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报告前言(一)、报告综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报告》通过对2005-2010年间18种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增速和权重的计算,结合国际通行的生产指数计算公式,得出了电子信息产业在2006到2010年的生产指数。为了更清晰地揭示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变动的结构性因素,本报告还计算分析了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电子元器件四个主要细分行业的生产指数,而选中的18种电子信息产品则分别隶属于这四个行业。总体上,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的得出,为我们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观察分析该产业的发展动态提供了数值依据。1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005年为基期,2006-2010年的定基生产指数分别为124.6%,146.3%,149.1%,174.2%,221.9%。五年间定基生产指数从2006年的124.6%攀升到2010年的221.9%。五年间的环比指数分别为124.6%,117.5%,101.9%,116.9%,127.4%.受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双重驱动,通信设备、消费电子、计算机、电器元器件四个细分行业中的18种产品的产量大部分都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排除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如程控交换机、彩色显像管,其它产品的产量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表明,从生产指数反映出来电子信息产业依然处于上升期,特别是在2010年,表现出了高出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2生产指数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很明显,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出口占据产品总体产量的大部分比例,出口产品的产量变化对整体指数的计算结果举足轻重,这使得2008年的生产指数比2007年仅仅增加了1.9%,2009年下半年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有所恢复,2009年的指数比2008年增加了16.9%,这一成绩是在2008年指数的基数比较低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看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尤其要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的风吹草动将对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3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增速将减缓虽然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比2009年增加了27.4%,和历年相比,这一数字创出了新高。然而如果排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假设2008和2009年依然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2010年的指数比2009年应该增加13%左右,这一数字要低于2006和2007年的水平。如果认为金融危机只是近5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当中的一个插曲的话,那么未来考虑在中国生产的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占全球的比例情况(部分产品的产量占全球产量已经超过了90%,大部分超过70%)以及在中国生产产品的经济性问题,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生产指数趋于平稳,整体产业发展速度趋缓,将是一个不争的论断。4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影响生产指数的走向电子信息产业可以细分为四个子行业,包含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元器件,每一个子行业下面包含几十到几百种产品。本报告选取有代表性的18种产品作为计算指数的依据,在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革新的影响下,这些产品产量的变化趋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不同的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从而表现出来的单个产品的增长速度不同。各种产品的产量增长的非同向变化,在总体上体现的就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这种调整会对生产指数的最终计算结果产生结构性的影响。5新兴产品将成为拉动指数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传统电子信息产品,如彩电,手机,计算机等已经进入成熟期,这些产品对生产指数的贡献已经明显没有以前年份大。新兴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框,电子书,平板电脑等目前在国内的生产规模还不大,但是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代工规模的扩大,这些产品的产量将会有数量级的提高,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指数起到举足轻重的拉动作用。(二)、生产指数计算说明(一)意义生产指数作为众多指数中的一种,在具有一般指数通性的同时,由于其编制方法和核算目的的不同,还有其特殊性。生产指数是通过衡量行业内主要产品生产数量的相对变化程度来反映该产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景气状况及发展趋势的指标。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编制的工业产品实物量指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编制工业生产指数,我国已经在2009年开始编制工业生产指数试算工作,但是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编制生产指数,目前还未见有公开的资料。(二)生产指数计算方法生产指数是基于工业产品的产量而编制的,编制时先要确定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产品,然后将各工业产品本期的产量与基期的产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工业产品本期的工业发展速度,最后按照各工业产品的基期增加值权重汇总得到工业生产的总指数。具体计算彩色电视机8.49激光视盘机0.44组合音响0.37数码相机1.284电子元器件行业权重35.21电子元件22.99半导体分立器件2.39半导体集成电路7.75彩色显像管2.08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表2: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权重排序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统计数据计算结果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权重计算公式:(单位产品增加值*2005年产量/∑(各项产品增加值*2005年产量)。例如:2005年彩电产品增加值为432元/台,2005年彩电产量为8283万台,则:彩电调整前的基期权重=彩电单台增加值*2005年彩电产量/∑(各项产品增加值*2005年产量)=432*8283/10000/4082.57=8.6%。其中,4082.57是18种产品的增加值乘以产量的总和。因为每一个细分行业下面的产品增加值之和都小于行业总体增加值,通过调整使得每一个行业下面所属的产品增加值之和都等于行业总体增加值,这样调整之后产品的权重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彩电调整之后的权重数值为8.49%。从各项产品的权重计算结果看,电子元件的权重最高,是因为较其它产品而言,电子元件的包含范围很广,产量总数规模大,单位产品的工业增加值率也高于其它产品。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同属于器件产品,其总体价值和电子元件产品有30%的差距,其单位产品的增加值率要低于电子元件,故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二者权重之和也不到电子元件的一半。通信设备当中,移动基站这种系统设备产品的增加值率超过30%,囿于其产品生产规模数量比手机低很多,所以基站的权重也远远低于手机产品的权重。其它大宗产品中,彩电的权重是8.49%,笔记本电脑的权重为15.52%,这些产品产量高,单位产品价值大,是对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指数(一)电子信息产业范围电子信息产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的基础上完成的,如集成电路每三年就更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兴起,使电子工业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高技术产业。依据《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注释(2005-2006)》,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雷达工业行业、通信设备工业行业、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行业、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软件产业、家用视听设备工业行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行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行业、电子元件工业行业、电子器件工业行业、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工业行业、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工业行业,12个中类行业,细分一共是46个小门类。在这里我们的指数计算范围不包含软件产业,因为软件不属于工业。表3是针对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11个细分行业的销售产值比重的统计结果。表3:2005-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销售产值比重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通信设备工业行业18.76%18.69%17.65%17.26%16.81%14.35%雷达工业行业0.32%0.34%0.31%0.35%0.25%0.29%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行业0.68%0.60%0.63%0.67%0.83%0.80%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33.46%32.43%33.13%30.40%31.11%30.18%家用视听设备工业行业11.61%10.27%7.89%7.77%7.37%7.01%电子器件工业行业10.71%11.08%11.90%13.41%13.28%15.44%电子元件工业行业15.34%17.04%18.41%19.17%18.25%18.66%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行业0.63%0.79%0.93%1.17%1.33%1.46%电子工业专用设备行业1.73%1.96%2.51%2.67%3.19%3.65%电子信息机电工业行业5.88%5.92%2.47%2.72%2.88%3.00%其它电子信息行业0.87%0.88%4.17%4.41%4.72%5.1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2005到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占规模比例较大的行业依次是计算机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消费类电子制造业(家用视听行业)、其它。图1:中国电子制造产业结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当中计算机制造业和电子元器件占有主要比重。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制造业做为电子制造业主体,推动总体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图2:中国电子制造产业规模与同比增长率图2表明,通信设备、家用视听、电子器件行业表现较好,收入增速好于全行业平均水平。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电子器件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2%、3.2%和1.5%,都高于电子制造业0.1%的增速,分别占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7%、8%和13.0%的比重。2005-2010年期间,除软件行业以外的其它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销售产值比重当中,通信设备行业比重逐年递减。电子计算机行业的比重虽有微小变动,但均保持在30%以上。电子元器件所占比重基本上每年平稳增长。所以在指数计算当中,选取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电器元器件四大类行业当中的十七类产品作为计算依据。具体产品列表和今年的产量情况见表3。表4:2005-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分类产品名称单位200520062007200820092010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万线694974055387458441473133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万信道72411451605149330222913移动通信手持机万部3230651115605915546961787100389电话单机万部169541843416256166881428916622传真机万台10681183888770679297计算机台式电脑万台351936074330439642364373笔记本电脑万台456562178671108591461618372打印机万台355636404235433436414257服务器万台318326369326329379显示器万台100541207413729133651302213846消费电子彩色电视机万台8283837584789033989911938激光视盘机万台1038210760108231070597118244组合音响万台5437538658317297963911194数码相机万台552366957494818880269797电子元器件电子元件亿只141901529016628158741657818952半导体分立器件亿只206322252505246126373404半导体集成电路亿块266374416417416653彩色显像管万只79348134701057352288199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表5:2006-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定基生产指数(以2005年为基期,单位%)产品名称200520062007200820092010通信设备行业100.00153.30183.15167.97217.86301.731程控交换机100.00106.5677.5265.9759.6945.092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00.00158.03221.49206.07417.08402.063移动通信手持机100.00158.22187.55171.70191.26310.744电话单机100.00108.7395.8898.4384.2898.045传真机100.00110.7783.1572.1063.5827.78计算机行业100.00121.27157.12179.88219.10264.681台式电脑100.00102.50123.05124.92120.38124.272笔记本电脑100.00136.19189.95237.88320.18402.453打印机100.00102.38119.09121.89102.39119.714服务器100.00102.64116.01102.42103.30119.215显示器100.00120.10136.55132.93129.52137.72消费电子行业100.00103.58106.65114.45123.59147.631彩色电视机100.00101.11102.35109.05119.51144.122激光视盘机100.00103.64104.25103.1193.5479.403组合音响100.0099.07107.24134.21177.28205.874数码相机100.00121.22135.68148.26145.32177.38电子元器件行业100.00114.73124.44119.97121.12153.951电子元件100.00107.76117.18111.87116.83133.562半导体分立器件100.00107.84121.41119.30127.85165.003半导体集成电路100.00140.80156.55156.95156.49245.544彩色显像管100.00102.5388.3672.2828.8425.0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表6:2006-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环比生产指数(单位%)产品名称200520062007200820092010通信设备行业100.00153.30119.4791.71129.70138.501程控交换机100.00106.5672.7585.0990.4875.552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00.00158.03140.1693.04202.4096.403移动通信手持机100.00158.22118.5491.55111.39162.474电话单机100.00108.7388.18102.6685.62116.325传真机100.00110.7775.0686.7188.1843.70计算机行业100.00121.27129.57114.48121.81120.801台式电脑100.00110.7775.0686.7188.1843.702笔记本电脑100.00102.50120.04101.5296.36103.233打印机100.00136.19139.47125.23134.60125.704服务器100.00102.38116.33102.3484.01116.925显示器100.00102.64113.0288.29100.86115.40消费电子行业100.00103.58102.96107.31107.99119.451彩色电视机100.00101.11101.23106.55109.59120.602激光视盘机100.00103.64100.5998.9190.7284.893组合音响100.0099.07108.25125.15132.09116.134数码相机100.00121.22111.93109.2798.02122.06电子元器件行业100.00114.73108.4696.41100.96127.111电子元件100.00107.76108.7595.47104.43114.322半导体分立器件100.00107.84112.5898.27107.16129.063半导体集成电路100.00140.80111.19100.2699.71156.904彩色显像管100.00102.5386.1881.8139.9086.9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从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和增长情况可以看出,彩色电视机增长率一直为上涨态势、其它产品增长率在近几年有不同幅度的升降。(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指数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发展程度总体指数计算依据电子制业主要产品: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移动通信手持机、电话单机、传真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服务器、显示器、打印机、彩色电视机、激光视盘机、组合音响、数码相机、电子元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彩色显像管合计18种产品在基期(2005年)电子制造业当中所占权重与基期(2005年)的单位产品增加值,并依据生产指数公式计算得出,具体见表6。表7:2006-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指数年份定基指数(%)环比指数(%)20051002006124.6124.62007146.3117.52008149.1101.92009174.2116.92010221.9127.4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基础数据计算结果图3:2006-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基础数据计算结果2006-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整体上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保持向上的增长态势,尤其在2010年增长幅度最大。在这期间表现出几个比较鲜明的阶段性特点。1.2005-2007年:高速发展阶段以2005年为基期,2006年和2007年的定基生产指数分别为124.6%和146.3%,表明从2005到2007年处于高速度的稳定发展阶段。表现为电子信息产品内需稳步增长,出口快速增加。这些反映在产品上就是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内资企业主要受益于内需市场,而外资企业主要受益于外销市场。特别是那些主营出口加工业务的外资企业,其产能在这几年逐渐释放出来。从综合价值的角度看,2006年和2007年产值增长分别为23.1%和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分别为25.5%和21.6%。这些数据和以上生产指数的计算结果殊途同归,无不显示出期间电子信息产业一派繁荣的景象。从内销和出口的角度看,出口产品对数量规模的增长贡献要大于内销的产品,但是内销产品的增加值要高于出口产品的增加值(这主要是拜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太大所赐),从而在对生产指数的贡献上弥补了其数量规模的不足。2.2008-2009年:突然刹车阶段2005-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由于全球电子产品需求持续旺盛,构成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始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影响很大,虽然当年内需市场表现的还是比较平稳增长,但是出口增速的大幅减少,使得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模的持续扩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抑制。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为5217.6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3.55%,增幅比2007年回落了12.7个百分点,如果单纯考虑经济危机开始后下半年的出口数据,总体出口额几乎没有增长。另外从国统局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结果看,2008年全年出口交货值为306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仅为9.1%,比2007年21.6%的增速回落12.5个百分点。其实从总体的价值量上看,2008年和2009年两年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只不过增长速度放慢而已,真正绝对规模减少的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到2009年上半年结束。2009年下半年经过我国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大量投资的推动,内需仍然显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随之出口市场也出现了复苏迹象,到了2009年的四季度,电子信息产业又恢复了前几年的活力。反映在生产指数上,2008年的定基生产指数为149.1%,环比指数仅为101.9%。3.2010年:复苏发力阶段2010年开始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国际与国内市场需也开始上升,同时国内一系产业扶持政策与拉动经济增长计划的推出,电子制造产业重新进入上升通道,2010年产业总体产值增长率在1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买卖冬虫夏草合同范本
- 勘界测绘合同范例
- 再婚买房合同范本
- 个体简易合同范本
- 包工安装护栏合同范本
- 单位销售岗位劳动合同范本
- 俱乐部装修合同范本
- 养殖合作建设合同范本
- 农村出售猪仔合同范本
- 《马克思生平故事》课件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以哪吒精神照亮成长之路》开学家长会课件
- HRBP工作总结与计划
- 儿童故事绘本愚公移山课件模板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共380题含答案)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1-3)
- 2024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解析(146题)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四年级数学(下)全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 部编版道法三下知识点汇总【需要背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