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刑法学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1.gif)
![法硕刑法学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2.gif)
![法硕刑法学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3.gif)
![法硕刑法学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4.gif)
![法硕刑法学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a4372c836a67df0b469c3cbb52a47d2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硕刑法学:犯罪构成概述犯罪构成概述1.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素的有()。(2011法学多选第22题)A.罪过B.犯罪动机C.危害结果D.危害行为【考察知识点】犯罪构成【重要程度】★【解析】按照四要件说,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其中,犯罪客观方面一般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中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要素。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其余都是选择性要素。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心理因素。其中犯罪故意或过失,即罪过,是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必要要素,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要素,而犯罪动机一般不是犯罪的要件,但是对量刑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参考法硕(非法学),通说采用犯罪构成要件说,所以AD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件,BC属于选择性构成要件。但是按照二阶层说,犯罪由违法(客观)构成要件与责任(主观)构成要件构成。违法(客观)构成要件中,构成要件符合性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中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要素,其中危害结果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违法性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与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责任(主观)构成要件包括责任条件和责任阻却事由,责任条件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心理因素。其中犯罪故意或过失,即罪过,是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必要要素。责任阻却事由包括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等。【答案】AD【拓展】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危害行为指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其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1)有体性。须为人的身体行为。现代刑法禁止对人的主观思想定罪,无行为无犯罪。(2)有意性。须为行为人的意识指导下的行为。无意识或受身体外强力、不可抗力下的行为,不属于危害行为。(3)有害性。须为危害社会且被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危害行为的分类:作为,指积极的行为,即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行动实施某种被刑法禁止的行为。作为直接违反了禁止性的罪刑规范(不得为之而为),也是最常见的犯罪行为形式。不作为,指消极的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应为而不为)罪过,是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直接反映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悖反态度。它由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构成,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直接反映行为人的情感态度。刑法总则明文规定了故意与过失的含义,任何犯罪的成立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过失;不具有故意与过失的行为,称为无罪过事件,不可能成立犯罪。罪过与犯罪客观方面密切联系,二者一般须具有同时性: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罪过的有无以及罪过形式与内容都应以行为时为准,而不以行为前或行为后为准。犯罪动机,指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它说明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反映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一般不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在徇私枉法罪中,行为人必须具有徇私情、徇私利动机,动机成为本罪的构成要件。),但其对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动机是否恶劣,是酌定从重或者从轻处罚的重要理由。危害结果,广义的危害结果和狭义的危害结果。广义的危害结果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一切损害结果,包括狭义的危害结果和其他结果,如甲乙丙轮奸了少女丁(狭义的危害结果),继而丁羞愤自杀(其他结果或间接结果)。狭义的危害结果仅指刑法规定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具体又包含标准犯罪构成的结果(如故意杀人罪之死亡的结果)和派生犯罪构成的结果(如故意伤害罪加重的结果之死亡结果)。狭义的危害结果又可以分为实害结果和危险结果,前者如行为致人死亡之结果,后者如破坏交通设施罪之足以使交通设施发生倾覆或毁坏风险的,即使没有实际发上实害结果,只要有足够的危险即被认为已经产生了危害结果。刑法定罪量刑,主要是根据狭义的危害结果;其他结果是否发生及其轻重如何,虽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其对反映社会危害性程度起一定作用,因而影响法定刑是否升格以及同一法定刑内的量刑轻重。法硕刑法学: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基本特征
1.试论犯罪的基本特征。(2018法学论述第35题)
【考察知识点】犯罪的基本特征
【重要程度】★★★
【解析】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然后围绕这三点展开论述。
【答案】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先,犯罪必须是人的具体行为。不能把人的道德、宗教信仰、思想观念作为犯罪。其次,犯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是必须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谓严重社会危害性,是指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重要利益的侵害。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就不能认为是犯罪。某种行为即使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特征。国家之所以要禁止、惩罚犯罪行为,就是因为它违反了社会基本伦理规范,侵害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法益,破坏了公共秩序,妨害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对于某些破坏社会生存、发展所必要秩序的行为,国家或组成社会的成员必须以法律的名义对该行为加以禁止、惩罚。这种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罪。(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这是在罪刑法定原则制约下,犯罪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有同时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时,才是犯罪。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因为某种行为之所以被刑法用刑罚所禁止,就在于它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具有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则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刑法,就应承担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惩罚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法院可依法裁量对犯罪人不实际适用刑。法硕刑法学:犯罪的定义犯罪的定义1.《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2009单选第2题)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考察知识点】但书的意义【重要程度】★★【解析】《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的存在意义就在于避免将只有轻微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犯罪化,给行为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对司法资源的节省,更是防止轻微违法行为犯罪化的有力保障。因此,“但书”所针对的对象是违法行为,而非犯罪行为;“但书”的存在的确赋予了司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仅限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自由裁量,而非犯罪行为;D选项中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的说法是正确的,当选。【答案】D【拓展】《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定义的规定。《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但书”指第13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但书”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全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做出刻板教条的判决。其意义具体表现在:(1)但书使得犯罪概念既有定性也有定量要素;(2)但书赋予司法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3)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但书区别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提供了划清罪与非罪的基本标准。违法行为不等于犯罪行为,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计划
- 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策略与实践
- 有关技术服务合同
- 食品代加工的合同
- 协议库存物资采购合同
- 学校与企业合作协议
- 委托保证担保合同
- 果园、林地承包合同书
- 个人雇佣员工劳动合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1
- 地理-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GB/T 20032-2024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指南
- 2025年热管换热气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华为采购质量优先及三化一稳定推进
- 职业学院学生晚出、晚归、不归管理办法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安利蛋白质粉》课件
- 2025年蒙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
- 2025门诊护理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