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模拟题_第1页
刑法分论模拟题_第2页
刑法分论模拟题_第3页
刑法分论模拟题_第4页
刑法分论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分论模拟题PAGE5刑法分论模拟题1单项选择题1某甲于1997年10月1日A1999年10月1日B2003年10月1日C2000年10月1日D2004年10月1日2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D)。A空白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简单罪状3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均必须适用(D)。A死刑B无期徒刑C没收财产D剥夺政治权利4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A)。A一般主体B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有驾驶执照的汽车司机5招摇撞骗罪的假冒对象是(C)。A人民警察B军人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国家工作人员二、不定项选择题1李某在某公司经理张某下班时将其绑架至城外的一废旧房屋内,强迫其答应交付5万元的要求,张某因不同意被拘禁了3个小时,后又被李某强行带回家中,张某只好拿出5万元交给李某。李某构成(D)。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2甲为某人身保险的受益人。为获取保险金,甲故意杀害了被保险人。对甲的行为(D)。A应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B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C应以上述两罪从一重罪处罚D应以上两罪并罚3甲、乙相约到丙家盗窃。到丙家后,甲让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在家,便只好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价值6000元的首饰。本案中,(D)。A甲、乙都构成抢劫罪B甲、乙为抢劫罪的共犯C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构成共犯D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三、名词解释1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内幕信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谈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四、简答题1重婚罪与破坏军婚罪的区别。1、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破坏军婚罪侵犯的是现役军人的婚姻家庭关系;重婚罪侵犯的是一般婚姻家庭关系。2、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破坏军婚罪表现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和结婚两种行为形式;重婚罪仅表现为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而不包括同居行为。3、法定刑轻重不同。破坏军婚罪的法定刑重于重婚罪的法定刑。4、行为的对象不同。破坏军婚罪的对象只能使现役军人的配偶,而重婚罪的对象则是现役军人的配偶以外的人。5、犯罪主体范围不同。破坏军婚罪的主体是不包括现役军人的配偶的;而重婚罪的主体是包括对应行为的双方的。2劫持航空器罪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观方面不同。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行为人对航空帮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其目的在于劫持航空器;本罪的犯罪行为人对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只有危及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的故意,而无劫持航空器的故意和目的。(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犯罪行为人是对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其犯罪行为只能发生在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犯罪对象是航空器上的人员,犯罪手段仅限于暴力;而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行为人是对正在使用中或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本身和机上人员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其包括正在使用中如停机待用的航空器,犯罪对象包括对航空器本身和机上人员,犯罪手段也不限于暴力。(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犯罪行为人对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必须危及飞行安全;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劫持行为即构成犯罪。五、论述题挪用公款罪的概念与特征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二)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廉洁制度和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害的对象是公款。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有三种不同情况: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不论挪用数额大孝时间长短,都构成挪用公款罪。

(2)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必须是数额较大的才构成本罪。

(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但不是用于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只有在超过3个月未还时,才构成本罪。

3、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用公款为目的。刑法分论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第121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属于(A)。A叙明罪状B简单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2某甲于1997年10月1日与人重婚,二人共同生活到1998年9月30日。对甲的重婚犯罪的追诉期限到(B)。A1999年10月1日B2003年10月1日C2000年10月1日D2004年10月1日3李某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骑摩托车,因技术不佳,将张某撞伤。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某的行为构成(C)。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重伤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交通肇事罪4某甲系工商管理局执法大队队长。该局查获了一起制售伪劣产品的犯罪团伙,因其中有其妻弟,某甲便未将该案移交司法机关,而是自己依照行政法规予以处理。某甲的行为构成(D)。A放纵制售伪劣产品犯罪行为罪B玩忽职守罪C徇私枉法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5某民政局干部张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优抚金10万元给自己买了一套住房。张某的行为构成(C)。A职务侵占罪B挪用资金罪C2000年10月1日D2004年10月1日2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A)。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3姚某系出租车司机,为发泄对其单位领导的不满,驾驶一辆轿车从天安门广场西侧故意向北高速行驶,冲向密集人群,轧死5人,撞伤19人。姚某的行为构成(C)。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C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报复陷害罪4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D)。A军警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枪支管理人员D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5某甲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一直急于表现自己,先制造了一起爆炸案造成5人死亡,又绑架2人。某甲的行为(D)A仅构成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B仅构成爆炸罪和绑架罪C对上述三罪从一重罪处罚D以上述三罪并罚6某家伪造大量货币并出售,其行为构成(A)A伪造货币罪 B出售货币罪C伪造货币罪和出售货币罪 D使用伪币罪二、不定项选择题1明知是(ABCD)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藏其来源的行为,构成洗钱罪。A毒品犯罪B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C走私犯罪D恐怖活动犯罪2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的是(CD)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B抢劫致人死亡的C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D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3重婚罪的表现形式为(ABC)A有配偶而与他人登记结婚B有配偶而与他人形成事实婚姻关系C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D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非法同居4甲、乙相约到丙家盗窃。到丙家后,甲让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在家,便只好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价值6000元的首饰。本案中,(D)。A甲、乙都构成抢劫罪B甲、乙为抢劫罪的共犯C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构成共犯D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三、名词解释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2恶意透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四、简答题1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第一,威胁的内容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实施暴力行为,如伤害、杀害,还包括揭发隐私、破坏名誉、毁坏财产等;而抢劫罪威胁内容分限于对被害人从身实施暴力行为。第二,威胁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所侵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本人,予可以是他们的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而抢劫罪的威胁所侵害的对象只能是贩运勿所有人、保管人本人。第三,威胁的方式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式可以是直接向被害人口头或者书面提出,也可以是通过第三人间接提出,没有特别的限定;而抢劫罪的威胁只能当场直接身被害人口头提出。第四,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时间不同。敲诈勒索罪可以迫使对方当场交出财物,也可以限期交出;抢劫罪则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第五,实施威胁内容的时间不同。敲诈勒索罪是如果被害人不交出财物,要在将来将威胁的内容付诸实施。而抢劫罪是如果被害人不交出财物,则当场实施暴力。第六,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包括动产、不动产和财产性利益,如财产继承权;而抢劫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第七,威胁的程度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行为以使被害人产生畏惧、交出财物为限,被害人尚有相当的意志自由,还有一定的延缓余地;而抢劫罪的威胁,是使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现实的威胁,没有延缓的余地。第八,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而抢劫罪的构成则无此要求。2挪用特定款物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问。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扰、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专款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物的使用权,对象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物款,既包括用于上述用途的由国家预算安排的民政事业经费,也包括临时调拨的专款物,还包括其他由国家、集体或者人民群众募捐的用于上述用途的特定款物等。

2、在客观上的表现不同。挪用公款罪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现为,将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做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3、主观上不同,挪用公款罪中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明知是公款,挪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挪用特定款物罪中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明知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专用,却挪作他用。3合同诈骗罪的概念与特征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匿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特征: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的手段,骗取对方的数额较大的财物。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在本罪中,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行为人主观上如果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时,则不能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五、案例分析题某甲在某市开了一家旅馆,但生意一直不好。为此,他向人贩子购买了五名被拐卖的妇女,并让她们在做旅馆服务员的同时,向客人卖淫。因这五名妇女皆不服从,李某便将其中一名妇女剥光衣服,拍摄裸体照,并随后强行奸淫。这样五名妇女被迫卖淫。李某为了便于管理,还聘请了某乙负责保安工作,防止嫖客闹事。某丙听说该宾馆有卖淫嫖娼活动后,便极力劝说其邻居13岁的某丁(女)去该旅馆卖淫。某丁经不起反复诱导开始到该旅馆买淫。某甲作为旅馆老板,时常与某丁发生性关系。嫖客中有一人某戊,虽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但认为自己每次都使用安全套,不会传给别人,因此一边治疗,一边继续到该旅馆嫖娼。在听说该旅馆有一位十三岁的女孩某丁后,还嫖宿过这个女孩。后来,该市公安机关对全市旅馆进行大检查。出租车司机某己听说后,赶紧给甲通风报信,使该旅馆躲过了公安机关的查处。试分析案中涉及人员哪些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理由。某甲构成组织卖淫罪和容留卖淫罪、强奸罪。甲收买被拐卖的妇女是为了强迫其卖淫,所以对收买被拐卖妇女的行为按照牵连犯的原则单独处理其组织卖淫罪。同时其为了人被害人就范,甲采用的将其中一名妇女剥光衣服,拍摄裸体照,并随后强行奸淫的一系列强迫行为时为了达到组织被害人卖淫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