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龙羊峡至XX峡河段水电开发区域陆生生态后评价专题报告_第1页
XX龙羊峡至XX峡河段水电开发区域陆生生态后评价专题报告_第2页
XX龙羊峡至XX峡河段水电开发区域陆生生态后评价专题报告_第3页
XX龙羊峡至XX峡河段水电开发区域陆生生态后评价专题报告_第4页
XX龙羊峡至XX峡河段水电开发区域陆生生态后评价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10-6。表10-SEQ表10-\*ARABIC6孟达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 面积:m2年份地类1977199620002006耕地26.186071192.516059689.556029980.42林地80666774.564960164.6264738427.8155308167.56草地6711484178019313.2278245453.9687079055.03水域27440621484772.981486420.972112338.86建筑用地055748.655746.5556097.95未利用土地65996.4499.17499.2597.80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77年到1996年间,六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都比较明显,耕地、草地、建筑用地三个类型面积增加,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的面积相对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增加最为明显,从1977年的26.18m2增加到1996年的607192.51m2,面积减少最为明显的是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这说明人类活动对孟达保护区的干扰强度很大,当地居民大面的毁林开荒等干扰活动,导致了耕地、建筑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减少。与1977~1996年相比,1996~2006年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强度稍小一些,这说明人类对孟达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定的治理和保护措施。其中耕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三个类型的面积呈减少趋势,而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从结果可以看出对保护区采取的退耕还草等恢复措施,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益。除了积石峡水电站距将穿过孟达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外,其他的水电梯级开发都距保护区较远。由于水电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而积石峡水电站还正处于拟建中,所以水电梯级开发对孟达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几乎没有影响。10.5小结(1)龙~刘河段内,自然植被以荒漠植被、草原植被、灌丛类植被为主,水电开发对植物的影响也主要在库区周围,而这些地区的植被类型也多为人工造林种类和普遍分布的植被类型,很少有重点保护植物。因此,梯级水电的开发建设对植物群落和植物多样性无明显的不利影响;本河段内的大型哺乳动物已很稀少,且多分布在远离黄河谷底的高山林区,而水电建设涉及区域又集中于龙~刘峡谷段底部,因此梯级水电站修建对区域的重点保护动物无不利影响。(2)积石峡水库在孟达自然保护区内的淹没区全部落在保护区的实验区。该区属温性河谷草原灌丛带,灰橡子、长芷草、骆驼蓬草等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因此不会造成该类植被明显减少,从植被类型多样性水平看也不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目前已有工程建设对一些淹没的珍贵树种也拟定了移栽、嫁接、种子繁殖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其物种的延续。(3)1977~2006年孟达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分析表明,保护区范围内土地利用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程度均一,属于自然环境的正常变化。保护区范围远离河谷的梯级开发区域,没有受到梯级开发的直接影响。11水电梯级开发对湿地影响分析湿地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和结构复杂性特征,支撑着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梯级水电站建成运行多年之后,会在库尾形成集中连片的大面积沼泽、湖泊、河流等类型的库塘湿地,成为多种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它同其它类型的湿地一样,具有巨大的调节生态功能,在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繁衍栖息的场所,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了更好的分析水电开发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珍稀水禽和湿地资源,我们选取龙羊峡贵德黄河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两个典型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并详细论述湿地产生的生态效益。11.1贵德黄河湿地11.1.1湿地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西宽63.4km,南北长90.6km。处于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图11-1)。县城驻河阴镇,距省会西宁114km。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松巴峡守户,四面环山,平川开阔,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2)气候气象贵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2℃,年较差24.9℃。气候干燥,年降雨量254.4mm,降雨集中在5-9月,占年降雨量的85%,其中七、八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45%。夏季光照时间长,辐射热强,冬季干冷,寒潮出现频繁,每年平均10.2次,各月均有出现,最大降温达14.5℃。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7天。该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干旱、霜冻与风沙。(3)地貌地质贵德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横贯我国北部的塔里木——中朝板块的南部边缘,是祁连山南缘东段的前寒武纪古老大陆核向南侧发育的地槽。由于众河流的切割、冲刷作用,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地势大致以黄河为中轴对称分布,由南北两端向中部河谷低落,形成三河、四沟河谷盆地。图11-1贵德黄河湿地地理位置图(4)土壤和水土流失贵德县土壤为弱碱性、碱性土壤,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有少量沙土、粘土;贵德县耕地养分特点是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属中等水平,全钾含量属中上水平,速效钾含量丰富。根据贵德县水土流失调查资料,本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重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是面蚀、风蚀、沟蚀、山洪等。年输沙总量为633.04万t,年平均输沙模数为3166.7t/km2•a,其中,中强度流失区年平均输沙模数为5200t/km2•a,中度流失区年平均输沙模数为2500t/km2•a,轻度流失区年平均输沙模数为850t/km2•a。(5)工农业发展状况贵德县农业资源丰富,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县,已列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小麦、青稞、豆类、油菜和蔬菜等。粮食平均亩产、人均产粮水平及粮食商品率均居全省先进行列,连续四年荣获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奖。境内国营集体企业要有电力、农机制造、建材、五金、食品、等多种行业,企业生产和经营基本保持平稳态势。(6)自然资源境内水电资源丰富,有三座大中型黄河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拉西瓦电站可装机容量372万千瓦,尼那电站可装机容量16万千瓦。在建的鱼山电站是我县目前私营企业投资兴建规模最大的项目,总装机容量1750千瓦。县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铜、铁、铅、锌、镍、沙金、砷、石英石、萤石、石灰石等11种矿种。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早獭、香獐、雉鸡、兰马鸡、雪鸡、石鸡。中药材主要有大黄、秦艽、羌活、柴胡、雪莲、茵陈、甘草、冬虫夏草、野枸杞等,储量约1.7万吨。其它还有发菜、柳花菜、蕨麻,被誉为“高原山珍”。11.1.2湿地资源现状自龙羊峡和李家峡水电站的相继蓄水运行,极大地增加了贵德黄河湿地的面积,形成的湿地水质清澈见底,年平均水温为8.2℃。黄河流经贵德78.8km,沿黄河两岸特别是拉西瓦至阿什贡段形成了众多湿地,有灌丛湿地、森林湿地,湖泊湿地、平原湿地,湿地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千姿湖黄河湿地属于黄河源头区的沼泽湖泊群湿地,水域面积1.5km2,是十分宝贵的湿地资源。目前贵德县正在积极努力申报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项目,并在2006年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签订了《青海省贵德黄河清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协议书,将该县黄河北岸的湿地命名为“黄河清湿地公园”,这也是青海省的第一个湿地公园。“黄河清湿地公园”将以“千姿湖”为规划中心,建设总规模为3868ha,其中湿地2775ha,水域1093ha。位于规划中心的千资湖景区内景观层次丰富,碧水丹崖是其鲜明的特色,既有传统的观光型旅游资源,又有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体验型旅游资源,各种资源相互搭配,相互依托,潜在优势十分明显,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代表性。湿地公园建成后,将以重点保护湿地针茅、枸杞、小檗、柽柳、铁线莲和赤麻鸭、野鸳鸯、白鹭等16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丰富物种资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为今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黄河湿地,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贵德黄河湿地结构稳定,水生植物生长良好(图11-2),对改善区域小气候,减缓污染物进入黄河水体起到了重要作用。贵德湿地(一)贵德湿地(二)贵德湿地(三)贵德湿地(四)图11-2黄河上游龙~刘河段贵德黄河湿地现状图11.2黄河三峡湿地在流经永靖县境内107km的黄河主道上,形成了寺沟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的神奇景观,黄河三峡便因此而得名。峡谷中奇石异峰林立,形成了三峡石林和丹霞地貌景观。解放后,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修建,形成了著名的黄河三峡人工湿地,这也是目前甘肃省唯一的一块人工湿地。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以刘家峡、盐锅峡和八盘峡水库水域为依托,水域面积达253km2,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浅滩和沼泽等湿地生态,还包括巴米山天然林区,是众多珍禽水鸟的家园。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加剧的甘肃中部地区,这块湿地的存在更是弥足珍贵,生态价值不可估量。三峡湿地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面积巨大,在全省湿地中首屈一指。一九九五年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甘肃省的八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11.2.1湿地所在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地区,陇中黄土高原之西。西接青海省民和县,东连定西地区,东北靠兰州市,南濒临夏、积石山县、东乡县。东西长66km,南北宽52km。地势自东向西呈扇形,境内海拔高度一般在1900~2300m之间,最高海拔为2851m。(2)气候和地貌特征永靖县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特点是降水少,而且年内分配很不均匀,7~9月降水较集中,4~6月降水偏少。全年平均气温7℃,特点是:山地高寒,谷地温暖。年日照总时数为2537.3~2781.6h。最大冻土深度为92cm,年平均降水量为30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900~1200mm。由于受地质控制和岩层构造,地质地貌比较复杂,可分为零星黄土覆盖的中低山地形,黄土覆盖的丘陵地形和河谷平原。境内土层深厚,土壤质地和结构较好,全县分黑土、栗钙土灰钙土、冲积土四种土类。(3)工农业发展状况县内农村经济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原则,川塬区和山区为两大发展战略,发展两高一代农业,初步形成了蔬菜、果品、稻米、花椒枣及水产品养殖基地;目前刘家峡、盐锅峡、刘化及古城4个工业小区初具规模,现已形成硅铁、电石、铸造、碳化硅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和化工、建材多业并举的新格局。(4)动植物资源在充分利用现有湿地资源和山塬坡地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上,开发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如中国四大家鱼,其中以黄河鲤鱼、虹鳟鱼最为著名。境内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有隼形目、鸡形目、鹤形目、鸽形目、雀形目、啄木鸟目、翼手目、兔形目、啮齿目、鲤形目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颈鹤黑鹤,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红腹锦鸡等。在加快小麦、玉米、洋芋等农作物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开发引进名优产品,如黄河珍珠米、温棚西红柿、川塬红富士、草莓、乔纳金苹果以及茄子、百合、红枣、花椒等。主要植物有禾本科、菊科、豆科,以旱生多年生丛状乔木为主。其中以湿地风景区芦苇、香蒲最有特色。11.2.2湿地资源现状(1)面积与范围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东至关山乡境内松树岘,西至杨塔乡境内炳灵寺石窟,南至刘家峡库区水域,北至八盘峡水电站,总面积19500ha,包括三大库区(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域面积15300ha;三大库区沿岸及巴米山、抱龙山、松树岘天然林区共4200ha。三大库区总库容59.69亿立方米,水库面积为145.3平方公里,黄河沿岸形成了27处2010ha的滩涂、浅滩和沼泽。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3800ha,包括太极岛、罗家堡、罗川滩、杨家滩、魏川滩和巴米山林区的抱龙山、松树岘、黑山顶原始林区。实验区包括核心区以外三大库区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所有浅滩、沼泽等。缓冲区包括除核心区、实验区以外的水域和人工林区等区域。区内黄河段自西南向北呈“s”形横穿全县,形成独特的“黄河向西流”景观。(2)资源概况=1\*GB2⑴植物资源保护区地域复杂,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保护区内分布的植物群落主要有巴米山干燥松林类型和大面积的芦苇荡和香蒲草植物种群。巴米山千年古油松森林群落在降水仅有300mm的西北地区十分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生态研究价值,除此之外分布的天然林有山杨、红桦、蔷薇杂灌次生林和属于荒漠化植物类型的针茅、芨芨草、蒿类、阿尔泰狗洼花、木本萎陵菜、骆驼蓬、盐蓬、红砂和禾本科草类,人工林树种有油松、侧柏、新疆杨、旱柳、多枝怪柳、拧条、花椒、苹果、梨、杏、山毛桃等,保护区内植物种类38科78种。盐锅峡库区沿岸有省内乃至国内稀有的6000多亩芦苇荡和香蒲草植物种群分布。=2\*GB2⑵动物资源保护区内大面积的芦苇荡和香蒲草植物种群,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三峡湿地区内有灰鹤、黑颈鹤、黑鹳、大天鹅、疣鼻天鹅、鸳鸯、鸬鹚、鹭鸶、棕头鸥、红嘴鸥、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斑头雁等多种国家一、二类保护的鸟类栖息、繁衍。巴米山林区内生活着林麝、岩羊、苍鹰、蒙古兔等多种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约17科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科3种,二级保护的有10科28种。=3\*GB2⑶水资源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境内水资源极为充足,黄河贯穿全境流程107km,湟水沿北部西河、盐锅峡汇入黄河,洮河由东南汇入炳灵湖,县境内形成三大人工水库,形成西北特有的高峡平湖,既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总容量59.69亿立方米。加上湟水,入境水人均占有量19.08万m3,高出全国、全省水系平均水平的68倍和126倍。三大湖及河流面积33万亩,富足的水资源为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此外,保护区内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11.2.3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划根据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保护区划分为4个小区。(1)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该区面积391ha,位于核心区的太极岛、鸟岛、罗家堡、杨家滩,保护的重点对象是灰鹤、黑鹳、疣鼻天鹅、大天鹅、小天鹅、赤麻鸭等40余种水鸟。(2)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该区总面积7718ha,位于核心区的巴米山林区、太极岛、罗川滩、杨家滩、罗家堡,保护的重点对象是巴米山珍稀干燥松林类型及天然杂灌林,野生药材资源,芦苇荡和香蒲丛。(3)黄河三峡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示范区该区位于罗家堡,面积为266ha。(4)自然保护小区和生物多样性小区该区总面积149ha,位于建于太极岛、鸟岛、罗川滩、魏川滩,重点承担鸟类及芦苇、香蒲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11.2.4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1998年8月,永靖县政府做出决定:对湿地保护区的巴米山林区天然林分布区实行封山育林,全面封禁50年,使林分逐步得以恢复,野生动物有一个安全的家园。2000年6月,永靖县政府专门发布了《关于禁止破坏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通告》,特别加强了对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库区及巴米山林区、太极岛、罗家堡动植物分布较为集中区域的保护力度。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使黄河三峡野生动植物保护逐步走上法制化。2001年10月,完成了《甘肃省黄河三峡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在进一步加大保护区工作力度的基础上,提高科学化水平,发展物种,扩大湿地范围,完善野生动植物的就地、迁地保护和科研、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其湿地生态系统。力争将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集保护、开发、科研、宣教、旅游诸功能于一体的最佳生态建设示范区。11.3黄河上游湿地产生的效益分析11.3.1生态效益贵德黄河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1)有效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黄河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遵循着自然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生物物种十分丰富。不但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可以说,没有保存完好的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也将失去栖身之地。(2)固定二氧化碳、改善区域大气质量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科学家研究表明,在过去100年的10个气温最高年份中,有9个在1990至2001年的这12年间,这期间正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湿地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路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在湿地环境中,由于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如果湿地遭到破坏,湿地固定碳的功能将大大减弱或消失,湿地将由“碳汇”变成“碳源”,对全球气候将产生重大影响。贵德黄河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的面积都比较大,生境保存完好,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固碳基地,更为区域气候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3)改善区域环境,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某些可以导致人类致癌的重金属和化工原料等,能被湿地吸收和转化,使湿地水体得到净化。例如三江平原的七星河污染水经过一片325ha的芦苇湿地后,由于芦苇的吸收使水中的铁、锰、铅、镉、砷的含量明显降低,使当地河下游区域收益。当然,湿地净化水质必须在其自然承载力之内,否则,湿地将遭到严重破坏,丧失自我修复能力。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贵德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生态系统复杂,生物资源富集,是一处天然的净化池,在区域的水质净化、流域污染控制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4)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小气候由于湿地巨大的含水性及保水作用,可调节局部的小气候,使空气含水量增高、空气湿度增大,并对空气有较好的净化作用。黄河三峡湿地不仅对黄河三峡地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中游不远处的兰州的气候调节也具有重要意义。(5)有利于防止黄河上游沿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沿岸湿地具有较大的洪涝调蓄能力,也是沿岸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黄河湿地植被生长良好的地方,会减弱水的流速和冲击力,使水中泥沙逐步沉淀形成新的陆地,从而起到了防浪固岸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了沿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11.3.2社会效益(1)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保护湿地的力度,促进生态环境建设逐步优化,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单一的耕作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当地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贵德县“黄河湿地公园”的申报,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通过公众共同管理和社区参与,有利于平衡多方利益需求,实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间接的带动多元化的产业发展。(2)有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价值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遗传基因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对象和实验基地。湿地保留的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和黑颈鹤等珍稀物种,研究自然变迁、古老生物物种保存、繁衍、分化具有重要价值。(3)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贵德湿地所在区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公众环保意识淡薄。通过“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极大地宣传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人们更加接近大自然,了解和感受大自然,从而提高人们爱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建立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将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保护区真正成为宣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阵地。11.3.3经济效益(1)提供丰富的生物产品贵德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湿地动植物不但可以入药,而且有些还是发展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同时,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利用还间接带动了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农业、渔业、牧业和副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湿地提供的自然资源。贵德黄河湿地的水产养殖十分发达,相继建立了黄河河蟹和小龙虾水产养殖基地,加大了无公害、无污染的黄河水产品牌建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发展旅游贵德黄河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自然观光、生态旅游和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景观也是一种具有巨大文化、娱乐及美学价值的旅游资源,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湿地热,类型多样的湿地景观为湿地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科考旅游、观鸟旅游、湿地特色风光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一方面可为区域创造经济效益,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为湿地的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等提供了经济支撑,有利于增加保护和管理的力度。11.4水电开发对库区湿地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库区湿地是淡水水生生态系统与库岸陆地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相互影响的地区,具有水陆交错的特点,区内存在陆生和水生两种生态系统的物种生命活动。湿地水位的涨落受水库蓄水水位高低的影响,在一年内表现出有规律的出露或淹没。洪水期间,库岸涨落区被库水覆盖,是水生环境,不适于陆生生物生长;枯水季节,这里出露成陆,变为陆生环境,水生生物又基本上不能生存。因而,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呈现出较强的生态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水利工程的实施和运行对库区湿地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地调控水库水资源作为库区湿地补给水源,调节库区湿地水量,是确保库区湿地生存和维持湿地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由于水电开发对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相同,因此本专题仅以黄河贵德湿地为例,分析水电开发对库区湿地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11.3.1湿地面积变化影响回顾分析龙家峡和李家峡水电站的相继蓄水运行在影响河道径流量的同时,贵德湿地的面积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1977~2000年,草甸、灌丛等湿地类型的面积显著增加。结合本区生态环境背景,采用遥感融合技术形成TM与IRS融合影像,选取1977年8月、1996年8月、2000年8月、2006年8月四幅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数据图,通过遥感影像纠正、地图配准等,同时借助于GPS定位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提取出近30年来四个年份的湿地面积和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本次计算得出的湿地面积不包括水域面积(图11-4)。图11-3贵德黄河湿地1977~2006年遥感影像特征图11-41977~2006黄河贵德湿地变化图利用Arcgis提取不同年份的湿地面积,得到1977~2006年黄河上游水电梯级开发过程中贵德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图11-5黄河贵德湿地面积变化曲线图11-6李家峡水库历年平均入库流量从图11-5可以看出,1977年到1996年间,湿地的面积显著增加,这说明龙羊峡水库蓄水后,由于龙羊峡水库的蓄水调节作用,在春季和初夏灌溉季节,沿黄地区引黄灌溉的水量增多了,相应引黄退水量也增多了,水体的水位变化幅度也减少了。在水库的调节作用下,能够及时补充各湿地的淡水来源,使沿岸一带的沼泽、洼地经常保持一定水深,这对湿地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极为有利,能吸引更多的珍稀水禽,特别是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如绿头鸭、大白鹭、灰鹤等在此栖息、停留或越冬。而1996年2000年间,湿地面积的持续增加,表明李家峡水库蓄水后,大坝上游库区两岸将形成一个水位有规律季节性变化的涨落区,并逐渐演化成库区湿地,使贵德湿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2000到2006年间,湿地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与李家峡年均入库流量变化相一致,随着2000年李家峡水库入库流量的减少,湿地面积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这说明水库的蓄水调节与湿地的面积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2000年后湿地面积的下降一方面与李家峡的入库流量减少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湿地资源干预的力度逐渐加大,当地居民盲目焚烧芦苇围垦农田、城市开发以及各种旅游景点的兴建等都会造成湿地面积的减少与功能的下降。龙羊峡水库建成后,在为草甸、灌丛等湿地提供稳定水源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其拦沙减淤的效能,使引黄灌水含沙量明显减少,相应引黄退水的含沙量也少了,从而有效地减少河道和湿地的泥沙淤积量,有力地防止水域底部因淤垫变浅和缩小范围而导致水生群落向旱生动植物群落演化,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11.3.2径流量的影响回顾分析水是湿地的命脉。水源补给是沼泽湿地形成和发育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的环境因素。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源的稳定性。水文条件能直接改变湿地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到物种组成和湿地的生态平衡。因而,库区湿地的生态来水状况对于湿地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评价选取贵德水文站降雨总量和时空分布较为相近的两个年份,以及龙羊峡和李家峡的年均入库出库流量资料,分析水电建设对径流量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水电开发对维持贵德湿地生态平衡的作用。204020406080100120123456789101112月份降雨量(mm)19762001图11-7黄河贵德水文站1976、2001年降雨实测过程线05000500100015002000123456789101112月份径流量(m3)19762001图11-8黄河贵德水文站1976、2001年径流实测过程线从图11-7和图11-8中看出,在降雨过程相似的两个年份中,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蓄水后,使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化,两库之间河道径流量趋于稳定,季节性变化减弱,河川径流的洪、枯水时间也将发生改变。在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的调节下,能够及时补充贵德湿地的淡水来源,特别是枯水期的淡水来源。图11-9龙羊峡水库历年平均入库/出库流量从图11-9中也可以看出,经龙羊峡水库的蓄水调节后,河川径流量在年际分配上也趋于均匀化,使沿岸一带的沼泽、洼地保持一定水深,供给了湿地多年来稳定的淡水来源,维持了湿地的生态平衡,这对湿地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极为有利。11.5小结(1)由于黄河上游的水电梯级开发建设,形成了较为宝贵的贵德湿地和黄河三峡湿地。贵德湿地上游进行的水电梯级开发,剧烈影响了贵德湿地段黄河干流的径流量,但对1977~2006年湿地面积分析结果表明,龙羊峡水库刚刚建设后的一段时间内,湿地面积有所增加;李家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湿地面积持续增加。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略有减少。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湿地系统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2)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贵德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能够影响贵德湿地的作用因子增加,影响强度最大,目前湿地对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的调节已经适应,拉西瓦大坝建成蓄水后,湿地系统将发生波动,经过5~10年湿地将重新到达新的系统平衡。12结论在资料调研、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机理分析、图形叠置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回顾过去30年黄河上游龙~刘河段水电梯级开发区域陆生生态环境演变特征,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库区湿地等各个方面,全面分析黄河上游龙~刘河段水电梯级开发对区域生态演变的影响特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水电梯级开发建设对研究区域内水域、草地、耕地和建筑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水域和草地的转变有直接的影响,使水域面积逐渐增多,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对耕地的转化有一定的影响,使耕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减少;对区域内林地的变化几乎没有影响。水电梯级开发对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使区域土地利用破碎度逐渐增加。通过生态景观参数分析,可知1977~2006年黄河上游龙~刘河段内景观破碎度逐年增加,空间异质性程度逐渐增大,水电梯级开发建设与区域景观逐渐破碎化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影响程度较小;区域景观整体形状趋于复杂化,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