的残羹剩饭”,三是妓院老鸨唠叨十二岁的女孩六块钱的身价“太贵”。这就摘掉了“金”张掖的帽子。这样描写萦回曲折,饶有扑朔迷离的味道。

在范长江的新闻作品中,字里行间不仅充溢着明白如话、古朴雅致的意味,透射出满含喜怒哀乐的大众情感,而且还带着一种风趣幽默的口语化语言。如《金矿饿莩与藏人社会》对藏族青年男女间恋爱的描述:“男女皆善骑马,男子出外多骑马背枪,威风十足,女子亦能疾驰如飞。惟女子地位,至为特殊,其在少女时代,春情发动以后,可以与任何女子恋爱,家庭中毫无问题,如将情人带至家中共宿,其家人亦乐于招待。其恋爱方法,大半系在山野溪边,放出娇嫩歌喉,唱思慕英勇男子之情调。在另一方面之男子,如自觉尚过意得去,亦高歌相应答,深致倾诚渴念美人之私衷,如歌情相合,两方遂愈唱愈近,而佳偶遂“天”成。”这些语调天真幽默、文字清新流利,完美表达了藏族青年的生活习性以及恋爱婚姻那种浪漫、粗犷的情致。

在范长江的新闻作品中,有大量的古典诗词。如《兰州永登间》约一千字,但作者引用的古诗词就有五首之多。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有柳中庸的《凉州词》;用明代郭登的“青海四年羁旅客,白发双泪倚门亲;莫道得归心便了,天涯多少未归人”,印证“历代诗人对于青海的描写太坏,容易给人以凄凉的印象,减少前进的热力”;用清代李涣《甘泉道中即事》对比现在青海的社会情景;用左宗棠的七言诗“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遍栽杨柳三千里,未因春风度玉关”,佐证当年左宗棠要求种植的、现存于庄浪河两岸的杨柳。四、范长江的新闻思想

(一)关于报纸功能

1,报纸是政治的工具新闻工作者不应回避政治,而应该主动地把新闻工作与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他说:“报纸是政治的工具,这一个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在我们中国新闻记者中还没有成为普遍的意识。……而抗战一年来的经过却告诉了我们,任何一个报纸在实际上也没有脱离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