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阅读专题复习1_第1页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复习1_第2页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复习1_第3页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复习1_第4页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复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自然科学类

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

一、(09年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

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

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

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

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

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

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探寻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

利提出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大阳风的杰作。大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

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

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17亿亿吨的氢,

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有可能

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

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

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

注入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

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

这一高度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

而降,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

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

有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

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

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

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

察,不断地试验。

5.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在说明水存在于何处,但本题是要求解释“初生

水”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产生的水,结合语境看,应

是地球内部存在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

形成”水,所以应是D项。

6.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

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

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题干可看出,本题是要求寻找不能支持弗兰克观点的

论据。该题的题区间在第四段,第1句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是弗兰

克理论的核心观点,从第2句至结尾是用事实论据作具体分析论证。

A项恰恰是弗兰克提出的理论观点,而题干却要求回答:不能支持弗

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A项显然属答非所问。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

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

C.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答案C

解析AB两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依据现代的科技发展速

度,今后很有可能实现,判断客观。D项,人类目前类似的研究很多,

自不必赘述。C项错误不在于“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而在于“对

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帮助“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在文中没

有喑示信息。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地球气候剧变”,是由于“大量

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的。

二、(09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数字海洋

(1)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

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

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

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

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

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

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2)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

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

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

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

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数据

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

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

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

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

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

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

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

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

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

次集成、统一开发、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

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3)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

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

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住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

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

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

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

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

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

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

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

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极益不受侵犯。

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

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

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

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

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

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6.下列对“数字海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海洋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持续地观测海洋,从而采集到的

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数据。

B.数字海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对海洋信息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构

建出来的一个虚拟海洋世界。

C.数字海洋拥有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有关海洋世界的多种信息,

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

D.数字海洋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的海洋世界,还可以根据有关需求

预测未来海洋世界的状况。

答案A

解析原文第1段说“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

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显然不是

选项所说的“各种数据”。该项偷换概念。

7.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海面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

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

B.通过信息网格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完成传统方式无法

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

C.建设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针对不同

用户进行二次开发。

D.建设数字海洋要注意完整性,以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

成、统一开发和各家共用。

答案D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

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

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

观测。”该项以偏概全,漏掉了“空间观测”。B项“通过信息网格集

成”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进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

种复杂计算”,刚好把两者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搞反了;C项对应原

文是“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

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该项张冠李戴,是“不同用户可以进

行二次开发”而不是“综合应用平台”进行。

8.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

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

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格集成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

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

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

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

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

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解析c项建设数字海洋只是一个虚拟应对系统,是庞大的“海洋管

理任务”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终极完成庞大的“海洋管理任务”。该

项说法绝对。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海洋之所以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现,与它强大的信

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有关系。

B.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

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资源受海洋权益保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

切身利益,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D.只有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也

才会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原文最后一段信息说“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

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

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

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而非“开发和保护海

洋的最佳方案二

三、(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①儿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

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

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

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②1845年8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

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

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地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

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拉盒子。

③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

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

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

•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

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

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

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④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

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

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有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

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

格特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

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

此项研究。

⑤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

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

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直,伯格等

著明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

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

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

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

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

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

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⑥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

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

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

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伯格兴建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

7月联名发

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

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粗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

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时间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

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答案B

解析考生首先要通读全文,迅即找到信息源。B项的有效信息是第

⑤段”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

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显然,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范围扩

大了。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

学的批判。

B.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

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

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

物新类型。

答案B

解析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单纯的信息筛选要大。考生要在通读若干句

子或者一两个段落乃至全文后,才能进行判断。A项信息源是第①段

“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二

尽管文章有批评的意思,但不是指科学的地位空前提高而言。该项张

冠李戴。C项信息源在④、⑤段“基

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原文说的

是“伦理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二原文第⑤段后面说其对健康的

危害的是加州会议的与会者。此项张冠李戴。D项信息源在第⑤段“运

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

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关键点是两个“这”的指代意

义。这里张冠李戴和强加因果。

8.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他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是()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

伦理的部分。

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

气与社会责任感。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

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

得到进步的。

答案D

解析此题没有像常题那样考查推断,而是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题型新

颖。考生作答时要据全文分析题目中的“科学”和“他自己”的确切

含义。文

章并没有涉及科学的新旧,因此,D项无中生有。

四、(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1)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

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了

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

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

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中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

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2)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

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

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3)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

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

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

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

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

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

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4)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DNA,他们对近

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

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

种。对于实验中用到的21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哇胺这两

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

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

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5)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

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

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

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欧盟决定从2006

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6)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

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

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7)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5.对上文划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答案D

解析D项答非所问,不符合划线句子的语境。原文说的是“现代医

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D项“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

中获得基因”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不符合题干“付出代价”的

指向。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答案A

解析B项以偏赅全,文中第四段说“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

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

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只是检测了近

500种,但不能得出“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项无中

生有,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

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可见,即使

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传播。D项以偏概全,文中第五段

说“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

进剂。”并没有说要禁止各种抗生素。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通的耐抗生素病

菌。

B.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

降。

C.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判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

素。

D.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答案A

解析B项无中生有,文中说“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

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但并没有说明其耐药性会逐

步下降。C项已然和未然混淆,文中说“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

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也就是说,目

前还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D项以偏赅全,抗生素滥用只是产生

耐抗生素病菌的其中一个途径。“不会感染各种”说法绝对,“只要……

就”强加条件。

2008年高考题

一、(08全国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

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

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

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

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

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

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

经》说:“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古人于伞盖之下,仰观其形有若天

穹,于是绘制星辰图像于其上,就成为一幅盖天图。与盖相类者有笠,

笠无柄,顶戴于头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与盖相同,故

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就是

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

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视,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

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斜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

谓古人法天最理想的器具。这种图,天区星度布局比较均匀,完全不

像后来的平面盖天图误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

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

南齐帝车:“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有乾象辇,羽葆圆

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乾象即天象,这正是盖天

图仪的形制。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汉至隋唐的许多墓室设为

穹顶,上绘天象,虽稍简陋,但屡见不鲜。

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

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

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

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

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中国历史

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由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盖天图仪遂长

期为人们所忽视。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

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摘编自秦建明《盖天图仪考》)5.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

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

了许多天文仪器。

B.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以及盖天学派的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

崇,广为世人所知。

C.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

的重要天文仪器。

D.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

后人却鲜有提及。

答案B

解析通过文章第1段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主要是他认为

有必要介绍和探讨盖天学派的盖天图仪。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

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

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已经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

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

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答案A

解析原文第2段中说《周髀算经》“传说出自周人之手”,并没有肯

定说是“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二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

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

B.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天

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

C.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

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D.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

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

答案C

解析从文章第4段可以看出,文中只是说浑象不如盖天图直观形

象,并没有说“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二、(08北京)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多年,但近年对

塑料袋的指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

料袋。废弃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它们会影响农

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则会产生有毒气体,

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

题。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

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试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

物的容器中放入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它们暴

露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这些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单

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

果发现,报纸需要2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儿天就

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

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乙烯

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

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

首选。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

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塑

料袋的4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

纸袋耗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产生70%

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时一,处理垃圾纸袋所需要的空间也

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

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是使用

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

环、重复利用。统计材料表明,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

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o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

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呼吸运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惟一有效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答案C

解析据第二段“科学家们还提出”可以看出,A项中“惟一有效

方法”错;B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理解,无中生有;D项,第三段说

“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强调运输过程中耗能更高,说

“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错。

15.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答案B

解析B项由第三段相关语句理解,作者在文中没有表达“使用纸

袋比使用塑料袋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这层

意思。

16.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

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

答案第一问: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

第二问:(1)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

(2)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二

(3)塑料袋回收再生产成本较低。

解析第一问,可结合第三段"而要循环、重复利用”整合答案。第

二问,可结合文中相关信息组织答案,但要注意答题角度,如作者为

什么拿塑料袋与纸袋对比。

三、(08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在某地区,数百万亩的树木受吉普赛蛾幼虫大规模侵扰而掉叶,这是

一种周期性现象。在研究这些虫害突发现象时,科学家发现受影响的

树木将有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苯酚,释放到叶子中,这些物质抑制

蛾幼虫的生长,并减少雌蛾产卵的数量。同时一,苯酚还使蛾卵变小,

从而抑制了来年蛾幼虫的生长,因为卵的数量与蛾的个头大小直接相

关,而蛾的个头又取决于它在幼虫时期获取营养的程度。因此,树木

的防御机制会对吉普赛蛾的生殖力产生影响。

此外,吉普赛蛾也易于受到核酸多角体病毒即所谓萎惹病毒的攻击,

这种病毒在蛾幼虫突发的年份是蛾幼虫的重要杀手。蛾幼虫吞食了带

有病毒(被包裹在一个蛋白质小球体中)的叶子,便患上萎葛病,而

被摄入的蛋白质小球便溶化,释放出数以千计的病毒或病毒体,经过

大约两周时间,繁殖至足够的数量,填满蛾幼虫的整个体腔。蛾幼虫

死去时,病毒体被释放出来,并被包裹在一个从蛾幼虫的组织中合成

的新蛋白质小球体中,等待被其他蛾幼虫吞食。

苯酚经常通过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活性而发挥作用,因

此,科学家重点研究了同时摄入病毒和树叶对蛾幼虫产生的影响。他

们发现,含有大量苯酚的橡树叶,其病毒对蛾幼虫的杀伤力远远小于

苯酚含量较低的白杨树叶。一般而言,树叶中苯酚含量越高,病毒就

越缺乏致命的杀伤力。因此,虽然苯酚可抑制蛾幼虫的生长,但正是

这些苯酚也能使萎蕉病毒丧失能力,从而帮助蛾幼虫存活。橡树叶含

有大量苯酚,能为蛾幼虫提供一个安全庇护所,不受萎蕉病的影响。

然而,在以白杨为主的树丛中,处于初级阶段的吉普赛蛾突发态势很

快地被病毒流行病所抑制。

深入研究表明,蛾幼虫对萎蕉病毒产生免疫,这与它们赖以生存的树

木的愈发严重的掉叶现象相关。树木自身的防御反而提高了蛾幼虫受

萎蕉病毒感染的阈值(临界值),致使蛾幼虫种群日趋密集,但与此

同时却不会变得更加易受病毒感染。由于这些原因,摄入苯酚给蛾幼

虫带来的益处似乎超过了它们付出的代价。

8.下列对苯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苯酚可使吉普赛蛾的生殖能力变弱,蛾卵变小,蛾幼虫的数量减少。

B.苯酚能抑制吉普赛蛾幼虫生长,而对吉普赛蛾的天敌萎蕉病毒杀伤

力更大。

C.树木受到蛾幼虫侵扰时会释放出苯酚,苯酚能够改变蛾幼虫蛋白质

活性。

D.蛾虫病大量爆发的情况下,带有萎蕉病毒的树木释放过量的苯酚不

如少量的好。

答案B

解析B项中“苯酚”对“萎蕉病毒杀伤力更大”的说法在原文中

没有。

9.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能够产卵的雌蛾更容易感染萎蕉病,这使它们生产出的虫卵变小。

B.苯酚作用于蛾幼虫,使其对萎蕉病毒的免疫力增强,成活率提高。

C.树叶中苯酚浓度越高,越能够成功地保护树木免受吉普赛蛾虫病的

侵扰。

D.被包裹在蛋白质小球体中的萎蕉病毒进入蛾幼虫体内之后能够大

量繁殖。

答案D

解析A项说法与原文不符,“能够产卵的雌蛾更容易感染萎蕉病”

于文无据;使“虫卵变小”的是“苯酚”。B项说法与文章第三段说

法不符,“苯酚”可直接使“萎蕉病毒”丧失能力。C项说法错误,

看文章最后一句

即知。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蛾幼虫体内的萎蕉病毒的生存和繁殖依靠它所寄生的蛾幼虫中的

蛋白质。

B.在白杨树丛初发吉普赛蛾虫病时,萎葛病毒的抑制作用超过苯酚的

抑制作用。

C.萎蕉病毒虽然对吉普赛蛾有致命杀伤力,但它们也无法影响蛾幼虫

的种群密度。

D.蛾幼虫吞食带有萎惹病毒的叶子后,有可能种群日趋密集,且免疫

力不会减弱。

答案C

解析c项说法与文章最后一段矛盾。

四、(08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

在宇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叫做宇宙学常数。这个常数在

我们的宇宙中起着一种斥力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宇宙加速膨胀。20

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温伯格指出,

如果宇宙学常数显著地大于它现在所具有的数值,那么它的排斥作用

就会过于巨大,以致万有引力根本不可能把物质吸引到一起形成恒星

和星系。

据此,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所谓“人择原理”。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它必须是这个样子,生命才有可能产生,

人类才有可能存在。或者说,一些物理常数的数值为什么必须那么大,

那是因为只有当它们的数值等于那么大的时候才会有人类存在。

“人择原理”是当代物理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大多数物理学

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自然规律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应该有着某

种跟人类存在毫无关系的深层原因。“人择原理”最激烈的反对者说,

这个原理是不科学的,它起着帮助“创世论”的作用,意味着有某个

类似于上帝的设计者为最后创造出生命和人类,对即将通过大爆炸生

成的宇宙作了细致的调节。

但是,另一些物理学家则为“人择原理”另辟蹊径。他们认为我们的

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存在着的宇宙中的一个。事实上,许多物理学

家和宇宙学家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的宇宙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许许多

多宇宙中的一个。按照这种“多重宇宙”思想,有无数不同的宇宙和

无数可能的自然规律。它们并非都能生成恒星和星系。即使恒星和星

系能够生成,它们那里的不同的自然规律也不一定会让恒星制造出那

些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元素。

当然,按照多重宇宙观点,我们的宇宙就不是惟一复杂到足以支持有

意识的生命存在的宇宙。英国天文学家里斯认为,在多重宇宙中,数

量众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宇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海洋”,在这个

“海洋”中可能散布着一些“岛屿”,这些“岛屿”被称为“可居住

宇宙”。在各个可居住宇宙中,物理常数的数值仅仅略微有些不同,

都在允许生命存在的范围之内。我们的宇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可居住

宇宙,并无特别之处。

多重宇宙使得“人择原理”成为一种概率原理,从而具有了科学依据。

有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新理论,叫做弦

论。这种理论主张一切物质都由极其细小的弦组成,这些弦具有一定

的能量,在十维的时空中进行振动。弦论所描述的宇宙远不止一个,

可达10500个。这是一个我们无法想像的巨大的数字。在这么多的宇

宙之中,每个宇宙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可居住宇宙的出现即使只有

极其微小的概率,它的绝对数量也必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诚然,弦论是一种尚未被实验和观测证实的理论。可是,且不说弦论,

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他认为,在那些可居住宇宙的“岛屿”上,

确定基本物理学和宇宙学状况的物理常数也许可以与我们的宇宙有

很大差别。例如,它们或许有更重的电子,或许由一次较冷的大爆炸

演化而来,或许光会以较低的速度传播,或许万有引力会更强大。如

果真是这样,那可居住宇宙出现的概率就大多了,但它们相互之间的

差别也就十分巨大。

(节选自王家骥《别样宇宙花亦红》,略有改动)5.从原文看,下列

对“人择原理”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择原理”是一种以物理学为依据试图解释我们的宇宙生命诞生

原因的理论。

B.“人择原理”认为我们的宇宙的自然规律与生命产生、人类存在之

间有必然关系。

C.“人择原理”符合多重宇宙理论观点,是用以解释可居住宇宙的普

遍适用的原理。

D.“人择原理”受到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很容易被持“创世论”

观点的人利用。

答案C

解析“用以解释可居住宇宙的普遍适用的原理”文中无依据。

6.从原文看,下列对“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这句话的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

A.里斯发展了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弦论。

B.里斯接受了多重宇宙观点并通过实验和观测创建了新的理论体系。

C.里斯已为“人择原理”和可居住宇宙找到了更多的物理常数的证据。

D.里斯认为物理常数与生命产生之间的关系未必局限于已有的认识。

答案D

解析A项中“发展了一种……弦论”错误,无中生有;B项说法

文中无依据;C项原文未谈到;D项正确,可从最后一段文字中总结

归纳得出此观点。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科学家都以我们的宇宙为参照来推求其他可居住宇宙的存在,

但结论不尽相同。

B.尽管“人择原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是它对促进弦论的发展却

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C.即使真正弄清了生命产生与物理常数的关系,也未必能准确描述可

居住宇宙的数量。

D.虽然科学家对多重宇宙和可居住宇宙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认

识正在逐步深入。

答案B

解析B项中“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及后一句文中均无依据。

五、(08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

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

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

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

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

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

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

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

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

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

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

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刺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

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

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

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

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

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

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

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

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

荒唐不堪。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

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

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

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

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

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

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

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

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

种逻辑上的对称。

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

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

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

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

(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

6.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

A.人类大脑的特征B.对称性

C.分辨左右的意义D.不对称性

答案D

解析文章第1段谈“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

的基准”。第2段谈“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

脑是不对称的”。第3段谈“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言下之意就是不

对称了。第4段谈“不对称性”带来“创造和活力”。所以本文谈的

核心问题是不对称性。

7.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答案B

解析“豪猪爬树”的测试对象是左侧休克右脑起作用的人和右侧

休克左脑起作用的人,很明显,这个测试是要弄清左脑和右脑各具有

什么样的功能,而只有B项将这种情形表述出来了。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

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

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

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决不会饿死,因

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答案c

解析A项“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

错,只有“区分左右,依赖于打破对称性”;B项“奥地利物理学家

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错,马赫只提出这个设想,证

明这个设想的是“如今”的“实验”;D项“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

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错,应该是“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

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答案A

解析B项,根据原文中“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

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我们可以推断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是天生

的,所以B项错;C项,根据原文“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

和活力”可以推断“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

称性”是错误的;D项,根据原文“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

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可以推断“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

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是错误的。

六、(08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

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

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

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

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

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

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

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

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

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

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

“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

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

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

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

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

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

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

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

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

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煌47%。第三

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

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

硫含量、水分以及黏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

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

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

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

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

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

术保证。

答案A

解析从第一段可以看出,我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较大,但不是完

全依赖进口,而且原文中也并没有说我国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

是制成原料气的儿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

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得到32%的汽油、21%

的柴油和47%的石蜡煌。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

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答案C

解析C项说法与文章第三段内容不符,文中只是介绍国外某公司

生产的一种催化剂,这并不属于“间接液化技术”的内容。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

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

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

需要进行必要的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

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

答案C

解析A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错,原文中无此说法;B

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在原文

中无此说法;D项“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

约有四分之三”错,原文只是说“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不

一定损耗了。

七、(08重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

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

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

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24小

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

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

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

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

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

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

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

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

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

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

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

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

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

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

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

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

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

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

未能搞清。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

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

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

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

钟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整个DNA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

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

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

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

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

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是生物钟调控的某些具体方面,未抓住生物钟

的本质特征。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

()

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

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

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

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

答案D

解析D项是生物钟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与题干不符。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C.生物钟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答案C

解析C项中“自由改变”这一说法有些夸大。

八、(0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但人类

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

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

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

的待遇。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

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

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

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

的偏离。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

物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

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

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

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

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

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

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

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

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地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家养动物以

外的生物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然而,随

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

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了一纸空文。

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人类在使用化肥

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

不加理会。化肥的使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存活是一个重大威胁,而这

又会导致其他众多生物的生存压力。加上过量化肥对水体的污染,还

会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然而,在文化辐合趋同的背景下,这些

对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威胁却无法得到缓解与消除。工业文明的食物生

产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被不加区别地大范围推广,这同样会使生物多

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为了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当拥有尽可能多的食物来源渠道

和食物生产办法,以便分散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压力。要使食物生

产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样需要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因此,文化的

辐合趋同本身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负面效

应,维护生物多样性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法落到实处。

7.对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A.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物种不公正是受到价值定位的影

响。

B.在物种数量上,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远远少于自然生态系统

中的生物群落。

C.人类社会对待不同物种或厌恶、或漠视、或偏爱,且无视其原生特

性。

D.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调节控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A

解析A项错误,题干中“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特征,

应从人类对生物物种不公正性的具体表现回答。

8.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食物来源集中于较少的生物物种,食品结构相对单一。

B.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作物种植、牲畜饲养单一化。

C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

D.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答案D

解析D项谈到的是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应是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化。

9.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