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与实践本科论文_第1页
基于信息化的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与实践本科论文_第2页
基于信息化的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与实践本科论文_第3页
基于信息化的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与实践本科论文_第4页
基于信息化的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与实践本科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分类号:G633单位代码:10749密级:公开学号:0205080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信息化的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与实践ResearchandPracticeForTeacherInstructionalLeadershipBasedontheEducaiotnInformationization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申请学位门类级别:教育学硕士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论文完成日期:2008年3月

独创性声明本文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宁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起学习的同学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宁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宁夏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PAGEI宁夏大学硕士论文第一章绪论中文摘要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必须改变教育学生的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要求教学方式从以教师和课程为中心的被动式形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式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领导者的特征,他们是“教学领导者”,他们领导教学过程,设计、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他们就像企业领导者一样管理学习者的学习、激发学习者动机、引导学生实现绩效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能力。本研究从分析领导的概念出发,提出教师教学领导力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管理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引导和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等。本研究重点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和评价与反思能力。本文在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实践案例,力图探索培养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教师教学领导力,教学过程设计,网络课程设计,问题设计ABSTRACTTodaylearningwayofthestudentshashappenedgreatchanges,soteachershouldchangethewayofeducation.TheInformatizationeducationwhichcharacteristicsaredigital,network-based,muti-mediaandintelligentrequiretheteachingmethodstochangefromthepassiveformofteacherandcurriculumasthecentertotheactivelearningwayoflearner-centered.Teachershasthecharacteristicofleaders,andtheyare‘InstructionalLeaders’wholeadteachingprocess,designinganddevelopinginstructionalmaterials,guidingandhelpinglearnerstoachievelearningobjectives.Theyarelikemanagementbusinessleadersaslearnerslearningandinspirelearnersmotivation,andguidestudentstoachieveperformanceobjectives,andhelpthestudentsdevelopcapacity.Startingfromanalyingtheconceptofleadership,theauthorproposedthatTeacherinstructionalleadershipwasthecapacityofteachereffectivemanagementoftheprocessandlearningresources,guidingandpromotinglearnerseffectivelearning,helpinglearnerstocompletelearningobjectives.Itincludestheabilityofsolvingproblem,information-basedinstructionaldesign,CurriculumDevelopmentanddesigncapabilityandtheabilitytoreflectandevaluation.Thisstudyfocusedonteachers’information-basedinstructionaldesign,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curriculumdesignanddevelopmentcapabilitiesintheteachingprocessandtheabilitytoreflectandevaluation.Basedontheanalysisthepaperpresentedapracticalcase,inordertoexploreaneffectivewayofteacherinstructionalleadershiptraining.Keywords:Teacherinstructionalleadership,Instructionalprocessdesign,Networkcurriculumdesign,problemdesign目录TOC\o"1-2"\h\z\u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 11.2选题的目的 61.3选题的意义 61.4研究方法 7第二章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相关研究 82.1关于企业领导的概述 82.2教师教学领导力文献概述 92.3教师教学领导力概念界定 12第三章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内容分析 153.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153.2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33

3.3课堂处理能力 383.4评价与反思能力 42第四章职前教师教学领导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464.1教学设计 464.2实施过程 54

4.3实施效果分析 564.4结论与反思 60第五章结语 62参考文献 64致谢 66个人简介 67附录1 68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1.1.1知识经济社会对劳动者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与经济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人才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美国劳工部就二十一世纪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SCANS/work.html(1)基本技能,包括读、写、算、听、说的能力,要求:读—具备探究、理解、解其释书面信息的技能;写—具备用书写交流思想、观点、信息的技能;算—具备从各种数学技术中合理选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听—具备接受、倾听和解释口头信息的技能;说—具备组织思维和口头交流的技能。(2)思维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形象思维、知道如何学习、进行推理等技能,即:具有产生新思想,有新思维;明确目标和问题,形成方案,考虑风险,进行评价,做出最佳决定;识别问题,设计和落实行动计划;组织和处理符号、图表或其他信息;运用有效的学习技术获取和应用新的知识和技能;发现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3)个性品质,包括责任感、自尊、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要求劳动者奋发努力,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我价值,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信念;在群体中表现出理解、友谊、适应、同情、礼貌;准确地评价自我,树立个人目标,自我控制;正直、诚实—合乎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4)五种能力,包括资源、信息、人际关系、系统、技术等,要求劳动者具有确定、组织、规划和分配资源的能力;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理解复杂的相互管理的能力;运用多种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及质量状况。因为教育能唤醒人们沉睡的需求意识,使人们社会、生活等需求得以觉醒。通过教育手段和途径能使人们真正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及人们追求的目标设计自我。这种需求的觉醒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动力,是内在的动力源,也是第一推动力。徐荣远.试论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xueshu/lunwenji.htm由商业领袖、教育官员和学者组成的“美国劳动力技能新委员会”(简称“新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反思美国现行教育的报告,同时提出今后教育的发展蓝图,以让学生能在全球经济大潮下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新委员会提出,今天的社会不仅需要学生在传统的领域内表现出色,而且需要他们掌握“21世纪技能”所谓“21世纪技能”:/s/blog_44adddef010007ks.html(1)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如今的孩子都是全球性的公民,他们必须学习如何带着这样的身份标识生活。美国UPS公司的行政总裁MikeEskew表示,他们需要的员工是“拥有国际贸易知识、对外国文化有敏锐知觉,能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人才。(2)跳出思维的框框美国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的主管MarcTucker表示,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工作,“对创造与革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必须能在别人眼里的一片混乱中看出规律”。孩子们必须学会跨学科知识地进行思考,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突破都是在跨学科思考中取得的。正是这种跨学科的结合,YouTube和Google这类的网站才应运而生。(3)更明智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需要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迅速处理,区分出哪些信息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的成员之一、戴尔公司的总裁KarenBruet表示:“对于学生来说,知道怎么处理、解读和分析这些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4)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今要取得工作上的成功,情商(EQ)和智商(IQ)是同样重要的。“如今大部分的发明创造都涉及到大规模的团队成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NormanAugustine表示,“我们必须强调沟通技能、团队合作以及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共事的能力。”中国的学者也提出了21世纪学习技能,主要包括:钟志贤.21世纪教育的六个要素[J].教师博览,2007-02(1)信息和沟通的技能使用媒体的技能:具有分析、存储、管理、结合、评价的能力并能以多种形式和在多种媒体中制作信息,理解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交流技能:具有理解能力、管理能力,并能以多种形式和在多种环境中创造出有效的口头的、书面的和多媒体的交流。(2)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批判性和系统的思考:在理解和作复杂选择方面、在理解体系中的相互关联方面,作出合理的推论;识别问题,表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表述,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和思维性的好奇心—具有开发和实施能力并能将新意见传达给其他人,对于新型的不同观点保持开放并做出反应。(3)人际关系和自我指导的技能人际关系和协作的技能:具有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适应不同的角色和责任,能有效地与人合作,有移情能力,尊重不同观点;自我指导:能监控自我的理解程度和学习需要,利用适当的资源,善于迁移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责任性和适应性:在家庭、工作场所和社区中能履行个人的义务,能随机应变,能设定和满足更高的标准和目标,有一定的容忍力;社会责任:能从更大集体的利益出发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个人、工作场所和社区环境中表现出符合道德的行为。综上所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世界各国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21世纪的发展、迎接新的挑战,是各国专家、学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孙喜亭教授在《教育原理》中阐明了教育的本质“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1,那么,担负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在变革,教育也必相应的改革,使教育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11.1.2我国教育的改革与为了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提高中国劳动者的素质,我国政府也采取措施,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加大培养、吸引人才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1)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体目标包括: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过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地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进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要求,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突出科技创新,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一批高水平大学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立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保障体系。(3)重视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改革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在2005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过去,我们更多地把职业教育看做是终结性教育,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今后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自己接受持续的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和机会。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发展服务,为今后的教育和培训创造接口和条件。职业教育由重视教材编写转变为重视课程开发由于科技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不断更新。提高广大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求新、求变、求异的特色,才能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由传递知识、技能转变到运用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职业教育更应如此。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上,而对发展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现代生产制度和生产方式越来越要求员工具有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职业学校要通过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把知识和技能放到应用的环境之中,大力推行产教结合,为学员创造为“做”而“学”的环境和条件。职业教育由主观评价标准转变到客观评价标准职业教育与经济、与应用的联系甚为密切,这是职业教育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价,要重视经济社会提出的客观要求、客观标准。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教学过程,要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客观实际;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要选择社会认可的标准。这样的客观性才会使职业教育有真正的效益、真正的质量。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新的挑战,我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提出了高标准和要求,希望通过教育的改革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人才做好充分准备。1.1.3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明确提出: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要加大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教育类课程的力度,加强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交融渗透,加强和改革教育实践环节,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加强教育学科研究,实现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有同步提升。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应被看作一个过程,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要求教育方式从以教师和课程为中心的被动式形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式学习方式。例如:今天,青少年可以使用网络来创造和分享他们自己的媒体……他们创造博客、Wiki、网页、上传自己的原创艺术作品、照片、在线视频故事……。学生使用技术令教师吃惊,在美国:7—12年级的学生67%首先上网研究他们的主题,10%到图书馆查阅书,9%从教师那得到帮助,5%查阅课本。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必须改变教育学生的方式——HowieDiBlasiDr.HowieDiBlasiDr.HowieDiBlasi.DidYouKnowIII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担任是教书育人的角色,而且要学会在不同情境下适应指导者、助学者、合作者、研究者的多元角色。指导者:教师不仅要“授”而且要“导”,帮助学生依靠所接受的知识,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助学者:教师要设计教学过程,包括确定目标,定义问题,创设情境,指导设计,引导学习,关注学习个性,设计合作方案,提供主题相关资源,设计评估方案,给予及时反馈,提供交互平台,安排学生访问人、物或技术资源;还要为学生们提供存储、操作和探究的工具,创设合作氛围,等等,使学生有机会从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合作者:教师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视角,已不再可能继续扮演专家的角色。当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感兴趣的,同时又是陌生的问题或现象时,教师以合作者的心态参与研究,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研究者:要求教师在通常意义的时间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收集归纳数据,反思实践,提高理性认识和实践技能。黄荣怀等在《混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中也提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混合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的改变决定了教师的工作重点将不再是分发信息,而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教师通过对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支架;引导、激发学习;监控学习进程等。黄荣怀.混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黄荣怀.混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通过以上分析,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元素的教师,其自身改革是解决现在面临的挑战的有效办法,是解决现在问题的有效策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领导者的特征,他们是“教学领导者”,他们领导教学过程,设计、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他们就像企业领导者一样管理学习者的学习、激发学习者动机、引导学生实现绩效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能力。把教师看做教学的领导者是解决现在面临问题的突破口,是迎接新挑战的有效方法。1.2选题的目的什么是教师教学领导力?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在教师教育中培养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教师教育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培养?如何设计、开发适合教师教育的资源?等等问题,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从分析教师教学领导力出发,试图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教师教学领导力的主要内容,为教师培训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指导。通过培养教师领导力的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3选题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主动地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参与教革过程,努力发展自身的各项技能,在教革中成长和发展,真正地从被动履行任务的角色转向主动实践的领导者。领导力是可以产生变化的催化剂,教师将运用领导力,在组织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乐于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力。第二、有利于促进在职教师信息化素养通过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有利于在职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第三、有利于促进职前教师培养通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在校职前教师的培养,提高自身的教学领导能力,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有利于为教师教育、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通过对职前教师教师教学领导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力求设计与开发适合职前教师发展的课程,开发适合职前教师探究的信息化网络学习资源,设计职前教师发展的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些成功的经验有利于为教师教育、师范院校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1.4研究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1)文献分析法: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现状的研究,不可能全部通过观察与调查,它还需要对与现状有关的种种文献做出分析。文献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教师教学领导力发展的状况,为论点提供依据。(2)访谈法:和学生访谈,了解教学领导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职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改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3)问卷调查法: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理论工笔者和实践工笔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教育教学实践方法。自50年代从国外介绍到我国,已被广发的用于教育研究领域。美国凯米勒(S.Kemmis)认为行动研究应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这四个环节要素构成一个螺旋式加深发展的研究和问题解决过程。本论文属于基础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范畴,在实施培训环节,将行动研究法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由于时间有限,行动研究只进行了一个循环,在此循环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相关研究第二章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相关研究根据第一章的分析,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培养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什么是教师教学领导力,教师应具备哪些领导能力等问题既是研究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必解问题,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我们试图从分析企业领导力的内涵和对教学领导力的文献概述两个方面入手,得出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概念界定。2.1关于企业领导的概述2.1.1领导与领导力关于领导的含义一般认为:领导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也有专家称领导指影响群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就是带领大家的意思,导就是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关于领导力的概念有几个专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下:(1)兰徐民在《论领导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规律》一文中阐明,“领导力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职能过程种中,影响和带动下属的能力。”领导力的要素主要又三条:沟通力、激励力和影响力,并提出提高激励力与影响力的办法和领导力的形成规律,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榜样激励、成绩激励、情感激励等方法等,影响领导影响力的因素有业绩与才能、品德与形象、知识与专长和情感与爱心等。兰徐民.论领导的构成及其形成规律[J].领导科学,2007(22),34~35(2)杨壮在《领导力的国际发展新趋势》一文中阐明,“国际化的领导力必有国际化的视野,包揽全球的胸怀,兼并天下的人文精神,严格遵守国际化的行为和道德底线。”杨壮.领导力的国际发展新趋势[J].商务周刊,2006-7,91(3)陈建红在《项目管理领域领导力研究现状》中说明“领导力是领导者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寻求个体参与的社会影响过程。”陈建红.项目管理领域领导力研究现状[J].管理科学,2004(2),137(4)朱忠武在《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中指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其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朱忠武.领导力的核心要素[J]论企业家,32朱忠武.领导力的核心要素[J]论企业家,322.1.2对企业领导而言,其主要能力如下:(1)远见卓识。正确把握大的方向,找到合适的途径是领导最大的责任,领导就应该比常人看得远、看得透、看得准。我们都在睁眼看世界,可我们其实都是在黑暗中探寻,没有人能够完全准确地预测下一刻的变化,世界于我们而言,未知的远比已知的多得多,我们能看清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于是,谁能先知先觉,谁能在黑暗中比别人多看到一点光明,看得更远一点,谁就当然地成为引路人。张贤.领导力揭秘之一——领导力的本质[J].管理世界,2004(7)(2)影响与征服。强烈的领导力意味着影响与征服,如果领导身有巨大的“势”不用实际过招,就可“屈人”,形成“强势”是知识、见识、胆识,但其中有一个无形的因素非常重要——不断成功的经历。张贤.领导力揭秘之一——领导力的本质[J].管理世界,2004(7)(3)诚实地做事。如果缺乏诚实,那么,就永远不可能获得信任,最优秀的领导者做事都是又一定的透明度,他们能做到他们承诺做到的事情。(4)尊重他人。最优秀的领导者不会浪费他人的才智,领导者需要一种自信的核心感觉,这将使他们舒适的接受他人的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2.1.3企业企业领导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企业必须以有限的资源实现许多计划,这些计划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去完成,如何有效促使一个团队完成计划,实现其发展目标,是领导的主要功能。一个好的领导,他能以较低的心力,完成较大的成果,领导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拥有领导力,就拥有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高层主管一般分四种,高效型,省力又有效;低效型,费力但有效;逃避型,省力但无效;无能型,费力但无效。林正大.领导力的三个层次[J].中国企业家,2001(7)林正大.领导力的三个层次[J].中国企业家,2001(7)2.1.4企业领导力对教学领导力提供了借鉴教师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王敏勤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行为的评价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永远不能被轻视和淡化。”王敏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J].天津教育,2007(9)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教师就是教学的领导者。王敏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J].天津教育,2007(9)(1)领导力的含义中明确提出领导力的三个要素:激励力、沟通力、影响力,我们也可从中借鉴教师教学领导力中,必有激励力、沟通力和影响力,其中影响力主要是教师的专业影响力。(2)从领导的主要作用中我们可以借鉴教师教学领导力中比会包含带领学习者团队达到教育目标的功能。2.2教师教学领导力文献概述2.2.1关于教师领导的相关研究关于教师领导的概念,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教师领导主要是以课程领导、同事发展、新教师指导等手段促使优秀教师本人担负起指导其他同伴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通过指定教师担任课程领导者、教学领导者、员工开发者和新教师指导者等角色,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Silva,DY·,Gimbert,B·&Nolan,J·(2000).SlidingtheDoors:LockingandUnlockingPossibilitiesforTeachersLeadership.TheteachersCollegeRecord,102.p779从学校文化重建者视角来看,教师领导是学校文化过程的重建者。促进教学发展需要支持教师合作和继续学习的组织文化,需要把教师当作学校文化的主要创建者和再生者。这种文化重建者角色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发挥领导作用。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Darling-Hammond,L·Bullmaster,M·L·,&Cobb,V·L·(1995).Rethinkingteacherleadingthrough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ElementarySchool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Silva,DY·,Gimbert,B·&Nolan,J·(2000).SlidingtheDoors:LockingandUnlockingPossibilitiesforTeachersLeadership.TheteachersCollegeRecord,102.p779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Darling-Hammond,L·Bullmaster,M·L·,&Cobb,V·L·(1995).Rethinkingteacherleadingthrough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ElementarySchoolJournal,96,p88,89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Crowthor,F,Kaagen,S,S.,Ferguson,M.,&Hann,L,(2002)Developingteacherleaders;Howteacherleadershipnhanceschoolsuccess.ThousandOaks,CA:Coruinpress,p28,17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2007-052.2.2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师领导包含在分布式领导中,就是“学校领导应被视为一种分布于组织各部分和各活动中的实践。”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Spillane,J.P.Halverson,R&Diamond,J.B(2001)lnvestigatingschoolleadershippractice:Adistributedperspective.EducationalResearcher,30(3)p23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Spillane,J.P.Halverson,R&Diamond,J.B(2001)lnvestigatingschoolleadershippractice:Adistributedperspective.EducationalResearcher,30(3)p232.2.3关于教师是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师领导包含在平行领导中,就好似“平行领导鼓励教师领导者和行政领导者间的密切合作关系,以激发和保持学校创生知识的能力。”平行领导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领导者和校长通过合作行为共同打造学校实力,它体现了彼此的尊敬,分享的目的和自由的表达。“教育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授权的——去承担适当的领导任务,领导已经被概括为包括学校组织内所有方面的行为。”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Neuman,M,&Simmons,W(2002)Leadershipforstudentlearning.PhiDeltaKappan,82,P92.2.4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师是教学领导,主要关注于教师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行为部分,同时关注于对教师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组织文化。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Leithwood,k,&Duke,DL(1999)Acenturysquesttounderstandschoolleadership,lnK,SLouis&J.Murphy(Eds)Handbookofresearchon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2ndedpp45—72).SanFrancisco2.2.5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师是参与式领导,是基于民主和提高组织效率基础之上的,强调在组织的决策过程中的参与作用。转载金建生.论教师领导[J].西北师大学报,2007(44):42~46,Leithwood,k,&Duke,DL(1999)Acenturysquesttounderstandschoolleadership,lnK,SLouis&J.Murphy(Eds)Handbookofresearchon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2ndedpp45—72).SanFrancisco2.2.6国外的学者也对教师领导力进行了的研究,JessicaBogner的《TeacherLeadershipandPeerCoaching》提出了教师领导力不仅仅是管理,而应关心学校宽广的问题,来建构他们的领导力。HellerandFirestone1995年提出“教师是最终改革的领导者”,Hart1995年指出“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关键,领导力必须是包罗万象的、相互作用的、相互补充的。”JessicaBogner.TeacherLeaderandPeerCoaching[D],2002-07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教学领导力:“就是一种学科素养以及凝聚效应支撑下的专业感召力,主要包括学科研究与判断引领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和与之相匹配的某些特质如敏锐、接纳、宽容、冒险等。”上海师大张泸月老师对教师领导力的定义:“不是实际的领导地位,而是指存在于自身与同事之间、学校之间的一种互动积极影响力。”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关注学校改革,参与实际问题的教师领导的自信心;2.同侪互助地发展领导力;3.促进教师领导力的专业化发展;4.与外界相联。张泸月等.唤醒沉睡的教师领导力[J]还有学者把教师领导力认为: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与想象力的能力,也是能够与校长一起全力以赴去完成学生成长目标的能力。教师作为班级领导,总是能够激励学生获取他们自己认为能力以外的东西,取得他们认为不可能取得的成绩。2.2.7关于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实行了“业绩工资制”评价制度,1991年8月,英国也通过了教师评价体系PRP(PerformanceRelatedPay)关注教师的有效性。1992年Shantall提出了“专家胜任力理论”,该理论包括5部分:1.专业和知识2.心里特征3.认知技能4.决策策略5.任务特征。国内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普遍认为:“绩效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山西大学韩曼茹从四个方面12项胜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这四个方面是:“1.教育能力2.态度3.心里特质4.动机。”韩曼茹.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D].山西大学,2007-07-06总之,人们希望这种延伸的教师领导力能在改善学校管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改进学生学习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校发展上有所作为。2.3教师教学领导力概念界定2.3.1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依据一个好的领导可以激活一个企业,一个好的校长可以带出一所名牌学校,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教师就是班级学生的领导者,领导班级学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直接影响人的成长,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对领导力的研究,结合教师教学的特点,将领导力的概念和要素类比和迁移到教师教学领导力上。兰徐民在《论领导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规律》一文中阐明,领导力的要素主要又三条:沟通力、激励力和影响力。那么,教学领导力应该包含哪些主要要素?本文试图解决这个问题。2.3.2教师教学领导力概念探析比较其他相关教师领导力的研究,本文关注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能力。教师作为一个领导者具有多种能力,本研究重点关注教师领导力的共性能力,即教师在教学领导过程中扮演着管理者、组织者、设计者、开发者、指导者、服务者的角色,他们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领导者。不论是大学老师,还是中小学教师都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在适当的课程单元,教师可以发挥领导作用。本研究对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做如下界定:教师教学领导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管理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引导和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帮助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能力。为了更加清楚的分析教师教学领导力,使教师教学领导力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化,我们将教师教学领导力分解为四个方面,他们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课堂处理能力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就是教师在课前针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问题、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环节系统化的设计、开发、管理。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引导,目的是在教学过程实施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学习、控制教学节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帮助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包括设计教学过程、引导教学过程。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就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具备网络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使开发的课程满足学生要求。课堂处理能力: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实施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冲突,比如,如何更好的激励学生,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处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等能力。包括激励力、沟通力、组织力、协调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等。评价与反思能力:就是在课前设计课程用到的评价策略和评价量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评价策略,注意评价的技巧,课后总结归纳,通过不同的途径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概念主要组成部分结构如图2-1所示:教师教学领导力教师教学领导力有效管理教学过程有效管理学习资源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网络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网络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引导教学过程方法评价与反思能力评价能力反思能力课堂处理能力激励力沟通力协调力组织力责任心教学教学问题设计方法教学任务设计方法图2-1教师教学领导力概念主要部分结构图那么,领导力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系如何,即领导力三要素:激励力、沟通力、影响力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系。其关系如图2-2所示:

教师教学领导力课堂处理教师教学领导力课堂处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评价与反思的能力领导力沟通力激励力影响力

图2-2领导力与教师教学领导力关系图教师教学领导力与领导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在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四个方面中都有包括着领导力的基本三要素,领导力的三要素融合到每个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方面中。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中不仅仅是体现的专业影响力,其中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怎样与学生沟通、怎样有效激励学生,是榜样激励还是目标激励,是任务激励还是物质激励等。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阵地在网络上,在其设计与开发导航、内容、活动、任务或问题时,不仅仅是教师专业影响力,而且包括怎样和学生通过我的网络课程内容与学生交流,如在线讨论、专题讨论、博客等;如何设计与开发激励学生通过我的网络课程继续学习的策略,如何提出问题或布置真实而有趣的任务等。课堂处理能力一旦落实到真实课堂中,其组织力、激励力、沟通力等更是重中之重。评价与反思的能力既是专业影响力,更是激励力,评价技巧的魅力就是有效的激励,是学生乐于接收,乐于批评,勇于突破自我。因此,领导力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系非常的发杂,一是我们要认清其核心,二是要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介绍,对培养教师教学领导力提供依据,三是能够引起人们对教师教学领导力的认可。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内容分析第三章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内容分析

通过上一章对教师教学领导力概念的界定,教师教学领导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课堂处理能力和评价与反思能力等四个模块。我们从领导力这个角度审视我们的教师,从而找到一个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把教师自身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教师发挥和实施教学领导能力,为了以后更好的培养教师教学领导能力,我们系统化研究了这四个模块。3.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备课就是备过程、备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开展教学,是教师教学领导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是笔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祝智庭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书中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做出了明确的定义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5: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5黎加厚主编的《教育技术教程——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一书中,也提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黎加厚主编.教育技术教程—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黎加厚主编.教育技术教程—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8信息化教学设计,同样离不开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等诸多要素的分析,并需要对目标进行完整的表述,形成相应的目标测试方法和学习策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侧重考虑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和学的过程提供支持,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能。信息化教学设计组成部分: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学习情境与学习资源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信息化教学案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和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与修改等8个步骤。如下图:单元实施方案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信息化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信息资源设计与查找评价量规设计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评价修改图3-1信息化教学设计组成图下面对图3-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模式做简单的说明(1)在模式中,对各步骤的分析和操作通常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2)首先由教师对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此教学应该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3)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真实的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4)根据任务和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提供资源的方式,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查找资源,也可以提供现有的资源给学生。如果是前者,教师设计好要求,避免学生无目的的查找;如果是后者,教师要寻找相关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认真的评价,确保学生可以达到真实的、可靠的信息。如果需要,教师还要制作相关的资源列表,以方便学生的查找,提高学习效率。(5)接下来,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使之合理有序,一般情况下应落实成文字呈现的信息化教案。(6)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求学生以完成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事先先做出电子作品的案例/范例,当然这个范例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应该达到的制作水平进行设计的。有了教师展示的案例/范例,学生浏览后就会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7)在评价信息化学习特别是其产生的电子作品时,结构化的评价工具—量规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认真设计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8)最后,还要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实施的时间表、分组方法、上机时间分配、实施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软件和硬件(如不具备,应采取什么方法解决),以及其他必要文档的准备等等。(9)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评价修改是随时进行的,伴随设计过程的始终。信息化教学体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特点,如目标制定的多元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独特性、反馈的及时性与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学习等,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其充分发挥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的领导角色。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因此抓好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下面重点论述教师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以此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影响力,也就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领导力。为什么说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呢?一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的教育逐渐从“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人本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R.Rogers)在《自由学习》(RreedomtoLearn,1969)一书中写道:“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就是对于学习过程的学习,这是一种始终面向体验的学习,同时也是将学习者和变化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学习。”人们也逐渐认可“学习是一个永无终止的旅程,而非目的地”“Learningisanever-endingjourney,notadetination”,seeLearningin2002(1999),Jaycross&Internettimegroup,/itimegroup/elearning/learning.html;二是“Learningisanever-endingjourney,notadetination”,seeLearningin2002(1999),Jaycross&Internettimegroup,/itimegroup/elearning/learning.html国内外学者和专家都对学习过程的学习给予充分认识和要求,也彰显教学过程设计的重要性,所以说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下面重点对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研究。3.1.1教学过程是教学系统运动变化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一般认为教学过程首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次,教学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过程,即表现为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过程;最后,教学过程表现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双边活动,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学与教的实践。3.1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最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媒体,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每一个要素都对学生的成功学习起促进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设计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要设计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内容,为学习者确立明确、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设计、开发促进学生学习的资源;建构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教学领导能力中最为重要的能力。3.1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媒体之间存在6中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习内容,教师与学习媒体,学生与学习内容,学生与学习媒体,学习媒体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习媒体,学生与学习媒体的关系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构成主要矛盾或主要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突显出来,逐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教师鼓励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其关系如下图3-2:学习内容(他人制作)学习内容(他人制作)学习内容(教师制作)学习媒体学习者教师图3-2基本要素关系图该关系中有一些的特点:一是教师不直接将知识和答案交给学生,而是为学生设置学习情景,或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促进他们有效学习,帮助他们完成目标。二是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但不是内容的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带领作用,基本符合教师教学领导的角色。三是技术环境上,学习媒体不仅扮演信息传递的角色,而且主要充当学生查询和探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认知工具的角色。3.1基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一般适用于问题解决式或者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模式,它的基本设计模式如下图3-3:图3-3教学过程设计模式图以下是对该学习模式各个环节做一较为详细的分析。1.学习目标的设计作为微观层面上的教育目标,学习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是一种原则性规定,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之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学习目标将为教师引导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学习组织、实施与评价提供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目标的指引,就像没有灯塔一样,教师就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更不用说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制定合理、科学、清晰、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学首要的任务,也是教师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之一。为了制定合理、科学、清晰、可操作的学习目标,首先要弄清楚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通过不同的分类理论,来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下面阐述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教学目标分类。第一类、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一)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1913—)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人的认知教学目标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六类,包括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如下图: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图3-4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1)认知(知道)(knowledge):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一般采用这些词语: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一般采用这些词语:解释,推断,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3)运用(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一般采用这些词语: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一般采用这些词语: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一般采用这些词语: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6)评价(evaluation):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一般采用这些词语: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它涉及骨骼和肌肉的使用、发展和协调。目前在教育界,关于心理运动领域的学习如何分类,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承认和接受的体系。辛普森(E.Simpson)和哈罗(A.Harrow)在1972年提出了动作技能分类说,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分类体系。他把动作技能的学习目标分为:知觉、准备、在指导下作出反应、机械化、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知觉(perception):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例如背诵仪器操作方法等。(2)准备(set):为适应某动作技能的学习作好心理上、身体上和情绪方面的准备。例如:了解动作的难度、要领及动作进程,使身体到位以便开始练习等。我国有人把知觉和准备阶段统称为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3)在指导下作出反应(guidedresponse):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表现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能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在教练引导下进行试误练习,直至形成正确动作等。(4)机械化(mechanism):经过一定程度的练习,要掌握的动作已形成熟练的技能。例如:能正确、迅速地切片制作标本,能迅速、准确地打字等。(5)复杂的外显反应(complexovertresponse):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全套动作技能,一气呵成,连贯娴熟,得心应手。例如:精确迅速地完成解剖任务,迅速排除仪器的故障等。(6)适应(adaption):此阶段练就的动作技能具有应变能力,能适应环境条件及要求的变化。例如:能根据已掌握的舞蹈技巧,编制一套现代舞。(7)创新(origination):在学习某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创造新的动作技能的能力。例如:能改进实验操作方法,创造新的表演方法等。(三)情感领域目标分类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D.R.Krathwohl)等人在1964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注,他认为,情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具体柯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和价值个个性化五个层次。(1)接受:指度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才能产生注意,最后,才选择所要主要的刺激。教师如果要引导学会学习,首要要使学生愿意接受。(2)反应:指主动的注意,即积极参与反应。(3)价值判断:这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积极的态度和重视其价值。(4)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食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5)价值的个性化: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个人就信念行事。第二类、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1)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或事件信息。(2)智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主要是理解、掌握前人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加涅将智力技能细分为几个小类: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3)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4)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应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度和连续性上。(5)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动,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第三类、三维学习目标分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发展和创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这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疆域,赋予了教师丰富的教育使命,当然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1)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两个知识目标中的低层次目标。它对应的是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硬知识),技能是陈述性知识中的母知识,通过练习、迁移、举一反三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解题技能。(2)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中的高级知识目标,它对应的是程序性知识(隐性知识、软知识)。“过程”在英语中有程序、步骤、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意思。翻译过来一指教学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