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_第1页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_第2页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_第3页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_第4页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1第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6.踢脚—车动系列实验是(

)A研究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实验

B是由诺威—科尔及其同事设计的C是由帕波塞克设计的

D研究婴儿记忆发展的实验7.婴儿言语发生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

B第一批具有概括意义的词产生

C会发简单的语音

D会指认物体8.单词句阶段,儿童言语的特点是(

)A一词多义

B有电报句

C以音代物

D以词代句9.婴儿气质的“抑制—非抑制”说是由(

)提出的。

A巴浦洛夫

B布雷泽尔顿

C托马斯—切斯D卡根

2第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0.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的时间是

(

)A出生后4周

B出生后5周

C出生后6周

D出生后7周11.艾斯沃斯研究依恋所用的方法是(

)A陌生情境法

B自然观察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12.“社会指向行为”出现在(

)A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B简单交往时期

C互补交往时期

D友谊阶段13.()认为强化是儿童获得语言的主要机制。

A.吉布森B.皮亚杰C.斯金纳 D.阿尔波特14.有人研究发现,能把视崖作为新异刺激物来辨认是儿童出生后的()

A2~3个月B3~4个月C5~6个月D8~9个月3第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5.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心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发展遵循的规律是()A中心向外周发展B由头向脚方向发展

C由无意向有意发展D由整体向分化发展16.婴儿寻求并企求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是()

A依恋B亲子关系C同伴关系D亲社会行为17.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B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人水平C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D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4第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8.揭示婴儿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B偏好法C测验法D习惯化范式19.有研究发现婴儿对如下的刺激物有特殊的偏爱()

A鲜艳的色彩B运动中的物体C黑白对比鲜明处D正常人的脸20.言语发展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A先天成熟理论B后天学习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21.在儿童前语言阶段,语言的发展顺序是()A多语言阶段B简单发音阶段C学话萌芽阶段D连续音节阶段22.()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乔姆斯基D班杜拉5第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3.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产生的定向反射,这是()A记忆的萌芽B想像的萌芽C注意的萌芽D感知觉的萌芽24.记忆发生的标志是()

A无条件反射的出现B条件反射的出现

C条件抑制的出现D食物反射的出现25.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

B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人水平

C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D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6第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名词解释髓鞘化大脑单侧化视崖实验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偏好法客体永久性A非B错误延迟模仿假装游戏电报句LAD装置拟合优度模型婴儿依恋陌生情景测验社交指向行为点红实验7第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问答题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有什么意义?简述婴儿语言的前言语发展过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感知运动智力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子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简述乔姆斯基的的“言语转换生成说”理论。简述托马斯—切斯的气质三类型说。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对儿童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简述艾斯沃斯提出的婴儿依恋的三种类型。简述陌生情境测验。试述婴儿同伴交往的发展过程。8第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9第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本章学习的重点:

幼儿游戏的发展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10第1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MotorSkillsWalkingRunningRidingabikeStairsandClimbingJumpingHoppingKickingBalanceBeamRollingandThrowing大运动11第1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精细动作的发展1、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自己脱衣、穿衣、吃饭、使用筷子2、画画和写字技能的发展12第1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蝌蚪人13第1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岁,Mexico14第1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节在游戏的王国里

---幼儿的游戏“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

整天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英国谚语“游戏是儿童的工作”15第1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思考游戏为什么如此重要?为什么孩子要玩游戏?16第1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游戏的理论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剩余精力说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Groos)生活准备说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帕特瑞克。娱乐-放松说(一)早期的游戏理论17第1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YOURSITEHERE(二)当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2.认知动力说3.学习理论4.朱智贤的观点发泄论、补偿说同化学习行为幼儿期的主导活动18第1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思考:

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性活动?1、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

游戏具有社会性,解决了儿童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但又收到身心发展水平限制的矛盾;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2、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发展运动器官促进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19第1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游戏的种类(一)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皮亚杰1、练习游戏(0-2岁):也叫感觉运动游戏,是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形式。2、象征性游戏(2-7岁):依靠表象3、规则游戏(7-11、12岁):规则游戏的发展,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了具体的象征性的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

20第2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特点社会化程度无所用心游戏未真正参与到游戏中最低单独游戏独自游戏较低旁观游戏观看别人游戏,喝彩自己不参加平行游戏几个儿童同时玩同样或类似游戏无共同目的和合作意图联合游戏共同参加一项游戏无共同目的,无分工,突出个人兴趣合作游戏有明确目的、分工和合作角色任务,社会化程度最高(二)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看

(美国心理学家帕腾Parten,1932)21第2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从游戏的目的性上分

1、创造性游戏2、教学游戏3、活动性游戏22第2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从游戏的内容看:游戏内容反映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模拟能力和想象能力。2、从游戏的形式看:反映了幼儿认知水平的变化。3、从游戏的时间看:幼儿游戏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延长4、从参加游戏的成员看:从独自一人的游戏发展到合作的游戏。三、游戏的发展23第2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讨论你如何看待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24第2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节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增加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3、词类范围的扩大

4、积极词汇的增长

造词现象25第2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6第2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7第2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28第2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前儿童动词常用词汇量情况

29第2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节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增加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3、词类范围的扩大

4、积极词汇的增长

造词现象30第3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语法结构和口语表达能力1、从简单句到复杂句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一)语法结构31第3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语法结构和口语表达能力1、从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3、逐步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32第3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内部言语的产生33第3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节幼儿认知的发展

Egocentrism一、记忆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34第3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记忆的发展记忆在量的方面的发展记忆在质的方面的发展

无意识记、有意识记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记忆策略和元记忆35第3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记忆在量的方面的发展年龄(岁)34567均数3.915.145.696.106.091、幼儿的短时记忆广度36第3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沈德立等对3-6岁幼儿视觉记忆道、听觉记忆道记忆保持量的研究。班级保持量的平均数标准差

小班7.485.54

中班11.384.79t(.01)检验达显著水平.大班13.574.59

在视感觉通道记忆中,幼儿对图片再认的保持量有显著差异:结果:不论是再认还是再现,其保持量都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递增。但再认能力在小班至中班阶段已有较快的发展,而再现能力在中班至大班阶段才有较迅速的发展。37第3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记忆保持时间年龄(岁)再认再现3几个月前感知的事物几个星期前的事41年前感知过的事物几个月前的事73年前感知过的事物1年以上的事在幼儿记忆保持时间的发展中,还有两个颇引人注意的特点,即幼儿期健忘和记忆恢复现象。38第3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记忆的恢复间隔时间年龄3天7天14天小班100137.58132.14中班100102.10106.96大班100103.1991.64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39第3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幼儿记忆容量增加的解释(1)帕斯柯尔-利昂从工作记忆的角度进行解释:

M空间(记忆空间):儿童的工作记忆中持有信息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M空间(记忆空间)也在增长。(2)Case(1984,1985)认为儿童记忆容量的增长是儿童运用心理能力的效能的增长,记忆容量的绝对值不增长。40第4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幼儿初期无意识记占优势,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强烈的事物容易记住,让记忆服从一定目的还有困难。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二)记忆态度的发展: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41第4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记忆方法的发展: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幼儿较多的运用机械识记,有两个原因:

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

主要是由于幼儿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思维不发达、不善于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不能通过对事物意义的内在联系的理解来识记。42第4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语词逻辑记忆亦称逻辑记忆或词的抽象记忆等,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幼儿初期记忆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词的逻辑识记的能力很差。(四)记忆内容的发展:

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43第4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识记内容年龄平均再现量(10个物或词中回忆的数量)熟悉的物体熟悉的词生疏的词3-4岁3.91.804-5岁4.43.60.35-6岁5.14.60.46-7岁5.64.81.2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效果的比较44第4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五)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1、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为有效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记忆策略发展的三个阶段(Flavell等):没有策略经诱导,可以使用,但不主动使用主动采用策略45第4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两种记忆策略的形成

常用的记忆策略:复述、组织和精细加工儿童复述策略的发展:组织(系统化)策略的发展学前儿童一般不会使用记忆策略,但如果将记忆任务和他们本身的需要联系起来,即便是4岁的幼儿也会使用一些最简单的策略。46第4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包括:(1)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2)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3)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2、元记忆的形成

47第4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幼儿的思维的特点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二、思维的发展

48第4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不同年龄幼儿用三种思维方式完成任务情况的比较(%)年龄直觉行动方式具体形象方式抽象逻辑方式3-4岁55.017.504-5岁85.053.805-6岁87.556.415.06-7岁96.372.022.0明斯卡娅曾研究不同年龄的幼儿对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掌握水平49第4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2-7岁儿童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50第5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节皮亚杰及其理论生平发生认识论2、PreoperationalStage(2-7years)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模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因此在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表象思维。

图式:表象图式实验:a:守恒实验:b:自我中心主义:三山实验儿童心理观(四)发展阶段前运算阶段51第5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三座山实验:自我中心前运算阶段儿童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指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像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1、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研究的实验Egocentrism52第5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关于自我中心博克的农场景观模型唐纳德逊介绍的休斯的实验ABCD警察ABCD53第5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自我中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泛灵论思维(魔术性思维)泛灵论:认为那些不熟悉的,而自己又会动的东西是有生命的。(Dolgin&Behrend,1984)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54第5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守恒实验(conservation)

Theconservationistheprinciplethatpropertiessuchasmass,volume,andnumberremainthesamedespitechangesintheformsofobjects.55第5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液体守恒实验数量守恒实验56第5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体积守恒57第5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幼儿为什么不能守恒?58第5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幼儿为什么不能守恒?1、幼儿似乎只考虑形态或物体的静止状态,而忽视它们的变换;2、儿童的思维操作是单向的、不可逆的;3、幼儿思维具有单中心的特点。朝三暮四59第5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类包含家具沙发床桌子-----------------------童床单人床--餐桌办公桌------双人床60第6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皮亚杰用自由分类作业考察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原因:(1)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思维过程易受客体的知觉特点所左右;(2)缺乏可逆性61第6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关于缺乏分类能力方桌折叠桌小猴长臂猴椅子狮子马床方富熹、方格的研究62第6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转导推理(transductivereasoning)由于幼儿的思维缺乏可逆性,他们对事件的解释往往将两件没有关联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事情连在一起,这一思维特点成为转导推理。63第6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前运算阶段思维的基本特点:

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前运算阶段的基本特点64第6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前运算阶段儿童形成和运用象征,建立各种符号系统。象征功能发展的四个领域(1)延迟模仿:动作发生一段时间后被重复(2)言语回忆:动作发生一段时间后用言语重复(3)假扮游戏:在游戏中扮演周围世界中成人的角色(4)绘画:“画出来的表象”65第6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对前运算思维的评价当简化实验任务,紧密联系幼儿熟悉的经验时,幼儿已开始表现出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不稳定的、脆弱和易受干扰的,不如小学儿童那么成熟。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幼儿的思维是奇异的,它是逻辑和不合逻辑的推理的混合物。66第6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语法结构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内部言语和书面语言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回顾67第6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幼儿概念的掌握1、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幼儿的概括水平的特点:(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2)概括的特征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68第6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幼儿概念掌握的特点

①内涵不够精确,外延不够适当②掌握实物概念和日常概念较易,掌握抽象概念和科学概念较难69第6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学前儿童首先掌握的是实物概念,他们掌握实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1)小班儿童:实物概念的基本内容基本上代表儿童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一些事物。(2)中班儿童: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3)大班儿童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总和,但是还只限于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和内部的特征,而不能将本质和非本质特征很好的加以区分。70第7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另外,有人从儿童对实物概念下定义的特点,来研究儿童概念的掌握水平:

直指型------“这就是白兔”。(幼儿初期)

举例型------“长着长耳朵的就是兔子”。(幼儿初期或中期)描述型------“马有头,有尾巴、四条腿、会拉车”。(幼儿中期或晚期)功用型------“笔是写字的”“马是拉车的”。(小学低年级)

初级逻辑定义型“马是动物”。(小学高年级)71第7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数概念的掌握所谓掌握数概念,在幼儿阶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数的实际意义:例“3”指三个物体。

数的顺序:例:2比3小、3比2大、2在3前、3在2后。

数的组成:例:3是1+1+1、1+2、2+1等组成。72第7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类概念的掌握通过分类儿童可以逐渐掌握概念系统。同时,分类也是心理学研究儿童概念水平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儿童类概念的材料通常用实物或形象材料。儿童分类的发展(刘静和等)

不能分类-依感知特点分类-依生活情境分类-依功能分类-依概念分类73第7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表现在儿童对事物的性质、内容或关系的理解上,也表现在儿童的判断、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上。74第7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判断推理发展

幼儿期开始进行初步的逻辑判断推理。1、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进行判断和推理转导推理Transduction2、以主观经验或情绪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缺乏经验3、判断推理的根据不明确75第7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例如兔子有长长的耳朵,兔子的耳朵为什麽这麽长?A、因为兔子妈妈的耳朵这麽长(遗传)B、兔子的耳朵是慢慢长长的(生长)C、人把兔子的耳朵做成这麽长的(人为)D、人想让兔子的耳朵变成这麽长(意图)E、兔子自己想让它的耳朵这麽长(意志)76第7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小小心理学家--------

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77第7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心理理论(theoryofmind)的界定

1、缘起: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Premack&Woodruff,1978)

在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到心理理论的概念韦默Wimmer和伯纳Perner的实验(1983)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首创著名的“错误-信念”研究范式

78第7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心理理论的概念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Theabilitytounderstandthatothershavebeliefs,desiresandintentionsthataredifferentfromone'sown.(DavidPremackandG.Woodruff,1978)79第7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心理理论: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方富熹、方格)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80第8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一级错误信念意外转移欺骗外表错误信念Falsebelief二级错误信念考察儿童是否具备心理理论的“石蕊试纸”81第8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级错误信念--意外转移Wimmer和Perner的故事男孩Maxi和巧克力的故事82第8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意外转移“Sally-Anne”orFalse-BeliefTask(Baron-Cohen,Leslie&Firth)WherewillSallylookforherball?Wheredoesshethinkherballis?83第8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级错误信念—欺骗外表Perner,Leekan&Wimmer1987糖果盒,里面装铅笔考察错误信念和表征变化84第8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级错误信念“Sally-Anne”orFalse-BeliefTask(Baron-Cohen,Leslie&Firth)Anne认为Sally会去哪儿找她的球?85第8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级错误信念86第8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节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

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personality)社会性(sociality)社会化(Socialization)儿童的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都是在社会化中实现的。87第8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主要内容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道德认知的发展三、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88第8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我国韩进之等人(1990)研究表明,幼儿自我的发展主要涉及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一、自我意识的发展89第8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自我评价年龄组(岁)3-3.54-4.55-5.56-6.5

x2人数120120120120有自我评价(%)22.5070.090.095.83188.40(p<0.01)无自我评价(%)77.5030.00.10.004.17幼儿有无自我评价的百分数,韩进之等,199090第9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从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逐渐向自己独立评价发展;2、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到比较细致的评价:4、从带有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发展到初步客观的评价;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91第9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自我情绪体验年龄组(岁)3-3.54-4.55-5.56-6.5

x2人数120120120120有自我体验(%)23.3348.8375.0083.33109.25(p<0.01)无自我体验(%)76.6751.6725.0016.67幼儿有无自我体验的百分数,韩进之等,199092第9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的特点

1、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理性情绪体验向社会性情绪体验发展。

2、幼儿自我情绪体验表现出易受暗示性。93第9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自我情绪体验对自我的肯定的情绪体验(骄傲、自豪)对自我的否定的情绪体验(羞愧、内疚)94第9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自我控制的发展年龄组(岁)3-3.54-4.55-5.56-6.5

x2人数120120120120有自我控制(%)16.6733.3383.3390.33184.54(p<0.01)无自我控制(%)83.3366.6716.679.17幼儿有无自我控制的百分数,韩进之等,199095第9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麦科比(Maccoby,1980)区分的四种自我控制活动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冲动型、熟虑型(Kagan)延迟满足96第9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行动抑制试验一:2-4岁孩童手上有一个皮球,要求他们在绿灯亮了才可以捏球;红灯亮了不可以捏球。结果:(1)2或3岁孩子无法抑制自己在错误灯号时不作反应,(确认2岁孩子已能了解灯号的意义)但无法抑制自己在不该反应信号前不要反应。

(2)4岁孩子只选择正确的信号反应。实验二:漫画测验、慢走测验

97第9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1932出版《儿童道德的判断》98第9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研究方法(1)临床谈话法(2)“对偶故事”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99第9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两对对偶故事第一对: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100第10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对: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101第10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102第10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行为感性化,不具备道德特性;1前道德判断阶段(1.5岁到4岁)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岁到7、8岁)规则意识客观责任感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9岁到11岁以后)规则不是绝对的;同时考虑结果和动机判断不再绝对化103第10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他律和自律阶段的特征他律阶段从结果进行道德判断,很少考虑行为动机道德判断简化道德准则是权威制定,不可改变自律阶段从行为的动机来进行评价认为行为结果可能不止一种、道德判断多样化。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准则,规则是人定的,可以改。104第10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LawrenceKohlberg(1927-1987)awell-knowntheoristinthefieldofmoraldevelopment.BorninBronxville,NYonOctober25,1927intoawealthyfamilyDiedin1987ProfessoratHarvardUniversityStartedasadevelopmentalpsychologistandmovedtothefieldofmoraleducation105第10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其中最典型的两难推理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柯尔伯格采用纵向研究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后又推广到世界各地进行验证。1969年提出了他的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106第10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HEINZDILEMMAAwomanwasneardeathfromauniquekindofcancer.Thereisadrugthatmightsaveher.Thedrugcost$2,000perdosage.Thesickwoman'shusband,Heinz,wenttoeveryoneheknewtoborrowthemoneyandtriedeverylegalmeans,buthecouldonlygettogetherabout$1,000.Heaskedthedoctor/scientistwhodiscoveredthedrugforadiscountortolethimpaylater.Butthedoctor/scientistrefused.ShouldHeinzbreakintothelaboratorytostealthedrugforhiswife?Whyorwhynot?

107第10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道德发展的三个时期六个阶段的特征时期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和工具定向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普遍的伦理原则108第10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判断水平发展阶段对偷药故事的反应前习俗水平主要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道德推理水平。道德行为是由行为的结果决定的

7~10岁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以这种或那种行为方式来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和工具定向其取向转向个人主义,只有当个体认为他的行为是对自己有益的,才会遵守规则。赞成:不算坏事,因为他准备付钱的,且这种药实际上只值200美元,而不是2000美元反对:拿药没有征得对方允许,要受谴责,海因茨会被抓住,关到牢里赞成:海因茨不想失去妻子,那么他必须去偷药反对:药剂师没有错,他只是想借此赚钱。在他出狱之前他妻子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

109第10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判断水平发展阶段对偷药故事的反应习俗水平已经内化了社会规则,他们遵守那些他们认为正确的规则。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

10~16岁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其道德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期望和一致意见决定的。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总是试图迎合那些他们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期望。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赞成:偷窃不对,但海因茨的行为是一个好丈夫应该做的。反对:他会为他如何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不光彩而苦恼,他的家庭会因他而感到羞耻。赞成:不然的话,海因茨要为他妻子的死负责。但他不能因此去违反法律,他必须赔偿,并应该受到处罚。反对:海因茨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他触犯了法律

110第11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判断水平发展阶段对偷药故事的反应后习俗水平基于内心的一套标准进行道德推理,这种道德标准可能与社会规则一致,也可能不一致。16岁以后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认识到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社会契约是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和促进人类幸福的工具。但有时法律是与道德规则相违背的。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认为应该维护普遍原则,不管社会中其他人怎么做,他们按照这些原则行事。根据在良心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原则判断对错。赞成:法律在一个人由于服从他而可能失去生命的情境中是不太合理的。可以理解反对:他有责任遵守法律,但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

赞成:当个体必须在破坏法律和挽救生命之间做选择的时候,挽救生命是更高的原则。反对:海因茨偷窃就不能实现他的道德准则了

111第11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比较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PiagetKohlberg前习俗水平1.避罚服从2.相对功利习俗水平3.好孩子定向4.法律秩序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6.普遍伦理他律期(道德现实主义)自律期(道德的相对主义)112第11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道德推理的文化差异1、一名已婚的年轻妇女不顾丈夫的警告,在没有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去看电影,事后遭到丈夫殴打。2、一名哥哥决定和他的妹妹结婚生子。3、在父亲死后第二天,家里的长子理了头发并吃鸡肉。39个题目道德思维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视窗113第11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中国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由李伯黍主持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1982)曾在全国18个地区对5—11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进行了研究。对偶故事114第11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幼儿道德发展的基本特点1、具体性2、他律性3、情境性4、情绪性5、模仿性115第11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侵犯行为三、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在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哪

几个课题,向攻击一样,引起如

此之多的理论实验研究的关注。116第11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界定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2、种类:

工具性侵犯(instrumentalaggression)

敌意性侵犯(hostileaggression)117第11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18第11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精神分析理论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并构成一切暴力和毁灭的基础。自我惩罚、自残、甚至自杀(2)习性学理论

奥地利著名习性学家K.Lorentz《攻击与人性》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的释放攻击具有护种功能:2、侵犯行为理论

119第11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习性学的局限:1、不能说明不同社会存在的不同侵犯行为的原因2、没有证据显示身体能产生和积聚侵犯能量。幼猫独自长大与猫妈妈长大与小老鼠一起长大45%85%17%长大后吃老鼠的比例120第12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挫折—侵犯假说新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侵犯的发生总是以挫

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多拉德,J.Dollard,1939戴威兹(Davitz):儿童对挫折的反应并不一定是侵犯行为,容易通过训练而改变,与情境密切相关基恩(Geen,1968):言语激怒比任务/个人挫折更易激起侵犯行为。121第12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只是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修正者:伯克威茨L.Berkowitz,1974122第12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4)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点

儿童的侵犯是一种

习得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强化学会的获得机制启动机制保持机制自我调节机制123第12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观察学习(模仿)

注意过程(对攻击榜样进行感知)记忆重现过程(对他人攻击行为编码

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动作复制过程(把攻击行为的动作表象

整合成新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激发和调节作用)直接学习

显著特点:即时强化(如:参与打架斗殴)124第12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社会信息加工理论(80年代)(Dodge,1981,986,1982)强调了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认为一个人对挫折、生气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并不过多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他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125第12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K.A.Dodge的研究(1980):

让二、四、六年级侵犯性和非侵犯性男生接受一个不知姓名的假设同伴造成的消极后果(自己搭的迷宫被弄倒)。同伴的行为意图分为三种:善良的、恶意的、意图不明的。记录到被试的反应有七类,其中三种是侵犯行为:(1)弄倒对方迷宫;(2)言语侵犯;(3)直接侵犯。

126第12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统计结果:在恶意的和善意的两种实验条件下,两种儿童均在恶意条件下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但在意图不明的条件下,侵犯性儿童往往对同伴的行为作敌意性归因,从而有更多的侵犯行为;而非侵犯性儿童往往作善意归因。重要结论:侵犯性儿童在他人意图不明的情况下对他人造成消极结果的行为倾向于作敌意性归因。

127第12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K.A.Dodge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的基本观点:

1侵犯性儿童对敌意性线索表现出有偏向的注意。

2侵犯性儿童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中存在归因偏见。

3侵犯性儿童的行为反应搜索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存在缺陷。

4侵犯性儿童对侵犯行为的后果报乐观的期待。

128第12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侵犯行为的发展儿童的侵犯行为起源于何时?C.Buhler、E.H.Green、M.M.Shirley研究发现:儿童与同伴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M.S.Holmberg发现:12—16个月的婴儿,其相互之间的行为大约有一半可看作是破坏性的或冲突性的。随年龄增长,儿童之间的冲突性为呈下降趋势。到两岁半,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冲突性交往只有最初的20%。129第12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

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生物学的解释性别差异出现的时间:外显攻击、关系攻击(内隐的敌意性攻击)130第13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研究人员认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不仅有助于儿童学习如何有效地发动和终止相互侵犯,而且这些经验还为儿童提供了有关社会秩序的信息,其中包括社会成员与他们的财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131第13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女孩男孩关系攻击外显攻击05101520有攻击行为儿童的比例Crick&Grotpeter,1995132第13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1、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2、父母的教养方式:放任型、民主型、权威型童年的经历3、家庭的情绪氛围:高压统治家庭(帕德森,Patterson)4、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内容

133第13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影视的影响男30女岁罪行程度

观看电影的多少低中高低中高134第13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攻击的情景因素

1、高温2、拥挤3、责任分散,去个性化4、服从权威5、暴力年代:在70年中,50个国家参战国战后杀人率比较高。6、性唤起:观看黄色电影,攻击性,中性,结果看黄色更有攻击性。

视窗135第13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攻击的人格因素1、可能是一种特质:在22年的研究中,7-8岁的儿童,到30岁也比较有攻击性。2、其他人格变量:低自我价值感容易产生攻击;盲目性的人容易受别人的暗示产生攻击。3、行为异常者:社会化异常者,反社会人格。视窗136第13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6、侵犯行为的控制常用的控制方法有:①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②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③移情训练;移情:分享、体验他人的情绪状态。④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137第13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关系攻击,高压控制家庭,负强化,侵犯性儿童,工具性攻击,敌意攻击1、女孩比男孩采用的更多的一种攻击2、这些个体认为攻击能够有所回报,并且其中不少个体表现出很高的工具性攻击;3、在高压控制家庭中使不愉快的交往得以维持的过程;4、这类攻击通常在12个月左右首次出现;5、随着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这类攻击开始越来越普遍。6、通常是走上严重行为过失道路的第一步。138第13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利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又称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三个层次:把人的利益都视为同等重要;把利人放在利己之上;牺牲自己以利他人。139第13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亲社会行为理论(1)社会生物学理论:

用“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马丁·霍夫曼(Hoffman,1975,1981)的“移情”能力:

分享、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促进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中介

140第14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如何解释?P236(4)认知发展理论

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141第14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婴儿期的表现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据认为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如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4-6岁6-7岁7-9岁9-12岁出现亲社会行为比率33%69%81%96%142第14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常用的手段有:(1)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2)移情训练(3)榜样示范。其他影响因素:文化、亚文化、父母的价值观念、传播媒介等3.亲社会行为的训练143第14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移情训练.听故事:孔融让梨

“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就给哥哥吧。”144第14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冷静沉着:司马光砸缸救友

145第14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五、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一)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1.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2.性别角色标准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或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146第14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4.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147第147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性别化的发展1.性别认同的发展2.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3.性别化行为的发展148第148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面向一:人格特质的分类

l.男性:进取、无情、独立、坚定、自信、竞争、勇敢、富好奇心、有担当、充满野心等。

l.女性:被动、胆小、多话、富感情、温和、善解人意、需安全感、情绪化、优柔寡断、安于现状等。

面向二:从事工作的分类

l.男性:医生、工程师、政治家、经理、军人、行政首长、律师、警察、消防员、航天员、棒球明星等。

l.女性:中小学老师、空中小姐、护士、秘书、柜台小姐、百货公司售货员、模特儿、影视明星等。

149第149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性别化的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了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的决定作用。 精神分理论认为性别化是儿童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态度和行为的两种机制是直接训练与观察学习。 认知理论则指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心理两性化理论150第150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双性特征未分化的典型男性化典型女性化高低男性化女性化高低151第151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同伴关系的作用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3、同伴是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4、同伴是情感支持的来源。六、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

152第152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同伴关系的发展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和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了很快破裂。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153第153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是什么?(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2)幼儿自身特征。待人友好,长相好、名字好听、活泼的受欢迎。(3)玩具。幼儿交往围绕玩具发生。跳绳、玩游戏玩具少、小:争抢、侵犯玩具多、大:分享、合作154第154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大型玩具有利于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品质155第155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选择题:1、在经典的游戏理论中,“精力过剩论”的代表人物是(

)A拉扎鲁斯

B席勒

C斯宾塞

D格罗斯2、皮亚杰认为游戏的本质是(

)A同化超过了顺应

B顺应超过同化

C顺应与同化达到了平衡

D与同化顺应没有关系3、下列关于幼儿掌握词的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最先掌握的是动词

B虚词在幼儿词汇中占的比例很大

C4—5岁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

D从掌握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4、下列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记忆性的有意性较低

B幼儿多用机械记忆的方法

C幼儿的记忆要以抽象逻辑记为主

D“记忆恢复”现象在年幼儿童身上表现的不普遍156第156页,共17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幼儿概括的特点是(

)A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B概括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