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_第1页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_第2页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_第3页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_第4页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复习提纲第一章:1、近代资产阶级学者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卢梭对启蒙运动的奉献重要是:社会契约理论和反思与忏悔精神。重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爱弥儿》等。在其最重要的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卢梭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契约理论。而在《忏悔录》中,卢梭以自传的形式,剖析了人性的诸多弱点,被认为是人性反思与忏悔的经典之作孟德斯鸠被称为现代化政治制度的设计师。在《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中他提出了完备可行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理论,从而为现代政治制度设计出了基本框架和蓝图。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演变论,指出社会的演变有其自身的因素,只能通过科学而非上帝的意志来加以揭示。他以理性论反对中世纪以来的神性论,抨击天主教会和宗教迷信,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从主线上动摇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学派

这是以狄德罗、达朗贝尔、霍尔巴赫和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围绕《百科全书》的编撰而形成的思想学术流派百科全书学派高举科学和理性的批判大旗,揭露和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用科学知识点亮了人们的头脑。他们从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出发,宣扬唯物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的神学说教;宣扬主权在民的思想,以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宣传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如牛顿力学和近代物理学,批判唯心论和宗教神学。2、当代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指国家的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国家拥有两个权力系统,但君主地位高于议会,君主权力超过宪法权力的一种政体。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二战结束前的日本,当代的摩洛哥、约旦等、尼泊尔、科威特②议会君主立宪制:指国家的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但议会地位高于君主的一种政体。(简称议会君主制)是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当代有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典、挪威、丹麦、、西班牙、日本、泰国等国(2)共和制①议会共和制指资本主义国家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不掌握实权(“虚位元首”)的一种政体。最重要的特性: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典型:德国、意大利、芬兰、希腊、奥地利、冰岛、印度、新加坡、以色列、葡萄牙等总统共和制含义:指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政府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的政体典型:美国(最早)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尼加、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特点:总统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领导权;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并有监督政府行政,对总统及高级官员的违宪或渎职行为可予以弹劾;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设有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半总统共和制含义: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在保存一定议会共和制政体形式基础上,大力强化总统职权的政体形式。亦称“半总统制政体”或“混合型的议会-总统制政体”。政府与议会有一定的联系;加强了总统的行政职权典型:法国委员共和制(也称委员会制)含义: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政体,亦称“合议制”政体。特点:委员会的委员权限平等、重要决策通过合议裁决。典型:瑞士3、重要国家的国家结构和政体形式1.含义: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2.类型:①单一制:含义:指将国土按地区划提成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特点: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统一的行政机关体系、统一的国籍。典型如:日本英国、意大利、挪威、瑞典、英国②复合制指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A、联邦制国家:是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统一国家。多部宪法、多套政府体制、多套法律体系、公民有多重国籍、地方有一定国际独立性。B、邦联制:是由两个以上的独立主权国家基于某些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单一制和联邦制的比较简表:单一制联邦制性质就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联盟国家法律体系全国只有一个宪法整个联邦的宪法、法律,各组成单位尚有自己的宪法和国家机构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从国家机构的组成看,除有联邦中央政府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公民国籍公民只有一种国籍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国公民联邦的权力是来源于各成员国的参与,各州或共和国的权力只能在各州或共和国内部行使对外关系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不具有代表国家行使外交的权力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权力来源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不具有代表国家行使外交的权力联邦的权力是来源于各成员国的参与,各州或共和国的权力只能在各州或共和国内部行使典型国家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等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等第二章:1、西方国家宪法思想与宪法原则宪法思想:宪法思想是指形成宪法或指导宪法制定与实行的思想文化基础。宪法是一国政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体现。任何宪法,都有其生成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近代宪法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而宪法思想的萌芽早在古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就已存在。体现在西方国家宪法中的思想文化基础是根源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理论,后在西方近代霍布斯、洛克、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人的理论中得以形成和完善,并在当代西方的政治思潮中得到一定限度的发展。概括而言,西方宪法思想重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理论论述中:1.人民主权论;2.法治论;其重要内容涉及: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官员应尽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被告有辩护的权利;保护公民自由的司法程序等等。3.分权论。分权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三权分立”论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其分权思想,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使三权互相平衡互相制约。4.道德法律化论。西方的多数自由民主思想家认为法律应包容着理性、正义等道德成分或道德要通过法律的保证才干实现,政治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宪法原则:(1)主权在民原则:相对于主权在君的理论,人民主权又与民治政府结合起来。人民主权实在是民治政体的基础和目的。实现民治政府的理解:①是通过选民选举产生国家政权机构②建立政府对民众负责的政治机制③实现公众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政治意义:否认了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现代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基础。(2)法治主义原则:一部好的宪法应体现法治主义的基本内涵:①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②法治必须限制政府权力③法治必须保障公民权利④法治必须坚持司法独立意义: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实现法治对一个道德体系的构建也是不容忽视的。(3)分权制衡原则:国家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并规定由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及司法机构分别行使。(4)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含义:所谓公民基本权利,就是指公民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条件,是国家法律和政府行为应当提供保证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内容:①财产权(最主线性的权利)是其他权利产生存在和产生的基础)、②平等权(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履行应尽的义务)、③自由权(宪法规定人的自由氛围人身自由、迁徙自由、和精神自由)④受益权(指公民为了自身的利益规定国家爱采用某种措施,使之在经济、文化、社会服务、司法等方面获得自由,或使其得到帮助。收益权分为积极的收益权如公民的居住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权利,和悲观的收益权,如:请愿权、诉愿权、诉讼权等政治参与权是指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具体涉及选举权,被选举权、立法创制权、罢免权、全民公决权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宪法规定权利保障制度是具体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条件。根据具体宪法规定来看,可分为“限制性保障”和“指导性保障”限制性保障:有的宪法条款就其所规定的公民的具体权利内容,对也许出现的原则相悖的立法作出限制性规定指导性保障:有的宪法条款在具体规范公民基本权利内容的同时,对也许出现的相关立法作出原则性的指导。2、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以宪法的表现形式来区分成文宪法:含义:即是以一个成文的法典形式出现的宪法,它集中、明确地表述和规定了有关宪法规范的内容。重要的内容结构有以下部分:1.序言。2.正文(最为重要的规范)。3.宪法保障制度。4.附则。——美国于1787年颁布的宪法是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含义:不具有成文的法典,其宪法规范是通过在历史演进中形一系列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表现出来的。当代西方国家中只有英国、以色列实行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以创制和修改宪法程序的繁简来区分3、民定宪法和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依据制宪者的主体身份来区分4、联邦宪法和州宪法——以宪法合用的范围来区分第三章:1、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西方国家现代选举制度的建立是从议会选举开始的。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重要内容就是选举立法机构议员或选举政府行政首脑。(1)普遍选举权原则:对于性别、年龄、收入、种族、等限制作出的规定(2)平等选举权原则:指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有一次投票权,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和效力是相同的;即“一人一票,每票等值”英国:英国选举制度中曾存在多种不平等的现象议会议员名额分派不均。——人口众多的工业化城市无权选送议员,已经没落的传统选区仍然占据大量义席每张票的价值不等。——等级投票制度、“复票制”选区人口比例不均衡。——“选举地理学”(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间接选举,就是由选民投票选出选举人或选举人团,再由选举人(或选举人团)投票选出。现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重要的选举都实行直接选举。——美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的选举、法国国民议会和总统的选举、德国议会选举、日本国会选举、俄罗斯总统及议会的选举等。当代西方国家实行间接选举的有:美国总统的选举、德国总统的选举、意大利总统的选举、以及法国议会参议员的选举等。(4)、秘密投票原则含义:指选民遵循有关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进行秘密投票,选票不向别人公开。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着公开投票的制度——就是在公开的环境下选民公开表达自己的投票意向。具体方式有举手表决、唱名表决、呼声表决、双记名表决等方式。1856年澳大利亚最先实行无记名投票。2、普选制的确立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才基本上确认了普选权原则指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英国172023制定的法律中,规定了议会议员要有很高的财产资格。——在英国资产阶级取得革命政权的一百年间,拥有选举权的公民仅占全国成年男子人口总数的5%,其中绝大部分是贵族,中、小资产阶级都没有选举权。1832年进行了第一次选举制度改革。1867年再次进行选举制度改革。1884年,英国又一次进行选举制度改革。192023,英国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1928年,再次规定减少女性选民年龄。1969年,英国选民年龄才被降至18岁,至此,实现了普遍的选举权原则。法国1791年制定的宪法将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悲观公民”。1793年宪法。宪法规定由公民直接选举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基本实现年满2l岁的男性公民的选举权。1848年宪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法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凡年满25岁的公民则享有被选举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年满21的男性公民拥有选举权。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中正式规定妇女拥有选举权。1974年,法国将选民年龄从21岁降至18岁,选举制度在几经波折之后最终实现了普遍的选举权原则。美国19世纪30-60年代开始逐渐取消对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192023,美国国会通过第19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妇女开始享有选举权。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仍有很多的州以限制黑人参与选举为目的,规定了一系列限制性条件。“人头税条款”、“文化测验条款”、“祖父条款”1971年美国宪法第26条修正案得以批准,该项修正案规定将美国选民的年龄从21岁降至18岁,自此美国实现了普遍的选举权原则。3、选举制度西方国家选举类型1、大选议会制国家的大选重要是选举产生议会代表,并由议会多数党负责组织政府。总统制国家的大选则是选举国家行政首脑。英国的大选时议会下议院议员的选举。每5年一次;日本的大选是众议院的选举,每4年一次;美国的大选是总统选举,每4年一次,法国、俄罗斯的大选都是指总统选举2、中期选举——美国每2年举行一次国会议员的选举,因正值两届大选的中间,又称为中期选举。3、预选——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特殊环节,被人们成为美国总统的第一轮选举4、总统选举,决定执政党的产生,如美国总统、法国俄罗斯总统的选举。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5、议会选举:在实行议会制国家的大选,一般是通过选民以选区为单位选出本选区代表的方式直接产生。6、地方选举和州选举:在西方国家,相对于国家中央政府选举而言,还存在地方选举或州选举。单一制国家省、市、县镇级别的选举和联邦制国家中联邦组成单位的选举。四、选举组织——具体主持、办理国家选举事务的专门机构1、选举组织的建立具有以下特点:①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建立的,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一般分为中央、地方、选区等几个层级,中央选举组织的基本职责是就全国性的选举活动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协调选务工作,解决选举过程中的问题,受理有关选举的上诉等。地方基层选举组织则负责执行具体的选举事务,涉及选民登记、审核候选人资格、培训选务官员、设计选票、选区划分、组织投票、选票计算、监督选举计划的完毕、报告选举结果等。②是政治中立的管理性机构。③是一个协调和服务性机构。——选举组织的工作方式应当是公开透明的。五、选举的参与1、选民资格及选民登记制度①选民资格:西方国家还是作出以下具体限制规定。A、变相的财产限制。B、居住时间限制。C、文化限度限制。D、性别限制。E、职业限制。②选民登记制度——通过登记方式对选民身份的认定。不予进行选民登记的有以下情况:特殊职业、职务者;因刑事犯罪被剥夺选举权的人;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无正常行为能力的人;被教养、收容者、无业游民。2、候选人资格及候选人提名制度①候选人资格A、国家元首候选人资格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一般为共和制国家的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法律规定总统候选人的资格:一是年满40岁;二是服过兵役;三是法律规定有资格的公民,即依法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虽然规定可以自己报名,但必须有至少100名现任国民议会议员、参议员、经济与社会委员会成员、地方议员或市长的提名担保,其中要至少来自10个不同的省和海外领地,1976年更提高到500名上述成员的提名担保,这500个人至少要来自30个不同的省和海外领地。同一个省的成员不得超过1/10,并且还要交1万法郎的保证金。B、议员候选人资格西方国家对立法机构议员资格的规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年龄资格。第二,国籍资格。第三,居住限制。第四,职业限制。②候选人提名制度,A、候选人的提名权归属问题。候选人的提名权属于选民和政党B、选举保证金制度。被提名为候选人后必须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假如选举中所获选票达成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获发还,否则由国家没收C、候选人提名方式。总统制的总统候选人重要是政党提名。4、保证金制度:被提名为候选人后必须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假如选举中所获选票达成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获发还,否则由国家没收。保证金可以被看作是对参与竞选活动的承诺。各国对不同职位候选人应缴纳的保证金数额规定不同。5、多数代表制(1)含义:是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多数选民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单当选,而得票较少的候选人或政党落败。(2)分类:①相对多数代表制:即由活得一选区最多选票候选人选,通俗地说是“谁胜谁当选”即使胜负之间只有薄弱的差距,其结果也成定局。英国、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等国家的议院议员选举、没过参、众两院及总统选举、日本部分众议院议员选举都是采用相对多数代表制。②绝对多数代表制:即在一选区内获得超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当选。也就是以当选者不仅仅是获得选票最多的,并且所获选票必须超过该选区选民投票的一个绝对多数。一般为选民投票的50%③对多数代表制的分析: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用于小选区制,也可以用于大选区制,既可以用于选举议员的群体性选举活动,也可以用于选举国家元首的个人选举。此外,相对多数代表制的计票方法往往忽略大多数选民的投票意愿,当选者只是少数选民的选择。6、比例代表制;含义:是由参与议会选举的各政党或政党联盟根据其所获选票多少按比例分派议席;它合用于大选举区制。当选基数的计票方法:按照比例代表制分派议会议席,需要有一定的计票方法,一方面需要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当选基数”,也就是候选人进入议会最低得票数,每个参选政党得到一个当选基数,就是可以获得议会中的一个议席;一个政党所得选票中包含的当选基数越多,它在议会中取得的议席就越多。1855年,丹麦一方面采用比例代表制选举立法机构。对比列代表制的分析:在一定的限度上满足了西方国家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下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需求,可以有助于小党派进入议会,在议会中占有一定的议席,从而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立法决策的过程。但是,比例代表制却无法改变政治选举中大党占据优势地位的事实。同时,容易出现多数党进入议会,使内阁政府频繁更迭的状况。第四章:1、现代西方政党的基础和方式近现代意义上的合法时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基础。具体来说:①经济基础:对于资产阶级政党而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自由平等、竞争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利益主体原则、自由平等原则等原则和契约原则,形成参与国家政治管理活动的经济基础和行为规范。对于无产阶级而言,它是资产主义关系矛盾锋利的产物。②政治基础:对于资产阶级而言,代议制政府的确立,普选权的扩大;立法机构中联盟的建立,政党的集团化,以及全国性的选举机构发明了强有力的动机;也使政治竞争组织结识到在选民头脑中确立清楚的政治特性的重要性;为政党政治提供了合适的制度环境,对于无产阶级而言,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标榜的平等、自由政治为其产生和形成提供了政治动力和政治手段。思想基础:自由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如:天赋人权学说、自然法理论、人民主权学说等成为资产阶级政党发明者的重要思想基础。对于无产阶级而言,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社会基础:对于资产阶级而言,多党政党是在社会结构多元化的经验和事实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利益集团的分化和多元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形成的利益协商,契约关系实现各自利益的机制以及游戏规则,构成了西方政党产生的社会基础。对于无产阶级而言,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成为其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基础。西方国家政党产生的方式的两种途径:(1)初期合法一般由议会内的党组织为适应选举需要而发展为全国性政党。如:英国的托利党(后来的保守党)、辉格党(2)议会外的政治社团通过参与选举和其他政治活动逐渐演变为政党。英国的工党,现代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重要政党都是通过选举进入议会的。2、政党的作用1、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①作为政治利益的代表者,政党需要反映和表达其所代表的比较广泛的政治阶级和团队的需要。②作为政治利益聚合者,政党聚合的是众多利益集团联盟或阶层的利益,通常是长远和全局性的。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与国家政权①为实现获取或维护国家政权的目的,政党不仅需要为选民提供政策选择和治国方案,还必须为选民提供本党执政人员的方案。②政党必须通过参与选举,通过赢得选举获取或参与政权。3、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①政党通过选举获得议席,通过立法程序,将本党政纲和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②通过选举获得行政组阁权,使本党骨干担任政府部长或要职,忠实地执行党的政策和主张。③间接影响国家司法权力,维护政党的统治利益。4、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和公民的利益选举监督、议会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5、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实现政治社会化3、议会党团:含义:

议会内属于同一个政党或属于几个政党的政治倾向相同的议员组成的集团。起源于英国。

议会党团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

:①一个政党单独组成本党议会党团。大多数具有一定数量议员的政党都采用这一组织形式。并以该党名称命名。②由两个以上的政党的议员联合组成一个议会党团。③跨国议会党团。在某些区域性的国际组织的议会(如欧洲议会)中,即由各成员国的有关政党的议员组成的政党组织。占有少数议席的政党的议员有的依附或参与别的政党的议会党团。议会党团的任务是,贯彻本党的大纲和政策,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步调。在内阁制国家,议会党团的作用较大,特别是占有议会多数席位的执政党,党的领袖凭借它来控制整个议会。在多党制国家,各政党的议会党团往往影响整个政局。4、影子内阁:含义:所谓“影子内阁”是指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在野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它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本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这种制度由英国保守党首创,后为一些英联邦国家所采用。意义:影子内阁”虽名曰“影子”,但无论从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实际作用方式来看,还是考虑到它的前程和归宿,都远非“影子”可比。“影子内阁”不仅不附和当任内阁,反而以同它争斗为乐。“影子内阁”会给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其存在是为了促使当任内阁倒台,并最终取而代之。称“影子内阁”为“预备内阁”或“在野内阁”似乎更为确切。5、两党制和多党制及其优劣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两个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国家重要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其中英国和美国的两党制最为典型。最早产生于英国。两党制的共同特点:①两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长期居统治地位,都具有单独执政的实力,其他合法无法与之竞争。②两党轮流执政③两党通常是一个党在朝,一个在野,彼此互相袭击,互相挑剔,处在对峙状态,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不危及现存政治制度的基础上。④定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为两大党和平接管政权提供了合法的机会。英国两党制的形成:两党制是在英国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大政党竞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辉格党和托利党先后交替执政时期;第二阶段是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时期;第三阶段是保守党与工党轮流执政时期。——是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英国两党制的特点:A.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B.上议院议员由贵族世袭或国王任命,与政党制度无关,下议院由选举产生,多数党党魁担任首相,内阁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执政党不仅掌握行政权,也掌握立法权。C.英国两党采用集中制。为了保证执政党的议案能在下院顺利通过,政策得到有效地贯彻,每次重要投票,议员的投票意向由所属政党决定。D.此外,在组织结构上,中央和地方组织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纽带。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第一阶段是两党制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两党制的形成阶段,重要标志:两党都建立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并由此提名总统候选人;在过会外有比较健全的组织;民主党和辉格党轮流执政,并占据了国会的所有席位。第三阶段是两党制的最终确立阶段。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最终确立。美国两党制表现形式的特点:①不存在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严格区分,一般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失败的党为在野党或反对党。两党在国会中的议席的多少与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地位无关。②政府(内阁)的组成部决定于政党在国会中的席位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总统的选举。③政府(内阁)的更迭不取决于国会选举,而决定于总统的选举④两党壁垒并不深严,两党的社会基础没有明显的差异。英美两党制长期稳定的因素:选举制度的因素历史二元因素,美国结果利益双元性的产物政党制度的因素政治文化因素多党制国家政治特点:①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少则五六个党,多则上百个党,各党派的社会背景和利益基础又十分复杂;②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重要由于联合执政联盟很不稳定,一旦破裂,即导致政府危机;③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并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④党制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控制劳动人民的工具,基本上由大资产阶级控制。两党制的优点:轮流执政,政治生活比较活跃,民主限度高,政策制定考虑到各阶层的利益,比较完备,监督有力,清廉限度高。缺陷:竞选的费用大,两党间互相袭击,丑闻不断,政府信誉扫地,政策制定周期长,过程复杂,政策连续性不强,在应对突发紧急事件时不如一党制快捷。代表国家:美国多党制弊端:1.政治相对混乱,政党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解散重新选举,容易引发政局动荡,不利于政局稳定。2.政权交替,导致前任政权期间的一些政策不能连续推动,导致资源浪费3.各党派追逐利益,当选,由此产生相称规模的附加资源消耗优点是各社会阶层都有广泛的代表性

典型国家:日本6、重要国家的政党制度和重要政党国家重要政党名称政党制度政体结构形式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制总统制联邦制英国工党、保守党、自由党两党制君主立宪制联邦制日本自民党、公明党、社民党多党制君主立宪制单一制法国社会党、保卫共和联盟、国民阵线多党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单一制德国联盟党、社民党多党制议会共和制联邦制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自由民主党多党制总统制联邦制第五章:1、议会的地位西方国家议会的职权与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地位密切相关。议会的地位因各国政体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总统制共和国的议会的职权又大于二元君主制国家的议会职权。具体有以下情况: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其法律地位居于行政和司法之上。如: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②议会是国家最高的、唯一的立法机关,但不是最高的权利机观,议会于总统、法院在法律地位上三权分权与制衡。如:美国国会③议会仅是立法机关,职权有限。2、重要职权1、立法权立法权一般指立法机关(议会或其他代议机构)制定、修改、通过和废止法律的权力,是统治集团将其意志升华为国家意志即法律的权力,也是立法机关首要而传统的权力。西方各国议会的立法范围各异。在西方联邦制国家,联邦的立法权限与各州的立法权限的划分,一般在宪法中加以列举和规定。立法程序重要涉及提出法案、审议法案、通过法案和公布法律四个阶段。①提出法案主体:议员、议会中的委员会、国家元首、政府、一定数量的公民②审议(讨论)法案A、审议(讨论)法案的程序B、常设委员会在审议(讨论)法案中的作用C、审议和讨论议案或法律草案过程中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的影响③通过法案A、以普通程序通过法律。B、以公民复决方式通过法律。④公布法律⑤委托立法: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由后者依据授权法制定具有和法律同等效力的规范性文献的行为。2、财政权指议会审议和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财政决算的权力。议会财政权的内容重要是批准政府的预算和决算。根据规定,政府每年的总收入和总支出都须得到议会事先的批准,支出的分派细目也需经议会批准,政府的支出只能限于议会批准的范围之内。因此,政府事先编制出某一期限内(通常为一年)国家收入和支出数额的方案,以得到议会的批准,这就是财政预算。同时,政府对上一个期限内政府收人和支出的数额作出总结,并向议会报告,这就是财政决算。在西方两院制国家,大多数下院享有审议财政议案的优先权。议会有权审议、修改或否决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也就是审议、修改或否决政府的施政方针。3、监督权一般指立法机关(议会)行使的除财政权以外的监督政府的权力。A、质询权一般指议员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政府首脑或政府部长就内阁的施政方针、行政措施及其他事项进行质疑并规定解释、说明和答辩。质询由英国在18世纪首创。质询从性质上可细分为询问和质询两种。其中,质询是提上议会议事上的。B、倒阁权指在议会内阁制国家,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支持和信任,若议会对内阁表达不信任,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倒阁权被认为是内阁制国家议会监督政府最具有威胁性的一种权力。在西方国家的议会实践中,议会对政府(内阁)表达不信任,可以采用5种不同的方式。C、调查权指议会为了立法和监督政府的工作,组织专门机构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调查的权力。议会的调查权重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a.为了某项立法或补救性立法需查明事实真相而展开的立法调查b.为解决选举诉讼而展开的选举调查;c.针对政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渎职行为而进行的政治调查;d.涉及国家机关侵犯公民权利问题的调查。调查的方法一般由议会各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举行各种听证会或调查会,传唤或接受有关政府官员、压力集团代表或公民个人在听证会或调查会上公开或秘密地提供证词和记录,被传讯者若拒绝出席或作证,司法部门便可以“鄙视国会”的罪名对其提出刑事诉讼。D、弹劾权指西方国家的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近代弹劾制始于14世纪的英国。在内阁制国家,议会进行弹劾的对象限于总统和最高法院法官;在总统制国家(如美国),弹劾的对象涉及一切高级联邦官员(涉及总统、政府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州长等)。从西方各国的实践看,议会行使弹劾权是非常慎重的。E、议会的其他职权。①批准条约权一是对外缔结一切跳跃必须通过议会批准和批准方能生效。二是对外缔结条约中只有其中某些重要的条约或法律规定的某些方面的条约和协定必须通过议会批准。②批准人事任命权。一是议会推荐某些官员候选人提交国家元首任命二是议会直接批准或赞同政府对某些高级官员的任命。3、议会的议事规则㈠议会的会议1、常会(例行会议)即定期召开的议会会议,是议会会议的重要形式和工作程序的基础。2、非常会议(涉及临时会议、特别会议和紧急会议)指议会在常会会期之外,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而召开的会议。3、议会的休会指议会的任何一院可以通过决议在会期中中止活动。涉及自行休会和被动休会。4、议会的闭会:指议会因会期届满或会期未满但任务已完毕而闭会。类型有自动闭会,被动闭会,特别闭会5、议会的解散㈡议会的议事规则①、法定人数规则指议会需要一定数量的议员出席,才干使议会作出的决议和通过的法案有效。②、会议公开原则:指议会活动在国民的监视和批评下进行,议会会议公开举行,议院大会允许外人旁听,允许新闻媒体跟踪报道以及公开发表议事记录等。③、一事不再议规则指在同一会期内,议会所否决的法案不得再进行提出。④、议员在会议中发言不得追究规则指议员不违反国家法律,发言均受保护,不得由于观点异同而追究法律责任。⑤、法案必须两院一致通过规则一般而言,在两院制的国家,只有经议会两院通过的法律才有效。第六章:1、元首的地位和权力对外:国家元首代表国家,是国家的象征。作为元首,元首有权派遣本国使节,签署本国国书,有外交特权,对外谈判,是主权国家行使权力的象征。对内:国家元首居于国家机构的首脑部位。不同政体制的国家,地位也不同。①也许元首是最高国家行政权力的一部分。如美国。②也也许是最高权力机关的一部分如英国的英王③也有掌握实权如美国、法国、俄罗斯等的总统,④也肯能是虚位元首如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共和制下不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统元首的职权: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议会权,外交权,统帅军队权,任免权,赦免权,荣典权2、实位元首和虚位元首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不一,各国元首的职位的性质、范围和行使的方式差别很大。在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日本、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只有形式上享有的广泛的权力,实际权力都由内阁、议会和法院等机构以君主的名义在行使,有的则仅是纯礼仪性的权限。因而被称为虚位元首或虚位君主。相对于虚位元首,具有实权的元首。3、英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①作为国家元首,英王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②英王作为英联邦统一的象征,发挥着维系英国与英联邦各国传统关系的作用③作为国家元首,英王虽远离政治,但非完全游离于政策制定过程,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国事顾问的作用④在政府面临危机时刻,英王起到了维护政局稳定的重要作用4、政府组成的基本原则1、相容或不相容原则。一种是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一般实行不相容原则。二是实行内阁制政府的国家,绝大多数则实行相容原则,即政府成员必须是议员,不是议员不能担任政府职务。三是一部分政府成员必须是议员。西方国家之所以有的采用相容原则,有的采用不相容原则,重要是由政府体制决定的。2、严禁兼职和从事副业性活动的原则。美国:美国1978年颁布的《从政道德法》也有这方面的规定,如规定“个人利益与其担任的公职不能发生冲突”。3、公布财产原则。美国:美国1978年颁布的《从政道德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联邦法官等约15000人,必须在任职前报告本人的财产情况,以后每年定期公开予以说明。4、文官原则。日本:日本宪法规定,政府成员必须由文官担任,不得是现役军人。美国:美国也规定了现役军人不得担任政府职务,如为现役军人又须要他参与政府,则必须退役。5、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与义务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公务员是国家的公民,享受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履行一般公民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公务员,国家和社会赋予其特定的身份、地位和一定的职权,因此又不能等同于一般公民,还必须遵守国家公务员法典及条例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公务员权利的重要部分:同工同酬原则、定期提薪原则、平衡原则、工资同物价挂钩原则。第七章:1、司法权的基本特性①被动性:司法权在执行法律是被动的,法院不能积极行使职权,而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②终局性:一方面,法院是社会上几乎所有纠纷的最终裁判者司法机关可以对行政机关行为的合法性作出最终的判断权。另一方面,法院在裁判任何案件时都必须给出一个最终的裁判方案。③依法性。管辖权是法律规定的;在审理案件和裁决案件是,只服从法律这是法院司法权的最显著的特性;只解决纠纷中的法律问题,不受理政治问题④权威性司法的行使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其依法所作出的裁决或判决具有强制性,即必须得到执行。⑤中立性法院是诉讼当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