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情绪情感第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节情绪什么是情绪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的表达表情的先天性表情的普遍性表情的文化特性情绪的理论詹姆士—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阅读:测谎仪第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什么是情绪(一)、情绪的概念情绪(emotion)是一种以生理唤起水平、表情和主观感受的变化为特征的心理现象。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个体为自己的作品获奖感到高兴,为失去亲人而感到痛苦。情绪的表现形式:高兴、生气、痛苦、憎恶、恐惧等。第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种主要成分: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physiogicalchange):它主要包括呼吸、血压、心率、血液循环、皮肤和脑的电反应,以及内外分泌腺反应的变化等。这些生理变化大部分都是由肾上腺素引起的。表情(emotionalexpression):表情是情绪的外部特征。例如,人在感到极端恐惧时,通常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扭曲,双手发抖,动作紧张,身体保持防御状态,声音颤抖等特点。这些都是情绪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表情。人类的表情主要有三种: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表情和言语表情。情感(emotionalfeeling):西方当代心理学所讲的情感,是指人在情绪活动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感到欢乐、痛苦、愤怒、悲哀等,这些体验是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第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1、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第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三种表情: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第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生理唤醒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正常;而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第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和特定的主观愿望和需要相联系称为感情。1、区别: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的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神经机制的活动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和消失。如高兴时手足舞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情感指某种体验和感受,常用来描述稳定的,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热爱,对母亲的感激,对美的欣赏等。第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殊的时候表现出来。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例如接受喜欢的花很兴奋,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第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例如:婴儿早期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表达自己需要,获得成人的关心。成人生活中,通过情绪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生存状况和需要,如愉快表明生存状况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同时根据对方情绪和情感了解对方的需要,并采取相应措施。第1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例如:婴儿出生头一个月就有至少三种表情:一般的痛苦、舒适、对环境感兴趣,即使是聋儿和盲儿,也有同样的表现。成人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发出的大声呼救和恐惧的表情,即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和求生手段。第1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的基本成分。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完成工作。如:适度紧张和焦虑可以成为行为动力,使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情绪对内驱力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如在缺氧环境下,想到自己心脏不好,感到害怕,于是就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量,使自己赶紧脱离现场。第1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组织功能斯若夫(Sroufe,1979)提出情绪作为脑内的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如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可以提高认知成绩。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如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水平越高,认知活动成绩越差。积极情绪使行为开放,容易看到事物美好一面,愿意接纳事物。消极情绪使个体感到悲观、失望,接纳程度下降,攻击性增强。第1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并通过表情来实现。作为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语调不同可能表达的信息不同。在一些场合,只能用表情来传递信息。如婴儿只能用表情来表达需要,获得成人关注。第1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维度: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包括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两极性:情绪的维度特征的变化幅度中,表现的两种对立的状态。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即积极情绪提高活动能力,消极情绪较弱活动能力。第1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激动为外显的、强烈的情绪状态,如狂怒、大喜;平静指的是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状态。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情境紧迫,又没有准备,应变能力差,则容易感到紧张。第1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维度的理论1、三维理论冯特(1896)的三维理论:愉快——不愉快;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的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不同位置上。冯特的论点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的基础。施洛伯格(1954)三维理论: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如图所示。普拉切克(1970)三维理论:强度,相似性,两极性。如图所示的倒锥体。第1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1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1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1977)提出情绪四维理论:愉快度: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紧张度: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包括肌肉紧张和动作抑制的程度。激动度:个体对情绪情境的突然出现缺乏预料和准备的程度。确信度: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第2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1)情绪的分类1、古代分类:《礼记》提出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欲。2、从生物进化角度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前者是任何动物共有的,先天的。后者是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的。第2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R.Plutchik)将人的基本情绪(primaryemotion)区分8种:恐惧(fear)惊讶(surprise)悲痛(sadness)厌恶(disgust)愤怒(anger)期待(anticipation)快乐(joy)接受(acceptance)一种基本情绪可能与相邻情绪混合而产生某种复合情绪,也可能与相距更远的情绪混合而产生某种复合情绪。第2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伊扎德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人类有11种基本情绪,如兴趣、惊奇、痛苦、厌恶等,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三类:基本情绪组合:如恐惧——害羞基本情绪和内驱力结合:如疼痛——恐惧——怒基本情绪与认知结合:如多疑——恐惧——内疚第2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罗素(Russel,1980)提出情绪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可以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强度分为中等强和高等强度。由此分成四种模型:愉快——高等强度:高兴愉快——中等强度:轻松不愉快——高等强度:厌烦不愉快——中等强度:惊恐如图所示。第2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2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情绪状态的分类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典型的有三种:1、心境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征。如失去亲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内向的人更易受刺激的影响。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极悲观,这既会降低活动效率,同时也有害于身心健康。第2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激情这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盛怒时,全身紧张,怒发冲冠等。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虽然自控能力减弱,还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因此不能以此作为不良后果的推脱。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功时兴奋,有很大激励作用。第2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应激状态产生:与人对情景和人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有关。如果个体判断自己的能力不能应付情景,就会体验到紧张。第2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一系列生物反应。如呼吸,心率、肌肉上的变化,以维持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塞里称这种变化为适应性综合症,包括三个阶段:a.动员:产生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进行适应性防御。b.阻抗:生理机能进一步变化,如呼吸加快,血压升高,以充分动员人体潜能,对付环境突变。c.衰竭:刺激如果依然存在,阻抗继续发生,但适应能力已经用尽,导致适应性疾病。第2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情感的分类情感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2、理智感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解决问题后喜悦之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等。第3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美感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人们普遍认为仙鹤是美的,但对皮肤的颜色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美感的来源:a.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如桂林山水,武汉黄鹤楼。b.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行为带给人美的评价。第3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和脑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三、情绪与唤醒模式第3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一)情绪和下丘脑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下部,视交叉后部,脑垂体上部。与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并控制着脑垂体和整个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联系。实验:1、刺激猫的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出现两种反应:争斗、发怒和逃避、恐惧。切除下丘脑以上脑组织,这些反应依然存在。2、自我刺激实验:在老鼠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端与杠杆相连,老鼠会不断按压杠杆。说明老鼠的下丘脑内部存在着一个快乐中枢。第3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与网状结构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的部位,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大脑向下发送信息引起情绪的各种外部表现,向上传送信息引起各种情绪激活状态,并经过大脑皮层活动产生主观体验。有人推论,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冷漠、对一切无兴趣,内心体验麻木,面无表情等症状可能是由于网状结构的功能遭到破坏而导致的。第3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情绪和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段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等。实验:刺激猫的边缘系统一部分,恐惧反应消失;刺激连接区,猫就会出现兴奋反应,如嘶叫,跳扑等。个案:一位病人的杏仁核中有大量的钙,使之出现大脑功能紊乱,他不能识别恐惧表情,自己也没有恐惧表情。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的反应中枢。第3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情绪与大脑皮层人类的大量情绪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产生的,对情绪的调节是大脑不同区域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调节存在差异:积极情绪,左半球出现较多电位;消极情绪则在右半球出现较多电位。戴维森(1991)的实验:让被试看不同影片,发现愉快的影片使被试左半球脑电活动增强,厌恶的影片使被试右半球脑电活动增强。第3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一)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情绪活动总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如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血管发生变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肝脏输出更多血糖,消化系统活动减缓,使机体处在消耗能量状态。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交感神经活动下降,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处于积累能量阶段。第3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与分泌系统人体内两种腺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不同情绪引起内外分泌腺的不同活动,影响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它们也可以作为判定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特定情绪状态下,外分泌腺的活动会产生身体的相应变化,如悲痛或过分高兴会流泪,焦急恐惧会冒汗,并抑制消化腺活动,而愉快情绪会增强唾液、胃液和胆汁的分泌。特定情绪状态也会引起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如焦虑不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愤怒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第3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是表情行为的活动基础。情绪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所以,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艾克曼(1978),通过刺激面部肌肉组织,引起反应得到六种不同的面部表情模式:愉快、惊奇、厌恶、愤怒、恐惧和悲伤。这说明躯体神经系统是人的面部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第3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情绪与唤醒模式任何情绪都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即生理唤醒状态,这种状态会增强情绪体验。不同的情绪的生理唤醒相同吗?不同研究有不同结论:1、艾克曼等研究者发现面部的六种表情模式所对应的生理唤醒是不同的:如发怒时“脖子以下发热”,“血液沸腾”;而恐惧时,报告“骨子发冷”,“脚底发冷”。2、舍雷尔(Scherer,1994)研究了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被试,发现基本的情绪体验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如快乐、恐惧、发怒都会有心跳加快的现象;悲伤、厌恶、发怒都有肌紧张的现象。第4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情绪的表达表情的先天性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人和动物的表情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根源。当代心理学和人类学先天盲婴的自发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相一致正常婴儿具有非习得性的情绪反应婴儿还具有与生俱来的解释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第4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
如通过眼神表达赞成或反对,“咬牙切齿”表示憎恨等。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如研究发现:
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很重要。
愉快、感兴趣等正性情绪增加面部肌肉的活动,发怒、沮丧等负性情绪主要引起前额区和眉间的活动。真笑时,面颊上升,眼周围肌肉堆起,大脑左半球电活动增加;假笑时仅嘴唇肌肉活动,左半球的电活动没明显变化。第4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如吉特等人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悲伤较难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3、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如艾克曼研究发现,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人对30张表情照片辨认出现了高度一致性。第4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1、身体表情: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等。2、手势表情:与言语一起使用:对言语起辅助作用,如表达反对、接纳等态度。单独使用:如表达开始、停止、同意、反对等情绪。研究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第4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语调表情
音调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的手段。例如:朗朗笑声表达愉快,呻吟声表达痛苦。播音员在转播球赛时,声音急促,高昂,表达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而播出领导人逝世的消息时,语调缓慢、低沉。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种非言语交往方式,统称为体语。第4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感觉反馈近几十年来,研究发现通过身体反馈可以增强情绪情感体验:面部感觉反馈:莱尔德(1974)研究发现,看完卡通片后,假装微笑组比皱眉组报告更愉快。扎耶恩(1993)研究发现,微笑使较冷的血液流入大脑,从而降低大脑温度,产生愉快感;而皱眉减少大脑血流量,提高大脑温度,产生不愉快感。身体姿势反馈:斯蒂帕尔(1993)发现坐直写字的被试更多报告有骄傲情感。言语行为反馈:西格曼等人(1993)发现大声谈论与焦虑有关事情,被试会更焦虑;低声谈论悲伤事情,被试感到更悲伤。第4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情绪的表达表情的普遍性大多数研究者都同意表情具有普遍性。埃克曼(Ekman,1980,1987)实验过程:将表现出高兴、惊奇、生气、厌恶、恐惧、悲伤和轻蔑的表情拍摄下来,然后要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对标准化照片中的表情所表达的情绪进行界定。实验结果:几乎所有被试,从欧洲的大学生到居住在新几内亚高原的部落成员,即使是从未接触过西方文化的部落成员,也都能够识别上述七种表情照片所代表的情绪。第4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情绪表达表情的普遍性Camras等(1992)对美国和日本的5——12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情绪反应的跨文化研究。实验处理:将每个婴儿的手腕抓住并交叉叠放于腹部。实验者对每个婴儿的反应都录了像。实验结果:发现两种文化中的婴儿面部肌肉的运动方式都相同:表现出高度相似的痛苦的表情。第4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情绪的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二、情绪的认知理论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第4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情绪的早期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84)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1885)提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该理论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招致”。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与血管变化有关。例如:酒和某些药物之所以引起情绪的变化,原因在于它们引起了血管的活动。詹姆斯和兰格理论在具体描述上不同,但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体验。第5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詹姆士—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我们感到难过是因为我们哭泣,感到气愤是因为我们斗争,感到害怕是因为我们颤抖。不足:詹姆士—兰格理论重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密切关系,但却片面地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作用。第5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及巴德(P.Bard)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一系列质疑:在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变化差异较小,因此无法在生理变化上对复杂多样的情绪作出区分;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生理变化比较迟缓,与情绪的丰富变化无法适应;机体的生理变化可以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激活一定的生理状态,而不能导致某一特定的情绪;内脏反应与情绪的产生无关,因为即使是通过手术切断内脏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实验动物也仍然会产生情绪反应。第5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坎农(1927)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它很难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不同情绪可能表现相似的生理变化,且情绪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而机体的生理变化则是缓慢的,药物引起的机体变化不一定产生情绪等现象。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丘脑,分成两路,一路到大脑产生主观体验,一路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使机体进入应激准备阶段。例如:遇到一只蛇,视觉感官引起冲动传至丘脑,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种到大脑皮层,判断是否可怕,另一种到植物神经系统,引起应激准备。如果判断会伤害人,植物神经系统活跃;否则植物神经系统受控制,生理状态恢复平衡。第5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情绪产生过程:外界刺激导致感官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大脑对这些神经冲动进行信息加工后,会同时激发两种反应的产生:一是激发自主的肌肉活动(唤醒和行动)二是产生情绪体验而在唤醒和行动与情绪体验之间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足: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身体反应(唤醒和行动)与情绪体验在事实上是否同时被激发?第5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理论模式为: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进行评定,形成一种态度,如恐惧就要逃避,愤怒就要攻击等)——丘脑交感神经——内脏、血管——感觉——反馈到大脑皮层(获得情绪)。例如:某个刺激,如果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有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第5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60年代初,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1、个体必须感到高度的生理唤醒;2、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实验:三组被试,都注射肾上腺素。对三组进行不同引导:组1,会出现心悸,手颤,发烧现象;组2,仅身上发抖,手脚有点麻,没有别的感受;组3,不作任何解释。
把三组被试都分成两小组,分别让其待在令人快乐和愤怒的情景中。
结果:组1,没有愉快和愤怒的情感体验;组2和组3的两个小组分别报告感到愉快和愤怒。第5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这个实验说明,来自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环境中的刺激生理因素认知评估第5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作用,其中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该理论得到了一系列情绪实验的支持第5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实验过程实验者先给三组大学生被试注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但告诉被试的是:注射的是一种维生素,其目的是研究这种维生素对视觉的影响作用。然后,实验者对三组被试分别作了三种不同的说明,以此来解释这种药物可能引起的反应。告诉第一组被试的是:注射药物后将出现心悸、手抖、脸发烧等肾上腺素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告诉第二组被试的是:注射药物后,身上会发痒,脚有点麻,这些反应实际上不会由这种注射引起。对第三组被试不作任何说明。第5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将三组注射完肾上腺素的被试各分为两部分,让他们分别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两种实验情境中休息:在一种实验情境中,被试能够看到一些滑稽表演,是引人发笑的愉快情境;在另一种实验情境中,有人强迫被试回答繁琐的问题,并且横加指责,是惹人发怒的情境。第6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实验预期如果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生理唤醒状态所决定,那么上述三组被试应该产生一致的情绪反应。如果情绪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那么各组被试应该是在愉快环境中就感到愉快,在愤怒环境中就感到愤怒。实验结果第二和第三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表现出愉快情绪,在愤怒环境中表现出愤怒情绪;而第一组被试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愉快或愤怒的情绪。第6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实验解释第二组和第三组被试的表现证实了生理唤醒和环境因素在情绪反应中的作用,被试将生理唤醒解释为令人愉快的情境或令人愤怒的情境的作用。而第一组被试的表现则有力地证明了认知因素对于情绪反应的决定作用:由于实验者准确地向第一组被试介绍了所注射的药物会引起的身体反应,使被试对后来的真实生理反应有了正确的估计和解释,并且将环境对他的影响也也归结为药物的作用,因此能够平静地面对环境的作用。总之,上述实验说明,情绪状态实际上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6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沙赫特提出情绪产生包含三个亚系统: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第二个亚系统:由长期生活经验建立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和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具有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与效应器相联。组1之所以没有感到愉快和愤怒,在于把身体反应解释为药物导致。第6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Lazarus(1970)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需要对刺激事件与自己的关系进行不断评价,包括三个层次:初评价:确定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如认为对自己有贬低和攻击性,就会出现发怒的情绪。这对个体的适应生存很重要。次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反应行为,在做出反应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经验判断怎样做出合适反应。再评价:评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这是一种反馈性的行为。必要时要改变自己行为反应。第6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情绪相对历程论情绪相对历程论(opponent-processtheoryofemotion),简称相对历程论(opponent-processtheory),是基于情绪状态时生理上产生特殊变化的一种假设:大脑中职司情绪的部位,可能存有某种组织,该组织在情绪状态时,会发生与此状态反向的相对作用。痛苦的情绪产生时,相对的快乐情绪也随而产生,反之,亦然。第6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在1974,美国心理学家索罗门(Solomon&Corbit,1974)提出相对历程论时,原本是用来解释人类的动机,后来引申来解释人类的情绪。原因是情绪状态的产生与变化,多半是因动机所引起。以爱好高空跳伞活动者为例,如问:为什么他们冒生命危险去做那种事?对此一问题,可能有两个答案:其一是从动机的观点看,他们是为了寻求活动当时的惊险刺激。第6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其二是从情绪的观点看,他们是为了体验活动之后的快乐。情绪相对论可以用来对第二个答案做解释。以高空跳伞为例,从机门跳下至尚未张伞的时间,是在情绪上最惊惧紧张的一段。按情绪相对论的解释,在恐惧紧张情绪达于顶峰开始下降之际,与恐惧紧张相对的兴奋快乐情绪,即开始形成。第6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当降落伞张开,身体下降的速度减缓而且个人又可操纵方向之后,兴奋快乐的情绪状态,即取代了原来的恐惧紧张情绪;以后继续维持,直至落地,完成作业、快乐的情绪达于另一高峰。落地之后,情绪又逐渐归于平静。第6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如果高空跳伞的训练继续进行,多次经验之后,情绪的相对现象,即将随之改变;未张伞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恐惧紧张情绪逐渐减少,张伞后至落地一段时间内的兴奋快乐情绪,则愈来愈多。至此程度,跳伞者就会兴趣大增。第6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再以吸食毒品者为例,藉以做为由正面情绪转向负面情绪相对历程的说明。最初尝试吸食毒品的人,都是在自己好奇或别人怂恿的情况之下开始的。吸食之后的药物效应,确能使人在身心上产生兴奋快乐的奇妙感觉。但在兴奋快乐高潮行将消失之际,由于药物发生的副作用,相对的身心不适之感随即产生;不久,即陷入痛苦抑郁的情绪低潮。第7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吸食毒品所导致的负面情绪状态,唯有再度吸食,才能暂时靠药物刺激再获得一些兴奋快乐。但因相对的负面情绪也必然再度产生,而使情绪再度陷入低潮,且情形将更为严重。如此,几度重复之后,吸食毒品者的情绪,势必陷入恶化的循环之中,终而不能自拔。第7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以上所举两个例子来看,我们可以从情绪相对论的心理原理,获得以下两点认识:其一,此一理论可用来解释行为的原因(人为什么爱上高空跳伞?人为什么吸食药物?),也可用来解释情绪的产生与变化。因此除了被视为情绪理论之外,相对历程论也可视为动机的理论之一。第7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其二,俗语中“苦尽甘来”与“乐极生悲”的说法,似可用来做为情绪相对历程论的注脚。从痛苦中衍生出快乐,是由负面情绪转向正面情绪的相对历程,此种历程对生活的影响也是正面的。反之,从快乐中衍生痛苦,是由正面情绪转向负面情绪的相对历程,此种历程对生活的影响也是负面的。第7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1977)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和功能,核心观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情绪和人格系统人格系统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情绪系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具有动力性,它组织并驱动认知和行为。第74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情绪系统及其功能情绪包含神经生理、表情行为和情感体验三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并与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人格子系统相联系,实现情绪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情绪产生涉及广泛神经结构,丘脑,杏仁核,脑干,松果体,新皮层等。另外,神经-内分泌、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都参与情绪活动。表情包括神经肌肉活动和感觉反馈,表情活动由大脑皮层中古老皮层调节,对生物进化有适应意义。情感体验由躯体和脸部的活动模式的反馈信号进入意识状态而形成。情感体验可以进入认知系统,并和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第75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情绪激活与调节伊扎德提出,情绪的激活与调节有四种基本过程:1、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可直接激活情感体验,并影响其他三个情绪激活过程。如产妇在产后,由于内分泌物质的改变,负情绪逐渐减少。2、感觉反馈:表情肌肉活动引起的反馈信息进入边缘皮层区,使情绪达到意识水平,产生情绪体验。3、情感激活过程:一种情绪可以引起另一种情绪,如极度疲劳引起痛苦。4、认知激活过程:如评价、比较等认知活动可激活情绪。如图所示:第76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情绪激活和调节的多系统模型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过程感觉反馈过程情感激活过程认知激活过程情感体验第77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节生活压力什么是生活压力生活压力的来源日常烦恼生活改变心理因素A型行为模式生活压力下的生理反应第78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什么是生活压力压力(stress)的三种心理学解释:(1)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如地震、火灾、车祸的现场等;(2)指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反应组型,只要类似刺激出现,就会引起同类型的反应,这种反应组型被称为压力反应组型(stress-responspattern);(3)指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对于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个体经过认知其性质之后所表现出的反应。心理学中所研究的压力,大多是指第三种解释。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由于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而产生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如果这种感受经常因为某些生活事件而持续存在,它就演变为个人的生活压力。第79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生活压力的来源日常烦恼“最后一根稻草会压死一匹骆驼”拉扎勒斯与其同事(1985)编制了测量日常烦恼及其对立物“振奋”的量表(1)家庭烦恼:准备饭菜、购物、养家等;(2)健康烦恼:患生理疾病、对治疗的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感到担忧等;(3)时间压力烦恼: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负有太多的责任,时间不够充裕等;(4)内部关注烦恼:面临孤独和恐惧等;(5)环境烦恼:担心社会犯罪、临近地区环境恶化和交通噪音等;(6)财务责任烦恼:对欠款感到忧虑,如每月都得偿还的抵押借款或分期付款的贷款等;(7)工作烦恼:工作不满意感、对某人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不满意,同事之间产生纠纷等;(8)未来安全烦恼:为工作安全、税务、财产投资、股市动荡和退休而担心等。第80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生活事件研究生活事件的质和量都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系。在质的研究方面,国外早已证明那些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危害最大,例如配偶的死亡。研究表明,新近丧偶者在居丧之年,死亡率比同龄人高得多。有人作过一个调查,美国5500个丧偶女性在丈夫去世的半年之内,有213人相继去世;另有人对903名丧偶男性进行调查,并与同龄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在居丧之年其死亡率是对照组的12倍。第81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在量的研究方面,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专家Holmes和Rahe通过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ReadjustmentRatingScale,SRRS)。量表中列出了43种生活事件,每种生活事件标以不同的生活变化单位(lifechangeunits,LCU),用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其中配偶死亡事件的心理刺激强度最高,为100LCU,表示个人去重新适应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最大,与健康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其它有关事件LCU量值按次递减,如结婚为50,微小违规最低为11。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来度量。第82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变化事件
LCU
变化事件
LCU
1.配偶死亡
100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292.离婚7323.子女离家293.夫妇分居6524.姻亲纠纷294.坐牢63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28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63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266.个人受伤或患病5327.入学或毕业267.结婚5028.生活条件变化258.被解雇
4729.个人习惯的改变(衣着、习俗、交际等)249.复婚4530.与上级矛盾2310.退休4531.工作时间或条件变化20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4432.迁居2012.妊娠4033.转学2013.性功能障碍3934.消遣娱乐的变化
1914.增加新的家庭成员(出生、过继、老人迁入)3935宗教活动的变化(远多于或少于正常)1936.社会活动的变化1815.业务上的再调整3937.少量负债1716.好友丧亡3838.睡眠习惯变异1617.经济状态的变化37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1518.改行3640.饮食习惯变异1519.夫妻多次吵架3541.休假1320.中等负债3142.圣诞节1221.取消赎回抵押品30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马路)11(资料来源:HolmesTHαRaheRH.ThesocialReadjustmentRatingScale.J.Psychosom.Res.1967,11:213~218)
第83页,共9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Holmes早期研究发现,LCU一年累计超过300,第二年有86%的人将会患病;若一年LCU为150~300,则有50%的人可能在第二年患病;若一年LCU小于150,第二年可能平安无事,身体健康。Rabki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