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_第1页
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_第2页
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_第3页
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_第4页
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心理学》范逢春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概念: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心理活动和

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观察者所处的情境特点,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从观察

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出发,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优点:目的明确,简易方便,所得资料比较系统、真实。

缺点:研究难以深入,观察多为表面现象,资料肤浅,难以进行数量化的统计分析。

2、访谈法

概念: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

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从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分,分为:结构化访谈,无结

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

优点:简单易行,迅速取得第一手资料,使用范围广泛。

缺点: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

3、实验法

概念: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表现以进行研究的方

法。

实验法有两种:

①实验室实验:

优点:严格控制变量,结论具有可重复性,数据精确

缺点:人为性强,脱离实际

②现场试验:

优点: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避免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结论具备可推广性

缺点:不容易控制变量,结论可能出现偏差

4、测验法

概念:测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仪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的研究方

法。

优点:简便易行,内容广泛,较强的科学性,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缺点:运用有一定的难度,测试者必须受过专门的训练。量表的设计、取样要求较高。

5、投射法(与投射作用相区别)(08M)

概念:投射法是采取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防御机制,受试者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感情,愿望,情

感,思想等投射在其中,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常用的投射法有罗夏墨迹

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第三人法,句子故事完成法等。

6、主题统觉测验(09M)

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造,这个测试包括30张图片,图片内容以人物为主。受试者只选其中

的20张。主试者一张张给受试者看,要求以图片内容为主,让受试者根据个人经验编造故事。

主试者以此来分析受试者的人格。

7、罗夏墨迹测验

概念:罗夏墨迹测验由瑞士学者罗夏于1921年创造,罗夏测验是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

成的。其中7张为水墨墨迹图(其中5张为黑白墨迹图,2张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3

张为彩色墨迹图。每张卡片让受试者回答“你看见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的问题,受试者

对10张卡片回答后,请他再对卡片对一遍,请他解释回来的内容是指图形的哪部分。主试者

根据几项标准确定受试者的人格。

8、问卷法

概念:问卷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编制出内容明确,表达准确的问卷,让被试者根据个

人情况事实求是地作出回答,从而收集所需资料和数据的研究方法。问卷形式有三种:是非式、

选择式、等级排列式。

优点:短时间取得大量材料,对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分析,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缺点:材料较难质化分析,不易把结论与被试的实际行为做比较。

9、个案法

概念:个案法是指对某一个体,群体或者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进行考察,了解,收集系统的资料,以便

研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优点:内容丰富,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为发现和提出新理论假设奠定基础。

缺点:研究是描述性的,短时间不容易做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推论。个案研究取样小,限制了研究结果

的可应用性和普遍意义,结论很难进行重复验证。

第一篇个性心理与行为

第二章个体心理的原理

一、个体的认知:

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它的高低用感觉阈限衡量。

3、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所能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与此

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4、知觉:(P31)

5、感觉的相互作用性:是指同一感受器官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技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

响。分为:

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在同一感觉器官中中产生的各种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最明显的

表现就是感觉的对比。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在同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觉器官的影响

下产生的变化。

6、社会知觉:

6.1社会知觉的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对自己所进行的认识过程,

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直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

6.2社会知觉过程:是依据知觉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它是知觉者、被知觉者

和情景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个体对社会刺激加以综合的过程,使人们社会行为的

基础。

6.3社会知觉的特点:

①社会知觉的选择性

②社会知觉的防御性

③社会知觉的显著性

④社会知觉的完整性

⑤社会知觉的心理惯性

6.4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①知觉者的因素

②知觉对象的因素

③知觉效应(由于受到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反应客观现实,尤其在对人的认识时,

可能会产生各种偏见,进而影响到知觉的准确性。)

附:常见的知觉效应:

(1)首因: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

效应。

(2)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在印象最为深刻,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并对以后该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3)定势效应:定势是人们对一定活动的一定准备状态,而定势效应则是这种准备状态后的反映活动、

信息加工产生的影响。

(4)刻板效应(或称定型):是人们用刻印在自己脑子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

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

(5)晕轮效应:就是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对知觉对象的某些品质或特点有清晰地知觉,印象深刻、突出,

从而掩盖了对知觉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

(6)投射效应:这是指知觉者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心理倾向,往往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

上,尤其当某些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角色、身份特点和社会地位与自己相同时更容易推以及人。

6.5社会知觉的类型:

①自我知觉

②对他人的知觉

③人际知觉

附:自我知觉的发展阶段:

①生理的自我

②社会的自我

③心理的自我

7、自我知觉一一印象管理

3

8,角色知觉

9、社会测量学

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是莫雷诺,他认为人与人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情感性联系的基本

类型有吸引,拒斥和中性。通过人们之间情感性联系的测定,了解到社会各种人际关系。各种社会测量学

从理论上来看,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它作为一种测量技术,现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这种技术主要是

采用填写意问卷,让被试者根据好感或反感对伙伴进行选择,并把这种选择用图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使人

们对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或\

X\I

I\

3"、I/

"-刊—“禾椁作。方

Kappa效应

这是指汉塞尔和西尔威斯特(Hansel和Sylvester,1953、1955)的实4斩笑,

夜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效应。将3个灯泡排成一行,A—B>B—C.二亮A

念B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开亮B和C的时间间隔。由于A-B〉B-C故被试认^

A—B时间间隔要长些,表现出视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效应。黄希庭;更牛二

汽车运动验证了Kappa效应(1980)»而且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年龄越小,Kap-

pa效应越明显。

10、知觉的一般规律:

①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性地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②知觉的整体性:人们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

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

④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

着它的稳定性。

11、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2、遗忘:记忆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13、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和间接

的反映。

13.1思维具有的特征:

①概括性

②间接性

③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13.2思维过程:

分析一综合一比较一分类一抽象一概括一具体化一系统化

13.3思维的作用:

①思维是个体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②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

③思维是进行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个体的情绪与情感

1、情绪: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

思、悲、惊、恐。

5

2、情感:情感是态度这以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

理上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

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3、情绪理论:

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着重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

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正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

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

依扎德认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依扎德提出

人格有6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人格子系统组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

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

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着重要

的动机作用。依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正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结构,各种情绪体验是

驱策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三、个体的意志

1、意志的概念: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

系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过程:

①采取决定阶段

②执行决定阶段

3、意志的心理结构

①期望与抱负水平

②心理冲突

③选择和决策

4、心理过程(07):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应。心理学家把心里现

象划分为三个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在形式上的分类:

①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

所爱者或者双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从两所相恶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成为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像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

心理冲突在内容上的分类:

①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②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6,冯特的意志分类:

冯特根据动机的特点把意志的基本形式分为3类:(P57)

①冲动动作

②有意动作

7

③选择动作

第三章个体心理的差异

一、个性

1、个性: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点,

也包含其心理特点,反映出个体观察、思考、行动和情感等方面的总体倾向。个性是在一定的

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个性是一个复杂的、

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机构。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其特点是:独特

性,综合性,稳定性。个性形成的三个时期:儿童时期,学生时期,走向社会。

2、个性的心理结构:

①动力结构

②特征结构

③调整结构

3,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个性结构理论:佛洛伊德认为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

个部分。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个性的原始倾向。自我,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外部世界影

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超我,指人格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

罗萨克人格分层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若干层次构成的。最低层次是人的生理机能,较高层次是原始

的情绪状态,再高层次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最高层次则由社会心理特质构成。高层控制低层级,使中低

层级的机能表现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行为方式,,中低层级的心理机能又是较高层级心理机能的基础。

卡特尔特质阶层说:卡特尔认为,人格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特质因素构成的复合结构,可以用因素分

析技术把这些特质分离出来。

勒温个性结构理论:边缘领域属于人的个性结构的内部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疆界地带。这里领域包括知

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内部领域在边缘领域的内侧,分为中心阶层和边缘阶层,其功能各异。内部领域的边

缘层和运动层较接近,它们较易发生联系,和边缘阶层相关联的事情表现机会较多。由于中心阶层的组织

较复杂,它又和运动区不直接接触,因此发生在中心层的事件,不易表示。

M垢由和如宜区(•

I内1域

,.内中40N

大五人格理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性,开放性。

二、气质

1、气质(08M):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

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2、气质类型理论:

克瑞奇米尔体型说:克瑞奇米尔将人格根据体格分为三种类型:强壮性、瘦长型和矮胖型之后,又根

据这三种人格类型学说的分析,提出了分别与之相适应的三种气质类型:分裂气质、躁郁气质和黏着气质。

如下图:

表3—1克瑞奇米尔的人格类型说

体型气质行为倾向

嗖长型分裂气质不善于交际、沉静、孤僻、神经过敏

篌胖型躁郁气质善交际、活泼、乐观、感情丰富

强壮型黏着气质固执、认真、理解迟钝、情绪爆发性

谢尔顿的气质类型说:谢尔顿受克瑞奇米尔的影响,但是研究上与克瑞奇米尔是不同的,他以正常人

为研究对象,提出了3种题型: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外胚叶型,对应这三种体型有内脏紧张型、身体紧

张型和头脑紧张型三种气质类型。如下图:

表3-2谢尔顿的气质类型说

体型气质类型行为倾向

内胚叶型内脏紧张型动作缓慢、爱好交际、感情丰富、情感舒畅、成和、有耐心

中胚叶蟹身体紧张型动作粗放、精力旺盛、喜好运动.自信、富有进取心和冒险性

外胚叶型头脑紧张型动作生硬、善于思考、不爱交际、情绪抑制.谨慎.神经过敏

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说(08):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

汁和黑胆汁,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人的气

质认为四个类型: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

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如下图:

表3-3希彼克拉底的气质类型说

气质类型特点

直率、热情、易怒、急躁、果敢,精力旺盛,情绪容易冲动,具有明显的外倾

胆汁质

性等。

敏感、乐观、亲切、浮躁、轻率、活泼爱动,富有生气,反应迅速,喜欢与人

多血质

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倾性等。

安静、稳重、坚毅、淡漠,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

粘液质

但又难以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等。

胆小、忸怩、孤僻,行动迟缓、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情绪发生慢而强・

抑郁质善于观察和体验别人不易察觉到的细小事物,缺乏果断和自信,具有内倾

性等.<

伯曼激素说:他认为,内分泌腺的活动与气质有关系。由于人的情绪性、活动的反应性和冲动性与

内分泌有关,伯曼把气质分为4个类型。如下图:

9

衣S11日亶的气质类型说

气质类型___________特点

甲状腺型感觉灵敏,坚持性强

1垂体腺型智慧聪颖

肾上腺型情绪激动

性腺型性别角色突出

古川竹二血型说:如下图:

表3-5古川竹二的气质类型说

1血型

气质特点

A型稳旗、温和、顺从、怕羞、多疑、依赖他人

B型感觉灵敏、善于交际、好管闲事

An型孤僻离群、保守

O型自信、好胜、霸道、坚强、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

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普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三个基本特性,把高

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型。

三、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人与人

之间的差异,首先变现在性格上。

2、性格的特征(类型)

①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调解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②性格的情绪特征:分为强度特征,稳定性特征,持久性特征,主导心境特征。

③性格的理智特征:他是指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个体差异。

3、性格的类型理论

3.1奥尔波特性格类型理论:

按理智、意志和情绪三者哪一个占优势,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属于理智型的人,

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其行动;属于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动主动,富于原则性:属于情

绪性的人,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

3.2荣格性格类型理论:

荣格按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外倾向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型的人好沉思,善于内

省,爱恬静,缺乏自信,不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顺从,孤僻和害羞,比较难以适应环境;外向型的人一般

比较敏感,好社交,很自信,乐观开朗,积极进取,但做事轻浮,喜欢标新立异,容易适应环境的改变,

善于应付各种情况。

10

3.3斯普兰格的人格类型分类:

斯普兰格认为,人以固有的气质为基础,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社会有六个基本的领域,人会对六个

基本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据此,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

型,权力型,宗教型。

表3-6斯普兰格的人格类型分类

性格性格特点

冷好而客观地观察事物,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但理论家

理论型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以追求真理为生活目的哲学家

----

以经济的观点看待一切算物,根据功利来评价学物,对人物的评价只实业家

经济型看他的能力和资历.以获取财产和利益为生活目的

艺术家

审美型不大关心实际生活,总是从美的角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

强视爱,认为爱别人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以增进社会和他人的福利为E兹镜晋市豕

社会型

生活目的志愿者

电视权力,努力获得能力,有强烈的支配和命令别人的欲望•所作所政治家

权力型

为皆由自己决定

宗教型总是感到上帝的拯救和恩恩•坚信有绝对的生命,生活在信仰中宗教家

安参考: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旧版)(09):

阿吉里斯认为,一个人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程中,性格会发生七种变化。

①被动f主动

②依赖f独立

③少量的行为一能产生多种行为

④错误而浅薄的兴趣f较深与较浅的兴趣

⑤时间知觉性短一时间知觉性较长

⑥附属的地位f同等或者优越的地位

⑦不明白自我f明白自我控制自我

阿吉里斯认为这些改变是持续的,而健全的性格便因此由不成熟趋向成熟。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个性

可能使这些改变受到限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总是有日趋成熟的倾向。

(参考: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人格发展八阶段论/性格发展分期/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图):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

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但是每一阶段能否

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有两个

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

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

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Crisis:指每一发展阶段出现的特征性问题。他既能因积极的解决而增强自

我;又能因消极的解决而削弱自我)。

11

b参考:霍兰德(Hollad)人格类型的分类(09):

霍兰德与1959年提出具有广泛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积极地,愉快的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

与人格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霍

兰德认为人格可以分为6种类型:

①现实型(R):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

②传统/常规型(C):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

③企业型(E):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④研究型(I):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

⑤艺术型(A):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⑥社会型(S):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心理学中,把人们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

件,变现在相同的情况下,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快慢”、“深浅”、“难易”及

其“巩固”的差别。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限制。

((参考: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能力分为智力,性向,成就。智力是这个人的一般能力;性向是指个人可以发展的潜在能力:成就是指个

人通过教育或者训练对学识,知识和技能方面所达到的较高水平。)

2、能力的机构理论:

2.1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二因素结构理论)(07):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由

g和s两种因素决定的。第一位和重要的是一般因素g。

2.2群因素结构理论(09):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登认为,能力是由许多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构成的。包括七种原始的元素:计算,

词的流畅性,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经过试验和测试,说明各种能力因素并不是绝对割裂的,

而是可以找到一般的因素。

2.3智慧结构理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图):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智

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的多种因素组成:第一维是指智力的内容,包

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等四种;第二维是指智力的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

价等五种;第三维是指智力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和蕴涵等六种。这样,由四种内

容、五种操作和六种产物共可组合出4x5x6=120种独立的智力因素。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

是上述三维结构中处于第二维度的“发散思维”。

12

2.4威克斯勒智力理论:

威克斯勒认为,智力反映多重方面,包括基本常识的掌握、理解能力、算术能力、概括能力、语文能

力、记忆力,以及其他有关活动操作和空间认知的能力。

2.5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三元智力理论,分为三个分理论:(1)情境分理论;(2)经验分理论(3)

成分分理论,智力成分结构有三个层次:①元成分,是高级管理成分,其作用是实现控制过程。②操作成

分,其作用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③知识获得成分,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2.6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那得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

需的能力,主要包括7种能力:(1)语言能力(2)音乐能力(3)逻辑数理能力(4)空间智力(5)身体

运动智力(6)内省智力(7)人际智力

3,能力的测量

3.1比奈-西蒙量表:

由法国心理学家A.比奈首创的一种测量人类智力的标准工具。由比奈和T.西蒙合作制定。1905年出

版了第一个比奈-西蒙量表。它是一种个别测验式的量表,包括30个测量一般智力的项目,其中既有对较

低级的感知觉方面的测量,也有对较高级的判断、推理、理解等方面的测量。这个量表又于1908和1911

年修订。该量表首次采用心理年龄来计算成绩。

3.2斯坦福-比奈量表: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L.M.特曼对比奈-西蒙量表所作的修订版。该修订本不但对每个测题的实施程

序及评分方法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而且把智商概念运用到智力测验中,使智力分数能在不同年龄间

比较,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比奈以智龄评定智力的方法。计算智商的方法如下:IQ=MA/CAX100

0参考: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于1939年制定的智力量表,1949年开始又进行数次修订。韦克斯勒量表取消了智力年龄的

概念,保留智商的概念,以同年龄组被试对象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经过统计处理得出的智商,称它为离差

智商。

五、态度

1、态度的概念:

态度: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较持久、较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它是在某种心理过程

基础上综合而成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于特定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内心对特定对象的体验和感受;意向成分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可能做出行为的反应倾

向。

2、态度的特征:

①社会性

②针对性

③稳定性

13

④间接性

3、态度的功能:

①适应功能

②防御功能

③认识功能

④价值表现功能。

4、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①需求

②知识

③社会影响

④人格特征

⑤个体经验

5、态度形成的阶段:

①顺从阶段

②认同阶段

③内化阶段

6、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①态度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

②态度会影响学习

③态度影响耐力

7、态度改变理论

7.1认知失调理论:

它最早由费斯廷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

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人们会采取各种方法来减少自己的认知

失调,主要有:

①改变与认知主体行为有关的某一认知要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因素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

②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③引进新的认知要素,改变不协调状态

④改变态度

⑤减少选择感

⑥改变行为

7.2海德认知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就专门研究了在群体中人与人是如何处理关系的,并提出了“平衡理论”,又称

“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

稳定的,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人产生心理紧张,为了从不平衡恢复到平衡状态,需要改变现有

的某个认知。三角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按其正负特点,分别取+1或-1,然后将三角上所有+1或一1的值相

乘,如果结果是+1,则此三角的状态是平衡的,反之是不平衡的。pppP

Jk

o*xo-xo-xo*x

pppp

OXO♦XO-XO♦X

ft«Ta

14

7.3信息沟通理论:

由霍夫兰提出,经过弗里曼德简化和修改。该理论认为,说服过程的开始必须有一个信息的传递者,

并且他对某一问题有一定的看法,还力图说服他人也采用同样的看法。围绕着被说服对象一信息接受者,

说服过程包括信息源、所传递的信息本身、信息接受者和周围情境四个因素。态度改变的说服过程,是说

服者通过各种方法,将信息作用于被劝说对象而引起态度变化的过程。

其过程是:接触传播的信息一有效收到有效的信息一理解或弄懂这些信息一接受信息一保存信息一作

出决定采取行动f改变态度。

b参考:赫尔曼态度形成理论:

赫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分为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顺从阶段:个体总按社会规范、社会期待或者

他人意志表现出某种态度的外显行为,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认同阶段: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

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内化阶段:个体已经发自内心地接受了某种态度,他理智地班别出该态

度具有合理性,应该坚持。

六、价值观

1、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

反映。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

2、价值观的分类:

2.1奥尔波特价值观分类:

①理论型

②经济型

③审美型

④社会型

⑤政治型

⑥宗教型

2.2格雷夫斯价值观类型:

格雷夫斯把价值观分为七个等级:

①反应型

②部落型

③自我中心型

④坚持己见型

⑤玩弄权术型

⑥社交中心型

⑦存在主义型

15

第四章个体行为中的心理

一、个体的需要与动机: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

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3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体缺乏时,叫缺乏状态

第二、个体自己去平衡这种缺乏状态,这个平衡是生活体内部的自动平衡

第三、个体去择取缺乏物

3、动机的概念:

动机: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

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指向某一目标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动机的4个特点:

第一、动机是人民呢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第二、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第三、动机引发某种活动出现之后,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

第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一个“中间力量”,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有时个体甚至不一

定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4、动机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强化功能

5、动机的理论:

二、个体的压力与职业枯竭

1、压力的概念:

压力是指人们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它是人和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部的状态,对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变化,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的反

应。

2、心理枯竭:

是指由于持续而巨大的压力产生的现象,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

产生的心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

3、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

被耗尽的感觉。

U附:职业枯竭的产生:

1989年,Hobfoll提出资源守恒理论(C0R)«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了心理枯竭现象。

其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人具有努力保护和获得资源的倾向,最有价值的资源损失会使人产生不安。职

业枯竭时工作所需的资源消耗尽率大于补充率时所产生的现象。

4、职业枯竭的分类:

①生理枯竭

②心智枯竭

③情绪枯竭

④价值枯竭

⑤去人性化

©行为症状

17

5,职业枯竭的危害:

①导致亚健康状态,甚至生命的早衰

②导致人际冲突加剧,甚至家庭关系破裂

③降低工作效能,甚至转岗、离职

④降低工作士气,甚至破坏组织氛围

三、个体的挫折与工作满意度

1、挫折的概念:

通常指由于某种刺激情景对人的目标产生阻碍,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从而导致个体消

极情绪反应的系统过程。

2,挫折防卫方式/心理防御机制(参考):

个人为了减轻或避免挫折可能带来的不愉快与痛苦,在生活经验中学会某些适应挫折情况的方式,因

为这些方式在性质上是防卫性的,故精神分析学家将此称为防卫方式。

分为积极的建设性行为和消极的破坏性行为。

3、挫折导致的行为:

(1)积极的建设作用

①升华:升华是指个体遭受挫折之后,把那些敌对、悲愤等消极冲动化为积极动力,加倍作出努力,

选择更好的途径,作出更有意义的事情。

②重新解释目标:当目标无法达到时,延长实现目标的期限,或者重新调整目标水平,以期实现目

标减少挫折。

③补偿:当一个人认定目标受到条件限制而无法达到时,他用实现另一个目标来进行补偿,或者以

新的需要来取代原来的需要。

(2)消极的破坏性行为

①反向行为:指努力压制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勉强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②合理化:这是指一个人遭受挫折,或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举止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时,往往

找一些原谅自己的理由来进行解释,尽管有些所谓的理由是不适当的,甚至在别人看来

是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强调这些理由去说服自己,感到心安理得。例如酸葡萄作用。

③推诿:将自己做错事情的责任推给他人,这样减轻自己的内疚,维护自尊。

④退缩和逃避:个人不敢面对自己预感的挫折情景,而逃避到较安全的地方。逃避作用的三种形

式:逃向另一现实;逃向幻想世界:逃向生理疾病。

⑤表同: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将自己比拟为某一成功者,藉此在心理上分享

其成功之果;或者迎合供给自己需要的保护者,按照他们的希望行动来减少挫折。

⑥压抑作用: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

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故压抑是回避自我内部的危险,不敢面对自我的部分。

⑦倒退: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其行为的表现往往比其年龄应有的表现,显的幼稚,此种成熟的倒

退现象,称为退化。

⑧攻击: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无理智的、消极的、带有破坏性的行为,这可能针对他所认为

的挫折源,也可能迁怒于无关的旁人或折磨自己甚至自杀。

4、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1)、外部原因:

①自然环境:包括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

②社会环境:包括所有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到得政治,经济,道德等认为因素的限制。

(2)、内部原因:

①生理因素:指个人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以及生理上的缺陷疾病,所带来的限制。

②心理因素: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同时产生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动机,这些动机无法同

时满足,则产生难以抉择的心理状态。

5、挫折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

①消除挫折产生的原因

②采取宽容的态度

③改变环境

④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

⑤搞好心理咨询

6、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态度,也就是他通过完成自己的工作能够获得的满足感的

程度。

7、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①工作本身

②报酬

③工作条件

④人际关系

⑤个人特点

8、工作满意度对工作行为的影响:

①缺勤

②离职

③组织公民行为:是指由员工自发进行的,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的或直接的成人,

但是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运作功能和效率的行为。

④绩效

⑤员工表达不满意的方式(建议、忠诚、退出、忽略)

9、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个人能承受环境的压力或经得起挫折的

能力。反映了人对于挫折的态度。

10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

①生理条件

②过去的学习和经验

③对挫折的知觉判断

④对挫折的预见性高低

⑤其他心理因素(包括价值观、气质、性格、兴趣、意志等)

第五章个体行为的激励

1、激励的概念: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通过各种客观因素的刺激,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

19

的内驱力,使人达到一种兴奋的状态,从而把外部的刺激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从狭义上讲,

激励就是一种刺激,指促进行为的手段。

2、激励的心理过程(08):

图5—1激励的一般过程模式

3、激励过程的要点

①内外诱因分析

②了解需要

③要有明确的目标

④激励要及时

⑤利益兼顾

4、目标设置理论:(P135)

由洛克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一旦员工有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员工就会向着目标努力,获

得工作绩效;组织根据绩效给员工相应的内在和外在奖励,从而最终决定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度作为一

种结果反过来影响员工新的目标设置。

5、反馈效应:

个体对自己学习或者工作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个体更加努力,

从而提高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作反馈效应。

6、“挫折-攻击”理论(挫折攻击假说)(07):

由多拉德和米勒等人提出,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

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其中攻击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

7、归因理论(08):

7.1海德长恒原则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归因理论。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

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信念,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

为者周围环境的因素,如人们的期望,奖励,工作的难易度等。海德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

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和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于

20

四个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又可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进一步分类:

从内外因方面来看,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因,而任务难度和机遇则属外部原因;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任务难

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与机遇则属不稳定因素;从可控性来看,努力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任务难度和机

遇则超出个人控制范围。如果行为者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内外不稳定的因素,则可能增强积极性和努力程

度;如果行为者把失败归因于内外部稳定的因素,则可能降低期望和成功的信心,降低努力程度。

7.2韦纳归因效果理论

韦纳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的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下列4种

因素:(1)自身的能力

(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3)任务的难度

(4)运气的好坏,能力和努力是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是外在原因。

各因素又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

(1)控制点: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

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

此一向度上,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

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

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按稳定性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稳定性维度对

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而控制点的作用在于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

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其成就动机。如果将成功看成是内在因素,则会产生积极的动

机。如果如果将成功归结于外部因素,则可能不会产生积极的动机。

7.3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自我效

能感高的人在有关活动中行为的积极性高,乐于积极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时,他的效能感就得到了证实,

从而维持了动机。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刚好相反。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来自于对行为的“无条件的

积极关注”或强化。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成功和他人的关心、支持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

强或提高:而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失败和来自于他人的批评、指责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降

低或削弱。

7.4斯里格曼习得无助归因理论:

斯里格曼习得无助归因理论是指:习得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

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斯里格曼认为,消极行为时间或者结果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无助感。他所构建

的模型是:不可控制的事件一反应和结果不相倚的预期一反应强度的减弱。

7.5阿布拉姆森的习得无助归因理论

阿布拉姆森,在用习得无助理论说明人类行为时,明确地引入了归因的原则和概念年,从而发展了

习得无助归因理论。他指出,仅有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对这种事件产生的原因的不可控制性的知觉,还

不足以使人类这种具有高度理性的复杂动物产生弥散性无助感。决定一个人经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后动

机缺失性质和程度的是他对该种结果的更复杂的归因。消极事件原因的可控性和部位、稳定性、普遍性一

起决定了无助感的产生和随后的行为动机,而不是单独起作用的。

21

第二篇群体心理与行为

第六章群个体心理概述

1、群体的概念:群体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互相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

的集合体。

2、群体结构:(P164)

3、角色:(P164)

4、群体角色的概念:

4.1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质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4.2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当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4.3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所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的反应。

附:心理契约:是指在一个组织或群体中,上下级之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内容是双方都对对方

抱有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期望,想要对方表现出自己所希望的某些行为。

4.4角色冲突:是指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时,服从一种角色的要求就很难服从另一种角色要求的情

境。

5、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由B・W’•塔克曼提出:群体的发展要经历5个阶段:形成、震荡、规范化、执行任务、中止。

①形成:本阶段的特点是群体的目的、结构和领导等都不确定,有时甚至较为混乱。

②震荡:是群体内部冲突和对抗的阶段。

③规范化:本阶段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

④执行任务:本阶段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

⑤中止:这个阶段,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

收尾工作上。

6、间断平衡模型:

研究人员发现,群体的发展并非都经历相同顺序的发展阶段,但在群体的形成和变革运作方式的时

间阶段上是高度一致的。

研究发现:

22

①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

②第一次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③第一个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

④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⑤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会依惯例进行

⑥群体的最后一会议的特点是活动速度明显加快。

7、群体心理现象:

①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并为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守的行为标准、准则。

②群体压力:群与群体中的个体由于受到群体规范尤其是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往往会表现出

不同于个体单独情境下的行为反应。李维特认为施加压力的方式有:理智讨论、还

柔政策、舆论压力、心理隔离。

③从众心理:是指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④逆反心理:逆反定义为一种保护或者恢复自由和独立的动机,当某人威胁到个体的行动自由时,

逆反就发生了。

⑤服从心理:是指个体为了符合群体或他人的期望和赞许而表现出的符合外部要求的行为。

⑥暗示心理: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么对某种信息徐苏无批判的加以接受,并依此而做出行为

反应的过程。

⑦模仿心理:模仿的概念来自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他主张儿童阶段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

榜样,学习者是主动地个体。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仅仅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

者惩罚时,才在后来的行为中做出类似或者抑制行为。

8、群体的影响:

(1)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成,是指人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工作表现好于自己单独工作时的现象。

(2)社会惰化: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术语,是指个人与群体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

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

率下降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