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脚步声教案小班脚步声教案1
活动目标:
1.培育幼儿仔细观赏故事的力量。
2.引导幼儿仿照各种走路的声音。
3.培育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预备:
1.故事录音、图片。
2.动物头饰若干。
3.高跟鞋一双、拐杖一把。
活动过程:
一、观赏故事《脚步声》。
1.山顶上住着兔姥姥,她的耳朵可灵了,怎么灵法嘛就来听故事吧。
2.幼儿观赏故事,老师边听故事边出示图片。
3.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去探望生病的兔姥姥了?
2)它们的脚步声一样吗?都是怎样的?
二、仿照动物的脚步。
1.再一次观赏故事《脚步声》,认真听听大羊、中羊、小羊的`脚步声究竟是怎样的?
2.幼儿仿照大、中小羊的脚步声。
3.想一想为什么大、中、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呢?
三、走路的声音。
幼儿仿照妈妈穿高跟鞋时、爷爷拄拐杖时、小猫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完成活动目标。一是先向幼儿提问:哪些小动物走路会发出通知声音?它们的脚步声都是什么样子的?并让幼儿仿照。二是让幼儿观赏故事《脚步声》。三续编故事。在其次个环节观赏故事《脚步声》时,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思索:大羊、小羊中羊为什么要去看姥姥?它们的脚步声是什么样的?羊姥姥为什么一猜就猜中了?最终请幼儿仿照大中小羊的脚步声。
本文扩展阅读:脚步:释义:指行走或奔跑时脚的动作。在文言文中亦有两脚之间距离,走路时的动静、成就造诣、行动方向以及对于搬运夫的称呼。
小班脚步声教案2
设计意图:
在音乐活动中,声音的听辨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运用孩子喜爱的嬉戏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学习听辨,培育孩子的各种力量,是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音乐元素进行体验、经受和把握。
活动背景:
小班的孩子在音乐的听辨上,需要完整的学习,包括声音的凹凸、音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这节音乐活动中,运用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图谱教学法,用孩子能看懂和理解的图形和符号,将听到的音乐元素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将各种符号用于表现他们听到的音乐元素。让孩子们从听觉到感受,从感受到思索和体验,在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表达。
活动目标:
1.听鼓声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2.学习看图谱念儿歌。
3、能辨别两段不同的音乐,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重点:听鼓声来辨别不同的声音,学习看图谱念儿歌。
活动难点:能辨别两段不同的音乐,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预备:各种图形剪纸、黑板、音乐、鼓
活动过程:
一、鼓声听辨《猫来了》
1.师带幼儿演唱《小老鼠上灯台》并做律动稳定心情。
2.师表演并提问:
(1)师学小猫的动作问:
师:“小猫走路时的脚步是轻的`还是重的?迈的步伐是大的还是小的?为什么?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2)师学小老鼠的动作问:
师:“小老鼠走路时的脚步是快的还是慢的?迈的步伐是大的还是小的?为什么?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3.出示鼓,进行声音的听辨,并引出儿歌。
猫来了
喵喵︱喵0︱小猫走过来0︱老鼠吓得︱团团转︱吱留0︱快点躲起︱来0‖
(1)出示鼓演奏两种声音,幼儿听辨:
在鼓上轻拍三下。“这是谁的脚步声?”(小猫)
在鼓上用手指频繁的轻击并划圈。“这是谁的脚步声?”(小老鼠)
师边演奏鼓边说儿歌一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和老师一起说儿歌。
师:“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了,那它的三次叫声“喵喵喵”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请小伴侣创编一个动作来表现小猫的叫声。(留意要突出一次比一次声音大)
师:“快点躲起来”做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4.带幼儿在地板上演奏并说儿歌。
二、图谱学习:
1.出示图片,请幼儿认真观看这些图片。
师:老师还给小伴侣们带来了一下小图片,给小伴侣一分钟的时间认真看一看它们。
2.引导幼儿选择能表现儿歌内容的图片。
师:“小猫走过来”我们从这些图片中选出一个来表示小猫来了,选哪个?(将孩子所选择的图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师:“老鼠吓得团团转”用什么样的图片来表示呢?(将图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依次来选择老鼠逃走时“吱溜”的图形,适合小猫“喵喵喵”叫声的图形。
最终,请孩子们依据儿歌的挨次,将小猫图片、小老鼠图片、以及老鼠洞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师带着幼儿看着图谱来念儿歌。
三、音乐听辨:猫和老鼠
1.播放两段音乐幼儿来听辨猫和老鼠的主题曲。
师:请小伴侣听听这段音乐是快还是慢?(第一遍音乐)
请小伴侣听听这是小猫还是小老鼠?(其次遍音乐)
2.引导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第三遍音乐)
师:“听小猫在干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用动作表现一下?”
“听小老鼠在干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用动作表现一下?”
3.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请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表演。听到猫的音乐时,小老鼠不动,小猫表演。听到小老鼠的音乐时,小猫不动,小老鼠进行表演。
四、小结结束活动。
小班脚步声教案3
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文学作品,山羊奶奶依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推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依据声音的特征进行推断,不但进展了幼儿细致的辨别力量,而且使幼儿对四周的声音产生爱好,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依据孩子语言的最近进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生疏,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山羊奶奶,消失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洁化,便于孩子学说。
活动目标:
一、听故事《脚步声》,初步学习故事表演。
二、尝试辨别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预备:
操作图片;故事配音音乐;脚步声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宁静倾听。
重点提问:
A、是谁上山去看山羊奶奶了?
B、为什么山羊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C、X羊观察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仿照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老师完整叙述故事一遍
重点提问:
A、X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B、X羊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仿照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小结: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山羊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阅历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
2、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3、老师小结:宝宝还听到了这么多脚步声,原来不同的小动物,脚步声也不同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师: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的脚步声。)
重点提问:
A、这是谁的脚步声?
B、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认真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别的地方。
附:
故事:脚步声(改编)
山羊奶奶住在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天,山羊奶奶病了,不停地打喷嚏:“啊——嚏!啊——嚏”真难过啊!
大羊,中羊,小羊知道了,都要上山去看山羊奶奶。
大羊“踢——突——,踢——突——”上山。山羊奶奶听见了,心想:确定是大羊。赶忙打开门,真的是大羊来了。大羊说:“奶奶,我来看你啦,送你一把青草。”奶奶可兴奋啦。
过了一会儿,他们听见“滴笃、滴笃”的声音,他们知道,确定是中羊的脚步声。打开门一看,真的是中羊来了。中羊说:“奶奶,我来看你啦,送你一篮青菜”。山羊奶奶更兴奋啦。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哒哒哒,哒哒哒···啪嗒,骨碌碌碌”的声音。咦?这是什么声音?赶忙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羊。小羊哒哒哒跑得太快了,啪嗒,摔了一跤,手上的苹果骨碌碌碌滚下了山。“奶奶,送给你的礼物掉了”。小羊说着刚要哭,观察大家笑哈哈地对他说:“没关系”,小羊也笑了
小班脚步声教案4
设计意图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文学作品,兔奶奶依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推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依据声音的特征进行推断,不但进展了幼儿细致的辨别力量,而且使幼儿对四周的声音产生爱好,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依据孩子语言的最近进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生疏,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消失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洁化,便于孩子学说。
活动目标
尝试辨别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预备
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宁静倾听。
重点提问:
A、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C、X羊观察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仿照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完整观赏故事一遍
重点提问:
A、X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B、X羊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仿照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阅历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
(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1、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重点提问:
A、这是谁的脚步声?
B、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认真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别的地方。
小班脚步声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辨别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2、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运用已有生活阅历,依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想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重难点:
尝试辨别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预备:
PPT;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宁静倾听。
提问:
(1)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2)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3)羊观察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仿照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完整观赏故事一遍提问:
(1)每一只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2)它们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仿照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小结: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阅历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1、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提问:
(1)是谁的脚步声?
(2)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认真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别的地方。
附故事:
兔姥姥住在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天,兔姥姥病了,不停地打着喷嚏:"阿-嚏!阿-嚏!"她真想她的孩子们。
大羊,中羊,小羊知道了,都要上山去看姥姥。
大羊"踢--突--,踢--突"走上山。兔姥姥听见了,心想确定是大羊,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物业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范本
- 2025年数控刃磨床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抗寄生虫病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食品蒸发浓缩机械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钳型表项目合作计划书
- 防潮地面施工方案
- 产地直采核桃协议3篇
- 借款协议补签模板3篇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
- 深信服超融合HCI技术白皮书-20230213
- 2025年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广西公务员【申论A卷、C卷+2023申论A卷】共3套真题及答案
-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单元《青春之光》课件
- 2024物业管理数字化升级服务合同
- 灌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
- 药品追回管理制度内容
- 二战时期的中国抗日战争
- 35kv变电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