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7活血化瘀药_第1页
《中药学》7活血化瘀药_第2页
《中药学》7活血化瘀药_第3页
《中药学》7活血化瘀药_第4页
《中药学》7活血化瘀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活血祛瘀药一、概念: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其中活血作用强者,称破血药。二、药性特点:活血祛瘀药味多辛苦,性善行散,主入心、肝二经。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的病证。

三、分类1活血止痛药:主要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种疼痛,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肢体痹痛及跌打伤痛等。2活血调经药:主要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等证。3活血疗伤药: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伤骨折及金疮出血等伤科病证。4破血消癥药:主要适用于癥瘕积聚,血滞经闭等瘀血重证。四、注意:1注意配伍。2孕妇及妇女月经过多者忌用或慎用。第一节活血止痛药川芎命名:出处:《神农本草经》芎穹处方用名:川芎、大川芎、酒川芎、抚芎来源:采收加工:生用或酒炙用。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川芎性味归经功效辛香行散温通胜寒入血走气走表活血

行气祛风散寒止痛

川芎临床应用:血瘀气滞痛证胸痹心痛,配丹参、桂枝、檀香等;胁肋疼痛,配柴胡、香附、白芍等,

——柴胡舒肝散积聚痞块,配桃仁、红花等,

——血府逐瘀汤跌打损伤肿痛,配乳没、三七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川芎临床应用:经产瘀血证痛经、经闭,配当归、红花、桃仁等,

——血府逐瘀汤;月经不调,配当归、益母草等,

——益母胜金丹;寒凝痛经、经闭,配当归、桂枝等,温经汤;产后腹痛,恶露不尽,配当归、桃仁、炮姜,

——生化汤;难产、胞衣不下,配当归、川芎等,催生饮。1、本品下行血海,治各种妇科经产瘀血证,为妇科要药。2、常配当归临床应用:经产瘀血证痛经、经闭,配当归、红花、桃仁等,

——血府逐瘀汤;月经不调,配当归、益母草等,

——益母胜金丹;产后腹痛,恶露不尽,配当归、桃仁、炮姜,

——生化汤;1、本品下行血海,治各种妇科经产瘀血证,为妇科要药。2、常配当归川芎临床应用:头痛

瘀血头痛,配桃仁、红花、麝香等,通窍活血汤;风寒头痛,配羌活、白芷、细辛等,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配菊花、石膏、僵蚕等,川芎散;上行头目,祛风活血止痛风湿头痛,配羌活、独活、防风等,羌活胜湿汤;

六经头痛,“头痛须用川芎,若不愈各加引经药”-头风头痛,川芎30g、细辛3g、白芷3g,救破汤。痰浊头痛,配陈皮、半夏、细辛等,芎辛导痰汤;1、头痛要药。2、善治风寒、瘀血头痛“惟风寒头痛极宜之(本草正)”、“风寒气滞血瘀,凝滞经络,所致头痛最为适宜”(秦伯未)3、肝阳上亢头痛慎用。川芎临床应用:风湿痹痛祛风散寒止痛配独活、羌活、桑寄生等,

——蠲痹汤、独活寄生汤痹痛新久、上下均可应用川芎用法用量:煎服,3~9g。治头风可用至30g。使用注意:

1、性升散,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孕妇,肝阳上亢头痛等慎用。

2、久服伤人正气,“能致暴亡”(朱丹溪)秦伯未:川芎辛温香窜,用之不当,反多流弊,非痛时胀闷兼有头皮麻木感觉者,不宜用。延胡索出处:《雷公炮制论》命名:处方用名:延胡索、玄胡索、延胡、玄胡、元胡。来源:采收加工: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根。生用,或醋炒用。延胡索延胡索性味归经功效辛苦温入心肝脾活血、行气、止痛延胡索临床应用:气滞血瘀诸痛胸痹心痛,配丹参、薤白、桂枝等;胃脘痛善治胃脘痛(例)胸胁痛肝郁化火,配川楝子、栀子等;肝气郁滞,配柴胡、郁金;

寒疝腹痛,配小茴香、吴茱萸、乌药等;痛经、产后腹痛,配当归、红花、香附等;跌打损伤肿痛,配乳香、没药等;风湿痹痛,配秦椒、桂枝等。治一身上下血瘀气滞疼痛,止痛要药。善治胃脘痛。热证,配川楝子,如金铃子散;寒证,配桂枝、高良姜,如安中散;

气滞,配香附、木香、砂仁等;

瘀血,配丹参、五灵脂等;

气虚,配党参、白术、白芍等。“心痛欲死,速觅元胡”延胡索延胡索用量用法:煎服,3~10g。醋制增强止痛作用。郁金出处:《药性论》命名:来源:为姜科植物郁金或姜黄、或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

采收加工:生用,或明矾水炙用。

处方用名:郁金、玉金、乙金、益金,川郁金、温郁金、广郁金郁金郁金郁金用量用法:煎服,5~12g;研末服,2~5g使用注意:畏丁香。姜黄出处:《新修本草》来源: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采收加工:生用,或明矾水炙用。郁金与姜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血瘀气滞证郁金性寒清热,凉血,利胆退黄,行气解郁力强主治血热瘀滞、湿热黄疸、热病神昏。姜黄性温,祛瘀力强,善治寒凝血瘀、上肢痹痛。五灵脂出处:来源:鼯鼠科复齿鼯鼠的粪便。采收加工:生用、醋或酒炙用处方用名:五灵脂活血止痛—瘀血阻滞疼痛。化瘀止血—瘀血阻滞出血。包煎,不宜与人参同用。降

活血散瘀——血瘀气滞之胸胁心腹疼痛。止血定痛——创伤出血,跌打瘀肿疼痛。降气辟秽、和中止呕——秽浊内阻,呕吐腹痛。

部位:胸、胃。第二节活血调经药丹参出处:《神农本草经》命名:采制加工:生用或酒炙。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处方用名:丹参、紫参、血参、紫丹参、红丹参丹参性味归经功效苦泄入心、心包、肝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苦寒入心、血分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丹参临床应用:经产瘀血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单用为散,酒调服,丹参散;配桃仁、红花、益母草等;偏寒,配吴茱萸、肉桂等。1、治各种妇科瘀血病症,《重庆堂随笔》称“丹参,为调经产后要药”。2、偏治瘀血有热者。3、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丹参临床应用:其他瘀血证胸痹、腹痛,配砂仁、檀香,丹参饮;癥瘕积聚,配三棱、莪术、鳖甲等;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当归等;风湿痹证,配防风、独活、秦艽等;活血祛瘀止痛丹参临床应用:疮痈肿毒-取其凉血消痈,配伍清热解毒药使用。烦躁、心悸、失眠热入心营,配生地、玄参、黄连等,清营汤阴血虚,配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

—天王补心丹清心除烦安神!虚实两清!丹参用法用量:煎服,5~15g,活血宜酒炙。使用注意:反藜芦,孕妇慎用。红花出处:《新修本草》命名:采制加工:生用。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处方用名:红花、红蓝花、草红花、杜红花红花性味归经:辛散温通活血祛瘀止痛归心、肝通经功效红花临床应用:经产瘀血证痛经,单用,红蓝花酒,或配伍;经闭,配当归、川芎、桃仁等,桃红四物汤;产后瘀滞腹痛,配牡丹皮、蒲黄等,红花散。《本草汇言》“红花主治胎产百病,以血为患,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故为妇科瘀血证常用。小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难产、胞衣不下、死胎,当归、肉桂川芎等,

——脱花煎。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红花临床应用:其他瘀血证癥瘕积聚,配三棱、莪术等;胸痹心痛,配丹参、桂枝、瓜蒌等;瘀滞腹痛,配桃仁、川芎、牛膝等;血府逐瘀汤;胁肋刺痛,配桃仁、柴胡、大黄等,复元活血汤;跌打损伤,配苏木、乳香、没药等,或制成油剂、酊剂。治跌打要药。肌肤瘀血斑疹色暗,配紫草、大青叶等,当归红花饮褥疮,甘油、红花浸出液,混合外用;胼胝,配地骨皮、甘油调敷;红花用量用法:煎服,3~10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附药:番红花(西红花、藏红花)性偏寒凉,除活血外,有凉血解毒之功;尤宜热入营血,斑疹色暗。1.5~3g。桃仁出处:《神农本草经》采制加工:生用或炒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处方用名:桃仁、光桃仁、桃仁泥、炒桃仁桃仁性味归经苦泄甘润降泄功效入心肝活血祛瘀止咳平喘入大肠润肠通便桃仁临床应用:瘀血证祛瘀力强-破血瘀血证常用。经闭、痛经,配红花、川芎等,桃红四物汤癥瘕痞块,配桂枝、丹皮、赤芍等,桂枝茯苓丸产后瘀滞腹痛,配炮姜、川芎等,生化汤经闭跌打损伤,配红花、当归、大黄等,复元活血汤桃仁临床应用:内痈肺痈,配苇茎、冬瓜仁,苇茎汤肠痈,配大黄、牡丹皮,大黄牡丹皮汤肠燥便秘,配火麻仁、当归、瓜蒌仁,润肠丸咳喘,单用配或杏仁。活血消痈桃仁用量用法:煎服,3~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桃仁与红花活血祛瘀治瘀血证红花:桃仁:祛瘀力强,消痈,又止咳平喘,润肠止痛力强,治斑疹色暗益母草出处:《神农本草经》命名:采制加工:生用或熬膏用。来源: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处方用名:益母草、茺蔚草、坤草益母草性味归经功效苦降通利,入膀胱辛苦入心肝走血分活血调经微寒清热以解热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益母草临床应用经产瘀血证

月经不调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难产,胎死腹中单用煎汤或熬膏;或配其他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治多种经产瘀血证-为妇产科要药;单用煎汤产后服用;其他瘀血证。益母草临床应用水肿,小便不利,单用或配白茅根、泽兰等。既利水、又化瘀,故善治水瘀互见者疮痈肿毒皮肤瘾疹清热解毒单用或配黄柏、蒲公英等苦参等外洗或外敷。益母草用量用法:10~30g,煎服;或熬膏,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外洗。使用注意: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益母草与泽兰功用相似,益母草作用强,应用广。泽兰

活血调经——血滞经闭,痛经及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化湿醒脾——湿浊中阻证。利水消肿——产后小便不利,身面浮肿。

牛膝出处:《神农本草经》命名:采制加工:生用或酒炙用。来源:苋科植物牛膝或川牛膝的根。处方用名:牛膝、怀牛膝、川牛膝、制牛膝怀牛膝与川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鸡血藤出处:《本草纲目拾遗》命名:采制加工:生用或熬膏用。来源: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鸡血藤功效与应用活血补血调经—血瘀、血虚月经病血虚萎黄舒筋活络—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穿山甲

活血消癥——癥瘕积聚,瘀血经闭及风湿痹痛。通经下乳——产后乳汁不通或稀少。消肿排脓——疮痈肿毒,瘰疬痰核。(脓未成能消,脓已成能溃,脓已溃忌用)水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1.5g。孕妇及疮痈已溃者忌用。

王不留行出处:《神农本草经》命名:采制加工:生用或炒用。来源: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活-活血通经,治经闭、痛经、难产下-下乳消痈,治乳汁不下、乳痈利-利尿通淋,治多种淋证纲目:“其行利而不住。”新编:“王不留行,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也。”月季花出处:《本草纲目拾遗》采制加工:阴干生用。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的花。活血舒肝善治肝郁血瘀经产瘀血证及其他瘀血证第三节活血疗伤药乳香出处:《别录》来源:采收加工:处方用名:乳香与没药活血行气止痛-血瘀气滞疼痛消肿生肌-跌打损伤,疮肿初起,或溃后不敛,外伤科要药乳香—偏行气、伸筋、疗痹没药—偏活血化瘀止痛同用土鳖虫出处:命名:(土元)来源: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全体烫死干燥。性味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土鳖虫功效应用:破血逐瘀疗伤-筋伤骨折各期,单用,或配伍。瘀血重证-配大黄、水蛭、桃仁等。伤科要药!用量用法:煎服3~10g;研末服,1~1.5g,黄酒送服。使用注意:孕妇忌服。自然铜出处:伤科要药!来源:天然黄铁矿、主含二氧化硫,研末用。功效应用散瘀止痛,接骨疗伤—跌打筋伤骨折。外用内服苏木

1活血疗伤——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2祛瘀通经——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及痈肿疮毒。

马钱子出处:《本草纲目》采制加工:炮制后用。来源:马钱子科植物云南马钱或马钱的成熟种子。马钱子性味归经: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用量用法:0.3~0.6g,入丸散,炮制后用。通络止痛功效应用: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单用或配伍止痛良药。(士的宁)散结消肿—痈疽疮毒,咽喉肿痛,单用或配伍。使用注意:易蓄积中毒,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