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必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必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必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必修2_第4页
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知道物质总能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3.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4.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重大意义。【自主预习】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①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②:吸收能量放出能量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_____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_____能量。放出吸收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条基本的自然规律: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①吸热反应: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②放热反应: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属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①铝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NaOH溶液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吸收放出2Al+6HCl====2AlCl3+3H2↑放热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吸热NaOH+HCl====NaCl+H2O放热3.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意义:4.人类对能源③的利用:【自我小测】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吗?提示:是。因为任何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均不相等,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2.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是否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是否一定是放热反应?提示:不一定。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2Na+O2Na2O2是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常温下即可发生,不需加热。△====3.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键的断裂,那么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都是化学反应吗?提示:化学反应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也有新化学键的形成,若过程中只有化学键的断裂而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如NaCl的熔化、HCl溶于水),则不属于化学反应。4.(判一判)物质内部的化学键越牢固,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提示:物质内部的化学键越牢固,则形成该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则越低。5.(判一判)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全部是热能的变化。()提示: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有多种形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释义链接】①能量能量是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相应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分为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多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因为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不同,必然导致化学反应会吸收或放出能量,因此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差别是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③能源的分类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能源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a.按开发早晚: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电能等)和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核能等)。b.按加工方式:一次能源(如煤、石油、风能等)和二次能源(如电能、氢能、乙醇等)。c.按是否再生: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和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核能等)。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提示: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化学反应过程是热能、光能或电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被“储存”起来,或“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释放出来的过程,故化学反应过程中,若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为放热反应,若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则为吸热反应。2.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有没有关系?提示:没有关系。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反应条件只是对反应能否进行或进行快慢产生影响,对反应的能量变化无影响。3.已知Al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能否说明Al的能量大于H2的能量?提示:不能。反应放热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Al与稀盐酸具有的总能量大于AlCl3溶液与H2所具有的总能量,而Al与H2的能量大小无法比较。4.如图是1mol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图,试分析a、b表示的含义?提示:化学反应发生时首先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再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故a表示破坏1molH—H键、0.5molO=O键所吸收的能量,b表示形成2molH—O键所放出的能量与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探究提升】【知识点睛】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类型比较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能量转换形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实例C+O2CO2CaCO3CaO+CO2↑类型比较点燃====高温====【规律方法】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方法(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决定因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否则是吸热反应。(2)根据化学键破坏或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判断——用于计算。若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否则是吸热反应。(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由不稳定的物质(能量高)生成稳定的物质(能量低)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4)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凡是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般就是吸热反应。特别注意: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的关系。具体如下:条件实例放热反应加热或点燃2H2+O22H2O不需外加条件2Na+2H2O====2NaOH+H2↑吸热反应加热或点燃C+2CuO2Cu+CO2↑不需外加条件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经验规律持续加热的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结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的关系点燃====△====【误区警示】正确认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只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而与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无关,吸热反应也可能不需加热,而放热反应也可能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2)NaOH、浓硫酸溶于水,是放热过程,不属于放热反应;电离、升华、蒸发是吸热过程,但不属于吸热反应。(2013·北京海淀区高一检测)已知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用于表示烧碱与硫酸的反应B.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可用于表示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解析】选D。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错;烧碱与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用该图示表示,A错;吸热反应也可能不需加热即可进行,B错;碳酸钙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可用该图示表示,D正确。【变式训练】(2013·长春高一检测)已知,碳在不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一氧化碳在氧气中能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C(s)+O2(g)(不足)2CO(g);2CO(g)+O2(g)(充足)2C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相同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放出的热量多点燃====点燃====【解析】选A。由题给信息无法比较12gC与28gCO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大小,A错;因2CO(g)+O2(g)2CO2和C+O2CO2都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C正确;因CO可继续燃烧生成CO2,同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点燃====点燃====【知识拓展】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如CH4+2O2CO2+2H2O;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如Zn+H2SO4====ZnSO4+H2↑;③酸碱中和反应,如HCl+NaOH====NaCl+H2O;④大多数化合反应,如2H2+O22H2O;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点燃====点燃====(2)吸热反应: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如NH4ClHCl↑+NH3↑;②一些晶体的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③少数化合反应,如C+CO22CO。△====高温====1.(双选)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一定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选A、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2.(2013·杭州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C.放热的化学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解析】选A。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能量的变化,A正确;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也可能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而吸热反应不加热也可能发生,B、C、D错。3.(2013·成都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放热反应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解析】选D。A、B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D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为吸热反应,D为放热反应。4.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其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B.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C.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解析】选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A正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正确;化学反应时,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中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正确;化学键的变化必然有能量的变化,但是能量变化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物质三态变化时有能量变化,但未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5.(2013·郑州高一检测)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低于SO3的总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解析】选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该反应需加热且有催化剂存在才能进行。6.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A.H2B.Cl2C.Br2D.I2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2)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回答问题(3)吗?____(填“能”或“不能”)。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解析】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由表中数据可知能量最低的是H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反应X2+H2====2HX,X无论是Cl、Br、I,该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都小于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热量最多的为Cl2;判断生成氢化物放出热量的多少,可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氢化物越稳定,所含能量越低,形成该氢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越多。答案:(1)A(2)放热反应(3)Cl2(4)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7.在一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滴~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反应混合物呈糊状。(4)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_____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1)由于Ba(OH)2·8H2O粉末及NH4Cl晶体均为固体,故利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2)Ba(OH)2·8H2O与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3)由于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玻璃片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与烧杯黏结。同时两者发生反应生成NH3和H2O,故有刺激性气味,而混合物也在玻璃棒的搅拌和水作用下呈糊状。(4)玻璃片上的水结冰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要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1)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复分解(3)玻璃片上结冰而与小烧杯黏结在一起有刺激性气味(4)结冰吸小于8.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____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中反应是_____热反应。(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其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1)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b)中温度降低,说明(a)中反应为放热反应,(b)中反应为吸热反应。(2)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3)(b)中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低于其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1)放吸(2)2Al+6H+====2Al3++3H2↑(3)低于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课程标准导航1.了解人类对配合物结构认识的历史。2.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3.掌握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4.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新知初探自学导引自主学习(2)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叫配位键。配位键可用A→B形式表示,A是_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叫做电子对给予体,B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叫接受体。(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提供孤电子对接受孤电子对①有能够提供_______________的原子,如______________等。②另一原子具有能够接受__________的空轨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孤电子对N、O、F孤电子对Fe3+、Cu2+、Zn2+、Ag+想一想1.在水溶液中,Cu2+与氨分子是如何结合成[Cu(NH3)4]2+的呢?2.配位化合物(1)写出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整个过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2)[Cu(NH3)4]SO4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外界为__________,内界为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为______,配位体为_______分子,配位数为_______。(3)配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位体的配合物,若配位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就能形成不同几何构型的配合物,如Pt(NH3)2Cl2存在______和______两种异构体。硫酸四氨合铜[Cu(NH3)4]2+Cu2+NH34空间的排列方式顺式反式想一想2.顺式Pt(NH3)2Cl2和反式Pt(NH3)2Cl2的化学式相同,它们的性质也相似吗?提示:不同,由于结构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相同。二、配合物的应用1.在实验研究中,人们常用形成配合物的方法来检验__________、分离物质、定量测定物质的组成。(1)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配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离子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再溶解[Ag(NH3)2]OH(2)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配合物是______________。2.在生产中,配合物被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域。3.生命体中的许多金属元素都以配合物形式存在。4.配合物在医疗方面应用也很广泛。5.模拟生物固氮也与配合物有关。有血红色溶液出现Fe(SCN)3染色电镀硬水软化金属冶炼自主体验1.配合物[Zn(NH3)4]Cl2的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A.2 B.3C.4 D.5解析:选C。配合物[Zn(NH3)4]Cl2的中心原子是Zn2+,配位体是NH3,配位数是4。2.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Ag+、NH3 B.H2O、H+C.Co3+、CO D.Ag+、H+解析:选D。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必须是一方能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能提供空轨道,A、B、C三项中,Ag+、H+、Co3+能提供空轨道,NH3、H2O、CO能提供孤电子对,所以能形成配位键,而D项Ag+与H+都只能提供空轨道,而无法提供孤电子对,所以不能形成配位键。3.下列不属于配离子的是()A.[Ag(NH3)2]+ B.[Cu(CN)4]2-C.[Fe(SCN)6]3- D.MnO-4解析:选D。MnO-4无配位原子。4.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A.[Co(NH3)4Cl2]Cl B.[Co(NH3)3Cl3]C.[Co(NH3)6]Cl3 D.[Co(NH3)5Cl]Cl2解析:选B。在配合物中,内界以配位键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溶液中电离;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不难看出A、C、D三项中配合物在水中均电离产生Cl-,而B项无外界离子,不能电离。要点突破讲练互动探究导引1指出配合物[Pt(NH3)4Cl2]Cl2的配离子、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数及配位原子。提示:配离子指配合物的内界,中心原子指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要点一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配位体指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配位数是配位体的总个数,配位原子指配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配合物[Pt(NH3)4Cl2]Cl2的配离子为[Pt(NH3)4Cl2]2+,中心原子是Pt4+,配位体是NH3、Cl-,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N和Cl。探究导引2配离子[Ag(NH3)2]+是如何形成的?提示:配离子[Ag(NH3)2]+是由Ag+和NH3分子反应生成的,由于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形成sp杂化轨道,接受2个NH3分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直线形的[Ag(NH3)2]+,该过程图示如下。

要点归纳1.配合物的组成内界:中心体(原子或离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成键。外界:与内界电荷平衡的相反离子。有些配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Cl2(NH3)2]、[CoCl3(NH3)3]等。另外,有些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与配位体构成,如[Ni(CO)4]、[Fe(CO)5]等。2.配合物的结构配位数杂化轨道类型空间构型结构示意图实例2sp直线形[Ag(NH3)2]+[Cu(NH3)2]+配位数杂化轨道类型空间构型结构示意图实例4sp3正四面体形[Zn(NH3)4]2+[ZnCl4]2-dsp2(sp2d)平面正方形[Ni(CN)4]2-[Cu(NH3)4]2+6sp3d2(d2sp3)正八面体[AlF6]3-[Co(NH3)6]3+即时应用1.化学家维多克·格利雅因发明了格氏试剂(RMgX)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RMgX是金属镁和卤代烃反应的产物,它在醚的稀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并与二分子醚络合,在浓溶液中以二聚体存在,结构如下图:上述2种结构中均存在配位键,把你认为是配位键的用“→”在结构图中标出。解析:配位键是由孤电子对与空轨道形成的,Mg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可以与R、X形成离子键,而O原子中存在孤电子对,所以两个O(C2H5)2可以与Mg形成配位键。在二聚体中,同理,一个Mg与R、X相连,则另外一个X和O(C2H5)2,则与Mg形成配位键。答案:要点二配合物的性质探究导引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提示:在[Co(NH3)6]Cl3中Co3+与6个NH3分子配合成[Co(NH3)6]3+,3个Cl-都是外界离子。而[Co(NH3)5Cl]Cl2中Co3+与5个NH3分子和1个Cl-配合成[Co(NH3)5Cl]2+,只有两个Cl-是外界离子。由于配合物中内界以配位键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溶液中电离,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不难看出,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的Cl-数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鉴别。要点归纳1.配合物的颜色:当简单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其性质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颜色发生改变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多数配离子都有颜色,如[Fe(SCN)6]3-为血红色、[Cu(NH3)4]2+为深蓝色、[Cu(H2O)4]2+为蓝色、[CuCl4]2-为黄色、[Fe(C6H6O)6]3-为紫色等等。我们根据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配离子是否生成,如Fe3+离子与SCN-离子在溶液中可生成配位数为1~6的硫氰合铁(Ⅲ)配离子,这种配离子的颜色是血红色的,反应如下:Fe3++nSCN-====[Fe(SCN)n]3-n,实验室通常用这一方法检验铁离子的存在。2.配合物的溶解性:有的配合物易溶于水,如[Ag(NH3)2]OH、[Cu(NH3)4]SO4、Fe(SCN)3等。利用配合物的这一性质,可将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如AgOH、AgCl、Cu(OH)2等溶解在氨水中形成配合物。如在照相底片的定影过程中,未曝光的AgBr常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金和铂之所以能溶于王水中,也是与生成配合物的溶解性有关,反应式为:Au+HNO3+4HCl====H[AuCl4]+NO↑+2H2O,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配合物的颜色和溶解性还与配合物的空间结构有关,如顺式[Pt(NH3)2Cl2]和反式[Pt(NH3)2Cl2]的溶解性和颜色等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顺式[Pt(NH3)2Cl2]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具体情况见前面的表格。3.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的性质有关。例如,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血红素就失去了输送氧气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即时应用2.配合物CrCl3·6H2O的中心原子Cr3+的配位数为6,H2O和Cl-均可作配位体,H2O、Cl-和Cr3+有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三种物质:一种呈紫罗兰色、一种呈暗绿色、一种呈亮绿色。将它们配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各取相同体积的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