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正文条文说明_第1页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正文条文说明_第2页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正文条文说明_第3页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正文条文说明_第4页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正文条文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162条文4.总则

第三部分正文3条文4.总则

第三部分正文40102电网企业应重点从制度建设、标准制定、规划和规定范围内四方面突出电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整体说明5.计量技术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主要内容无实质性变化,只进行了形式上的改写。主要是突出了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之间的分工与配合关系。对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和技术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未再进行明确细分,以增加适应性。5条文5.电能计量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6条文5.计量技术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7条文5.计量技术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8条文5.计量技术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9条文5.计量技术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10条文5.计量技术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11条文5.计量技术机构及职责

第三部分正文6.1计量装置分类12DL/T448-2016DL/T448-2000Ⅰ类220kV及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500kV及以上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II类110(66)kV及以上~220kV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220kV及以上~500kV以下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300MW以下发电机发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Ⅲ类10kV及以上~110(66)kV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10kV及以上~220kV以下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计量100MW以下发电机发电量、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100MW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Ⅳ类380V及以上~10kV以下电能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Ⅴ类220V单相电能计量装置。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6.2准确度等级13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上表所示值。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电能计量装置类别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电力互感器有功无功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Ⅰ0.2S或0.5S20.20.2S或0.2Ⅱ0.5或0.5S20.20.2S或0.2Ⅲ0.5S1.020.50.5SⅣ12.023.00.50.5SⅤ2——0.5S注:*发电机出口可选用非S级电流互感器。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6.3接线方式14增加了“e)在3/2断路器接线方式下,参与“和相”的2台电流互感器,其准确度等级、型号和规格应相同,二次回路在电能计量屏端子排处并联,在并联处一点接地”。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15接线方式低压供电,计算负荷电流为6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电能表的接线方式;计算负荷电流为6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电能表的接线方式。选用直接接入式的电能表其最大电流(提高)不宜超过100A。6.3接线方式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6.4配置原则16增加了“r)Ⅰ、Ⅱ类电能计量装置宜根据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的组合误差优化选配电能表;其它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计量装置宜进行互感器和电能表的优化配置。”增加了“s)电能计量装置应能接入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条文17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条文18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0.60.91.52.02.5条文19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条文20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条文21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条文226.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正文7.1设计审查23计量方案应由电能计量管理或技术机构人员审查。1分布式电源的计量点也要审查。2审查不合格,要修改。3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1条文24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2选型与订货25增加了电力企业应不定期开展电能计量器具选型。选型依据为相关电能计量器具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和/或电力行业标准,以及本企业特殊要求和以往现场运行监督情况等。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2条文26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3订货验收27要有管理办法1技术机构负责2电力工程订购的也要按验收内容验收3首次批量购入的要全性能检测4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3条文28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4资产管理29要有管理制度,注重历史管理1实现信息化管理2库房管理自动化3报废有依据,报废后及时销毁4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4条文30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4条文31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5运输与配送32要有专用车辆1要有防护措施2交接要清点核实3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5条文33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6安装及验收34要有管理办法1按审查通过的方案安装、验收2记录三维地理信息资料3原始资料要齐全4核查、验收不合格,不能投运5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6条文35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6条文36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6条文37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7.6条文387.投运前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1基本要求39运行全过程信息化1动态管理2状态监测3不断探索状态检测技术与方法4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1条文40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2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41关注时钟问题。1分类统计、及时防范。2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2条文42关注时钟问题。分类统计、及时防范。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2条文43关注时钟问题。分类统计、及时防范。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3现场检验44(1)现场检验计划要自动生成。(2)检验周期放宽了。(3)误差变化大时要增加检验次数,加强监测。DL/T448-2016DL/T448-2000I类电能计量装置宜每6个月现场检验一次电能表至少每3个月现场检验一次Ⅱ类

电能计量装置宜每12个月现场检验一次电能表至少每6个月现场检验一次Ⅲ类电能计量装置宜每24个月现场检验一次电能表至少每年现场检验一次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3条文45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3条文46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4运行质量检验47提前一年抽检1检验合格推2年再检2注重实际误差3关注计时和需量4一般不超设计年限5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4条文48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4条文49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4条文50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5更换51轮换变更换1保存底度信息2拆回抽检依检定规程3做好质量评估试验4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8.5条文528.运行管理

第三部分正文9.1环境条件与设施53面积要足够,参见附录C1分类、分等级设置2环境保障:恒温、恒湿、防尘、防静电3人身防护4安全防护5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1条文54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2计量标准55标准配置参见附录A1建章立制、建履历,责任到人2标准器等级、规格配齐全3标准装置应自动化、信息化4计量标准要通过建标考核5标准应定期检定,并定期核查,考核稳定性6考核期满提前申请复查考核,主要设备、环境变化要重新申请考核7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2条文56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2条文57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3检定人员58人员素质有要求1持证上岗2两人以上3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3条文59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4计量检定60检定要依规1内控不超过误差70%2存放超期要复核3原始记录保存好4检定质量随时核查,最好实现智能化5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4条文61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5临时检定62有疑义才做1注意受理时限2高压装置应先进行现场检验3临检负荷点为正常情况下的实际负荷4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5条文63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9.5条文649.电能计量检定

第三部分正文65(1)计量印证统一归口管理,要和软件、密钥等一起严格管理。(2)计量印证也要由纸质向电子、有形向无形方向转变。(3)封印的型式与结构应科学合理、防伪技术先进,宜采用RFID等信息传感技术、国家规定的密钥算法,具有满足需要的信息存储能力。(4)宜采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对施加、清除封印的操作予以详细记录,实现封印信息与被加封设备信息的绑定或解除,以及跟踪查询和统计分析。(5)封印(含印模、封钳)销毁时应有电能计量专业人员现场监督,并通过影像保留销毁资料。整体说明

第三部分正文10.电能计量印证66(1)电网、发电和供电企业应统一开发建设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计量资产全寿命、管理活动全过程、相关因素全覆盖、工作质量全管控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体系。(2)计量检定(校准、检验)数据等信息及时存储、可靠备份、可追溯。(3)记录电能计量器具的仓储库房、库位、状态等信息并及时更新,库存周期可预警、库存信息应与实物相符;按需制定配送计划,记录运输及配送过程环节。(4)记录设计审查、安装及其验收的全过程信息,据此对设计的合规性、安装质量和电能计量装置原始状况进行评价。(5)应对在运行的计量装置便捷查询、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现场检验计划、运行质量检验计划和更换计划等。(6)定期对文档、技术资料进行网络化检索和更新。(7)要对软件及密码(钥)进行有效管理。整体说明11.电能计量信息

第三部分正文67部分条文11.电能计量信息

第三部分正文68(1)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依托电能计量信息数据库和电能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