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找规律》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85-86.例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2)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和手段

课件:找规律的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动画片中的人物大头儿子过生日的场景图片及插播生日歌曲的情境,为了招待客人妈妈买了水果,紧接课件演示妈妈摆水果的图片,让学生猜接下来摆什么水果了?让学生观察水果的摆放是有规律的,导入课题:《找规律》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告诉学生这是数学王国联欢会的现场,看到这个场面的布置,你最想说什么?(很漂亮、很美丽)

师:美丽在哪?为什么这么美丽?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发现的任务。

1、教学例1认识规律

(1)师:这个场面美丽在哪?都有什么?(灯笼、花、彩旗)让学生小组内自己说说“灯笼、彩花、彩旗”的排列规律。(2)找每个小组汇报交流,重点说出每种图形中,是按几个一组的顺序排列的。(3)小结:像“灯笼、花、彩旗”这样一组一组地重复排列,不断地继续下去,这就“规律”

(4)师:谁能把“灯笼、花、彩旗”的规律再说一说。

师: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规律的现象吗?如果有发现的话,与大家说一说。

2、教学例2找规律

(1)师:观察碗的排列,有什么发现?(有规律地排列)

师:你能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吗?

(我发现,也可以直接观察数字的规律,是以2和3为一组重复排列的,所以3的后面分别填2和3。)

(2)观察鸡的排列,与同桌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1只母鸡后面跟着3只小鸡,用数字表示就是1、3重复出现)

3、课堂小结:像这样按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可以是图形有规律排列、也可以是数字有规律排列。

准确地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涂一涂。出示一张参加数学王国联欢会的入场券,让学生涂一涂。2、火眼金睛猜一猜,后面是什么?(1)猜水果。(2)猜玩具。3、摆一摆,填一填。①书第86页做一做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4、做游戏,课件播放《拍手歌》。让学生做拍手、跺脚、拍肩的动作,体会动作里面的规律。5、画一画。①书第85页做一做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6、自己当个设计师,在桌上用学具摆有规律的图案。7、说说身边的规律,感受有规律的图案的美。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有什么收获?对你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高兴吗?板书设计:找规律彩旗、彩花、彩灯笼、小朋友图画或数字都是按几个一组的顺序重复有规律的排列《找规律》的学情分析“探索规律”是《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这些例子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较多,应该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教学时,还需要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学生愿学、乐学。教材是通过创设数学王国联欢会的会场情境,让学生观察有规律排列的彩旗、小灯笼、小花、小朋友,发现并认识以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规律的基础,也是今后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节课主要探索的是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考虑到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经受过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稍稍提高一点要求,探寻稍复杂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分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找规律》的效果分析本课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全面有序的思考,聚焦某一点后,借助这一点的平台去完整的找规律,因此,围绕“多层次观察”的学习策略展开。我是这样设计的:“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能最快的感知到规律”,由猜水果引入,无意识感知规律,初步体会到什么是规律。“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是多层观察学习策略理解的基础,也是建模的初步”。借助联欢会现场的布置,借助多媒体小旗的设计过程,体现形状──色彩──分组(每一组所包含的个数)的形成过程,聚焦各个不同的层次,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寻找规律。“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体验成功”,剩下的是设计交给学生,用“多层观察”法,尽量让他们独立的找出主题图的规律,顺着找,逆着找,说出是哪个层次有规律,是什么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和递进,利用师生互动”,通过师摆生猜,生摆创作,让孩子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例2)“不同层次规律的对比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的多种变化”,让孩子们对单层和多层,2个2个一组的和3个3个一组的进行对比。“多层次的练习,多种感官的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规律和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练习分“基本题目练习(包括逆向找规律)──生活(图画,声音,动作的规律)──—多种感官表示规律──服装规律设计”四个层次。“有效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去发现本课的知识和解决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规律是在图画、声音、动作、颜色等多方面存在的,是很奇妙的。《找规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中的例1和例2有循环组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本单元教学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体现之一,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特例)在排列上具有的某种特点或属性,在没有遇到任何反例的情况下,推出这类事物的排列都具有该种特点或属性的结论。可以从许多角度找规律,如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向及其他性质等。发现规律的“核心”有助于儿童开始意识到规律。有的核心是重复的,有的是发展的。

教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理清层次,降低难度。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

例1、教学规律的含义;例2、教学图形和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例4、教学数组的规律;例5、教学解决问题。《找规律》的评测练习涂一涂。出示一张参加数学王国联欢会的入场券,让学生涂一涂。2、火眼金睛猜一猜,后面是什么?(1)猜水果。(2)猜玩具。3、摆一摆,填一填。①书第86页做一做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4、做游戏,课件播放《拍手歌》。让学生做拍手、跺脚、拍肩的动作,体会动作里面的规律。5、画一画。①书第85页做一做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6、当个设计师,用学具摆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找规律》的课后反思《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2、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猜魔术”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3、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4、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通过涂色,摆学具、活动,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再创造出不同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节课,我和同学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找规律》课标分析作为“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正式教学内容和《课标》的新增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