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_第1页
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_第2页
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_第3页
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_第4页
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第1页/共24页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第2页/共24页主要内容背景介绍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及特点如何预防如何治疗总结第3页/共24页一、背景介绍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尤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常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可使消化道损伤危险增加2~4倍。氯吡格雷加重消化道损伤,联用损伤更为严重。第4页/共24页局部作用:

阿司匹林对消化道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的磷脂层,破坏胃黏膜的疏水保护屏障;在胃内崩解使白三烯等细胞毒性物质释放增多,进而刺激并损伤胃黏膜;也可损伤肠黏膜屏障。全身作用:

阿司匹林可使环氧化酶(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抑制胃黏膜的COX-1和COX-2活性,导致前列腺素(PG)生成减少。PG主要调控胃肠道血流和黏膜的功能,PG生成减少是阿司匹林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的主要原因。二、损伤机制*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更新版).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64-270第5页/共24页三、临床表现及特点常见症状: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或疼痛、腹泻、呕血、黑便等。常见病变: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威胁生命的消化道出血及穿孔,以及较少见的肠狭窄等。临床特点:用药史,老年女性多见,多为无痛性,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更多见,易发生出血及穿孔。第6页/共24页发生时间:服药后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3个月时达高峰。与剂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并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消化道损伤风险却随剂量加大而明显增加。服用阿司匹林剂量>200mg/d的患者与<100mg/d的患者比较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了3倍。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时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75-100mg/d)。*Analysisofriskofbleedingcomplicationsafterdifferentdosesofaspirinin192,036patientsenrolledin31randomizedcontrolledAmJCardiol.2005,95(10):1218-22.第7页/共24页与剂型的关系:从机制上看,阿司匹林肠溶片较非肠溶片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小,但无临床证据。与年龄的关系:老年患者是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高危人群,年龄越大,危险越大。年龄每增加1岁,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2.3%。年龄≤65岁者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发生率为0.1%,>65岁者为1.07%。*Riskfactors

for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ssociatedwithlow-doseaspirin.BestPractResClinGastroenterol.

2012,26(2):125-40第8页/共24页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Hp感染可加重阿司匹林的消化道损伤作用。根除Hp可降低有溃疡出血病史患者溃疡复发的风险。在开始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之前,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应检测并根除Hp。联合用药: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或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联合使用会使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2~7倍。当患者需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和(或)抗凝药物时,应尤其注意消化道损伤风险的评估与预防。第9页/共24页四、筛查和预防的标准流程第10页/共24页规范适应症根据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中高危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如欧洲指南建议下列患者不应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用药:既无心血管病,也无肾功能不全或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不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第11页/共24页第12页/共24页识别高危人群: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史;有消化不良或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合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合用NSAIDs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Hp感染;吸烟、饮酒等。第13页/共24页合理联合应用:对于消化道损伤的高危人群应该避免联合抗血栓治疗,如需进行PCI应尽量选择裸金属支架以减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抗凝治疗(华法林或肝素)不会直接导致消化道损伤,但会加重消化道出血风险。长期联合应用时,应调至最低有效剂量,即阿司匹林:75-100mg/d,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定在2.0-2.5,但对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强度的抗凝治疗。第14页/共24页筛查与根除Hp:对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Hp感染是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Hp可降低溃疡和出血的复发。建议在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前检测Hp,阳性者应根除。第15页/共24页应用PPI/H2RA预防消化道损伤:内镜和流行病学研究均发现,PPI明显降低服用阿司匹林所致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ClopidogrelwithorwithoutOmeprazoleinCoronaryArteryDisease.NEnglJMed.

2010,363(20):1909-17第16页/共24页H2RA:费用较低,不能耐受PPI者可选用。PPI是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的首选药物,优于米索前列醇等黏膜保护剂和H2RA。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PPI联合应用的时间,高危患者可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前6个月联合使用PPI,6个月后改为H2RA或间断服用PPI。第17页/共24页五、消化道损伤的处理及治疗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根据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和心血管病的危险评价是否停用。如仅为消化不良症状,可不停阿司匹林而给予抑酸药。如发生活动性出血,常需停用阿司匹林直到出血情况稳定,但某些患者因停用阿司匹林会增加血栓风险,尤其是ACS、支架6个月内的患者,尽量避免完全停用。联用多种抗血小板、抗凝药时,如出血可减少种类和剂量。出血在经过PPI治疗和(或)内镜下止血后,在严密监测下至少观察24h,如没有发生再出血,可重新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但需与PPI联合用药,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出血复发的可能。第18页/共24页关于替代治疗: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指南下调了因消化道损伤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采用氯吡格雷替代的证据等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所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溃疡愈合后联合给予阿司匹林和PPI,溃疡复发及出血的发生率均较单用氯吡格雷替代治疗明显降低。因此,对于溃疡出血复发险较高的患者,不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而应该给予阿司匹林和PPI联合治疗。第19页/共24页消化道损伤的治疗:应选择PPI、H2RA和黏膜保护剂,其中PPI是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

急性消化道出血总的治疗原则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商讨,平衡获益和风险以决定是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大剂量静脉应用PPI;必要时输血或内镜下止血。严重出血者需暂停抗血小板药物,并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必要时可输血小板。第20页/共24页内镜治疗:行内镜下活检或治疗时,明确适应证,评价心血管病风险及内镜操作出血风险。

心血管病低危而出血风险较高者应至少停用5d;心血管病高危(如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1年内)且出血风险也较高的患者,可进行内镜检查,但尽量避免取活检或内镜治疗;心血管病高危而出血风险较低者可不停用阿司匹林。

内镜治疗时应在充分止血后确认没有出血时再结束内镜检查,并密切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再出血。同时注意在内镜检查或治疗前准备好血小板,供必要时术中输注。第21页/共24页Hp根除治疗:所有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建议检测并根除Hp。目前推荐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加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10~14d。

*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兼国际新共识解读.医学与哲学,2012,3(5B):7-10

第22页/共24页六、总结严格掌握抗血小板药物适应证并使用正确剂量。高危人群:>65岁、消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