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轮复习——海岸线变迁的原因【学习目标】通过自主预习,梳理并巩固影响海岸线变迁的原因、表现等必备知识;通过课堂合作探究,分析外力作用对海岸线位置变迁的影响过程。【必备知识】【自主检测】(2022年全国甲卷)图1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城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1,完成1~2题。1.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A.强烈的地震 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 D.汹涌的洪水2.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 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2016年全国I卷文综)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3~5题。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5.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2022·山东济南模拟)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退渐退缩的地质现象称为海退,反之称为海侵。滨岸地带垂向粒度大小是研究陆海变化的依据。据此完成6-7题。6.若图示海岸线由a-c变化时,滨岸地带垂向上的沉积物颗粒自下而上的分布特征是A.下部细上部粗B.由粗变细再变粗C下部粗上部细D由细变粗再变细7.若图示海岸线由ca变化时,该地河流A.径流量增加B河水流速加快C.含沙量增加D.沉积作用增强湄公河在河口三角洲共有九个河口入海形成“九龙入海”的水系特征。科研人员认为如果没有人为干预(如海岸防护工程)未来湄公河三角洲的体积、面积将大幅度缩小。下图示意现今湄公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在距今1.2万年~0.85万年前,湄公河流域的地壳、降水相对稳定。8.判断湄公河流域距今12万年~085万年全球气温的整体变化趋势,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9.简析未来湄公河三角洲体积、面积大幅度缩小的前提条件。(8分)【思维建模】如何从冲淤平衡原理角度分析三角洲面积大小变化?【课堂探究】(2022年全国乙卷)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7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6分)审题干①行为动词:②限定词(时间、空间):③中心词:④内容回答词:获取的信息调用的知识得出的结论【解题自省】£获取信息偏重文字材料而忽略图表材料£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答题偏重材料信息而忽略知识调用£习惯套用答题模板而不顾题目限定角度£思维跳跃:基于极少的证据而仓促做出决策£简单问题复杂化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6分)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6分)(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6分)【课后拓展】珊瑚礁的形成过程(2021年全国1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判断图示珊瑚礁发育阶段依次是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2021年全国1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图2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1题。11.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二轮复习——海岸线变迁的原因(解析)C.图示区域远离板块边界,构造相对稳定,罕有地震尤其是强震,故A项与事实不符。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内,由于大安的列斯群岛和佛罗里达半岛等的屏障保护,不会受到来自大洋深处的剧烈海啸影响,故B项与事实不符。洪水往往挟带大量泥沙,入海时易在海岸带堆积,推动海岸线向海的方向变化,从而造成海退而非海进,故D项与题意不符。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北岸、美国中部大平原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较平坦,是美国历史上飓风多发区域,飓风及其产生的强风和风暴潮等,会加剧海岸侵蚀,1950年到1970年海水侵蚀作用严重,海岸线向陆地加速推进,故选CA.由图可知,甲水域现在的水域面积较小,与海水之间以海岸沙堤为界。题干给定“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事实,要求从给出的4项表述中选出甲水域地貌特征的有效判据。“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和“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都说明海水从未大规模冲垮海岸沙堤进入甲水域,因而没有在甲水域形成大量海岸沉积。可见,1890年以来甲水域一直保持独立稳定的湖泊水域环境。当然,也不可排除高潮和风浪会使少量海水越过沙堤进入湖泊,但无论甲水域是与海水隔绝的淡水湖,还是可能与海水存在水分交换的瀛湖,近乎平直的海岸线和甲水域北岸形态都证明它过去百余年从未成为海湾。因此,①和②的表述可作为判断依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河流既可注入湖泊,又可汇入海湾;湖泊与海湾的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仅凭形态不能判断水域特征或性质。因此,③和④的表述虽有一定迷惑性,但无论是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还是凭借生活经验推断,都可知这两点与水域特征或性质并无关系。C.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贝壳堤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贝壳在同一海岸地带堆积,形成时间长,这就要求海岸线位置稳定,C项正确;BD.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由多条贝壳堤的位置变动可说明河口线经多次位置的变动,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D项正确A.滨岸地带指的是靠近海岸的地带。若图示海岸线由a-c变化时,是发生了海退现象,滨岸地带由海相沉积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陆相沉积,导致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细变粗,选A。D若图示海岸线由ca变化时,是发生了海侵现象,滨岸地带由陆相沉积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海相沉积,说明此时海平面上升(或陆地下沉)。进一步可以推断,陆地河流入海的纵向坡降变小,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因此会增强,滨岸地带的沉积物颗粒也会因此变细。而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无法判断,选D。8.升高。在流域地壳、降水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陆地面积减少只能是海平面上升所致;数千年海平面持续上升,只能是全球气温升高使得陆地冰川融化汇流入海、海水受热膨胀共同导致的。9.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地壳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积速率;沉积速率小于侵蚀速率;流域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生态退耕、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输沙量减少。10.C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④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2025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2025版建筑项目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合同补充条款
- 2025版幼儿园教师派遣服务与管理综合合同
- 2025版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质量保障国际贸易实务拟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抵押贷款保险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设施防水处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施工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宾馆会议室租赁及会展策划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家电寄售代销服务合同
- 心衰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 DL-T5355-2006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单词默写汉译英打印版
- 污水导流专项方案
- 夏季养老院消防知识讲座
-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
- 青少年预防网瘾课件
- 大客户开发与维护策略
- 产能规划报告范本
- 工商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