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浙科版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112张)课件_第1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112张)课件_第2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112张)课件_第3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112张)课件_第4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112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内容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3)运用模型装片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021·浙江6月选考(22)、2021·浙江6月选考(24)、2021·浙江1月选考(25)、2020·浙江1月选考(19)、2020·浙江7月选考(21)、2019·浙江4月选考(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与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课后·分层训练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12356////////////////////////////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性1.减数分裂的概念一两一半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减数第一次分裂(MⅠ)1个性母细胞(2n)经MⅠ形成2个子细胞(n)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减数第一次分裂(MⅠ)赤道面纺锤丝减半(2)减数第二次分裂(MⅡ)两2个子细胞(n)经MⅡ形成4个子细胞(n)提醒(1)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MⅠ;(2)MⅠ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有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交叉互换、排两列、分离等特殊行为;(3)MⅡ相当于一次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有丝分裂。着丝粒染色体纺缍丝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和染色质是细胞中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能相互配对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

()(3)减Ⅰ前期常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的现象,这是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的结果。

()提示: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结果。(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真正减半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Ⅰ和前期Ⅱ经历的时间都相对较长。()提示:前期Ⅰ经历的时间较长,前期Ⅱ经历时间很短。√√×√×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四分体与交叉互换(2)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是MⅠ特有的现象,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进行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不存在四分体提醒①交叉互换导致的可遗传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而非染色体畸变。②有丝分裂过程中虽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相互配对,因而不会发生交叉互换。1.(2022·嘉兴质检)下图表示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的1~8均为基因,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考向结合染色体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考查科学思维能力BA.若基因1是E,则基因2是E,基因3和4是eB.该个体的精原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含有基因1~8C.基因1和2的分离发生在MⅠ,基因1和3分离发生在MⅡD.若包含基因5和7的染色体片段互换,则最终会产生4个重组型精子解析若基因1是E,则基因2是E,基因3和4可能是e也可能是E,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离,C错误;若基因5和7的染色体片段互换,可形成1与7,3与5,2种重组型精子,D错误。DA.图中细胞的DNA数为20个B.图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若该细胞1、2号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移向细胞同一极,则产生正常配子概率为1/2D.染色体1与3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的概率为1/4解析细胞中的DNA数还包括细胞质DNA,DNA数超过20个,A错误;图中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现象,为前期Ⅰ,B错误;若1、2号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则两个子细胞(如次级性母细胞)均不正常,产生正常配子概率为0,C错误;此处的子细胞,如果是雄性个体是指2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是“1与3,1与4,2与3,2与4”四种中的一种,D正确。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与受精作用1.精子的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2.卵细胞的产生卵细胞1个第一极体3.精子和卵细胞产生过程的比较变形4134.受精作用精核卵核5.减数分裂的意义(1)减数分裂和__________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减数分裂为____________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受精作用生物的变异(1)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了连续的两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相当于有丝分裂,最后形成4个子细胞。()(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该物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3)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4)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过程中必须经历的。()(5)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的组成与正常体细胞相同。(

)提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组成与正常体细胞不同。√√√√×1.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类功能,其结构基础是什么?提示:精卵识别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其融合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必修2P30“课本内容”延伸2.若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b的卵细胞,请绘制与产生该卵细胞相关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及第一极体后期分裂图像。必修2P30“图2-8”拓展提示:1.根据细胞质的分配方式判断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类型提醒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极体。2.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1)染色体数目变化及原因(2)核DNA数目变化及原因(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及原因(1)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情况(以AaBb为例,没有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如图:3.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2)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项目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1个精原细胞2n种2种1个雄性个体2n种2n种1个卵原细胞2n种1种1个雌性个体2n种2n种1.(2022·慈溪质检)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哺乳动物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考向1结合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识别,考查科学思维能力C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睾丸中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乙发生基因重组的概率高

D.丙的子细胞都是卵细胞解析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由丙图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没有睾丸,B错误;丙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D错误。2.(2022·诸暨选考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黏着素和分离酶的相关作用。研究还发现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A.过程1中在黏着素的作用下,可实现基因重组B.用S蛋白处理过程2的作用机理与秋水仙素的相同C.在正常细胞分裂中S蛋白可能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前降解D.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2表示染色单体分离解析过程1中,在黏着素的作用下,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实现了基因重组,A正确;由过程2可知,分离酶可以使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结合题干信息“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可知用S蛋白处理过程2的结果是姐妹染色单体无法分离,而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二者的作用机理和结果均不同,B错误;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S蛋白应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前降解,否则S蛋白会抑制分离酶的作用,使姐妹染色单体无法正常分离,C正确;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后彼此分离,过程2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3.长翅(A)红眼(B)雄蝇与长翅(A)白眼(b)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雌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细胞中,不可能是与该受精的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的是(

)B考向2结合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来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解析由题意可知,长翅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残翅,说明亲本长翅果蝇是杂合子;后代出现白眼,因此长翅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AaXBY,长翅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二者交配后正常情况下,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Y,该果蝇中增加了一条含有b基因的X染色体,由于亲本雄果蝇中没有含有b的X染色体,因此该雄果蝇中的XbXb基因来自母本,是由于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都移向次级卵母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着丝粒分裂后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都移向卵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造成的;此时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组成是aXbXb、A、A或者AXb、AXb、a,B符合题意。4.如图1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B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内由着丝粒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应相同。综上所述,根据图2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特点推知,①与③、②与④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B正确。5.(2022·浙江十校联考)关于减数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减半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B.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对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该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含全套遗传信息D.在同一生物体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后期Ⅱ的2倍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A错误;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但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含有该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C错误;在同一生物体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后期Ⅱ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与正常体细胞相等,D正确。D考向3围绕减数分裂相关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考查推理能力A6.(2022·金华十校联考)如图表示某雌果蝇进行减数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细胞(Ⅰ~Ⅳ)中相关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Ⅰ阶段的细胞内,可能发生了着丝粒分裂B.在Ⅱ阶段的细胞内,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C.在Ⅲ阶段的细胞内,可能发生DNA的复制D.在Ⅳ阶段的细胞内,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解析据图分析,图中①代表染色体,②代表染色单体,③代表核DNA。Ⅰ阶段可以表示MⅡ后期,因此该阶段的细胞内发生了着丝粒分裂,A正确;Ⅱ阶段可表示G2期和MⅠ,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由图知,Ⅲ阶段可表示MⅡ前、中期,不发生DNA的复制,C错误;Ⅳ阶段的细胞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2个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4个四分体

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2.“二结合法”分析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结合分裂图像比较分裂方式及特点(甲、乙、丙依次代表有丝分裂、MⅠ、MⅡ)(1)三种“前期”比较染色体散乱地排布在纺锤体中央

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2)三种“中期”比较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染色体着丝粒四分体着丝粒

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3)三种“后期”比较“对八字”移向两极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分裂

同源染色体有无提醒②“两看法”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几种常见曲线变化分析(1)核DNA数和染色体数变化曲线分析(以二倍体为例)①模型②判断(2)染色单体数变化曲线分析①模型②判断(3)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染色体与核DNA数比值变化曲线分析①模型②变化及原因(4)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分析①模型②变化及原因(5)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分析①模型②变化及原因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柱形图分析(以精细胞产生为例)(1)模型提醒“时有时无”为染色单体,其余两项再相比,“时低时等”染色体,“时高时等”核DNA。(2)判断1.(2022·舟山质检)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其中细胞甲和细胞乙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1、2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考向1结合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的识别,考查科学思维能力CA.细胞甲内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单体8条B.细胞甲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C.若细胞乙是卵细胞,则细胞甲是第一极体D.细胞乙形成过程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解析细胞甲内有1个染色体组,染色单体8条,A错误;图甲细胞内染色体高度螺旋,不能进行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但细胞质基因可以,B错误;细胞甲和细胞乙中染色体组成不同,若细胞乙是卵细胞,则细胞甲是第一极体,C正确;细胞乙形成过程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D错误。2.(2021·杭高测试)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A.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甲、乙、丙B.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只有甲和乙C.图中的细胞都在进行减数分裂,且均处于分裂后期D.乙、丁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型都与体细胞的相同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甲和丙,A错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在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有甲、乙和丁(丁为第一极体),B错误;图中的细胞都在进行减数分裂,且均处于分裂后期,C正确;乙、丁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但染色体组型与体细胞不相同,在乙、丁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而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3.(2021·临乐新三地联考)如图表示某细胞(2n=8)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考向2结合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A.若该图表示MⅠ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a=8B.若该图表示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a=1C.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E点以后,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D.若CD段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该时期细胞有2套遗传信息解析应该是核中DNA,A错误;若为减数分裂,则a=1,即DE是MⅠ或MⅡ后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若为有丝分裂,则a=2,DE是有丝分裂后期至末期的变化;两种情况都有可能,B错误;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E点之后(不含E点)着丝粒分裂,说明在着丝粒分裂之前发生过一次减半过程,只能是减数分裂,C正确;CD段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后仍属于复制后的遗传信息,有4套,D错误。BA.BC段完成中心体的复制

B.核糖体的增生发生在AB段C.CD段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A~F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解析图中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不管是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过程,都与曲线相符。若为有丝分裂,AB表示G1期,BC表示S期,CD表示G2、前期、中期,DE表示着丝粒分裂,EF表示后期和末期。若为减数分裂,CD表示G2,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他与有丝分裂中的含义相同,中心体的复制要在G2期完成,A错误;核糖体增生发生在G1期,B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CD段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CD段含有2个或1个染色体组,C错误;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F不一定代表细胞周期,D错误。D考向3结合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柱形图分析,考查模型与建模能力A.乙时期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两个染色体组B.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NA聚合酶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解析乙时期和丙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是正常状态,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正确;甲为G1期,有蛋白质的合成,即会发生转录和翻译,有RNA聚合酶的合成,B正确;乙到丙包含减Ⅰ前期到减Ⅰ后期,分别会发生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二者都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只是发生在S期的概率更大),C正确;在乙到丙(减Ⅱ后期)就已经发生了这两个变化,并不是丙→丁过程,D错误。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1.实验原理(1)MⅠ: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同源染色体______,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MⅡ:________分裂。(3)模型解释生物学现象的优点:____________。分离着丝粒直观、易懂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2.实验步骤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相互配对反

形成了新的细胞(1)在模拟减数分裂实验中,若用3对同源染色体来模拟,可用3种不同长度的橡皮泥制作。()(2)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中,需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来制作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中,分别要画两个纺锤体,而且第二个纺锤体要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要画一个足够大的纺锤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要画两个纺锤体,这两个纺锤体应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1.(2022·嘉兴质检)以橡皮泥、白纸和铁丝为材料,制作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减数分裂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3种颜色的橡皮泥来制作染色体 B.需要用橡皮泥制作12条染色单体 C.需要用铁丝把相同的橡皮泥条扎起来,铁丝代表着丝粒 D.需要在纸上画3个纺锤体,MⅠ和MⅡ的纺锤体相互垂直考向结合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考查科学探究能力A解析模拟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需要2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一种颜色表示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另一种颜色代表来自父方的染色体,A错误;三对同源染色体共6条,复制后有12条单体,所以需要用橡皮泥制作12条染色单体,B正确;用铁丝把颜色和长短相同的两条橡皮泥扎起来代表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其中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铁丝代表着丝粒,C正确;模拟过程中共需要画三个纺锤体(其中一个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另外两个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且后两个纺锤体与第一个纺锤体相互垂直,D正确。2.(2021·金华十校联考)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共需画2个纺锤体 B.需将两条颜色相同的染色体配对 C.共需画4个圆圈用以代表产生的新细胞 D.需用红色橡皮泥制作4个大小相同的染色单体

解析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需要画一个纺锤体,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需要画2个纺锤体,共需画三个纺锤体,A错误;需要将两条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配对,B错误;因为一个性母细胞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共分裂两次,形成4个子细胞,故共需画4个圆圈用以代表产生的新细胞,C正确;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大小相同,来源不同,且每个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故需用红色橡皮泥制作2个大小相同的染色单体,D错误。C1.(真题重组)(多选)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与图示相符的是(

)CGA.甲细胞不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形成甲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2017·浙江11月选考,22A)(2017·浙江11月选考,22B)(2020·浙江7月选考,21A)B.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2018·浙江11月选考,25A)C.乙细胞处于后期Ⅱ,发生了染色体交换(2016·浙江10月选考,23A)D.乙细胞中基因a可由基因A突变而来,与乙细胞对应的精原细胞至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2017·浙江11月选考,22D改编)(2020·浙江7月选考,21B)E.丙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由初级卵母细胞经前期Ⅰ的染色体片段交换后产生的(2016·浙江10月选考,23B)(2016·浙江10月选考,23D)F.分裂产生丙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2016·浙江10月选考,23C)G.丙细胞中①②染色体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2017·浙江11月选考,22C改编)解析甲、乙、丙细胞均处于MⅡ后期,为均等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均为2n,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甲细胞出现了相同染色体相同基因位置上分布着A和a基因的情况,据图可知,甲细胞没有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其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A错误;甲细胞分裂形成的2个精细胞中,细胞核DNA含量相同,细胞质线粒体DNA则随机分配,不一定相同,B错误;乙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交换,相同染色体相同基因位置上分布着A和a基因的成因是染色体片段交换,因此对应的精原细胞可形成AB、Ab、aB和ab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C正确,D错误;丙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由基因突变或初级精母细胞经前期Ⅰ的染色体片段交换后产生的,E错误;若丙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交换,则分裂产生丙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若丙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分裂产生丙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或AAbb,F错误;丙细胞中①②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G正确。2.(2020·浙江1月选考,19)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图,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B.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C.在减数分裂后期Ⅱ,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解析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A正确;减数分裂中期Ⅰ,同源染色体①与②两两配对排列于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B正确;在减数分裂后期Ⅱ,由于着丝粒的分裂,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同时具有2条X染色体,C正确;若a与c出现在一个精子中,b与d就不可能同时出现于另一精子中,D错误。3.(2019·4月浙江选考,24)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解析DNA复制前会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并且会发生核糖体的增生,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故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A正确;乙中染色体组数为2,同源染色体对数为2N,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丙中染色体组数为2,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说明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也会出现着丝粒的分裂,B错误;丙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会出现2条X或Y染色体,C错误;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丙形成丁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错误。A1.(2022·衢州质检)关于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及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进行增殖B.一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C.卵细胞获得了初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及全部的核物质D.哺乳动物中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都是通过减数分裂完成的D考点一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2.(2022·杭二最终热身)下图为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图甲中正在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可能不同C.图丙中进入子细胞的染色体和核DNA的比值为1∶2D.图丁中着丝裂分裂,染色体和基因的数目加倍解析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可发生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A正确;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可能不同,B正确;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此时进入子细胞的染色体和核DNA的比值为1∶2,C正确;图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基因数目不变,D错误。3.(2021·金色联盟浙江百校联考)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该细胞膜一定正由中央向内凹陷 C.该细胞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速率一定不同 D.该细胞一定有含磷化合物合成

解析根据题述分析可知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其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若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则该细胞膜未必正由中央向内凹陷,B错误;该细胞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速率一般相同,C错误;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的细胞中需要为末期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做准备,因此其中一定有含磷化合物合成,如磷脂的合成,D正确。D4.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期Ⅰ、后期Ⅱ,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B.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C.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若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后期ⅡC考点二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解析中期Ⅰ、后期Ⅱ,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染色体组数也相同,A正确;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精子(2种),若产生的精子为4种且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是某个A基因突变为a基因,C错误;若细胞基因组成为AAYY,说明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时该细胞中不含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后期Ⅱ或末期Ⅱ,D正确。CA.T1时期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B.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能发生在T2时期C.最终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可能为5或3条D.T1时期结构①的形态共有4种解析T1时期细胞中有2条Y染色单体,1条Y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A错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能发生在T1时期,B错误;由于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因此最终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可能为5或3条,C正确;T1时期,精原细胞中有3对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此时结构①(染色体)形态共有5种,D错误。6.(2022·金华十校联考)某科研小组对蝗虫(二倍体)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未发生变异)中的个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考点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甲乙丙丁戊染色体数/条NN2N2N4N核DNA分子数/个N2N2N4N4NA.细胞甲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B.细胞乙和细胞戊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细胞丙和细胞戊中都不存在染色单体D.细胞丁和细胞戊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解析细胞甲可能是精细胞,不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细胞丙和细胞戊中每条染色体只含1个DNA分子,因此两者都不存在染色单体,C正确;细胞戊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相互配对,D错误。7.(2022·Z20联盟)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③和⑥的主要组成成分相似B.⑤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C.若①上有基因S,则④上有基因S或s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解析③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⑥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⑤是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并在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S,则④上有基因S或s,C正确;该时期核膜已解体,无核孔,D错误。8.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C考点四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面上,因此上下两条染色体应该为同源染色体,B正确、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9.(2020·“七彩阳光”研究联盟联考改编)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4条红色橡皮泥和4条蓝色橡皮泥制作已复制的2对同源染色体 B.需将两条颜色相同的染色体配对 C.模拟过程中被拉向两极的染色体都不含有染色单体 D.模拟制作过程中,解开每个染色体上的铁丝,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解析可用4条红色橡皮泥和4条蓝色橡皮泥制作已复制的2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需要将颜色不同的染色体配对,B错误;模拟过程中第一次被拉向两极的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C错误;模拟制作过程中,解开每个染色体上的铁丝,表示共用着丝粒的染色单体分开,D错误。A10.(2022·浙江五校联考)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图丁中a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2套遗传物质C.乙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DE段和图丁的a时期D.有丝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