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1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2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3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4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电信号神经冲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_____________电信号化学信号激素的调节物质基础: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组织胺)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概念单细胞动物和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CO2含量升高呼吸中枢刺激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加快清除CO2CO2含量降低化学感受器CO2的调节情景一:

某人不小心右手碰到仙人掌上,右手立刻

缩回。随后很快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情景二:吃完饭后半小时,血糖升高,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另外,又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且几乎可以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分析讨论:从上面两段文字,你可以判断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什么样的区别吗?请完成下面表格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举例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思考:

既然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即产热等于散热,那么当人突然到一个寒冷的环境中或一个炎热环境中时,体温会如何变化?机体又会做出什么样的调节呢?试着从产热和散热的角度去分析。分析:4.

体温恒定的原理: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产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散热: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热传递),呼吸,排尿,排便等。主要靠皮肤实现。原因: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中暑)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A思考:2.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A.大脑皮层B.小脑皮层

C.下丘脑D.脊髓C3.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的变化是()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D1.水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饮水,食物中的水,代谢产生的水

去路:尿液中的水,汗液中的水,呼吸排出的水,排便排出的水其中肾脏是调节水平衡的最重要器官2.水平衡的调节

三水盐平衡的调节(一)人体的水平衡的调节摄入量/ml排出量/ml来自饮水1300来自食物900来自物质代谢300由肾排出1500由皮肤排除500由肺排出400由大肠排出100共计2500共计2500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减少(-)(+)(+)(-)生理作用: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ADH)又称为加压素: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往垂体后叶贮存。(二)盐的平衡特点(Na):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特点(K):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吸收Na+分泌K+肾小管、集合管++

血钾降低、血钠升高+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血液中的钾、钠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水盐的平衡的意义1、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盐水?

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因此,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是某些病人来说,应当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水盐的平衡的意义2、大量出汗后为什么也要补充K+?

人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和Na+外,还会丢失K+。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到决定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时,会使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K+,只要保持合理膳食,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水盐的平衡的意义3、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4、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想一想,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

长期不吃盐或吃盐极少,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1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3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2、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3、正常人抽血化验,发现血钾含量增高,此时体内()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B、胰岛素分泌量增加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ABD5、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A、肾脏和垂体B、垂体和垂体C、下丘脑和垂体D、大脑皮层和垂体6、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A、水的平衡B、盐的平衡C、CO2和O2的平衡D、血糖的平衡CC4、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A、皮肤完成B、肺完成C、肾脏完成D、大肠完成C调节过程:2.调节过程(1)如:狗吃食就分泌唾液的反射过程。(2)如: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3)如:刺激动物的摄食中枢,会引起动物的血糖浓度降低。(4)如:冬季鸡舍中每天用较强的光线照射14h以上,能促进母鸡产蛋。①神经与体液共同作用时,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②在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为主导,体液调节为辅。3.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器官(1)下丘脑——内分泌的枢纽①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中枢:渗透压、体温、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②双重调节功能神经调节(如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渗透压变化产生兴奋;通过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调节血糖等平衡)激素调节(如分泌抗利尿激素)

(2)肾脏肾脏的功能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①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②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等),排出过剩的电解质,以维持体内盐的平衡。③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对水重吸收量的调节,维持机体内水代谢的平衡,并在调节水、盐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细胞外液和血浆的渗透压。④通过对H+等的分泌和对Na+、等的重吸收,维持机体内的酸碱平衡。(3)肝脏三大有机物代谢的中心。其功能主要有:①维持血糖平衡。②将NH3转化为尿素,具解毒作用。③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1.下列关于长跑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亢患者代谢率及耗能比正常人高,所以甲亢病人不宜进行长跑运动B.健康人从事长跑活动时,血糖浓度不会降低C.在寒冷环境下长时间进行长跑,应多摄入热量食物,衣服穿着适当D.长跑比赛中听到“加油”声后,能加速冲刺,其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答案:B解析:健康的成年人从事长跑活动时,血糖浓度会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甲亢患者代谢速率较正常人高,但能量利用率低于正常人,所以在长跑过程中更易出现缺氧现象。在寒冷环境下长时间进行长跑,因能量消耗大,维持体温需要能量少,所以应多摄入高热量食物,衣服穿着适当。运动员听到“加油”声音到体内出现相应的反应,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2.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分析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加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答案:B解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因此抗利尿激素增多发生在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的不是多种促激素,而是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3)中暑:由于环境温度过高,使机体散热受阻,导致机体体温升高而引起的。③体温稳定原因血Ca2+血K+高→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肌无力低→神经、肌肉兴奋性高→抽搐

高→心肌舒张期长→心跳过缓低→心肌舒张期短→心跳过快

(1)图中TRH是

,B是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

,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3.右图为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4)若人体血钠降低或血钾上升,则可以直接刺激

,使

分泌增加,从而促进

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分泌,维持血钠和血钾含量的平衡。(5)若人体的血糖浓度较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

,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

。(6)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素(2)上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3)减少反馈(4)肾上腺醛固酮肾小管和集合管(5)肾上腺素协同作用(6)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解析: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它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激素,然后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使其合成和分泌某激素,从而来调节相应的生命活动。(4)(5)是对肾上腺的有关知识的考查:①调节血钾、血钠含量的激素——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属于固醇类激素;②调节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和胰高血糖素一样,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因而能升高血糖的含量,因此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为协同作用;③具有提高代谢速率、增加产热作用的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一样,在寒冷的环境中,可使产热量迅速增加。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答案]

B[解析]

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三种方式中,神经调节最迅速;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时要通过突触这种结构来完成,突触间隙的液体也就是组织液,属于体液;激素分泌调节机理既存在正反馈调节也存在负反馈调节。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

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以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来实现体温的稳态,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可有效减少散热,同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人体代谢水平,增加产热。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答案]

D[解析]纵轴体现的就是尿液生成速率变化,而不是生成量变化,因此,饮清水和生理盐水在3h后,两曲线有可能交叉或重叠。[例1]

(2009·广东高考)妊娠期糖尿病(简称GDM)是一种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糖代谢导常妊娠并发症,孕妇患GDM后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对胎儿发育和自身健康带来多种负面影响。以下是某位孕妇的GDM筛检报告,请你完善。(四)讨论(1)若GDM患者想了解病因是否为自身胰岛分泌功能异常,则需要测定血液中的

的浓度。(2)请根据血糖调节有关知识,解释要求受检者在5分钟内服完葡萄糖水的原因。(3)相当一部分GDM患者在产后会康复。请简述康复后当她们体内血糖水平偏高时的血糖调节过程。

[解析]

静脉血的4个样品中血糖浓度均高于参考值,说明该孕妇患有GDM。因为胰岛细胞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所以要检测胰岛的分泌功能可检测血液中这两种激素的浓度。在筛检过程中需在5分钟内口服完葡萄糖水,因为葡萄糖被吸收后引起血糖升高,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如果服糖的时间不控制而随意延长,使血糖浓度在短时间内上升不够高,则不能了解受检者的最大血糖调节能力,从而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GDM患者康复后,血糖调节功能恢复正常,所以当血糖偏高时,机体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维持平衡。[答案]

(三)患GDM(四)(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2)如果服糖的时间不控制而随意延长,则会影响测定结果,且如果血糖浓度在短时间上升不够高,则不能了解受检者的最大血糖调节能力。(3)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从而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例2]

(2008·天津高考)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号家兔。(2)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

号家兔;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

,原因是

[答案]

(1)①和⑤(2)更多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转化成糖,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3)②增加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解析]

该实验分先后两次进行,第一次实验的对象是空腹家兔,对其进行的处理是注射生理盐水和胰岛素,在这组实验中,注射生理盐水的①号组是对照组;第二次的实验对象是低血糖症的家兔,对其进行的处理依次是注射葡萄糖溶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起对照作用的是⑤号。二次注射后,与对照组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糖,此时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脱氨基形成的含氮部分进而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葡萄糖含量低导致低血糖症状,故注射葡萄糖,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如果注射葡萄糖过多导致糖尿,就会带走大量的水分,导致多尿。[随堂高考]1.(2009·宁夏高考)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答案:B解析:体内失水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水分的排出;激素调节过程中,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是共存的。2.(2009·四川高考)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解析: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故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答案:D3.(2009·海南高考)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解析:正常人一次饮完1000mL清水以后,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增加。当由于排尿导致细胞外渗透压恢复正常以后,尿量也自然恢复正常。答案:A4.(2009·全国卷Ⅰ)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