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效备课精析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效备课精析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效备课精析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效备课精析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效备课精析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西晋266-316十六国304-439东晋317-420隋蜀汉221-263曹魏220-265东吴229-280东汉370-382年前秦统一北方383淝水之战北魏386-439-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齐550-577北周556-581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南朝北朝时空坐标1.(2021·福建卷)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凤、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思维点拨五胡内迁的原因及影响五胡内迁(1)原因:保塞内附: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文化吸引:受中原文化吸引,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气候转寒:冬长冻久,内迁谋生。(2)影响:迫使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内迁民族逐渐封建化,利于民族交融;但民族矛盾也被激化。基础梳理3.东晋的建立与门阀政治东晋政治的特点?材料一(司马睿)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晋书·王导传》材料二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形成门阀政治——士族专权与皇权共治天下基础梳理3.东晋的建立与门阀政治门阀士族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王庾谢桓王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含义发展特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出现原因历史根源政治原因制度保障评价积极消极按门第高低享受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庄园经济。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门阀政治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思想文化活跃。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造成大量的冗员。萌芽于东汉,兴盛于东晋,衰落于隋唐。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给予确认的制度。2.(2021,湖南卷)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3.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设有“谱局”“谱库”,由专门的谱官掌握各类家谱、族谱的编制情况,规定民间编纂的家谱必须到政府备案,与政府谱局存档簿状对照无误后,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做法A.保证血缘正统传承

B.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C.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D.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合作探究5.北民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现象:

南方大量土地被开垦,长江中下游成为主要产粮区。原因:北民南迁: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口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具;社会环境:南方相对安定;政府政策:南朝统治者鼓励开垦荒田;民族交融: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士族推动:士族拥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合作探究5.北民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3)统治者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4世纪下半叶,前秦苻坚励精图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肥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灭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D.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改革阶段476—490冯太后主政490—499孝文帝亲政改革内容整顿吏治:484年,制定官吏俸禄制。抑制兼并:485年,推行均田制。中央集权:486年,废除宗主督护制,设立三长制(邻长五家-里长五邻-党长五里)。拓展财政:486年,推行新的租调制。摆脱束缚:494年,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改籍贯等。阶段特征基础梳理4.北魏的统一与汉化改革(3)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建立新制,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6.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宣称北魏承继汉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天命在我”,遂摒弃十六国政权,直接承继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A.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中原B.形成南北朝政权的并立C.剥夺鲜卑贵族政治特权D.树立北魏王朝正统地位√1234基础梳理4.北魏的统一与汉化改革(4)孝文帝改革的影响:①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生活方式汉族化、社会制度封建化:加快了北方各族交融,缓和了社会矛盾,有效巩固了北魏政权;③统一新局: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④局限:全面汉化使鲜卑族丧失民族的主体性,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7.(2022·淄博一模)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3)民族交融的特点:

交融的内容具有双向性,以少数民族封建化为总体趋势;方式多样。(4)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①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②政治上:少数民族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制度。③文化上:汉语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④民族心理上:各民族沟通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拓展深化全面认识魏晋时期民族交融(5)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延续。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拓展深化全面认识魏晋时期民族交融(6)民族交融的影响:①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元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文化大繁荣奠定基础。②长期战乱促使大量人口南迁,在民族交融的同时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使江南地区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有所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提供条件。③加强了民族团结,使统治者赖以割据的重要依据逐渐消失,为统一王朝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拓展深化全面认识魏晋时期民族交融9.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写道:“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据此可知A.民族之间的交融促进了社会发展B.民族之间的交融扩大了国土疆域C.长期的分裂割据促进了文化整合D.长期的分裂割据加速了民族交融√

知识分解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形成的背景和影响。2.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3.汉至唐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融合选必1)魏晋三省制初成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完善1、形成过程2、三省职责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诏令分工明确演变内容特点影响二、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东汉设立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形成;隋唐:隋文帝时,正式确立;唐朝时期沿用,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范围;确立政事堂议事制度,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呈现一体化的趋势。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机构,负责执行,下设六部①相权三分,分工明确,相互牵制;②协商政务,集思广益;③节制君权,减少失误。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分工明确,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③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利于减少行政决策失误;④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⑤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后世。【探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融合选必1)材料

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及中央机构名称和权力运行情况,并概括其异同点。图一: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图二:汉朝,中外朝制度。任用亲信组成中朝,负责决策;三公九卿成为外朝,负责执行。图三: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相同点: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不同点:

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丞相位高权重;

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丞相失去决策权,权力被削弱;

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之间分工明确,彼此约;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特点。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由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思考:宰相制度到隋唐时期逐步建起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具有哪些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1、隋朝:御史台【拓展】监察制度(1)御史台:在隋朝基础上,在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纠察百僚,弹劾不法;殿院: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察院:监察地方官吏和尚书省六部。(2)谏官制度①沿革:先秦设立;魏晋初具规模;唐朝成熟。②权力:A言谏之权:谏官可以随宰相入阁议事,参与决策权,同时也可以独立向皇帝进言;

B封驳之权:如门下省接到中书省诏书后其要进行复议,若有不同意见,可送回要求重新拟定。隋朝唐朝2.地方行政制度:州郡县-州县-道州县隋初: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州县两级制影响:①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②巩固国家统一;③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④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①沿用州、县二级制;设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成为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②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拓展】【现学现做】(2022·广东高考·3)下图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北京高考·)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现学现做】(2020·北京高考·3)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 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2020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现学现做】(2022.1·浙江高考·5)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现学现做】(2018·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二、选官制度创立:魏文帝曹丕时期推行(三国时期)措施:中央委任中正官(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标准:家世(家庭出身和背景)行状(个人品行才能)[西晋时期演变为主要看重家世](融合了选必1)(一)二、选官制度结合所学以及左图,思考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优:中央掌握的人才的选拔。劣:①主观成分较多;

②世家大族掌握权势,垄断仕途。一、选官制度——科举制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二、选官制度材料: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0%17.2%24.5%46.1%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重要作用。——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③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④有利于打破固有阶层,增强社会活力利于人才流动。【史论形成】科举制的作用

角度史实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史论形成】科举制的作用

角度史实阐释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的发育;科举制度所孕育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家正统地位,培养封建奴仆,禁锢了人们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产生和发展选官方式盛行朝代选拔标准优点缺点世卿世禄制夏商周血缘稳固贵族统治不利于人才选拔军功爵制度秦军功大小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对外战争不利和平统治察举制汉朝品德才能适应了汉朝和平的局势,有利于维护统治东汉时期腐化,推举只看出身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早期才能,品德后期门第早起能为国家选拔一定的人才后期只看门第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科举制隋唐到明清考试成绩打破门第,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明清时期僵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深化探究】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日益科学化。(3)选官原则:逐步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开、公平和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2022·湖南高考·3)据下表可知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现学现做】(2021·江苏高考·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2022·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现学现做】(2021·全国Ⅱ卷高考·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2022·海南高考·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现学现做】(2022·海南高考·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现学现做】(2021·辽宁卷·3)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A.文化交流

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

D.推动方言传播三、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徭役和兵役百姓国家纳税维持国家运转百姓缴纳的赋税给国家提供资金。国家用其养兵卫国、赈灾、修建工程、支付官吏工资等维持国家运转,为百姓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百姓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保国安民是上位者应尽的职责依法纳税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三、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一)土地制度——均田制(1)存在时间:北魏至唐朝前期。(2)性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3)经营方式: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4)瓦解:

①至唐朝中叶,土地兼并空前盛行,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减少;②实行租庸调,农民负担加重,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投靠地主成为佃客。(融合选必2)三、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二)赋税制度1.租庸调制(唐初)(1)内容: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凡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指田赋;调即户税,征收绢、布、帛等;庸指徭役。男子不去服徭役者,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意义: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障;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三、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①量出为入,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人民征收。②当地人和外来户均编人现居州县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主要是土地)多少定出户等,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税额。租庸调、杂徭全部废除。③户税依户等纳钱,地税按垦田面积纳米粟,无论是夏税还是秋税,都要征收户税和地税。④无固定居处的商人,要向所在州县缴纳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交税要求实施原因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中唐时期税制混乱纳税人口减少贫富差距拉大(二)赋税制度2.两税法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一切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主要征收资产税。【拓展深化】两税法的作用与局限1.作用(1)两税法统一了税制,简化税收名目,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3)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4)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2.局限性:(1)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2)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三、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美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集》卷2《重赋》(二)赋税制度2.两税法(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2)解析《重赋》的史料价值利:①分夏秋两次征税,明确纳税时间。②扩大纳税主体,扩大了纳税面,确保了封建王朝的税收,解决了唐朝政府的财政危机。③明确各阶层税率,推进税收公平,两税法是以财产征税,不再以丁户征税,照顾了人民的负担能力,体现了合理负担原则,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弊:(1)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2)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史料价值:古代文学作品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真实,为研究具体的历史提供史料。

白居易的《重赋》属于文学史料,对研究唐朝两税法有重要参考价值。

但文学作品的描写受到作者所处时代、立场等主观因素影响,不等于史实。

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作为史料时必须经过文献史料、考古史料等其他史料的印证,才能作为历史研究所用。隋唐(581年——907年)政治经济思想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繁荣)总结材料一“唐宋变革论”是以对比六朝隋唐贵族政治和宋代君主独裁政治两种政治体制为核心而展开的,然后推广于经济、学术、文学、艺术、音乐等层面的变化。(代表学者:内藤湖南)政治:隋唐贵族制衰废,宋朝君主独裁制兴起经济:唐宋之际,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文化:由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选著》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变革转折期,也有学者认为“隋唐是中国历史开明期的创造时期”,请结合隋唐历史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开明性(12分)1.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

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通过乡举里选、中央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照标准划分各郡人的品级,按照品级的高低来选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2.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一定开明性

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发布的命令叫作“敕”,但是这个“敕”其实只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

知识分解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

中外文化交流

三教融合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三国至隋唐的科技融合了选必1、3(一)儒学演变一、思想变迁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①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②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③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①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②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一、思想变迁(二)三教融合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唐朝:①儒学:儒学复兴运动②道教: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③佛教:武则天时期,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儒学复兴运动(大本P33)①原因:佛道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目的①维护封建统治。

②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概况: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天命观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③意义: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广泛传播的原因史料一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柏杨《中国人史纲》史料二

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们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

——傅乐成《中国通史》史料三

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未能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找到终极的立足点。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依据材料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广泛传播的原因(1)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2)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冲击儒学,儒学遭到质疑(佛教西汉时传到西域,东汉传到中原;道教形成于东汉后期,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3)儒学理论本身缺陷(西汉以来,今文经与谶纬神学结合,趋向神秘化和迂腐繁琐;东汉以来,今文经与古文经的争论,儒学独尊地位发生动摇)(2020·新课标Ⅱ)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现学现做】(2021·湖北高考·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现学现做】(2019·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方面发展概况思想

文学

书法

绘画

雕塑

科技五、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成就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复兴儒学运动;佛教完成本土化;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颜体(颜真卿)和柳体(柳公权)最为有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吴道子被尊为“画圣”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印刷:唐有雕版印刷佛经、书籍等;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天文:唐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建筑:隋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二、文学艺术文学①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②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田园诗歌:以陶渊明为代表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归田园居》北朝民歌:语言质朴,风格豪迈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因利乘便。

庾信《哀江南赋序》【概念解读】诗人诗句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2020·海南高考·3)表1唐诗(摘录),由表1可见()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现学现做】【现学现做】(2020·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二、文学艺术艺术书法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魏晋以前:自发阶段,实用性文字;魏晋以后:自觉阶段,实用和审美兼具的文字②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创出新风格,颜体和柳体最为有名。绘画①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其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绘画理论出现,以人物、宗教画为主;山水、花鸟画萌芽;文人画开始出现

,强调写意传神②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21.6·浙江高考·5)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A.小篆B.隶书C.楷书D.草书【现学现做】(2022·全国乙卷高考·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2020·全国Ⅰ卷高考·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现学现做】四、中外交流佛法交流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搜集大批梵文经典。玄奘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取经,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鉴真东渡派遣学问僧(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其他交流【探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呈现双向性唐朝既向外输出先进文化,又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如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传入天竺,天竺则送来郁金香、菩提树,玄奘、义净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交往的范围扩大从地区上看,不仅与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交往,而且与欧洲、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扩大了联系形式内容多样不仅有使节往来、民间留学,而且有技术交流、宗教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水陆并重的交通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今天的朝鲜,向西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对世界影响巨大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亚洲,尤其是东亚的许多国家,形成中华文化圈【链接·选择性必修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史料一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

——冯友兰《哲学史》史料二

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英】汤因比《历史研究》史料三

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