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焊接2011年修改通报_第1页
材料与焊接2011年修改通报_第2页
材料与焊接2011年修改通报_第3页
材料与焊接2011年修改通报_第4页
材料与焊接2011年修改通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与焊接规范

2011修改通报宣贯材料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2011年5月主要修订内容1、船用钢板负偏差要求和厚度测量方法2、对近海系泊链的要求3、树脂机座垫片浇注料的性能要求4、船体结构焊缝无损检测范围和数量5、纳入至2011年8月份以前颁布的IACS有关UR6、根据KC及其他途径得到的反馈意见进行修订第1篇金属材料1、新增对金属材料与产品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器材的原则要求(第1章第2节)背景:原规范仅在第3篇中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和设备器材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上对于铸锻件金属产品同样也有无损检测的要求。但在第1篇中无相应的规定,因此可能会产生误解。变化内容:在第1篇的通则中增加了对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器材的原则性要求,其要求与第3篇相同。实施注意点:由于对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器材的要求实际上CCS早已实施,因此无特别提醒。第1篇金属材料2、修订了船舶结构用钢板的负偏差要求(第3章第1节)背景:由于现代钢厂经过多年的设备改造,对于轧制过程中的厚度控制精度越来越高。同时由于钢板的实际售价是由理论重量计算价。这使得目前的钢板厚度越来越偏于公差的下限值,直接影响到钢板的使用寿命。这引起了船东的抱怨,因此向IACS提出有更严格的标准要求,以保证船东的利益。经近二年的研究,IACS于2009年在不否定钢铁行业的厚度公差带标准和偏差系列的基础上,推出新的结构钢板负偏差控制要求。第1篇金属材料2、修订了船舶结构用钢板的负偏差要求变化内容:1、钢厂可以仍然采用下偏差为0.3mm的轧制工艺,但应保证按规定要求进行厚度测量所得测点算术平均值不低于板厚的名义值;2、钢厂可以采用下偏差为0mm的轧制工艺,这种情况下,可不必进行规定的厚度测量。3、厚度测量应按右图所示进行。第1篇金属材料2、修订了船舶结构用钢板的负偏差要求实施注意点:1、本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2、选择适用的轧制工艺是钢厂的权利,但应在质量保证书上注明;3、当选择负偏差轧制工艺时,由于目前的工艺通常采用热态测量,因此应当由钢厂提交冷态和热态的厚度校正数据,并由验船师作适当的验证。4、对于卷板,应在开卷过程中或开卷后,测量板厚。5、虽然在出厂质保书上钢厂不必注明各测点的测量值,但钢厂应有适当的程序保留相关的测量数据供查证。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第1篇金属材料3、新增了锚链和系泊链轧制圆钢章节(第3章12节)背景:IACS于2010年初颁布了新的海洋工程用系泊链统一要求W22,在该标准中新增了两个高强度等级系泊链用钢OM4S和OM5。同时由于锚链和系泊链的制造通常是分别由钢厂生产相应规格的轧制圆钢,而由制链厂生产相应的锚链或系泊链,这中间有检验和交货的过程。以往由于在作为船用产品的第10章中,对钢厂使用有一定的不便,而且对于作为中间产品检验和证书也不方便表达,因此进行拆分。第1篇金属材料3、新增了锚链和系泊链轧制圆钢章节变化内容:1、系泊链用钢新增了两个等级,其屈服强度分别达到700N/mm2和760N/mm2

;2、规范适用的轧制圆钢的直径上限从原先的122mm扩展到210mm;3、对新增的两个高强度级的系泊链用钢,其要求增加:(1)每炉钢进行非金属夹杂物检查;(2)每炉钢应取样宏观酸蚀检查;(3)每炉钢应当取样进行淬透性试验;(4)明确要求钢的奥氏体显微晶粒度不低于6级;(5)OM4S和OM5的硬度分别不大于330HBW和340HBW。第1篇金属材料3、新增了锚链和系泊链轧制圆钢章节实施注意点:1、新增两个高强度级的系泊链用钢不仅原先对系泊链用钢的强度和韧性等要求要满足,而且还增加了非金属夹杂物、偏析和气孔、淬透性、晶粒度和硬度等检查和试验;2、有关非金属夹杂物、偏析和气孔等的标准可由锚链厂与钢厂在订货时协商;3、系泊链用圆钢的合格证书中除一般锚链钢所要求的内容外,还应列出氢脆试验和无损检测等检查的结果以及奥氏体显微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物和淬透性检查结果的信息。第1篇金属材料4、微调了船用锚链的技术要求(第10章第2节)背景:铸造方式由于效率低、污染大、质量没有突出优点,因此在我国已基本上被淘汰;此外用户提出转环卸扣能够综合转环和卸扣两种附件的功能于一体,并已长期使用,建议纳入规范。变化内容:淘汰了铸造方式,同时增加转环卸扣。实施注意点:1、如果以后再遇到铸造锚链和附件可以仍采用原规范的要求验收。2、由于转环卸扣不象与其他附件一样有简单的比例关系,故规范中没有列出的转环卸扣尺寸示意图,但具体执行时可参照GB549标准验收。第1篇金属材料5、调整了海洋工程用系泊链的技术要求(第10章第3节)背景: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系泊链也向高强度大直径方向发展,为此IACS于2010年初推出新的统一要求W22。根据船东的要求和我国相关单位对海洋工程用系泊链的开发过程中从未生产过铸钢系泊链的实际情况,以及船东使用系泊链中所提出的要求,经分技术委员会决定,在纳入W22要求的过程中不再完全纳入IACS的要求,从而依据实际情况适当阻止了一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出问题或降低系泊链寿命的技术要求。第1篇金属材料5、调整了海洋工程用系泊链的技术要求变化内容:1、增加与新增两级高强度系泊链相配套的拉力试验和破断试验的载荷要求;2、增加了无档系泊链的要求;3、规范中淘汰了铸造方法制造系泊链的内容;4、在对焊接横档原有含碳量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碳当量的要求;5、修订了原破断试验合格的大规格或更高强度材料制成的附件用于成品系泊链的规定;6、新增了肯特卸扣销的试验方法。第1篇金属材料5、调整了海洋工程用系泊链的技术要求实施:1、对系泊链的新要求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2、由于海工系泊链不允许过多的中间接续点,因此虽然规范中明确有检查间隔的规定,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制造过程中的取样,不能在成品链上取样。3、OM4以上系泊链的横档一般不允许焊接。若有需要,须经CCS同意,且横档的含碳量一般应不大于0.25%,或碳当量不超过0.58%。4、每根长度连续的系泊链应提供一本完整的、装订成册的系泊链检验和试验文件。第2篇非金属材料背景:

近年来针对环氧树脂机座垫片材料的来函很多,其中纽约办事处在对汉高的环氧基座垫片材料的认可和上海分社对chockfast的产品进行换证检验中均发现现有规范中针对环氧基座垫片材料的规定不甚合理,而今年社审图中心针对环氧机座垫片材料的许用载荷问题也多次来函询问。第2章第2节原材料第2篇非金属材料第2章第2节原材料变化内容:

1、取消了型式认可试验中对于原有线收缩率指标的衡准(小于0.02%)的要求,改为报备。

修改之后的性能表如下:第2篇非金属材料第2章第2节原材料2、对原有吸水率、吸油率的试验项目,本次修订明确了浸泡介质为:海水、蒸馏水、柴油、润滑油;对浸泡时间也明确为:7天。同时增加了吸水率和吸油率的衡准指标要求为小于0.9%(以重量计)。3、原规范中仅有针对80度下最大许用应力不大于3.5N/mm2的规定。本次修订为:80度下最大许用静负荷不大于4.5N/mm2。同时新增安装时机器自重产生的静载荷不大于0.7N/mm2的规定。

第2篇非金属材料第2章第2节原材料4、对拟用作艉轴管和艉轴衬套安装用途的产品,原有规范仅提出对其有拉伸强度的要求,但没有给出衡准。本次修订增加对其拉伸强度的衡准要求(不小于34MPa)。

第2篇非金属材料第2章第2节原材料实施:1、环氧垫片的型式试验项目,如采用的试验标准不同,则结果也大不相同,不具有可比性。鉴于目前国内用量最大的Chockfast、Epocast36均为美国公司产品,执行ASTM标准,而国内宁波北仑的JN-120A也参照执行ASTM的检验标准,因此建议在型式认可时,尽量采用ASTM方法进行型式认可试验,这样使同类产品的数据具备可比性。建议的检验方法见下表:第2篇非金属材料第2章第2节原材料

第2篇非金属材料第2章第2节原材料2、之前对最大静载荷的规定为:在80℃下不能超出3.5N/mm2。本次修订为在80℃下一般不大于4.5N/mm2,意味着可以超出4.5N/mm2使用,具体要看核发的产品证书在不同温度下的许用载荷曲线。3、本次修订增加了安装时设备自身静载荷一般不大于0.7N/mm2的规定,在机座垫片计算书审核中应予以注意。第3篇焊接第5章第3节焊缝检验与修补背景:

由于CCS规范中船体结构的焊接检验要求多年未修订,使用中发现有些方面不够完善,如原规范中仅有船中0.6L范围内船体外板和强力甲板区域的板及其纵骨的拍片数量,而对其他部位的焊缝检验要求未作规定。特别是随着船舶大型化,船体结构中有些部位的焊缝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为了便于现场检验,有必要在规范中对检验要求进行补充和细化。第3篇焊接第5章第3节焊缝检验与修补变化内容:1、明确规定在船中0.6L范围外船体外板和甲板区域的无损检测要求:拍片数量约为船中0.6L范围区域内数量的10%~20%关键区域(如轴包板、艏艉柱区域、艏部波浪抨击区和冰区加强区域等)的检测密度应大于其他区域第3篇焊接第5章第3节焊缝检验与修补2、增加其它一些重要部位的无损检测要求(随机抽查):(1)船体结构中规范要求全焊透的角焊缝;(2)内底、其他连续甲板和舱壁及其连续纵骨的对接焊缝;(3)集装箱船或其它船舶长度超过0.15L的纵向连续舱口围板及顶板的对接焊缝;(4)由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或疲劳强度评估确定的关键部位的焊缝;(5)其他认为重要的、承受高应力的或失效后可能影响重大的受力焊缝。第3篇焊接第5章第3节焊缝检验与修补3、明确规定实际检验中有下列情况时验船师应增加无损检测的数量:检测过程中发现一次合格率低于80%对个别部位的焊缝质量存疑第3篇焊接第5章第3节焊缝检验与修补实施:1、船厂应按新要求增加原先规定不明确部位的检测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