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1.gif)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2.gif)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3.gif)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4.gif)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2c651f6d0a04abf3c2fce3439889a1d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本章内容提要第一节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第六节损失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第七节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的分配第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一节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生产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成本费用账户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跨期费用账户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期间费用账户第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一节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生产费用总分类核算的程序本期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费用摊销和预提费用分配结转制造费用(谁受益,谁承担)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第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直接材料费用: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以及燃料和动力等。消耗材料数量的计算永续盘存法实地盘存法消耗材料价格的计算实际成本计价计划成本计价第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原则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分配方法质量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系数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法第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公式费用分配率=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注:以上公式是成本会计学中通用的“母”公式,具体某种分配方法的公式均是通过它来变换的。第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质量分配法例: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三种共同耗用A材料90000元,本月三种产品的净重分别为2000千克、2500千克、4500千克。费用分配率=90000/(2000+2500+4500)=10(元/千克)甲应承担的材料费用=10×2000=20000乙应承担的材料费用=10×2500=25000丙应承担的材料费用=10×4500=45000第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方法1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问: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指标说明什么?第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第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方法2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费用分配率注: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第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定额费用比例法(1)某产品某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费用定额=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消耗定额×该材料计划单价(2)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总费用÷各产品各材料费用定额之和(3)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定额之和×材料费用分配率第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系数分配法(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
系数分配法:将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按照预定的折合系数折算成标准产量,以标准产量为分配标准来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方法(1)选择标准产品。一般选择正常生产、产量大的产品为标准产品(2)计算各种产品的系数。标准产品为1,其他产品参照标准产品,系数或小于1,或大于1(3)汇总总系数,即将各种产品全部折算成标准产品(4)计算费用分配率和各种产品应承担费用第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材料费用的核算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属于共同耗用的,需要分配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辅助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销售费用”属于固定资产建造消耗的原材料费用,记入“在建工程”第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材料费用的核算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Y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辅助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在建工程贷:原材料—A材料—B材料第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动力费用的分配对于动力费用的分配,企业一般采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法
生产工时分配法: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为标准来分配的方法将生产工时改为机器工时,则为机器工时法第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动力费用的分配
例: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三种产品共同消耗外购电力18000元,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20000小时、30000小时、10000小时。要求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法进行计算各产品应承担的费用,并进行账务处理。第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动力费用的核算(1)基本车间产品生产耗用的动力费,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2)辅助车间生产耗用的动力费,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辅助车间”;(3)基本车间管理一般耗用的动力费,应记入“制造费用—基本车间”;(4)厂部管理耗用的动力费,应记入“管理费用”;(5)属于固定资产建造耗用的动力费,应记入“在建工程”第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二节直接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动力费用的核算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车间—辅助车间管理费用在建工程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问:为何贷记“应付账款”?第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为何贷记“应付账款”?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帐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帐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第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工资总额的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二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计时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根据考勤记录登记的每一职工出勤和缺勤日数,按照企业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月薪制下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1)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2)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计时工资的计算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1)按30天算日工资率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2)按20.92天算日工资率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0.92其中,20.92=(365-104-10)÷12
注: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由于节假日也算工资,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算工资,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扣工资;在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计时工资的计算
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时工资的计算(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840÷30=28(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840-4×28-2×28×(1-90%)=840-112-5.6=722.4(元)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时工资的计算(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840÷30=28(元)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28×(15+10)+2×28×90%=700+50.4=750.4(元)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时工资的计算(2)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840÷20.92=40.15(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840-4×40.15-2×40.15×10%=671.37(元)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15×40.15+2×40.15×90%=674.52(元)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计件工资的计算(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方法1: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料废品: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支付工资。工废品: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付工资。
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方法2: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件工资的计算(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例: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元。某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试计算其计件工资。方法1: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甲产品的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30÷60×2=1(元)乙产品计件单价=45÷60×2=1.5(元)应付计件工资=500×1+400×1.5=1100(元)方法2:应付计件工资=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500×30÷60+400×45÷60)×2=1100(元)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计件工资的计算(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件工资的计算(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例:某生产小组集体完成若干生产任务,按一般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体工资50000元。该小组由3个不同等级的工人组成,每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出勤天数资料如下。工人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元)出勤天数
分配额(元)黎明6 20 25
赵豪
5 18 23 张灰4 16 22
合计--
--
7050000
要求:试以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计算的工资额为分配标准计算每个工人应得的工资。第三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件工资的计算(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生产工时分配法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1000(小时)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小时)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2900=20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除了对工资进行分配以外,还需要对根据工资计提的福利费进行分配,两者具体分配的方法和思路是一样的。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三节直接人工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的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辅助生产成本(辅助车间的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基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辅助车间(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企业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销售机构人员工资)在建工程(建造固定资产工人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
辅助生产:为企业基本生产单位和其他部门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生产主要有:自制工具和模具、自制材料和包装物、供电和供水、供气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供应主要有:机器设备的修理、运输劳务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气、供风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及机器设备修理等的辅助生产车间。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辅助生产核算的账户设置同时设置“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
适用范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进行归集,月末再将其结转至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从而计人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项目设专栏。)只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不设置“制造费用”
适用范围: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1)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
要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2)
不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要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书P60)需要验收入库的辅助产品入库的结转需要分配给各受益对象的产品和劳务的结转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08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902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劳务数量见下表(见下页)
下面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对供水和供电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承前例,相关资料如下:第四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仅对外部各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适用范围适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形
特点:不考虑各辅助车间的交互使用,辅助生产费用全部由辅助车间以外部门承担(一致对外)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承前例,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车间外部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量)
水单位成本(分配率)=4085÷(82600-20000)=0.0653(元/m3)
电单位成本(分配率)=9020÷(46000-6000)=0.2255(元/度)直接分配法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一次交互分配法(1)对内分配(交互分配)以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分配前的费用及其提供劳务的总数量为依据进行内部分配。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2)对外分配以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和外部门耗费的劳务量为依据进行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非辅助部门耗费劳务总量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一次交互分配法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989.10 -供水车间1176.5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989.10 -供电车间1176.52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548.78 制造费用6331.26 管理费用1621.95 营业费用603.0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4272.42 -供电车间8832.58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一次交互分配法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采用代数分配法,应先解联立方程,计算出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作为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内部和外部)耗用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特点:不管是内部交互使用,还是外部使用,都采用相同的分配率进行分配,即“一视同仁”。(仅需计算一次分配率)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代数分配法承前例,设:x=每立方米水的成本,y=每度电的成本4085+6000y=82600x9020+20000x=46000y解得,x=0.0658,y=0.225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注:供水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借方合计数5435=4085+1350(所承担的电费);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借方合计数10336=9020+1316(所承担的水费)。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316 -供水车间135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635 制造费用6297.8 管理费用1592.8 营业费用593.4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5435.08 -供电车间10350代数分配法第五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代数分配法调整尾差:借:管理费用14.0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0.08-供电车间14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先根据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进行分配;然后再将计划成本分配额与“实际”费用(待分配费用+按计划成本分入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分配。为简化起见,差异可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合计408590201310582600460000.060.24耗用数量20000分配金额1200.00耗用数量6000分配金额1440.001200.001440.002640.00耗用数量20600分配金额4944.004944.00耗用数量4100016000分配金额2460.003840.006300.00耗用数量160002400分配金额960.00576.001536.00耗用数量56001000分配金额336.00240.00576.004956.0011040.0015996.005525.0010220.0015745.00569.00-820.00-251.00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帐户借方合计〕辅助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差异专设销售机构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金额单位:元项目待分配生产费用(元〕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劳务供应总量(m3、度〕单位成本(分配率)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分配金额小计供电车间供水车间基本生产-甲产品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会计分录:按计划成本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200 -供水车间1440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944制造费用6300 管理费用1536 营业费用57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4956-供电车间11040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额借:管理费用251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20 -供水车间569计划成本分配法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汇集制造费用:企业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只核算基本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构成项目制造费用—辅助车间,核算辅助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问: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会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吗?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汇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辅助车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对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金额较小,可以具体直接计入当期制造费用;若数额较大,可以采取分期摊销或预提计入制造费用(详见书P75)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汇集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本质上是他人的资产,不需要进行资产管理核算,但如果企业对其进行性能或技术上的改良支出,则是一笔由企业自行承担的支出
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借:制造费用—××车间贷: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汇集机物料消耗借:制造费用—××车间贷: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见书P78举例)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汇集其他费用的核算例:某厂基本生产车间本月以现金支付差旅费800元,银行支付办公费2000元,劳动保护费2200元;本月应摊销报刊订阅费900元、财产保险费1100元。注:所有的费用处理一定要记得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基本生产成本--Y产品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程序“制造费用—基本车间”的分配过程第六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工时分配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某生产单位待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费用分配率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已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车间”账户借方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26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658小时。要求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以各种产品(各受益对象)的机器设备工作时间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范围: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即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所占产品成本结构比重较大难点:各个机器的单位小时费用是不一致的解决方案:具体根据各个机器设备的情况,确定一定的工时换算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某生产单位待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标准机器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机器工时数×费用分配率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例:某厂加工车间用A、B两类设备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该车间制造费用总额为112200元;三种产品本月机器总工时为10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33000小时,乙产品36000小时,丙产品36000小时。其中,本月A类设备运转60000小时,其中甲产品24000小时,乙产品6000小时,丙30000小时;B类设备运转45000小时,甲产品9000小时,乙产品30000小时,丙产品6000小时。
规定:A类设备为一般设备,工时系数为1;B类设备属于高级精密大型设备,工时系数为1.5。要求:按照机器工时比例分配进行分配。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法各月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差额的处理
该差额应在年末调整。即年终时,按已分配比例计入12月份产品成本中若余额出现在借方,应追加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若余额出现在贷方,应冲减相关产品成本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法
例:某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发生额为400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2500件,乙产品1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5小时。本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00件,乙产品8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33000元,“制造费用”帐户本月期初余额为借方1000元。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承上例,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500×6=15000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000×5=5000
年度计划分配率=400000÷(15000+5000)=20本月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200×6=1200本月乙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80×5=400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00×20=24000(元)本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20=8000(元)合计32000(元)“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为借方2000元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承上例,假定本年度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8360元,至年末累计已分配制造费用415000(其中甲产品已分配311250元,乙产品已分配103750元),试将“制造费用”帐户的差额进行调整。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五节制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年末,“制造费用”帐户有贷方余额6640元,应按已分配比例调整冲回。甲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6640×311250/415000=4980(元)乙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6640×103750/415000=1660(元)调整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980-乙产品1660贷:制造费用6640
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一、生产损失概述1、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正常产出的各种耗费。2、类型生产损耗在计算成本时已经作了考虑,一般列入生产成本。生产废料作价入库或变卖收入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真正属于成本核算中的生产损失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二、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及废品损失的概念1、废品的概念及类型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可修复废品指技术上可以修复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指技术上不可修复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一)废品及废品损失的概念2、废品损失的概念及内容
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废品所形成的损失称为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指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和赔款后的净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指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理费用〔耗用的材料、人工等〕下列情况,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二)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根据成本补偿原则,废品损失应计入产品成本。1、账户的设置“废品损失”帐户,按车间和产品别设置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通常情况下,期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负担。“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产品成本明细帐内应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以反映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废品损失。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废品损失归集的核算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根据编制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借:废品损失-××产品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发生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产品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制造费用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废品损失归集的核算回收废品残料价值以及应向责任人索赔款项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贷:废品损失-××产品3、废品损失分配的核算根据废品损失明细帐归集的废品损失,结转分配废品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废品损失-××产品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4、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按废品所消耗的实际费用计算即产品成本明细帐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废品与合格品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废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某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总额×合格品约当量+废品约当量废品负担的直接人工=
某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总额×合格品工时+废品工时废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某产品的制造费用总额×合格品工时+废品工时约当量: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具体折合应根据完工程度(投料程度、加工程度)进行折算。废品约当量废品工时废品工时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
例: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产品1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1件为不可修复废品。甲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125000元,直接人工4875元,制造费用24375元,合计154250元。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工时为:合格品1505小时,废品120小时,合计1625小时。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200元。另外,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2件可修复废品,当即进行修复,耗用原材料200元,工人工资40元,制造费用50元,此外,应向过失人索赔100元。要求:(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1)计算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341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10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20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200(3)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借:废品损失-甲产品290贷:原材料200应付工资40制造费用50(4)应向过失人索赔
借:其他应收款10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100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八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4、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按废品的定额费用计算按企业制定的各成本项目的定额费用直接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多少。例:某厂加工车间生产的丙产品,本月产生不可修复废品100件,废品原材料已全部投入,已完成的定额工时为1000小时。丙产品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00元,工时消耗定额为2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直接人工费用3.5元,制造费用为2.5元。废品回收残料价值28000元,已交仓库;按规定应由过失人赔偿1000元。要求:计算丙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净损失。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三、停工损失的核算1、停工损失的概念生产车间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2、停工损失的核算(1)账户设置
“停工损失”账户:按车间设置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产品成本明细帐内应单设“停工损失”成本项目,以反映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废品损失。
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账务处理发生停工停工期间发生的、应计入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
借:停工损失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福利费停工损失结转——区别原因分别处理(1)应取得赔偿的停工损失借:其他应收款贷:停工损失(2)由于自然灾害等引起的非生产停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贷:停工损失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停工损失结转——区别原因分别处理(3)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损失若停工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停工损失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若停工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各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停工损失”成本项目。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停工损失第六节生产损失的核算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第七节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一、在产品核算概述(一)在产品概念及其数量的确定
1、在产品的概念企业已投产、但尚未完工,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广义的在产品(就整个企业而言)狭义的在产品(就某一生产单位或生产步骤而言)2、在产品数量的确定在产品台帐(账面核算资料)期末实地盘点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一、在产品核算概述(二)在产品清查的核算(1)
清查中发现在产品盘盈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
经过批准进行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制造费用
(3)
清查中发现在产品盘亏和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七节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一、在产品核算概述(二)在产品清查的核算(4)
经批准后分别原因进行处理
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制造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第七节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一、在产品核算概述(三)在产品数量与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之间的关系公式一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公式二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总结必须正确组织在产品收发存的数量核算。第七节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1)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倒挤出完工产品成本。包括: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2)将本月生产费用之和按照一定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同时求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包括: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第七节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一)不计在产品成本法特点:本月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的产品,如食品行业。(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各月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数量较多,但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如炼钢、化工企业。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第九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三)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特点:在产品只负担所耗材料费,而加工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期末在产品成本=其应承担的直接材料费完工产品成本=其应承担的直接材料费+本期全部人工费+本期全部制造费用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变化较大且原材料费用比重大的产品,如纺织、造纸、酿酒行业。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
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费用资料如下:A产品本月完工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要求: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1)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2)原材料随加工程度逐步投入,月末在产品投料程度为50%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1)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原材料随加工程度逐步投入,月末在产品投料程度为50%。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四)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特点: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按两者的数量比例分配各项生产费用。适用: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已完工,但尚未入库的产品。
例:某企业所生产的A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合计数分别为:直接材料80000元,直接人工16000元,制造费用11200元。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6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400件。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要求:采用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算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五)约当产量比例法1、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2、约当产量法: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3、适用: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材料费和加工费所占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4、计算公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各项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以上公式的计算应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分别进行。5、举例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例3: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为400件,月末在产品80件,加工程度为50%。本月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分配本月生产费用(1)A产品所耗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2)A产品所耗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投入全部材料的80%,当产品加工到达60%时,再投入其余的20%。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1)A产品所耗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百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A产品所耗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投入全部材料的80%,当产品加工到达60%时,再投入其余的20%。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6、
约当产量的计算约当产量应按直接材料费、加工费(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分别计算(1)直接材料约当产量按投料程度计算A、原材料于生产开始一次投料,月末在产品投料程度为100%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B、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逐步投料,在产品约当产量按投料程度折算。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率=该工序单位产品材料累计定额投入量
单位产品定额消耗量
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
该公式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B1:原材料于每个工序一开始时投入,则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前面各工序累计材料消耗定额+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
单位产品定额消耗量B2:原材料于每个工序开始以后逐步投入,则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前面各工序累计材料消耗定额+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50%单位产品定额消耗量其中,各工序结存的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平均投料程度按50%计算。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
例4:某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原材料于每个工序一开始时投入。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原材料消耗定额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投料率及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1)原材料于每个工序一开始时投入(2)原材料于每个工序开始以后逐步投入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1)原材料于每个工序一开始时投入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约当产量计算如下: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原材料于每个工序开始以后逐步投入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约当产量计算如下: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约当产量按加工程度计算A、若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前后工序加工程度可互相抵补,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可按照50%确定;B、若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加工程度相差悬殊,在产品完工程度应按各工序分别测算。公式如下: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其中,各工序结存的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平均加工程度按50%计算。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例5:某产品需要经三道工序加工制成,其工时定额为100小时。
试测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计算如下: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二十八页。
例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制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逐步投入。本月有关生产费用。资料如下: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10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400件,在产品结存于各工序及定额资料如下表: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二十八页。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1)原材料于每个工序一开始时投入;(2)原材料于每个工序开始以后逐步投入。计算如下:(1)原材料于每个工序一开始时投入
月末在产品数量约当产量计算表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八页。(2)原材料于每个工序开始以后逐步投入月末在产品数量约当产量计算表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八页。(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1、特点:(1)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2)每月实际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适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3、在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公式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在产品数量×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计划单价在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在产品数量×工时定额×计划小时工资率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在产品数量×工时定额×计划小时费用率完工与期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八页。例7:假定某企业B产品的生产分二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各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道工序内在产品的平均加工程度为50%,在产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盲头螺纹嵌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激光扫描测微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打印机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废塑料一次挤出成型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分体式活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亮蓝食用色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飞行仿真模拟训练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钻杆护丝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精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汽车号牌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GB/Z 30966.71-2024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71部分:配置描述语言
- 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十八大题型)含答案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紫苏市场深度局势分析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销售人员课件教学课件
- LED大屏技术方案(适用于简单的项目)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接力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历年国家二级(Python)机试真题汇编(含答案)
- 第五单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