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表格式)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表格式)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表格式)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本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了,孩子们在四下还学习了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形成更新的认识。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5.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7.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8.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写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五、主要教学措施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意复习旧知,为小数乘法的学习做准备。4.突出转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5.加强练习,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6.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7.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8.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9.要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10.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11.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1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13.经历探究过程,渗透转化思想。14.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安排时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备注8.27-8.311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9.3-9.72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9.10-9.143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9.17-9.214补充内容(观察物体、图形运动)9.24-9.285位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0.1-10.56机动国庆放假10.8-10.127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10.15-10.198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0.22-10.269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可能性10.29-11.210期中检测11.5-11.911用字母表示数11.12-11.1612解简易方程11.19-11.2313解简易方程11.26-11.3014解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12.3-12.71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12.10-12.1416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12.17-12.2117整理和复习、植树问题12.24-12.2818总复习12.31-1.419期末检测1.7-1.1120总结放假工作七、总教学目标总教学目标教育教养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5.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2.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5.养成认真写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问题解决: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单元教学措施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课时安排:11课时1.小数乘整数………………2课时2.小数乘小数………………2课时3.积的近似数………………1课时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5.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课时6.整理与复习………………1课时单元教学主备教师王聪忠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探究新知二、互动新授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方法1:连加。展示:3.5+3.5+3.5=10.5(元)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3)追问: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如果要用竖式计算,你会算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同桌讨论:如何列竖式计算3.5×37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1)教师出示算式:0.72×5。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2)学生汇报演示。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3)比较:(见板书设计)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5)注意: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那么,谁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指导学生归纳出。师:(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巩固练习三、巩固拓展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3.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48×23=340414.8×23=()1.48×23=()0.148×23=()()×()=34.04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布置作业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练习一第1、2、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2.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导入: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探究新知二、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2.说一说4.8+4.8+4.8+4.8用加法的简便算法表示是()×().表示求()是多少,求积时可看成()×(),先得出积(),再从右起点出()位小数,得()。3.笔算练习。0.32×47=1.6×52=64×0.25=1.37×21=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巩固练习三、拓展提高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分析:“买四赠一”的意思就是买5盒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方法一:先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20÷(4+1)=4(个)1.4×4×4=22.4(元)方法二:先求出20盒中一共有多少盒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盒一共需多少钱。20÷(4+1)×4=16(盒)1.4×16=22.4(元)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根据24×25=600,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240×25=()(2)2.4×25=()(3)()×25=0.6小结: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4.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指名学生朗读题目。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算式。组织学生列出竖式,033×4=(千米)求出结果。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核对计算的结果中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通过练习课的巩固,同学们对小数乘整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布置作业作业:1.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买四赠一”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复习引入1.口算。2.列竖式计算。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探究新知二、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师: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该怎样计算呢?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师: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师: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2.4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0.81.92生2:也可以把它们可作整数来计算(下左)。师: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样的方法计算。(上右)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小结: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师: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生: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3)教学例4。0.56×0.04师: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师: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出示讨论提纲。)讨论提纲:①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②怎样得到正确的积?(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教师以竖式中的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3.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生: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2.3×0.40.08×0.97.3×0.069.1×0.030.25×0.2345.9×3.5提问:怎样判断积有几位小数?2.用竖式计算。(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提问:你是怎样计算0.29×0.07的?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师: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师: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O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收获,并回答问题。)布置作业作业: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1、9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2.4×0.8=1.920.56×0.04=0.02241看、2算、3数、4点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教学难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复习准备1.口算。0.9×67×0.081.87×O0.24×21.4×0.30.12×61.6×54×0.2560×0.5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探究新知二、情景引入1.教学例5。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思路分析:(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2)追问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②“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回答:56×1.3)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让学生独立计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并集体订正。(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验证的?(板书验算,完善课题)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对与否。③观察法: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师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5)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生:因为两个因数中,56是整数,因数1.3中只有1个小数,所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应该点在2与8之间,即积应为72.8。师: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2.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布置作业作业:5、6、7课外作业: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0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例556×1.3=72.8(千米/时)56×1.31685672.8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复习巩固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1.口算:学生抢答:0.24×2=10×0.36=0.8×4=4.3×100=4.2×0.1=0.9×0.4=5.9×0=4×2.5=0.3×0.8=0.42×10=0.5×5=0.18×5=2.笔算:6.52×270.32×1.250.008×0.42510.9×0.38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1)两个因数一共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师总结: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笔算:0.85+1.9425.1-2.09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47×0.05()6.9×0.38()4.2×1.8()4.08×0.08()0.9×0.7()6×0.07()探究新知二、巩固练习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1)3.5×1.2(2)3.5×0.8(3)3.5×12.4×1.52.4×0.52.4×15.2×2.15.2×0.75.2×1提问: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师总结:在小数乘法中,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3.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小组讨论,得出题目信息,并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强调:仔细观察题目,这是一道关于单价、质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题目。单价可以通过秤的下方得知,而水果的质量则可以通过秤上的指针得出。4.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3题。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独立完成。拓展应用妈妈带小明到超市去买水果。你能帮小明的妈妈算算价钱吗?苹果每千克4.8元,妈妈买了2.5千克,妈妈应付多少钱?香蕉每千克5.9元,妈妈买了3.8千克香蕉,25元钱够吗?5.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4*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要根据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来决定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学生组内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巩固练习三、拓展提高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动脑筋”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4kg,大水桶能盛水11kg。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5kg水来?组织学生思考。答案提示:先把小桶装满水,倒入大桶中,如此反复3次,现在大桶内11kg,小桶内剩下1kg。把大桶内的水全部倒掉,把小桶内的1kg倒入大桶中,再把小桶装满,倒入大桶中,这时大桶内就有5kg水了。课堂小结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4、8、11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练习二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教学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先思考再回答:(1)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探究新知二、互动新授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1)学生自主回答。(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求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0.049×45。)学生算出:0.049×45=2.205(4)(出示)追问学生:如果给题目加一个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先让学生独立求出2.205的近似数,再交流:0.049×45=2.205≈2.2(亿个)让学生先说一说怎样保留积的一位小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0.049×45≈2.2(亿个),2.205要保留一个小数,因为0<5,舍去O和5,取2.2,即保留一位小数。(5)小结:求2.205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积的十分位上的数是O,0<5,所以要舍去小数部分的O和5,积的近似数约是9.9。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表示。(6)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2.拓展延伸。出示生活中要按实际情境取近似值的实际例子:(出示题目):一个箱子可以装13.5千克土豆,27箱的土豆可以装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5×27=364.5(千克)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学生约等于365千克,有的可能约等于364千克。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到底应该保留多少呢?通过讨论,学生会得出:364.5不够365千克,所以27箱不能装365千克土豆,只能装364千克。接着提问:如果是做衣服用多少布料,保留整数时要怎么办?引导学生小结:如果要算能装多少东西或用多少材料,即使小数大于四也要舍去,只保留整数部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得的积可以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积的近似数。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保留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是几;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巩固练习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按题目要求先计算出算式的乘积。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取积的近似值的。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学生汇报:3.85×2.5=9.625(元)≈9.63(元)时,问:题目没有要求取近似值,你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呢?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处理。强调: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因此9.625要约等于9.63。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生1:这节课我知道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生2:我还学会了有时还要根据生活实际来求积的近似值。布置作业作业: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1、2、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积的近似数0.049×45≈2.2(亿个)。0.049方法: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法求×45出结果。245196注意:计算结果要用“≈”表示。2.205↑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运算规律适用于小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生: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板书:0.7×1.2=1.2×0.7(0.8×O.5)×0.4=0.8×(0.5×0.4)(2.4+3.6)×0.5=2.4×0.5+3.6×0.5师: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生1:第一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生2:第二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结合律。生3:第三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分配律。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生4:说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板书:0.25×4.78×4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让学生在班级内汇报交流。(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想、算。)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怎样算简便。0.25×4.78×4=0.25×4×4.78=1×4.78=4.78教师板书:0.65×20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展示。)0.65×202=0.65×(200+2)=0.65×200+0.65×2=130+1.3=131.3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生1:我先找特殊的数202,因为202可以写成200+2,再把200和2分别与0.65相乘,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教师边说边板书,分解后再简算。)强调:实际做题时像方框里的那一步可以省略掉。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其他简算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每一道题分别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在计算类似101×0.45与2.73×99题时的关键是什么。3.计算下面各题(出示如下题目):50×0.13×0.21.25×0.7×0.80.3×2.5×0.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说说你们的收获。(我知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布置作业作业: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4、5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交换率: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率:(a+b)×c-a×c+bXcO.25×4.78×40.65×202=0.25×4×4.78(交换律)=0.65×(200+2)=1×4.78=0.65×200+0.65×2(分配律)=4.78=131.3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过程,熟练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回顾问题1.回顾问题,加深认识。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在计算中你有什么感受?(指4-5名学生回答:包括学困生、中、优生)学生说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也就是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出示练习⑴1.25×7.7×8=□×□×7.7⑵6.1×5.4+3.9×54=(□+□)×5.4⑶2.5×(10+4)=□×□+□×□⑷13×10.1=13×(□+□)=□×□+□×□让学生在独立填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填空的依据,加深对乘法运算律的认识和巩固。(交流时找中下等学生回答)2.运用定律,快速判断。每组题中你只需在A或B中选一题来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会选哪题呢?请你做在练习纸上。A、(8×5.27)×1.25A、4.5×99A、2.3×0.6+2.3×0.4B、(8×5.27)×1.24B、4.5×100-4.5×1B、2.3×0.6+0.4为什么选?运用什么定律?(汇报时指名中等学生回答)探究新知二、分层练习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出示练习。0.25×368×401.7×1017.8×9+7.85.5×9.812.5×2.5×0.8×419.7×5.3+4.7×19.7学生独立练习的同时,指名板演,做后共同订正。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⑴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组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分析:每箱有24瓶,每1.3元,则每箱要(24×1.3)元,图中一共有5箱,一共需要(24×1.3×5)元,该算式用交换律计算比较方便。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⑵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7题。完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指出板演学生是否正确。⑶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8、11题。先理解题意,获取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巩固练习三.拓展新知。(1)说一说:7.69×1012.5×(3.8×0.04)0.125×72观察这三道算式,哪个数最引起你的注意?你马上想到了几?它的好朋友8在哪里?你能找到吗?小结:我们要找出能凑整的数时,要根据它不同的“藏”法,采用不同方法把它“找”出来。⑵试一试:1.5×0.8+1.5×0.21.5×0.8+15×0.02第一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运用了什么定律。第二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还能直接用运算定律吗?为什么?。利用积不变,因数变化规律进行变形15×0.02=1.5×0.2,1.5×0.8+15×0.02=1.5×0.8+1.5×0.2出现了相同因数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技巧把数进行凑整,使计算简便。⑶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每千克白菜0.45元,妈妈买了3.7kg,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思考:分析解答: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算式0.42×3.7≈1.67(元)教师提示:因为人民币的最小面值是“1”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中,“分”所对应的是百分数。所以在计算有关钱的问题时,即使没有要求取近似数,如果最后结果的小数位数多于两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作业: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9、10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练习三24×1.3×5单价×数量=总价0.42×3.7≈1.67(元)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复习引入计算下列各式:0.9×0.9×1O01.25×0.5×81.86×3.04+0.14×3.04教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师:刚才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板书课题)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生1:图中的这位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0.8kg肉,每千克肉26.5元。生2:鸡蛋有10元一盒的和20元一盒的。生3:图片中的这位妈妈只带了100元。师:很好!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下表所示:(教材第15页表格)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肉2
.50.8鸡蛋101师:同学们能将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吗?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材第15页表格。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生4:这位妈妈买完2袋大米和0.8kg的肉,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师:那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生1:我是用计算器算的。买2袋大米和0.8kg肉所花去的钱是61.2+21.2=82.4(元),100-82.4=17.6(元),17.6>10,所以用剩下的钱够买10元一盒的鸡蛋。生2:我是估算的。1袋大米不到31元,2袋大米不到62元;肉的价钱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用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师: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呢?生3:我也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1袋大米超过30元,2袋大米超过60元;lkg肉超过25元,0.8kg肉也就超过25×0.8=20(元)。如果再买20元一盒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60+20+30=110(元),110>100,所以用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2.回顾与反思对比用计算器和估算两种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有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单。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没有超过100元,说明带10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数往小了估,正好等于或大于100元,说明带100元钱不够。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3题。这个房间地面的面积为:8.1×5.2=42.12(平方米)。一块地砖的面积为:0.6×0.6=0.36(平方米),100块地砖的面积一共是0.36×100=36(平方米),36<42.12,所以100块这样的地砖不够铺这个房间的地面。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4题。0.25×15=3.75(千米),所以王老师家离学校3.75千米。5×0.8=4(千米),4>3.75,所以王老师步行0.8小时能到学校。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布置作业作业: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1、2、5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61.
肉26.50.821.2鸡蛋10110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讨论及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都坐过什么车?(学生自由回答,有坐公交、出租车、自家的轿车、骑自行车和走路等)教师: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探究新知二、探索新知1.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出示: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超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汇报。(1)出租车3km以内(含3km)收费7元。(2)单程行驶3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3)不足1km按1km计算。2.出示教材第16页例9。教师: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km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同桌相互交流订正。教师引导:(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6.3km,但不足1km按1km计算,那共需要付7km的费用。(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3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3)前面3km应付7元,后面4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方法1:7+1.5×4-7+6=13(元)方法2:1.5×7=10.5(元)前3km少算:7-1.5×3=2.5(元)应付:10.5+2.5=13(元)3.学生完成教材第16页“回顾与反思”的表格。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行驶的里程/km123456789出租车费/元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教师提示:这类题目比较难,收费分50度以内的部分和超过50度的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往往容易把这两部分混淆。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答案50×0.52+45×0.62=53.9(元)答:刘老师本月应缴纳53.9元电费。2.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8*题。组织学生读题,并指明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再集体订正。分析:先求出超出3分钟的收费是多少元,再加上3分钟内的0.22元收费,就是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解答:8分29秒按9分计算。0.11×(9-3)+0.22=0.88(元)答: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是0.88元。3.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9*题。学生阅读题目,归纳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分析:先求出超过100g的部分应付,再加上100g应付,两部分加起来就是一共应付邮费。(1)135-100=359(g)35g按100g计算。5×0.80+1.20=5.2(元)答:应付邮费5.2元。(2)262-100=162(g)162g按200g计算。2.00×2+1.20×5=10(元)答:应付邮费10元。(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课堂小结四、课后小结同学们学会如何解决这类型的问题了吗?布置作业作业: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6、7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方法1:7+1.5×4-7+6=13(元)方法2:1.5×7=10.5(元)前3km少算:7-1.5×3=2.5(元)应付:10.5+2.5=13(元)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法则以及灵活取积的近似值,通过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过程与方法:培养学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了,这节课我们把所学的内容回顾复习一下。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板书:小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探究新知二、练习沟通1.出示练习①0.72×5②6.5×8.4③2.9×0.07④2.5×6⑤1.2×199⑥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⑦203×5.5⑧3.7×4.6把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小数乘整数:①④⑤⑦小数乘小数:②③⑥⑧2.复习小数乘整数(1)0.72×5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2)再出示1.2×19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方法一,按照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来做。方法二,运用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来做。重点引导学生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1.2×199:口述:先把199变为2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让学生试做203×5.5,说一说怎样运用简便方法?总结: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先观察数字的特点。3、复习小数乘小数(1)独立完成笔算。指名板书。(2)指名讲算法出示:0.8×0.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怎样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0.8×0.9:口述: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因数0.9要对着上面0.8对齐,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然后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乘号写在数的左侧,等号线用尺子画。2.9×0.07:出示两位小数乘三位小数,并不是小数点和小数点对齐,而是末位和末位对齐,然后按照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师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然后再确定积中的小数点位置。三、典例分析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0.36×0.04=0.12×0.5=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易错点剖析】在给乘积点小数点时,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时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再点小数点;另一种是积的末尾有O时,点上小数点后最后的O可以去掉。【归纳点评】通过两道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熟记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牢固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2.下面各题的计算结果对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并改正。2.7×1.8=48.625×0.6=26第一个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因为两个因数中共有两位小数,而积里面只有一位小数,所以是错误的;第二个计算结果也是错误的,因为0.6比1小,所以相乘的积应该比第一个因数小,而26比25大,所以是错误的。改正:2.7×1.8=4.8625×0.6=15【易错点剖析】在检验小数乘法的积是否正确时,有多种验算方法,也就是说验算方法不唯一性,不管选哪种方法都是正确的。3.选一选:34.99×0.2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A.7B.7.00C.6.99【易错点剖析】34.99×0.2=6.998,6.998保留两位小数约是7.00,这里的“O”不能去掉,因为“0”在这里起到了占位的作用。【归纳点评】在求积的近似数时,要求保留几位小数就要保留几位小数,如果数位上的数满十向前一位进位,也要用“O”来占位。4.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为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50×0.52+45×0.62=53.9(元)【易错点剖析】这类收费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收费分:50度以内的部分和超过50度的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往往容易把这两部分混淆。巩固练习四、拓展提高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师:你能用简便方法来计算这两道题吗?0.65×1.3+0.65×1.70.25×9+0.25小组讨论、计算、汇报。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简便,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生1:0.65×1.3+0.65×1.7=0.65×(1.3+1.7)=0.65×3=1.95生2:0.25×9+0.25=0.25×(9+1)=0.25×10=2.5生3:我有个小窍门帮助同学们记忆乘法分配律。例如0.65×1.3+0.65×1.7=0.65×(1.3+1.7)我爱爸爸和我爱妈妈缩为我爱爸爸和妈妈师:很好,用语文课上常用的缩写兔子来记乘法分配律,真是奇思妙想。课堂小结五、小结质疑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布置作业作业:1.用竖式计算0.76×0.321.08×250.25×0.046(保留两位小数)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5-0.125)×856.5×99+56.54.8×100.1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0.65×1.3+0.65×1.7=0.65×(1.3+1.7)我爱爸爸和我爱妈妈缩为我爱爸爸和妈妈课后反思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单元教学措施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单元教学课时数3课时1.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3.练习五………1课时单元教学主备教师闫飞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二单元: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情境引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某班看一看。看,这是张亮班级里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那一列同学的座位)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个、从后面数第3个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说清数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探究新知二、互动新授(一)明确行、列的意义1.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行)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第2列、第3行)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位置等)让学生随便指图上一人,同桌互相说一说他的位置。(学生练习)(二)认识数对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2.质疑: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强调并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1.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王艳、赵雪等)学生回答: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2.讨论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四)应用知识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2.你能用数对表示你的前后左右邻居吗?说一说,并思考有什么发现。(1)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并讨论。(2)引导学生明确:前后邻居数对的第一个数与自己相同,左右邻居数对的第二个数与自己相同。3.做游戏:教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4.找数对:大家来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对。学生自由发言,指名学生说一说,如找座位,找楼座等。巩固练习三、巩固拓展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说一说。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生1: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生2: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师:除了以上两位同学所说的之外,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还要注意,列是从左往右数,行是从前往后数。布置作业作业: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竖排一列左一右横排一行前一后数对(列,行)课后反思总第课时课题课题:第二单元: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准备师:多媒体。生:方格纸。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情境引入1.复习: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谁来说一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2.导入:(出示如下示意图)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可数对的知识,先来看下面的示意图,你们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的位置吗?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大门引导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所在的位置。指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确定它们的位置的。探究新知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20页“动物园示意图”。(1)引导学生观察图,并比较它和刚才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2)提出问题: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纵向排列的数字表示行,从下往上数;横向排列的数字表示列,从左往右数。图上的数字表明行和列的起点均为O。(3)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方格图,问: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指生回答:大门(3,O)。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小组互相交流、探讨,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集体订正,并用多媒体出示各场馆的位置:大象馆(1,4)猴山(2,2)大门(3,O)熊猫馆(3,5)海洋馆(6,4)2.指生到黑板指一指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O,3)、狮虎山(4,3)。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回答:飞禽馆(1,1)是在第一列第一行,猩猩馆是(1,3)在最左边一列第3行,狮虎山是(4,3)在第四列第三行。3.拓展延伸。(l)引导学生分别观察飞禽馆、大象馆以及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图中的位置和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大象馆和飞禽馆在同一列,它们的数对第一个数相同;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同一行,它们的数对第二个数相同。师小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2)质疑: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小组交流,并指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确定这个场馆在哪一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4.找生活中的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例子吗?小组讨论交流,如: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十字绣、围棋棋谱等。巩固练习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确定的。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自主完成,然后同桌互说。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 管理人员的年度工作计划8篇
- 开学学生演讲稿范文(33篇)
- 高三冲刺的加油稿范文(3篇)
-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心得体会
- 设计承诺书15篇
- 陕西省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无答案)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广东高考语文三年模拟真题(21-23年)知识点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 标准劳务外包协议
- 《小学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4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 旅游小程序策划方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急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 员工试用期转正评估问卷调查(360评估)
- 脊柱结核患者护理查房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第一课时)说课稿
- 邓丽君组曲 女声三部合唱谱
- 《孙周兴: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2021-2022超星尔雅课后测试答案
- 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