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ncientwarandculturalconfrontation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目录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2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课程导入梅花K代表的是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大帝,也被称为亚历山大三世,是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方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之首,自小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16岁代父出征,20岁即位,在位期间在军事上成就巨大。在东征的13年内,亚历山大征服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建立起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锡尔河的大帝国,使马其顿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一)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远征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掠夺性战争,侵略战争亚历山大远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消极/积极破坏性影响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亚历山大的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他们饱受战争之苦。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一空。仅从波斯金库他就抢走了18万塔兰特的金银。辉煌壮丽的波斯王宫被付之一炬。亚历山大代替大流士三世成了西亚和中亚的主人。对帝国境内的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名义上恢复它们的自由,但实际上往往干预其内政,反对他们彼此争斗,禁止它们扩大城市的领土。对鞭长莫及的地区,如小亚的内陆高原和印度、中亚的一些地区,他仅要求当地的王公贵族承认他的统治权和征税权。破坏性影响(例证)希腊底比斯被夷为平地;腓尼基名城推罗大屠杀;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积极性影响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阅读教材,归纳亚历山大统治帝国的政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政策表现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因袭旧制,巩固统治)。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仍旧非常困难,但在其统治的十年间,亚历山大一直坚持这一政策。……从一开始,亚历山大在政府的土地上就通过波斯官员进行统治。从印度返回后,亚历山大就着手以混合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为军团的方法重组军队。亚历山大还采纳了波斯人的服饰。……危机之后,亚历山大采取了一项非常大手笔的文化融合举措。这时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然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仪式,由他主持让9000名士兵娶东方妇女为妻子。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英]J.M.罗伯茨O.A.维斯塔德著陈恒贾斐等译《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概念辨析“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年)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前30年)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埃及文化+西亚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时代表现一:各区域民族的融合与统治结构的变动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时代表现二:文化中心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时代表现三: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赵林《西方文化概论》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至南海,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中东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蒙古在西方的统治区实际上脱离了他的控制,形成四个相对独立的政权,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伊利汗国。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归纳蒙古西征的背景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而且除非用流水来灌溉,是不能有收获的,而那里溪流和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12世纪末期,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纪宗安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自然条件恶劣东西诸国纷争,无法与蒙古争斗雄才大略人物的出现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西征的影响1.对政治版图来说,形成了四大汗国;2.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3.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形成新的民族——回族;同时,大量蒙古居民也大量西迁,与当地居民融合。成吉思汗在开始西征起,便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武器、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西方,西方的药品、织造品、天文历法等也输入了中国。——韩儒林马可·波罗列班·扫马战争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延伸。在战争中,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文化,相遇并发生碰撞。古代战争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蒙古西征开启了欧亚文明交流的新时代。我们要辩证看待古代战争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客观上又为不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集团公司内部借款合同
- 2025有关金融租赁合同
- 2025矿山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
- 2025劳动合同法押金的规定
- 2025装卸运输合同范本
- 2025易货额度借款合同
- 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互动游戏的设计策略
- 课题申报参考:可达性视角下诊疗制度转型空间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
- 2024年垃圾环保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远程办公与康复如何利用科技促进患者恢复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2024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 《零售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房地产行业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