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复习之“类一元”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为什么现在不论什么内容和形式的作文,从思维考查角度都特别注重思辨?显然是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希望选拔具备理性的合格现代公民,而理性就要努力地避免情绪化地、偏激地、片面地看问题,就要学会多角度地、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发展地看问题,就要学会在焦点问题上通过比较权衡,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这是思辨性写作盛行的时代背景和大前提。
沿着思维训练线,在具体的命题形式上,这几年一元、二元、三元作文都有。所以我就沿着这条线,谈点个人见解。对于一元作文,也就是作文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分析。要进行辩证分析,体现思辨性,最主要的是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发展地看问题。根据具体材料内容,有的还需要借助因果关系进行探因溯果地分析,有的需要从内因外因角度分析。一元作文大家都非常熟悉,一谈起来很多人会说,不就是只有一个核心的作文?可是,遇到具体的作文材料时,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师学生经常容易把一元作文与二元作文、三元作文混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有些一元作文实在是不像一元作文。比如,2022年北京卷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学习”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在当代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意义。题目给出了“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的提示,引导考生多角度关注今人与古人对学习认识的异同,做到常谈常新。而材料中提到“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有老师和学生看到这里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多元作文”。材料中确实是有很多“核心”。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面提到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都是统摄在“学习”这个概念下的,它属于题目中提供的讨论学习这个核心的几个维度,所以,这类作文,可以叫“一元多维型作文”。这种情况很多,比如,2021年全国乙卷作文题: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材料里提到“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好像是多元的,但是它们都是统摄在“理想”这个概念之下,所以,它也是“一元多维”。要素的解读必须紧扣“理想”的关键词来进行:1、修身:是实现理想的基础,修身包括做人做事能屈能伸,顺境平和,逆境积蓄力量。也包括不断尝试,增加人生的“拉力”,和“耐力”为挑战更大的难度做好准备,挖掘人生的潜能,储能修行。2、矫思:在追求理想的过程,还要不断矫正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思想端正。也使自己追求理想的信念一直像箭矢一样“直”,不改变,不动摇,前后一样,保持初心。3、立义: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要符合伦理与社会道义。人有正义感,便会努力实现种种可达到平等的社会理想,甚至以牺牲生命来表现仁义。还要注意,中国文化中的“义”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考生还需论述新时代的“义”的内涵。4、行动:就是为了实现理想,要矢志不渝,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人由红船开始的奋斗历程,中航天人从一无所有到“天问一号”,袁隆平等从都是为理想奋斗一生的典范。上面提到的作文都是直接给出维度的,还有些并不直接给出维度,但有些维度又不能忽略,必须论述,这种也属于一元多维型作文。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题: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这道题时有两个难点:第一,它的主题是“跨越,再跨越”,我们到底应该把它认定为一元作文还是二元作文?第二,这道题有隐含的维度,虽不像“学习今说”、“理想”说得那样明显,但是同样不可忽略,这些隐含的维度有哪些呢?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跨越,再跨越”的核心定为跨越或是再跨越都不好,都有偏离之嫌,其实,它说的是“不断跨越”之意。就好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说的不是走几步的问题,而是不断前进的问题。这样就解决了一元作文还是二元作文的矛盾。接着我们看第二个问题。“跨越,再跨越”其实隐含着几个维度。比如,第一个维度:材料中的跨越再跨越是先从体育领域引出,然后提到科技、交通、经济诸领域(见表格中的项目),最后是综合国力的跨越再跨越(材料原文是“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写作中至少应该体现体育到综合国力的跨越再跨越这个维度。再比如,第二个维度:材料中说:“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又说:“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那么,也就是说,这里说的跨越再跨越必须蕴含三个层面:国家的跨越再跨越,个人的跨越再跨越,以及二者的关系。也可做如下解读:写作任务:一、主题:跨越,再跨越二、感受与思考:1、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的感受2、你对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的感受3、个人跨越与国家跨越的关系—思考14、一起向未来的行程中,你的个人跨越如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的思考?三个维度:时间维度:讲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点分析现在“跨越”,展望未来“再跨越”。社会维度:讲了中国体育、综合国力与从童年到青年等方面的跨越。思维维度:个人跨越,国家跨越,个人融入民族复兴实现再跨越。以上三个维度在材料中虽未明确规定,但却是隐含的要求,我们的写作必须考虑到。一元多维型作文是最不像一元作文的一元作文,很多时候容易被误认为二元或者多元作文。这类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那些所谓的“核心”能不能统摄到一个概念下,如果可以,我们就有理由把它认定为一元多维型作文。这类作文的特点是审题难,构思简单。为何呢?因为它涉及到的概念多,我们有时候比较难理清他们的关系。还有像跨越再跨越这类的作文,有些维度是隐藏的,审题的难度就更大一些。但是,一旦审清题意后,因为它的维度都已给出,构思起来是不难的,只需按照维度去写即可。这类作文考生发挥的空间不大,多数是在认可材料的基础上稍作发挥即可。切记,不要反驳材料给定的立场。对于类一元作文,也就是作文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分析。要进行辩证分析,体现思辨性,最主要的是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发展地看问题。根据具体材料内容,有的还需要借助因果关系进行探因溯果地分析,有的需要从内因外因角度分析。
简言之,对于类一元概念作文的辩证写作,我们要学会拆解概念,让概念自我“分裂”,从拆解分裂出的不同侧面或不同阶段来更为全面地分析概念意义。
对学生来说,教会他们能从一个概念中看出不同侧面,就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和认识分析能力。对很多作文题来说,其实800字的作文只要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就足够了。类题训练: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3四声联考题)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一、立意分析:本次省统测的作文命题关联了现代文阅读材料《这里是中国》的素材,将写作任务放在具体情境之中,以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为出发点,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里是中国》一文有较强的科学性,理性地说明了祖国山河之所以壮丽的根源,作文题则要求学生在读过材料之后,将祖国之美以明确的文体和个性化的表达重新诠释出来。材料总共两句话,篇幅简短,但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指向明确。第一句话概括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的主要内容,“大碰撞”是自然中存在的客观因素,由此产生了极富变化的地貌景观、多姿多彩的家园。“地貌景观”指向中国的地理特点——幅员辽阔、景观丰富,“多姿多彩的家园”指向中国的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第二句话引出学生对“祖国之美”的思考,是第一句话的延伸拓展。“名山胜迹、澎湃江河”是指向中国远近闻名的景观,既有在长期自然条件作用下的独特地貌景观,也有蕴含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人文景观;“无名山水、寻常巷陌”指向学生身边熟悉的景观,是学生对自然地貌的独特体验,也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思考感悟。依据材料特点,此次写作开放性极强,在文体选择上灵活性较强,既可以写成散文,或概貌描写祖国山川的秀丽多姿,或描述自己熟悉的某一地域景物;也可以写成议论性文章,阐发寻常事物亦有不寻常之美、要善于体察身边景物之美等观点;还可以写成说明文,利用自己学过的地理学知识,说明我国整体或某一区域地貌景观的特点(当然,要避免直接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开放的思考方向也同时意味着学生对文章的中心话题要有选择有聚焦、文章的选材要有条理有逻辑、文章的语言表达要有深度有温度。祖国之美包含了两个方面,“名胜美”和“平凡美”,其对立统一是比较简单的。从对立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美属于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风格,带给人不同的享受,二者各有其价,不分高低,不可缺少;从统一的角度来看,它们同属于祖国之美,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学生需要调动自己对祖国山川之美的认知、体验,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作,这就将生活引入了写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激活内容的源头活水。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感受祖国之美。还可作如此解读:写作关键词:大碰撞,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名山胜迹和平凡原野。第一组关键词的关系,可视为从因到果;第二组关键词的关系,可视为由本溯源。相对而言,把握第二组关键词来写,会更贴合材料,也就是把第一组关键词视为引出作文话题部分,不过多解说。且从“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的角度入笔,体验其特别魅力,会更深挚真切。祖国之美原因大碰撞次要方面结果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主要方面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优秀范文】01.天地有大美且言平凡可贵宇宙洪荒之力碰撞出山河壮美,造化洪荒余力也推迭出寻常巷陌。老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其实,天地有大美须言,而平凡之美也值得珍视。故曰,祖国之美,不仅在名山大川,也在平凡巷陌。“一生好入名山游”,是太白遗风,也是吾辈青年之热望。君不见,诗圣杜甫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喟叹,于此,我们领略了名山之壮阔;君不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发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箴言,于此,我们感悟了胜迹之情怀;君不见,东坡先生在赤壁矶头发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怀,于此,我们领教了澎湃江河的气象。宇宙鸿荒,创造祖国之大美河山。有幸生逢盛世,可以欣赏荔波之诗中有画,可以欣赏南粤之越秀风采,可以欣赏京城之燕山巨麓,可以欣赏临安之灵隐虎跑。寻常巷陌曾住”,不仅是文帝驻跸,也是吾辈青年之不忘。忘不掉,家乡铁路旁的无名原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时美景不胜收;忘不掉,家乡公路旁的无名小河,潺潺流水,汩汩向前,夕阳之下无限好;忘不掉,家乡依依墟里的寻常巷陌,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自行车铃声叮当作响。“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染白了山岗,我的小村庄。”洪荒余力,不经意间塑造了无数平凡人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河、寻常巷陌。祖国之美,美在平凡、寻常甚至无名。名山大川总是大美无限,寻常巷陌却也别具温情。故乡的平凡原野留下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用它治愈一生;故乡的无名小河见证了冒险无畏的涉水,有人因它不再怯懦;故乡的寻常巷陌烙印了男孩的求学苦读,有人从此升腾起伟大的念头。这些平凡无名之美,不仅美在自然,更美在它们馈赠给我们的快乐、勇气和信念。文学有两大母题,即出走与回归。其实,名山大川之大美满足了我们年少轻狂的出走欲望,寻常巷陌则寄托了我们阅尽繁华的精神回归。林深时见鹿,海深时见鲸。少年时见山河大美,中年时道平凡可贵。02.江山可“中”意,绝景在“华”图漠北长河落日缈,江南竹林烟雨摇,西岳绝巘惊风啸,东海碧空帆影迢。掩卷垂目,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幕幕或曾亲临其中、或“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山河好景,心中亦升腾起一股与有荣焉的自豪之感——泱泱九州景观丰富,吾民家园多姿多彩,无论名胜山川,还是身边风光,皆可体现祖国之美。因此,请允许我谈一谈:江山可“中”意,绝景在“华”图。“九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祖国之美,美在名胜山川。让我们先将目光投向无数文人墨客曾经游览、赞叹、高歌、落篆过的名山胜迹、澎湃江河,在那里,有中华最知名的美景。我们能在昆仑、太行、长白之巅仰望背负青天、扶摇九万里的云端雄鹰;能在黄河、长江、澜沧之畔远眺裹挟着千古风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排浪;能在洞庭、鄱阳、洪泽之丘俯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下的往来渔舟;能在黄海、东海、南海之滨壮览水天相接、极涯尽头的磅礴旭日。华夏名景难穷数,请君且行亲历游。“举目四顾皆堪赏,当时休道是寻常”,祖国之美,美在身边风光。其实,可以体现祖国美景的不只有知名山水,在我们身旁最容易被忽视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中,也蕴藏着极美的中华佳景。春雨如酥,你可以在草色中轻触烟外绿杨、枝头红杏;夏月胜璧,你可以在稻乡里静听惊鹊鸣蝉、蛙声一片;秋风似梳,你可以在晴空下仰望排云一鹤、诗情碧霄;冬雪若裳,你可以在山园内轻嗅横斜小梅、黄昏暗香。华夏好景俯仰是,请君且凝身畔眸。揆诸现实,对于我们当代青年而言,亦应学会欣赏并热爱祖国的大好美景。一方面,要利用空余时间走出去,带着“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热情到名山大川中开阔眼界;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不囿于六便士的庸俗琐碎,而能抬望眼,发掘身边好景的诗意之美。唯有如此,方能远观壮阔知天下,近察细微赏日常。清人张潮曾于《幽梦影》中泚笔:“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另是一番风景。”其实,无论名胜山川,还是身边风光,只要拥有一双懂得审美的眼,便能在神州的每一寸土地之上找到祖国之美。而我,也愿意流连在中华美景中,用尽此生,看遍这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深深眷恋的湖海风月,山河巷陌。取之无禁,千里江山可“中”意;用之不竭,寰宇绝景在“华”图。附:“学习今说”写作指导及下水文【文题呈现】2022年北京卷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文题解读】“学习今说”:说什么、怎么说一、瞻前而顾后的写作意义。高考作文可视为十八岁的别样成人礼,是承前启后的大总结、深思考、再出发。“学习今说”的题目,既是对自己十余年读书生涯“学习观”与“方法论”的回视,也是对五千年学习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有对未来终生学习的沉静思索。这道题蕴含着浓厚理性色彩,主张学生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审视“学习问题”。在写作形式上,则规规范范地提醒论点论据论证,并不在字数上硬性拔高,颇为人性化。二、硬文字、硬思想的写作冀望。“说”的文体,在教材中有《马说》《师说》《爱莲说》《捕蛇者说》《少年中国说》等,初高中皆有学习,且这些文章长短有异、写法不同。特别是韩愈柳宗元的经典古文,倡导卓然独立的为文风致和思想特质,“文必秦汉”的古文传承、不平则鸣的耿直风骨,都体现了汉语言文学的硬骨头、硬思想。“学习今说”的写作,应该对其有一定的继承,不能等而下之地写成软文、弱文、空文、泛文。考生要对古代学习观有综合审视之力,批判接受;也要对今日学习有综合思量,对诸多畸变的学习样态有所认知,并且表现出应有的思想清亮和立场明晰。这应当是出题者美好的冀望,但愿考生莫辜负。三、看似贴心的写作支架。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考生在写作前,可对此进行细致梳理,看能否列出思维导图和写作提纲。当然,此处“学习者”,非单指学生、考生,也非单指青少年;应该包括农人、匠人、技人等等在内的所有人。以下简单提纲,乃挂一漏万地初步梳理。学习的目的,科举考试,光耀门楣,之前则是游走诸国,封妻荫子;普通人则学技艺,成工匠,一技傍身,行行出状元。今日也有考学,更有考证达人、斜杠青年。从务虚层面,则可说丰富内心,充盈精神。学习的价值,如上所述有两方面,有获利的功利,也有提升自我的精神满足。学习,有对未知世界的热情探索,以及对能力范围的不懈开拓。学习的内容,古代四书五经,以及某个门类的专门技艺。今日则涵盖文理,跨越学科,在极大细化的基础上有所个性化选择。职业的细分,则让学习更趋精细,一个人在知识面前的渺小感与日俱增。学习的方法,古代似乎多死记硬背,但也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智言;今日学习方法更趋多样,学校体制化集体学习、十数年进阶学习、网络载体学习等。学习的途径,古有小范围私塾,仅有公私制下的多样化学校。学习的评价标准,古代科举取士,今日分数标杆,在此基础上也有对多重指标评价的呼唤。可是,这些拉拉杂杂的思考,怎么组织成一篇议论文呢?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恐怕写作价值不大,比如私塾与现代学校,四书五经与学科细化,八股取士与考学求职。其写作价值,应该体现在对今日学习诸多不正之风、不当之举的观察、分析和解答上。——试看《马说》《师说》《捕蛇者说》,针对人才淹没、师道泯灭、苛政如虎之真问题,发出振聋发聩的大呼喊。所以,若要文章有价值,需对今日学习有真审视,单靠材料支架尚且不足【下水文】学习今说
郭培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学习应该有的样子。(开篇点出愿景,统领古今。)然而,试看今日之谓“学习”,我们不禁发问——学习应给人成就感还是失败感?学习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是同龄人之间分出三六九等优良中差的工具,还是睁眼探索未知世界、荡涤蒙昧心智的不二法门,是安放精神抚慰灵魂的炉火春风?(浩荡长句的铿锵追问,表达对当下学习者的深切同情,也有对学习本质的坚定质询。)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君不见,多少习题反反复复刷,多少名言名句哼哧哼哧背,背佝偻而唇嗫嚅,两眼茫茫架厚镜,两股战战跑不动。放假则换个地方写作业,毕业则撕教材而撒天花。(相对而提“苦”字,继而用形象化语句描述今日学习者;此处书面语与口语间而杂用,表达荒诞感。)更有毕业即失业,手握文凭而胸无点墨,悠悠苍天无以自处;遂考证、考公、考编,学而不止,考而不休。(扩展“学习”概念,非单指青少年学生,更有全社会的“学习者”。)学习成了常态,却似乎没有带来更美好的生命质地、更充盈的生活姿态。(总述上文,得出结论。)学习当是内视。何不看看古人!有悬梁刺股,也有负箧曳屣,其内心强大的驱动力,让学习艰而不苦;有程门立雪,也有三顾茅庐,其执著的求知欲望,让学习散发梅香。学习是对生命的成全,而非杀伐众友的铁鞋,是无止境的慢慢挪动,而非苦不堪言的蹙额忍耐。当我们内视自身,不辜负孱弱而唯一的生命,学习或许会产生绽放的力量。(分论点一。为何学习苦,原因之一是与人苦苦较量,若是转而内视自身,则减些焦虑,又增其快乐。本段巧妙引用了数位古人的典故,追求语言的含蓄美。)学习当是突围。为什么我们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煤矸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貂盘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凝冻机零配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文考勤门禁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涡轮螺桨发动机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年抗生素类药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江苏省泰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扬州等七市2025届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长汀一中等六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上海复旦附中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基督徒价值观课件
- 抗凝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大学生爱国主义》课件
- 水利工程测量的内容和任务
- 小学班长培训课件
- +Unit+12大单元教学整体单元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 课件 任务7 内沟槽加工
- 《快递操作须知》课件
- 管理哲学导论(第3版) 课件 第五章 效率、人性与责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