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平顶山舞钢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河南省平顶山舞钢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河南省平顶山舞钢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河南省平顶山舞钢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河南省平顶山舞钢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二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基团中:—CH3、—OH、—COOH、—C6H5,任意取两种结合可组成的有机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2、氯化铵溶液的性质是()A.酸性B.中性C.碱性D.不能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中△H1=△H2+△H3B.图②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C.图③表示醋酸溶液滴定NaOH和氨水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D.图④可表示由CO(g)生成CO2(g)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5、网络趣味图片“一脸辛酸”,是在人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键线式结构(如图)。在辛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除外,还有()A.7种 B.11种 C.14种 D.17种6、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B.红磷和白磷C.CH3-CH2OH和CH3-O-CH3 D.NO和CO7、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食盐熔融 B.氨气液化 C.HCl溶于水 D.石油裂化8、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B.0-3s内,反应速率v(NO2)=0.2

mol•L-1C.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9、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转化不是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Na→NaOH→Na2CO3→NaCl B.Al→Al2O3→Al(OH)3→AlCl3C.Mg→MgCl2→Mg(OH)2→MgSO4 D.Fe→FeCl2→Fe(OH)2→Fe(OH)3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明矾和ClO2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反应原理相同。B.盛放K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应该用玻璃塞。C.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起核泄漏,产生的粉尘中含有较多的131I,这是一种质子数为131的有放射性的碘的一种核素。D.冰岛和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火山灰在空气中几周都不能沉降,可能与胶体的性质有关。11、分子组成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已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但能发生取代反应B.该有机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结构12、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等于10-13mol·L-1,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A.NaHSO4 B.NaCl C.HCl D.Ba(OH)2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NaOH溶液:K+、Ba2+、Cl-、HCO3-B.0.1mol·L-1Na2CO3溶液:K+、NH4+、NO3-、SO42-C.0.1mol·L-1FeCl3溶液:K+、Na+、I-、SCN-D.0.1mol·L-1HCl的溶液:Ca2+、Na+、ClO-、NO3-14、下列选项中前后两个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乙醇制备乙烯;苯与液溴制备溴苯B.乙烯制备聚乙烯:苯酚与浓溴水反应C.乙醇与氧气反应制备乙醛;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D.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反应15、下列有关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mo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AB.25℃时,pH=11的氨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01NAC.标准状况下,22.4LHCl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8NAD.649SO2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SO3数目为NA1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2H+=SO2↑+S↓+2Na++H2OB.氢氧化亚铁暴露于空气中会变色:4Fe(OH)2

+O2

+2H2O=4Fe(OH)3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Ca2++ClO-+H2O+CO2=2HClO+CaCO3↓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H2O2H++Cl-+ClO-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B.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C.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D.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18、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很多,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均是取代反应B.反应③、④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C.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有2种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三种无色液体可用Na2CO3溶液鉴别19、下列应用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B.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C.用二氧化硅制作光导纤维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20、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体,应用下列哪种分离方法()A.分液B.过滤C.萃取D.蒸发21、下列物质属于烷烃的是A.CH3COOH B.CH2=CH2C.CH3CH2OH D.CH3CH322、下列物质能抑制水的电离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醋酸 B.氯化铝 C.碳酸氢钠 D.硫酸氢钠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阳离子、、、、阴离子、、、、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未出现黄色火焰②取少量溶液,加入溶液无明显变化。③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④向③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步骤①使用的焰色反应属于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③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3)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___(4)检验溶液中存在的方法是_____(5)取该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沉淀在空气中灼烧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g24、(12分)酮洛芬是一种良好的抗炎镇痛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1)酮洛芬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2)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由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3)写出B→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③分子中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5)请写出以甲苯和乙醇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已知下列数据: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3~5min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蒸馏。最后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1)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2)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4)步骤②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暴沸,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5)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从仪器_______________(填“下口放”“上口倒”)出。

(6)通过分离饱和碳酸钠中一定量的乙醇,拟用如图回收乙醇,回收过程中应控制温度是______26、(10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________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4)无水AlCl3(183°C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27、(12分)实验小组同学对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Ⅰ:取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2%的CuSO4溶液和5滴5%的乙醛溶液,加热时蓝色悬浊液变黑,静置后未发现红色沉淀。实验小组对影响实验Ⅰ成败的因素进行探究:(1)探究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Ⅱ实验Ⅲ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大量红色沉淀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上层为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红色沉淀已知: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CH3CHO+CH3CHOCH3CH=CHCHO+H2O,生成亮黄色物质,加热条件下进一步缩合成棕黄色的油状物质。①能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②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③分析实验Ⅲ产生的红色沉淀少于实验Ⅱ的可能原因:______。(2)探究NaOH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Ⅳ实验Ⅴ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依据实验Ⅰ→Ⅴ,得出如下结论:ⅰ.NaOH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乙醛溶液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ⅱ.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______。(3)探究NaOH溶液浓度与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影响程度的差异。编号实验Ⅵ实验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由以上实验得出推论:______。28、(14分)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是几种0.1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①其中符合0.1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填写字母);②20℃时,0.1mol·L-1NH4Al(SO4)2中2c(SO42-)-c(NH4+)-3c(Al3+)=______。(2)室温时,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点;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29、(10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磷青铜是含少量锡、磷的铜合金,主要用作耐磨零件和弹性元件。(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高温时氧化铜会转化为氧化亚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P小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3)N、P、As同主族,三种元素最简单氢化物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直链多磷酸钠的阴离子呈如图1所示的无限单链状结构,其中磷氧四面体通过共用顶点的氧原子相连,则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该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5)某磷青铜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①则其化学式为______。②该晶体中距离Sn原子最近的Cu原子有____个。③若晶体密度为8.82g·cm-3,最近的Cu原子核间距为______pm(用含NA的代数式表示,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基团两两组合共有6种组合情况,其中—OH、—COOH组合形成的为碳酸,属于无机物,其余为有机物,因此属于有机物的有5种,故选C。2、A【解析】分析:将氯化铵固体溶于水,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溶液呈酸性。详解:将氯化铵固体溶于水,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NH4++H2O⇌NH3•H2O+H+,溶液呈酸性。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水解电子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3、C【解析】

A项,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3=-(△H1+△H2),则△H1=-(△H3+△H2),故A项错误;B项,因为E1>E2图②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故B项错误;C项,NaOH和氨水混合溶液滴入醋酸,NaOH先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氢氧化钠与醋酸钠均为强电解质且离子带电荷数相同,但加入醋酸溶液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电荷数目减少,故溶液导电能力减弱;当氢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再滴加醋酸,氨水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铵,醋酸铵为强电解质,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故随着醋酸滴入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当氨水反应完后加入醋酸,溶液体积增大,故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减小,故C项正确;D项,图④只表示由CO(g)生成CO2(g)的能量变化,并不能表示具体的反应过程,故D项错误。本题选C。4、D【解析】

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5、D【解析】辛酸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主链最多有6个碳原子。(1)若主链有6个碳原子,余下2个碳原子为2个—CH3,先固定一个—CH3,移动第二个—CH3,碳干骨架可表示为:(数字代表第二个—CH3的位置),共4+3+2+1=10种。(2)若主链有5个碳原子,余下3个碳原子为可能为:①一个—CH3和一个—CH2CH3或②一个—CH(CH3)2。①若为一个—CH3和一个—CH2CH3,先固定—CH2CH3,再移动—CH3,碳干骨架可表示为:;②若为一个—CH(CH3)2,符合题意的结构简式为(题给物质);共3+3+1=7种。(3)若主链有4个碳原子,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2)3CCOOH。辛酸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同分异构体有10+7+1=18种,除去题给物质,还有17种,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注意采用有序方式书写,避免重复和漏写。6、C【解析】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详解】A、CH3-CH2-CH3和CH3-CH2-CH2-CH3分子式相差1个CH2,结构相似,属于同系物,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不选A;B.红磷和白磷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B;C.CH3-CH2OH和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C;D.NO和CO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等判断,注意明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判断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7、B【解析】

A.食盐熔融电离出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A错误;B.氨气液化属于物理变化,改变的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不变,B正确;C.HCl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共价键被破坏,C错误;D.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化学键被破坏,D错误。答案选B。8、A【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正确;B、由图可知,0-3s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1mol/L-0.4mol/L=0.6mol/L,故v(NO2)=0.6mol/L÷3s=0.2mol/(L•s),单位错误,B错误;C、t1时刻,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不可能是增大压强,只能是使用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C错误;D、达平衡时,仅增大c(O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由图可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x增大而增大,x可以代表O3浓度、压强,D错误。答案选A。9、B【解析】

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2H2O=2NaOH+H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2NaOH+CO2=Na2CO3+H2O,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进而氯化钠,Na2CO3+CaCl2=CaCO3↓+2NaCl,能一步实现反应,A不符合题意;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B符合题意;C.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2=MgCl2,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氢氧化镁沉淀溶解于硫酸生成硫酸镁,Mg(OH)2+H2SO4=MgSO4+2H2O,能一步实现反应,C不符合题意;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HCl=FeCl2+H2↑,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Cl2+2NaOH=Fe(OH)2↓+2NaCl,空气中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0、D【解析】分析:A.明矾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净水作用,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B.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和强碱发生反应;C.根据核素表示方法来回答;D.胶体的胶粒带同种电荷有介稳性。详解:明矾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净水作用,二氧化氯因为具有氧化性而杀菌消毒,二者原理不一样,A错误;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和强碱发生反应,所以盛放K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胶塞,B错误;131I是一种质量数为131的有放射性的碘的一种核素,质子数是53,C错误;火山灰在空气中形成胶体,胶粒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作用,导致胶体较稳定,所以不能沉降,D正确;正确选项D。11、D【解析】

分子组成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已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取代基为丁基,有4种,A.是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原子,可以使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错误;C.因为所连侧链是丁基,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错误;D.有4种同分异构体,正确。答案选D。12、B【解析】

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mol/L<10-7mol/L,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则溶液中的溶质为酸、碱或强酸酸式盐。A、NaHSO4属于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故A不选;B、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影响水的电离,故B选;C、盐酸是强酸,抑制水电离,故C不选;D、Ba(OH)2属于强碱而抑制水电离,故D不选;故选B。13、B【解析】

A中的HCO3-不能再强碱性条件下共存;B组离子可以在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共存;C中的SCN-与Fe3+因生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D中的ClO-不能再强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故选B。14、C【解析】

A.乙醇制备乙烯,为消去反应;苯与液溴制备溴苯为取代反应,反应类型不同,A错误;B.乙烯制备聚乙烯为加聚反应,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类型不同,B错误;C.乙醇与氧气反应制备乙醛为氧化反应;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为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C正确;D.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反应为消去反应,反应类型不同,D错误;答案为C。15、C【解析】分析:A.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B、题中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故A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HCl为1mol,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8NA;D、SO2与氧气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详解:A.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题中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HCl为1mol,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7)NA=18NA,故C正确;D、SO2与氧气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生成的SO3数目小于NA,故D错误;故选C。16、B【解析】

A.硫代硫酸钠是可溶性盐,可拆分,则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H2O,故A错误;B.氢氧化亚铁暴露于空气中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B正确;C.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则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离子方程式:ClO-+H2O+CO2=HClO+HCO3-,故C错误;D.HClO是弱酸,则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D错误;故答案为B。17、D【解析】

A、σ键是头碰头形成的,两个原子之间能形成一个,原子轨道杂化的对成性很高,一个方向上只可能有一个杂化轨道,所以最多有一个,A正确;B、σ键是电子“头对头”重叠形成的,π键是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的,所以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B正确;C、氮气分子的结构式为N≡N,所以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一个σ键,2个π键,C正确;D、气体单质分子中,可能只有键,如Cl2;也可能既有σ键又有π键,如N2;但也可能没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D错误;答案选D。【点晴】明确σ键和π键的形成是解本题关键,σ键是由两个原子轨道沿轨道对称轴方向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叫做σ键,可以简记为“头碰头”,σ键属于定域键,它可以是一般共价键,也可以是配位共价键,一般的单键都是σ键。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后形成的共价键也是σ键,通常σ键的键能比较大,不易断裂,而且,由于有效重叠只有一次,所以两个原子间至多只能形成一条σ键。π键的轨道重叠程度比σ键小,不如σ键牢固。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这是本题的易错点。18、D【解析】

A.反应①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②不饱和度降低,为加成反应,A项错误;B.反应③产物只有乙酸乙酯,其原子利用率为100%,而反应④为C4H10+O2→C4H8O2,H原子没有全部进入到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不为100%,B项错误;C.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共3中,C项错误;D.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则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三种无色液体可用Na2CO3溶液鉴别,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有机物中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常考点,其中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特点很显著,判断依据可归纳为:若为取代反应,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为例,甲烷分子内的一个H被取代,消耗一个Cl2,同时产生一个无机小分子HCl;若为加成反应,以CH2=CH2与Br2反应为例,其原理是:C=C中的双键断开其中一个,两个C各形成一个半键,分别与两个Br原子结合成键,其特点就是双键变单键,不饱和变饱和。依据两者的区别,本题的A选项反应②显然为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因此抓住有机反应类型的主要特点才能万变不离其宗,解答此类题型时游刃有余。19、C【解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且与酸反应生成CO2,所以可用于焙制糕点,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错误;B、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利用的是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B错误;C、二氧化硅制作光导纤维利用的是二氧化硅可以传递光信号,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正确;D、肥皂水显碱性,可用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C。20、A【解析】

汽油和水不互溶,汽油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体分层,所以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实现分离。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取,明确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知道常见的分离方法有哪些,把握物质的性质差异及分离原理,题目难度不大。21、D【解析】

A.CH3COOH为乙酸,含有氧元素,为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

B.CH2=CH2含有碳碳双键,为烯烃,故B错误;

C.CH3CH2OH为乙醇,含有氧元素,为烃的衍生物,故C错误;

D.CH3CH3为乙烷,符合CnH2n+2通式,故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类判断,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掌握有机物的分类依据及有机物类别名称。22、D【解析】

酸溶液和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含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根离子的盐溶液促进水的电离,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醋酸抑制水的电离,醋酸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项错误;B.氯化铝溶于水,铝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项错误;C.碳酸氢钠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C项错误;D.硫酸氢钠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的关键抓住,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强酸的酸式盐(例如硫酸氢钠)能完全电离,溶液中有大量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物理、、、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12【解析】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未出现黄色火焰,则溶液中无Na+;②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无Fe3+;③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则溶液中含有NO3-和还原性离子,即Fe2+,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溶液中含有Cl-;溶液中含有Fe2+,则CO32-、SiO32-不能存在;④向③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存在SO4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Fe2+、Cl-、NO3-、SO42-各0.1mol时,0.1×2+0.1x=0.1×1+0.1×1+0.1×2,x=2,则只能为Mg2+;【详解】(1)步骤①灼烧时的焰色反应为元素所特有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2)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亚铁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3)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Fe2+、Mg2+;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Cl-、NO3-、SO42-;(4)检验SO42-常用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方法是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取清液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SO42-;(5)取1.0L该溶液,则溶液中含有0.1molFe2+、0.1molMg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在空气中灼烧后,得到的固体为0.1molMgO、0.05molFe2O3,其质量为12g。24、羧基羰基取代反应【解析】

(1)根据酮洛芬的结构知,其中含氧官能团有羧基和羰基。(2)根据流程图,D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由C→D是苯环侧链甲基上的氢原子被Br原子代替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3)根据流程图,B→C是B中的酰基氯与苯环发生的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存在醛基;②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存在酚羟基;③分子中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根据上述要求,A的同分异构体是。(5)根据流程图,C→D,可以在甲苯侧链甲基上引入卤素原子,从而引入-CN,氧化后可以删除羧基,再跟乙醇酯化即可,合成路线流程图为:。25、催化剂、吸水剂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中和乙酸并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分液漏斗上口倒78℃【解析】

在试管甲中先加入碎瓷片,再依次加入乙醇、浓硫酸、乙酸,按3:2:2关系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加热,乙醇、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由于乙酸乙酯的沸点低,从反应装置中蒸出,进入到试管乙中,乙酸、乙醇的沸点也比较低,随蒸出的生成物一同进入到试管B中,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由于其密度比水小,液体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用分液漏斗分离两层互不相容的液体物质,根据“下流上倒”原则分离开两层物质,并根据乙醇的沸点是78℃,乙酸是117.9℃,收集78℃的馏分得到乙醇。【详解】(1)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同时吸收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正向进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产生的酯与与水在反应变为乙酸和乙醇,乙醇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3)在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液体分层,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4)步骤②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暴沸,该采取的措施加入少量碎瓷片,以防止暴沸;(5)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分离时,由于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应在下层液体下流放出完全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从仪器上口倒出;(6)分离饱和碳酸钠中一定量的乙醇,由于乙醇的沸点为78℃,乙酸反应转化为盐,沸点远高于78℃的,所以要用如图回收乙醇,回收过程中应控制温度是78℃。【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涉及实验过程中物质的使用方法、物质的作用、混合物的分离、反应原理的判断等,明确乙酸乙酯与乙酸、乙醇性质的区别方法及浓硫酸的作用。26、B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坩埚除去HCl吸收水蒸气碱石灰【解析】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会得到氢氧化镁以及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进行焙烧可以得到MgAl2O4,(1)Mg(OH)2溶解性小,如先加入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再加氨水,氨水少量,应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先加氨水,因氨水足量,能同时生成沉淀,故选B;(2)过滤时应该将漏斗的尖嘴部分紧贴烧杯的内壁,防止液体溅出;(3)沉淀中洗涤液中含有氯离子和铵根离子,若判断是否洗净,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或硝酸酸性的AgNO3溶液);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坩埚;(4)金属铝可以和氯气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遇潮湿空气会产生大量白雾,铝也能和HCl反应生成H2和AlCl3溶液,故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应除去,并且要防止空气中水的干扰,F可以吸收水分,防止生成的氯化铝变质,因为氯化铝易发生水解,故应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G是吸收反应剩余的氯气。吸收水分还可以用碱石灰。27、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解析】

(1)①新制氢氧化铜为蓝色悬浊液,氧化乙醛后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1价会变成砖红色沉淀Cu2O,据此证明乙醛被氧化;②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新制的Cu(OH)2氧化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和水;③对照实验Ⅱ,实验Ⅲ的现象说明乙醛发生了缩合反应,据此分析作答;(2)对照实验Ⅳ和实验Ⅴ,分析氢氧化钠浓度对反应的影响;(3)实验Ⅶ砖红色现象明显,根据变量法分析作答。【详解】(1)①若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则实验中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即蓝色悬浊液最终会变为红色沉淀,据此可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故答案为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②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故答案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③实验Ⅲ中上层清液出现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红色沉淀,其可能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2)通过实验Ⅳ和实验Ⅴ的现象可以看出,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故答案为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3)通过对比实验Ⅵ和实验Ⅶ,实验Ⅶ中氢氧化钠的浓度较大,乙醛的浓度较小,通过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28、A10-3mol·L-1ac(Na+)>c(SO42-)>c(NH4+)>c(OH-)=c(H+)【解析】

(1)①铝离子、铵根离子的水解都使溶液呈酸性,且温度升高有利于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减小,酸性增强,所以A曲线符合;②由A曲线可知室温时,0.1mol•L﹣1NH4Al(SO4)2的pH=3,则c(H+)=10-3mol/L,c(OH-)=10-11mol/L,根据电荷守恒2c(SO42﹣)+c(OH-)=c(NH4+)+3c(Al3+)+c(H+),所以2c(SO42-)-c(NH4+)-3c(Al3+)=c(H+)-(OH-)=(10-3-10-11)mol/L≈10-3mol·L-1;(2)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时,即是水解的盐的浓度最大时,硫酸氢铵溶液中硫酸氢铵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当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时恰好生成硫酸铵,此时铵根离子的浓度最大,且溶液中只存在铵根离子的水解,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是100mL,所以为a点;在b点氢离子已经完全被消耗,pH=7,溶液显中性,说明溶液中铵根的水解和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相等,溶质是硫酸钠、硫酸铵和一水合氨,因此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SO42-)>c(NH4+)>c(OH-)=c(H+)。【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影响盐水解平衡的因素,水的电离,离子浓度的比较,图像的分析等。在进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注意搞清楚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哪些,尤其要注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的灵活应用。另外分析滴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