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
五年中考
一、(2021新疆,14—16,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
邱晨辉
伴随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被火星引力捕获,其环绕器结构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
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具备三大功能:飞行、通信和探测。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千克,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
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千克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千克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
严格限制在1200千克以内。
环绕器的1200千克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还要兼顾2.5米可展开驱动天线、太阳电池阵、
高分辨率相机等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求。如何在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承载和设备安装,成为环
绕器结构团队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对航天器来说,质心越低、重量越轻,发射成本就越小,探测器多1克的重量,付出的发射成本将远超1克
黄金。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
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如何靠自己找到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配置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摄的恒星与火星图像,精确计算出自身的飞行姿
态、位置与速度,实现相对火星的自主导航。
综合电子分系统被称为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最强大脑”,负责环绕器信息的管控。
在天问一号环绕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过程中,环绕器上的各种科学仪器都会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这些
数据必须发回地面,再由科学家们进行研究。此外,探测器上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和红外导航敏感器产生的数据,
也需要发回地面进行进一步分析,综合电子分系统负责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在合适的时机传输
回地球。
通常情况下,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都是由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的实时状态和任务要求进行控制的。但
与地球卫星不同,火星环绕器由于器地距离远、通信时间延迟长,往往来不及依靠地面指令对探测器进行实时
处理。此外,深空探测器与地面站通信存在独特的“日凌”现象,即当探测器、地球和太阳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时,
太阳辐射会干扰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导致通信中断。因此,“日凌”期间,环绕器必须“自己照顾好
自己”。
针对这些情况,环绕器综合电子分系统的研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设计出了深空探测长时间无
上行指令自主管理机制、整器断电再恢复功能等,让环绕器在必要时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实现了环绕器在轨
自主运行时间大于60天的能力。
2021年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轨道过程中的影像。执行此次拍摄任务的工
程测量分系统,就是火星捕获“大片”背后的“摄影师”。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天问一号环绕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问一号环绕器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不能超过1200千克,还要兼顾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
求。
B.天问一号环绕器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采用结构方面的创新技术,从而实现了高效承载。
C.环绕器上的综合电子分系统直接将各种科学仪器产生的大量科学数据发回地面,再由科学家们进行研究。
D.与地球卫星不同,由于器地距离远、通信时间延迟长,火星环绕器不依靠地面指令对探测器进行实时处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具备飞行、通信和探测三大功能。
B.天问一号探测器要想到达遥远的火星,就必须携带不少于2500千克的推进剂。
C.天问一号探测器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拍摄火星图像,实现宇宙深空的自主导航。
D.“日凌”现象是指探测器、地球处于太阳同一侧时,太阳辐射干扰导致通信中断。
3.下列分析于无唧的一项是(3分)()
A.这篇科普文章通过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中国深空探测的伟大成就。
B.文章主要介绍了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环绕器的结构,还介绍了火星环绕器的部分工作原理。
C.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外,还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的语言严谨通俗,科学规范,既运用大量科学专用术语,也有许多形象的生活语言。
、
1.答案AB.根据“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判断,“采用结构方面的
创新技术”有误。C.根据“综合电子分系统负责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在合适的时机传输回地球”
判断,“直接将各种科学仪器产生的大量科学数据发回地面”有误。D.根据“往往来不及依靠地面指令对探测器
进行实时处理”判断,“不依靠地面指令对探测器进行实时处理”的表述有误。
2.答案BA.根据“其中,环绕器具备三大功能:飞行、通信和探测”判断,A项表述有误,着陆巡视器不具备这
三大功能。C.根据“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配置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摄的恒星与火星图像,精确计算出
自身的飞行姿态、位置与速度,实现相对火星的自主导航”判断,“实现宇宙深空的自主导航”有误。D.根据“即当
探测器、地球和太阳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时,太阳辐射会干扰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判断,“探测器、
地球处于太阳同一侧时'的表述有误。
3.答案A"让我们了解中国深空探测的伟大成就”有误。本文主要介绍了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环绕器的结构,
还介绍了火星环绕器的部分工作原理,并没有具体介绍中国深空探测的伟大成就。
二、(2021广西北部湾,17—19,7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王盛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
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k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
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
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
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
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观赏
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
观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建有“翠微亭”
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
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
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
有很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辆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等等。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
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
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
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
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
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
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
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
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
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亭,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节选自《浅谈中国亭建筑》,有删改)
1.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B.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C.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D.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他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2.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开篇就对亭的总体特征进行说明,并强调了亭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B.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大致”是对“亭”字出现的时间表示估计,用语准确。
C.第④段举兰亭的例子,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观赏性转向实用性。
D.按时间顺序,先总后分,说明亭在造型、性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3.“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请从本文中找出并归纳中国古亭是如何讲究意匠的。(3分)
知识提示: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1.答案B“春秋战国时期的亭”仅为“伺候望敌之所”,秦汉时期才'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故选
Do
2.答案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第④段举“兰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亭的性质由实用性转
向观赏性。
3.答案①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也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
不同的性格和风貌;②重视造型、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注意亭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可以
追求意境的创造;③把主观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根据提示理解“意匠”,即“加工手段”。根据第⑦段“不仅在形式上极尽
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
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可得出第①点。根据“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
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
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得出第②点。根据“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
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可得出第③点。
三、(2021云南昆明,13—16,10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冠”之礼法知多少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
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
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用
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a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
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
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③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
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
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
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
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
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
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
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
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鹉冠”,终被诱杀。
⑥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
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
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
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⑦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
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
是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作者:曹保顺选文有删改)
1.选文②一⑥段从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古代贵族男子方能戴冠、重要场合必须戴冠、A、B
五方面依次介绍了古人要遵循的“冠”之礼法。(要求:依据选文内容填空,每空不多于10个字)(2分)
2.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
B.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
C.选文中第③段“'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一句中的“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大意是:在吉日里,给你加‘冠”。
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
【材料二】终军是西汉人,他在弱冠之年(古代男子行冠礼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
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
【材科三】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三、
1.答案(2分)A身份不同需戴不同的冠B不同场合戴不同的冠(不同场合戴冠各有定规乂意思对但超出字
数要求,每空扣0.5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题干已给出了三种冠之礼法,分别在②一④段开头,同时题干也给出
了答题范围(②一⑥段),故另外两个可在⑤一⑥段中提炼。结合第⑤段“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
‘冠"',可归纳"身份不同需戴不同的冠”。第⑥段“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可归纳出“不同场
合戴冠各有定规”。
2.答案B结合第②段“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次加皮弁的的)(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加爵
弁(赤黑色的平顶冠)”,可知B项表述错误。
3.答案(3分)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以子路停下战斗“结缨”最终被杀的故事为例,(1
分)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古代贵族非常看重标志着他们身份的“冠”。(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卫国内乱……结果被对方杀死”,这里举的是子路停下战斗来
“结缨”的例子。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结合第③段“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贵族非常看重
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分析,这个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贵族们非常看重他
们的“冠
4.答案(3分)古代男子成年后,应树立高远的志向,提升修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材料的探究能力。结合文本第②段“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
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材料一“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
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可见,加“冠”后就不再是懵懂的孩童,加“冠”的社会意义重大。结合材料二“(终军)在
弱冠之年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材料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可见,加冠后
的男子对自己要求更高,担负的责任更重。
四、(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17—20,7分)阅读《“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一文,回答问题。
①何尊阳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其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
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公羊传禧
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
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唐代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华夏”所指
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孝武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
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
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
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以“中国”作为正
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随
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
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
[注]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做的祭器。
1.阅读全文,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2分)
2.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分)
3.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B.《史记・孝武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地。
C.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
D.“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
四、
1.答案本文说明了“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
解析说明的内容就是对所说明的对象各方面的介绍。本文的题目“‘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就表明本文的说
明对象是“中国”这个词,说明的内容是介绍这个词的“前世今生”(拟人化的说法),需要将它明确一下——演变
的历史。
2.答案时间顺序。
解析说明顺序通常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从题目中就能判断其说明顺序。“前世今
生”就是写其历史演变,历史演变当然要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当然,从文中也能找到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词,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其说明顺序。如第①段中的“何尊”上的文字记载,说明“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第②③
段中提到的《左传》《公羊传》等,记录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第④段写的是《史记》《汉书》的记载,说明时间
已到东汉时期;第⑦段写的是“‘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从这里可以看出其明显的时间顺序。
3.答案引用(引资料)。本文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充分具体地说明“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
的说服力。
评分说明: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解析本文引用了何尊内胆底部一篇铭文中的文字,同时引用了《左传》《公羊传》《史记》中的相关记载,说
明本文主要用的说明方法是引资料,作用是具体说明了“中国”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样的历史资料具有很
强的说服力。
4.答案DD项源于第④段,原句表达的是“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意思是大概有这六种常见的说法,也
不排除还有其他不同的概念。选项中没有了“大致说来”的限制,使意思变成了“中国”一词只有六种不同的概念
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
五、(2018陕西,8—1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
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测深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
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
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
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
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
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
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
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
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
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
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
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
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
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
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
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
中脊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
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
(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
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文有删改)
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3分)
2.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4分)
(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3.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五、
1.答案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
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中央裂谷。
解析本文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③段写出了人们发现大洋中脊的过程,第④段写出了发现大洋中脊的
意义,第⑤⑥⑦段重点说明大洋中脊的特点,第⑧段总结全文。所以本题的答案应在第⑤⑥⑦段中寻找。
2.答案(1)“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
(2)“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
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解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恰当地运用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方面。一些表明时间、数量、范
围、频率、程度、推测等的词语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中“只不过”“研究发现”“几乎”等词就属于这
类修饰限制词。回答这类题时,可先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再说明这个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3.答案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②列
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
解析分析说明方法,可以找一些标志性的词句。首先,画波浪线句子用“比如”这个词,表明后面是一个例子,运
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前面所写的内容。其次,在这个事例中,列举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数
据,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数字非常准确地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另外,由“而‘连接两个中
央裂谷宽度和深度的数据,说明这两者之间存在比较的关系,属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比较中让人们了解了
两个中央裂谷的差别很大。
4.答案CA.“再次发现”错,原文中所表达的是“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
到了印度洋”,“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这个发现应该是首次发现。B「“二战后”错,原文中所表达的是“在接下来的
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应在“二战”前。D.原文中所表达的是“灼热的岩浆由地
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才能形成新的洋壳。
六、(2020湖北宜昌,24—29,12分)研学导读。
朝醉暮吟看不够,未若海棠园中走。于云乡先生文字中徘徊,赏怡红之娇媚,嗅海棠之清芬。博学之,亦要
笃行之,让我们寻一观赏胜地,怀揣知识出发!
花开缴晕。
邓云乡
①《红楼梦》怡红院中,有一棵海棠树,叫“女儿棠”,又配一株芭蕉,蕉、棠映照,显现了“怡红快绿”的境界。
书中又写因了两盆白海棠,故兴诗社名“海棠社”。其实,前者是,后者是O
②海棠的种类很多,木本中有四大类,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花色有大红、粉红、
粉白。秋海棠草本,也有许多种,如四季海棠、竹节海棠等。一般红色、嫩红色,变种也有黄、白二色。
③木本海棠中,贴梗开花最早。而最美丽娇艳的,还要属垂丝和西府二种。《花镜》中述西府海棠云:“初如
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缴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述垂丝海棠云:“其瓣丛密而色娇媚,重英向下,有若小
莲,微逊西府一筹耳。”
④二者都说海棠之美,一在于花色娇嫩,红中有白,白中有红,不胜娇羞;二是花开得很繁,密缀枝头,如云蒸
霞蔚。儿时住在北京苏园,厅前有两株西府海棠,年年春天,花开繁茂,一树嫩红,桃李莫比。秋天还要好看,一簇
簇的海棠果,满满一树,把枝条都压弯了。
⑤海棠各地都有,但北京人特别喜欢种。龚自珍《西郊落花歌》云:“出丰宜门一里,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
本。”这或有夸大处,但海棠确可长成大树,我在北京虎坊桥看到过二三百年的老海棠,近三层楼高,相当可观。
⑥海棠产地最著名的是四川。有一年十月中旬,我在成都草堂公园,见小河两旁,全是海棠,正在开花,招展
枝头,使我大饱眼福。
⑦海棠有无香味,是文人学士争议不休的。《闲情偶寄》说:“然吾又谓海棠不尽无香,香在隐跃②之间。……
吾欲证前人有色无香之说,执海棠之初放者嗅之,另有一种清芬,利于缓咀,而不宜于猛嗅。使尽无香,则蜂蝶过
门不入矣。何以郑谷《咏海棠》诗云:‘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有香无香,当以蝶之去留为证。”
⑧这段话说得既通达、又科学,而且还经过自己调查研究。看来O
⑨秋海棠草本,颜色也是嫩红,花开娇艳异常,人说有如“美人倦妆”。一般也无香,而定州、重庆品种有香。
李渔评秋海棠云:
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处子之可怜,少妇之可爱,必将娶怜而割爱矣,相
传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秋花,故名为“断肠花”。
⑩如以《红楼梦》中人比拟,或可比西府海棠,可比秋海棠乎?
[注]①缀(xi6)晕:红晕。②隐跃:同“隐约”。
1.请根据后文的相关知识介绍,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第①段横线上。(2分)()
A.春天开花的木本海棠B.春天开花的草本海棠
C.秋天开花的木本海棠D.秋天开花的草本海棠
2.秋季学期,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共赏海棠花”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请你根据文章介绍,推荐两个合适的研学地
点供选择。(2分)
3.研学活动中,有一个“海棠知识竞答”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2分)
(1)最娇艳的木本海棠是哪一种?
(2)若要观赏高大的海棠树,可以去哪里?
4.围绕海棠香味的争议,作者得出什么结论?请将其写在第⑧段的横线上。(2分)
5.请结合最后两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人物依次填入第⑩段的横线上。(2分)
备选人物:扈三娘林黛玉翠翠薛宝钗
6.积累链接:请将秦观《行香子》中相关句子补齐:小园几
许,o,,o(2分)
六、
1.答案AD根据第①段中的“有一棵海棠树”可知,前者为木本,根据第④段中的“厅前有两株西府海棠,年年
春天,花开繁茂,一树嫩红,桃李莫比”可知,木本海棠为春天开花,所以第一空应填“春天开花的木本海棠”。根据
第①段中的“书中又写因了两盆白海棠’和第②段中的“秋海棠草本,也有许多种,如四季海棠、竹节海棠等。一
般红色、嫩红色,变种也有黄、白二色”可知,后者为草本海棠,秋天开花,所以第二空应填“秋天开花的草本海
骨,,
o
2.答案成都、定州、重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与推断能力。根据第⑥段中的“有一年十月中旬,我在成都草堂公园,见小河两旁,全
是海棠,正在开花,招展枝头,使我大饱眼福”可选成都。根据第⑨段中的“一般也无香,而定州、重庆品种有香”
可选定州、重庆。
3.答案(1)西府海棠(2)北京虎坊桥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1)根据第③段中的“木本海棠中,贴梗开花最早。而最美丽娇艳的,还要属
垂丝和西府二种。《花镜》中述西府海棠云……”可知,最娇艳的木本海棠是西府海棠。(2)根据第⑤段中的“这
或有夸大处,但海棠确可长成大树,我在北京虎坊桥看到过二三百年的老海棠,近三层楼高,相当可观”可知,若
要观赏高大的海棠树,可以去北京虎坊桥。
4.答案海棠是有点香味的,不过比较淡,人闻不大到,只有敏感的蝴蝶才能闻到。(答出“有香味”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段的理解能力。第⑦段引用《闲情偶寄》中的话,大意为:然而我又认为海棠并不都
是没有香味的,只是香味在似有若无之间。海棠初放的时候,有一种清香,如果用力嗅,就闻不到了。假如没有
香味,那么蝴蝶就不会停留了。郑谷《咏海棠》一诗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有香无香,应以蝴蝶的去留作为证
明。据此可补写第⑧段空白为“海棠是有点香味的,不过比较淡,人闻不大到,只有敏感的蝴蝶才能闻到”。意近
即可。
5.答案薛宝钗林黛玉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迁移能力。结合上文“如以《红楼梦》中人比拟”可知,雇三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翠
翠是《边城》中的人物,首先排除。林黛玉与薛宝钗均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前者,书中的描绘是'态生两府
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
子胜三分”,可见其呈现的是一种病态娇弱的美,与第⑨段中对秋海棠的描述“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处子
之可怜,少妇之可爱,必将娶怜而割爱矣,相传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秋花,故名为‘断肠花”'相契合。后
者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有一种健康阳光的美,与第③段中对西府海棠的描述“初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缴
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相契合。所以第一空应填薛宝钗,第二空应填“林黛玉”。
6.答案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积累能力。秦观《行香子》在教材九年级上册,平时应加强识记。
七、(2020广东,12—14,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北斗,国之重器
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
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
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
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
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
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
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
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
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
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
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
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
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分包解除合同2篇
- 效果图合同范本
- 酒店转让协议书范本
- 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同(2024版)
- 鱼塘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四年级方程知识课件
- 风筝真美丽课件
- 2024年度电竞产业合作开发合同
- 《中国古代陶器》课件
- 食堂泔水处理协议书模板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圆单元测试(含答案)
- 2024年资格考试-WSET二级认证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大药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
- 2024至2030年中国空气主轴(气浮主轴)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食品风味研究专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
- 产品试用申请表格
- 2019上外附中直升考初三综合练习卷1(包含答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题
- 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重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