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工作进展_第1页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工作进展_第2页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工作进展_第3页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工作进展_第4页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工作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培训项目)工作进展————第一批中医护理方案梳理情况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1页,共76页。组成单位及分工①护理协作组组长:4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第2页,共76页。全国协作网组长单位中医护理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肺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风病湖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浙江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眩晕病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消渴病西安市中医院

胃脘痛河南洛阳正骨医院项痹病杭州市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肾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臁疮江苏省中医院胸痹心脏病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衰第3页,共76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分院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兵团中医院大连市中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重庆市中医院淄博市中医院肺癌第4页,共76页。中风恢复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湖南省中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内蒙古第5页,共76页。中风急性期湖南中医药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南京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兵团中医院大连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陕西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6页,共76页。喘病浙江省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阳中医学院二附院河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太原市中医院自贡市中医院青岛市中医院海口市中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青海省中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第7页,共76页。眩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贵阳中医学院二附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医院青海省藏医院(民族区)重庆市垫海县中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民族区协作组成员单位)第8页,共76页。消渴病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徐州市中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太原市中医医院淄博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陕西省中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乌海市蒙中医医院(民族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民族区)银川市中医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第9页,共76页。胃脘痛西安市中院天津市南开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六安市中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民族区)第10页,共76页。项痹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徐州市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二附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自贡市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昌吉州中医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第11页,共76页。臁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北京中医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淄博市中医院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第12页,共76页。肾病杭州市中医院上海中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六安市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第13页,共76页。胸痹江苏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西安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第14页,共76页。腰突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云南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包头市蒙中医医院(民族区)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伊犁州中医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第15页,共76页。心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太原市中医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淄博市中医院自贡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第16页,共76页。二、2012年工作情况

1、全国重点专科建设会:参加全国重点专科会议3次:海南、成都、北京第17页,共76页。二、2012年工作情况2、建立中医护理专科协作组的组织架构;3、建立联络网;4、13各疾病中医护理方案的梳理、征求意见及论证;各疾病组组长单位牵头;疾病组成员单位由9~12个医院组成(来自不同城市)第18页,共76页。三、2013年工作计划1、临床应用:第一批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2、方案梳理:第二批57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第19页,共76页。四、体会特色:护理方案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实用性:基于现状,高于现状严谨性:多学科的参与论证协作与沟通:疾病组成员单位的合作。第20页,共76页。

中医护理方案

梳理、论证过程及书写要求第21页,共76页。第一步现状梳理组成单位按书写要求进行××疾病现状梳理形成本单位××疾病中医护理方案(现状)疾病组组长汇总、整理形成××病中医护理方案(草稿)第22页,共76页。第二步组内论证、修订1.协作组成员单位论证、提出修改意见:组织本单位多学科专家论证(护理、专科医师、营养、药剂、康复等)2.疾病组组长汇总修改意见,组织论证,形成初稿:组织本地区多学科专家论证(护理、专科医师、营养、药剂、康复等)第23页,共76页。第三步协作组论证、修订4个大组长汇总稿件,初审:形成57个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初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论证,提出修改意见疾病组组长根据专家修改意见修改57个疾病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稿)第24页,共76页。书写要求——方案梳理架构1.常见症候要点2.常见症状/证候施护3.中医特色治疗护理4.健康教育5.护理难点6.护理效果评价第25页,共76页。书写要求一.常见证候要点:1.辨证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书写。2.内容与中医诊疗方案中的“证候诊断”相一致。第26页,共76页。书写要求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现阶段对本病种实际应用的中医护理方法(不检索、不抄写)2.症状表述应与观察要点中的内容相对应,书写一致。3.所写症状必须是通过护理手段和方法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第27页,共76页。书写要求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1.仅针对该院使用的中药、中成药书写。2.书写顺序:药物治疗(内服中药、静脉给药、外用药)、特色技术。第28页,共76页。书写要求四.健康指导1.书写住院期间给予的健康教育内容。(不涉及出院后内容)2.书写顺序:生活起居、饮食指导、情志调理。2.书写内容与实际相符,特别关注饮食护理。第29页,共76页。书写要求五.护理难点1.护理患者过程中存在的较难解决的护理问题。2.某一疾病的护理难点应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等与护理有关的指标评价。第30页,共76页。书写要求六、护理效果评价1.主要症状(护理可干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落实及效果评价。2.护理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评价。3.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第31页,共76页。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梳理与论证组织论证会组内成员单位论证:11次北京市专家论证:1次第32页,共76页。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梳理与论证组织论证会全国范围专家论证:4次第33页,共76页。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梳理与论证论证专家各专业:护理、肿瘤、药学、营养学、康复、心理……第34页,共76页。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二)肺阴虚证(三)气滞血瘀证(四)痰热阻肺证(五)气阴两虚证第35页,共76页。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久咳痰稀、神疲乏力、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

(二)肺阴虚证:干咳痰少、潮热盗汗、口干口渴、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第36页,共76页。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一)咳嗽/咳痰(二)咯血(三)发热(四)胸痛(五)气促胸闷(六)便溏(七)纳呆(八)便秘(九)恶心呕吐第37页,共76页。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二)特色技术第38页,共76页。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一般原则见附录)1.内服中药(专科专病的特殊性)①止咳糖浆:不稀释;避免污染瓶口;阴凉避光触存放。②益肺清化膏:饭后半小时;忌辛辣、油腻食物。③肺瘤平膏:饭后半小时温水冲服,腹泻、咳血者忌用。第39页,共76页。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2.注射给药(专科用药)①康莱特注射液:对薏苡仁油、大豆磷脂、甘油过敏者慎用;建议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使用带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第40页,共76页。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2.注射给药(专科给药)②榄香烯注射液:稀释后宜在4小时内输注完成;建议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第41页,共76页。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二)特色技术(一般操作注意事项见附录)1.中药外敷①遵医嘱阿是穴贴敷;②保留时间6~8小时。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3.穴位按摩第42页,共76页。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二)特色技术(一般操作注意事项见附录)4.艾灸5.中药泡洗6.中药离子导入第43页,共76页。四.健康教育(一)生活起居(二)饮食指导(三)情志调理第44页,共76页。四.健康教育(二)饮食指导1.肺脾气虚证:进食补益肺气、脾气的食品,如糯米、山药、乳鸽、鱼肉、大麦、南瓜……

食疗方:糯米山药粥。第45页,共76页。四.健康教育(二)饮食指导4.痰热阻肺证:进食清肺化痰的食品,如生梨、白萝卜、荸荠等。咳血者,可吃海带、荠菜、菠菜等。食疗方:炝拌荸荠海带丝。第46页,共76页。四.健康教育(二)饮食指导5.气阴两虚证: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桂圆、莲子、瘦肉、蛋类、鱼肉、山药、海参等。食疗方:皮蛋瘦肉粥、桂圆山药羹。第47页,共76页。五、护理难点(一)上腔静脉综合症患者的静脉通路问题(二)强迫体位患者如何预防压疮第48页,共76页。五、护理难点(一)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的静脉通路问题解决思路:

1:探索不宜导致感染的下腔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2:制定股静脉置管的护理规范及操作流程。

3:只能选择下肢浅静脉穿刺时,首选外踝前静脉。第49页,共76页。五、护理难点(二)强迫体位患者如何预防压疮解决思路:

1.合理选择护理器具,如多功能护理床、翻身板、防压疮气垫∕软垫等。

2.中医药特色预防措施的挖掘。

3.提高患者对皮肤护理的依从性。第50页,共76页。六、护理效果评价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文化程度:入院日期:症候诊断: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辩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咳嗽∕咳痰□1.体位□2.咳嗽∕深呼吸训练□3.拍背□_次数∕天4.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2其他:_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请注明,下同)好□较好□一般□差□咯血□1.体位□2.咳痰方法□3.口腔清洁□4.情志护理□5.其他护理措施;1.其他:_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好□较好□一般□差□第51页,共76页。六、护理效果评价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耳穴埋豆)艾灸穴位按摩中药外敷中药泡洗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第52页,共76页。六、护理效果评价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_

技术职称:_护士长签字:_第53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其他症候诊断要根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在相应的证型后划“√”,如有其他分型填写在“其他”一栏。第54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医院:症候诊断:肺脾气虚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咳嗽∕咳痰□1.体位□2.咳嗽∕深呼吸训练□3.拍背□_次数∕天4.其他护理措施:咯血□1.体位□2.咳痰方法□3.口腔清洁□主要症状指中医护理方案中涉及到的本疾病的主要症状,以及方案未涉及,但在患者病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根据患者病情在相应的症状下划“√”。第55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咳嗽∕咳痰□1.体位□2.咳嗽∕深呼吸训练□3.拍背□_次数∕天4.其他护理措施:咯血□1.体位□2.咳痰方法□3.口腔清洁□4.情志护理□5.其他护理措施;主要辩证施护方法指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某一主要症状才去的关键护理措施,不包含一般护理措施,如生活起居、环境等常规护理。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划“√”。本方案未涉及,但在临床中已实施的“护理措施”第56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性别:年龄:ID:文化程度:□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其他:

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2其他:_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请注明,下同)1.其他:_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中医护理技术(1).指依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针对主要症状实施的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方案中未涉及但实际应用的,可在“其他”一栏补充说明。(2).“应用次数”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次数。“应用时间”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合计天数。若针对不同症状采用了同一种护理技术,应分别填写应用次数,但应在表后说明改性技术应用总次数和总时间,以免重复计算。第57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天天好□较好□一般□差□天好□较好□一般□差□护理效果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实施“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后针状的改善状况。根据患者某症状实际缓解程度,在相应的项目后划“√”。第58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耳穴贴压(耳穴埋豆)艾灸穴位按摩中药外敷中药泡洗

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中医护理技术指为患者实施的中医护理技术。根据临床实施情况如实填写。健康指导只填写患者对责任护士实施本病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不填写依从性)。第59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

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第60页,共76页。六、护理评价效果——填表说明三.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_

技术职称:_护士长签字:_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由落实“中医护理方案”的责任护士填写,根据临床应用实际,在相应的选项后划“√”。改进意见:改进意见指针对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请用文字表述。第61页,共76页。附录内容: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附录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第62页,共76页。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药1.服药时间(举例):驱虫药:早晨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补益药:空腹服;驱虫剂:空腹服,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第63页,共76页。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剂2.服药温度温服,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第64页,共76页。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药3.服药剂量成人每次200ml;

心衰及限制入量患者:每次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第65页,共76页。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内服中成药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第66页,共76页。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内服中成药4.其他: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者咬破;合剂、混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