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

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

A.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p>P乙>P丙

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反=FB=&

C.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夕A>PB>0C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备=七=五丙

2.小明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A区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

“浮沉子”如图所示。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瓶内的水面上,

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下

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品/浮沉子

矿泉水瓶

A.“浮沉子”漂浮时,所受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

B.“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浮沉子”上浮时,玻璃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都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3.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F乙、F内,不记滑轮

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乙〈尸内B.F甲>下乙>「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内

4.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

好。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1天第8天第29天第57天第58天第70天

质量

66.866.264.462J061960.8

m/g

*------"~/p-----向

鸡蛋U-----口u-»j-------u—.〜

Ld

在水TT

中的,-0---、-.........----

OJ.JJ------J.-

位置沉底沉底沉底悬浮漂浮漂浮

A.鸡蛋的密度一直在变大

B.第70天受到的浮力最小

C.从第29天到58天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D.第58天受到的浮力与第70天受到的浮力相等

5.一颗重0.2N的子弹从长60cm的枪膛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

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600N,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1200m,则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

A.0.12JB.360JC.7.2xlO5JD.720360J

6.如图所示,手用&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6,凡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用2的力

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为500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

B.两个过程物体B均匀速运动,机械能增加

C.滑轮组的自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等因素导致F2做的功有一部分属于额外功

D.F2做功的功率比凡做功的功率大

7.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木块所

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2N,竖直向上B.3N,竖直向下C.5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上

8.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它们所受浮

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A产田>尸>/宙D尸田二尸/之尸由r尸由V宙cF

A.甲乙7丙B.甲乙丙C.甲乙<F丙D.F甲>F-丙e>乙T

9.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

所示.则三个小球密度的关系是

A.PA=PB=PCB.PA<PB=PC

C.PA<PB<PCD.PA>PB>PC

10.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OON的同一课桌.小芳

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课

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B.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C.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

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从>G“、孩).且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

重不计.如果两人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人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孩那端下沉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

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800JB.拉力F的功率是80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OA=AB=10cm,重物G=20N。要使杠杆平衡,FN=N。此杠杆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若将重物向。点移动,要使杠杆

仍然保持平衡,则FB(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

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

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手推车可以视为力杠杆.

CBA

15.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

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在物体向前运动35m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700J,则水平拉力

的大小为N,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J.

16.如图所示,潜水艇正在加速上浮,在潜水艇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压强所受

浮力(以上两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请画出此时潜水艇所

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小黑点。表示潜水艇的重心)

17.一艘轮船从海里到河里,因为轮船处于状态,所受浮力船的重力,但

液体的密度变,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即船身。(选填”上浮一

些"或“下沉一些”)

18.“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

7000m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其体积为50m若“蛟龙号”下潜到7000m深度时它

受到海水的浮力是N,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此时,海水对“蛟龙

号”面积为300cn)2的观察窗产生的压力是N.(海水的密度取LCnxiO^kg/m:

g=10N/kg)

(2)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不考虑海水温度变化),所受海水的压强将

,浮力,(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存在海

水的阻力,潜水器受到的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重力。

19.如图所示是两个工作分别用滑轮按(1)、(2)两种方式把相同的两袋沙子从地面提

到二楼.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为W总I、机械效率为仙、臬,有用功为“;有用卜W有用

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有下列关系:w.filw总2,n.q2,w制IwS)tl

2.(选填“>"、“=”或“<”)

6一

(0(2)

20.如下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

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则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21.体重为500N的小张同学在河边洗衣服,他静止站在河岸时,双脚着地面积为

250cm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受到的合力是—N;河水从上游快速流向下游,

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能;在洗衣服时,有一件衣服飘向河心,这说明水流速度快的河心

的压强比水流速度慢的岸边的压强—.(选填:"大"或"小")

2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

擦力/=6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是N,当绳子自由端向

左移动3米时,物体A向左移动m。

23.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它是一个杠杆,其支点位于图中的

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一些(填"增大"或

"减小”).

24.如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设车和泥土的

总重G=1000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_m,F的大小至

三、作图题

25.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⑴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轻杆。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为转轴),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6.如图所示,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点,请画出图中铅球对手的作用

力F2的力臂/2。

27.如图,有一个滑轮组,当用力F向下拉绳子时,绳端被拉下12m,重物会上升4m,

谄请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

,7所示,轻质杠杆上挂着一重物,。点是支点,画出杠杆受到阻力F2的示意图,使

杠杆在此位置平衡时所需最小动力Fi的示意图及其动力臂

四、实验题

29.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

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

⑴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下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粗糙面上滑行

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

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中所示,由此得到结论:。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

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

⑶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

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以、仇的位置滚下同一粗糙水平面

)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

hA>hB,

有问题,理由是,若没有改正错误,此时在如图乙所示的①②两次实验中,木块

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力、储则方h(选填或“=”)。

3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如图甲所示,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状态”或“不

平衡状态”)。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

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4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

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⑶如图丙所示,在4点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O.5N,然后在C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

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31.(2017安顺卷)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图所示实验操

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

的探究结果.

►二

ra6*N二J

4N二

(1)探究的因素是:.选用的图是:(填图中的序

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

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

片的改变,忽视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

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分别在水中1、2、3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在位置3和4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

(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能证明上述猜想

_________是正确的.

33.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2m,

物体重G=6X103N,汽车重G«=3X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5X汽车受

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因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由液g/7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即

P甲=〃乙=。丙

故A错误;

B.由图知,三个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A<%B<V排C

由F浮=。液g%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入'<”<冗

故B错误;

C.因A、B漂浮于水面上,C悬浮于水中,故它们所受的浮力等于它们所受的重力,即

%=G

则有

8Kg/A=QAgVA'。水g%FB=PBgVB,。水gV)#C=0cg匕

%A<咻B<V排C,匕=%=Z

PA<PB<Pc

故C错误;

D.因正方体分别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

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说明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可理

解为,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补充了它排开的水的重力,即三个容器内总重力相等,由于容

器相同,所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4=七=。

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D

【详解】

A.“浮沉子”漂浮时,所受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故A正确;

BCD.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

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

开手,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

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

中;故BC正确,D错误。

故选D。

3.B

解析:B

【详解】

甲图中使用定油轮七寸,乙图中使用动油轮"=丙图中使用滑轮组外j=;/,所

以瑞)>七>。。

故选Bo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m

A.由图可知,鸡蛋的质量减小,但鸡蛋的体积不变,根据p=/x知,鸡蛋的密度一直在

变小,故A错误;

B.第70天排开的水的体积最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水。〃排可知,鸡蛋在第70天受

到的浮力最小,故B正确;

C.从第29天到58天过程中,鸡蛋几乎都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一样,根据阿基米德

原理尸浮二0水。17排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

D.第58天与第70天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同,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同,故D错误。

5.B

解析:B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子弹在火药爆炸气体的作用下运动的距离为枪膛长度,即

s=60cm=0.6m,子弹在枪膛内受到的平均作用力是:F=600N,所以由W=Fs知道:气体对子

弹做的功是:W=Fs=6OONxO.6m=36OJ,故选B.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根据题意知道,用&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力,Fi做的是有用功,即W〃=300J,借助

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的是总功,即W/M500J,由

〃=设、100%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W总

7=x100%=x100%=60%,

以500J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两个过程物体B均做匀速运动,所以,动能不变,但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

而动能与势能之和是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需要克服滑轮组的自重及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做功,即由此导致F2多做一些

功,即额外功,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尸=匕知道,功率由所做的功和完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决定,根据题意不知道完成

t

功所用的时间,故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故D符合题意.

7.A

解析:A

【解析】浮力的产生与液体压强有关,而液体压强的产生与液体受到重力有关,所以浮力

的方向是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重5N,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拉力为3N.浮力的大小为:

%=G—F=5N—3N=2N

故A正确,BCD错误。

8.B

解析:B

【解析】如图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

甲球漂浮,乙球悬浮,由浮沉条件知,尸甲=F乙二。球,

丙球在液体中处于容器底部,如果是正常造成的,则/丙(°球,,也可能处于悬浮,则

F丙=°球,综合可得:°球?〜丙,

所以三球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甲=?乙22丙。

故选B。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的应用,判断浮力大小时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判断,二是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即浮沉条件直接可以比较浮力和重

的大小。

9.C

解析:C

【解析】

物体A漂浮,故FA=GA,即Pi»gVj*=pAgv,因v排<v,所以P浓〉pi,物体B悬浮,故

FB=GB,即P;«gvj*=pBgv,因vw=v,所以PiR=pB,物体C下沉,故Fc<Gc,即P/gv

«<Pcgv,因vj*=v,所以p淑<pC,所以PA<PB<PC>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

合题意;故选C.

点睛: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进行判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条件取决于它所受到的

浮力和重力的大小:(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

下沉;(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利用公式6物=「物gV物,

F浮=P液gV排进行推导.

10.A

解析:A

【解析】

小芳用1O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芳推课桌时,推力

做功的功率P=Fv=10Nx2m/s=20W,故A正确.

根据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课桌处于平衡

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推力相等,即f=F=10N;小明推课桌

时,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ON,故B错误.

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ON,

故C错误.

小明推课桌时,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答案为A.

11.C

解析:C

【详解】

设大人为G,小孩为g,大人距离杠杆中心为L,小孩为I,因为v相等,所以在相同的时

间AL相等,根据杠杆原理,原来有GL=gl,现在是G(L-AL)与g(l-AL)比较,因为(G

大人〉G小核),所以上式前者小于后者,所以选C.

12.A

解析:A

【详解】

(1)WWil=Gh=800Nxlm=800J,故A正确;

(2)由图知,n=2,s=2h=2xlm=2m,故C错;

(3)W,s=Fs=500Nx2m=1000J,P=¥_包四虹=100W,故B错;

t10s

(4)滑轮组的机械效n=等曳黑工=80%,故D错.

W总1000J

故选A

二、填空题

13.省力变小

【详解】

⑴如题图可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所以。是支点,G

是阻力,F是动力,0A是阻力臂,0B是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xOB=GxOA

解析:省力变小

【详解】

[1]如题图可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所以。是支点,G是阻力,

F是动力,。4是阻力臂,。8是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xO8=Gx04

所以

Fx20cm=20Nxl0cm

解得:F=10N

⑵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可知该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⑶若将重物向。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小。

14.CB省

【分析】

(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是杠杆的支点;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杠.

【详解】

(1)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压

解析:cB省

【分析】

(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是杠杆的支点;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杠.

【详解】

⑴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压扶手,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手推车绕着C点转

动,C是支点;

当后轮遇到障碍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手,手推车绕着B点转动,B是支点:

⑵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支点是B点,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C是支点,在这两种情况下,阻

力(手推车重力)与阻力臂相等,后轮遇到障碍物时的动力臂大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的动力

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因此与前轮

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省力.

15.0

【解析】

【详解】

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拉力所做的功,由于惯性向前运动10m的过程

中,拉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所以,拉力的大小为

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解析:0

【解析】

【详解】

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25m,拉力所做的功W=700J,由于惯性向前运动10m

的过程中,拉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所以,拉力的大小为

IV700J

=28N

S25m

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即做功为0J。

【点睛】

关键是明白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则于惯性而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此时拉力不做功,物

体在重力的方向也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也不做功。

16.变小不变

【解析】根据液体的压强特点,即,可知在同种液体中,深度变小压强变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同种液体中时,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关,在浮出水面前,排开的液体体积即潜水艇的体积,所以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变,故浮力

不变;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且加速上浮时浮力应大于重力,作用点都画在重

心,如图所示:

【解析】由于轮船无论是在海里还是在河里都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轮船重;

因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知道,轮船

进入河里时排开水

解析:漂浮=小大下沉一些

【解析】由于轮船无论是在海里还是在河里都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轮船重;因海水的密

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w=p*gl/据知道,轮船进入河里时排开水的体积

变大,所以船身会下沉。

18.15x1057.21x1072.163x106变小不变大于

【解析】(1)载人潜水器的总体积为50m3,则潜水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p)§7KgVS^=1.03xl03kg/m3

解析:15X1057.21X1072.163X106变小不变大于

【解析】(1)载人潜水器的总体积为500?,则潜水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产浮=0孤木g匕*=1.03X103kg/maX10N/kgX50m=5.15X10sN.

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7000m深处时,它受到海水的压强:

p=P海水的=1.03X10'kg/m3X10N/kgX7000m=7.21X10'Pa;

由夕=£可得观察窗表面承受海水的压力:

s

f^pS=7.21X107PaX300X10V=2.163X106N;

(2)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海水密度不变,深度减小,由FP浓皿可知,潜水

器所受海水的压强将变小.

由于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和海水的密度都不变,根据尸浮淑g『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

力不变;

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阻力和竖直向上的浮

力,由于匀速运动,所以创公尸谭,因此浮力大于其重力.

故答案为:(1)5.15X105;7.21X107;2.163X106;(2)变小;不变;大于.

19.<>=

【解析】(1)因为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相同的两袋沙子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

地面,物体的重力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两种情况的有

用功相同;W有用1=W有用2.

(2)

解析:<>=

【解析】(1)因为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相同的两袋沙子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物体

的重力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上而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用1=%附2.

(2)当有用功一定时、甲中所做的总功为对一袋沙所做的功,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

少,则总功就越少,因为有用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就越高;又因为乙是动滑轮,乙中所

做的总功还要加上对动滑轮所做的功,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

越低.即/总小〉〃Z,

故答案为:<;>;--

20.100

【解析】

试题分析: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由题意知:W总=Fs=75Nx4m=300J,W

W=Gh=200Nxlm=200J,fi^:.故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00J.答案:100

考点:功的计

解析:100

【解析】

试题分析: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由题意知:W,s=Fs=75Nx4m=300J,W

=Gh=200Nxim=200J,由%=吗『+卬额得:%,=^-^.=3007-2007=1007,故摩擦力所

做的功为100J.答案:100

考点:功的计算;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式卯总=%+%应用.

21.2x104;0;动;小

【解析】

试题分析:(1).二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G=500N,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此时因为人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到的合力

解析:2x104;0;动;小

【解析】

试题分析:(1);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G=500N,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p=J500〉加

S250x10-0?

此时因为人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到的合力为0;

(2)河水从上游快速流向下游,河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3)河中心的水流速度快、压强小,岸边的水流速度慢、压强大,衣服被压向河中心被冲

走.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量转化的现

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二力的平衡条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流体压强

与流速的关系,解决了小张同学洗衣服时遇到的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好题!

22.1

【分析】

由图中滑轮组可知,n=3,由于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

式得到拉力大小;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距离的对应关系得

到物体运动的距离。

【详解】

[1]

解析:1

【分析】

由图中滑轮组可知,。=3,由于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

F='71得到拉力大小;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物

3

体运动的距离。

【详解】

[1]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是"=3,因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则绳端的拉

F=-/=-x60N=20N

33

⑵物体运动的距离为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省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动滑轮上绳

子段数的判断。

23.费力A增大

【详解】

由图可知,对于钓鱼竿这个杠杆来说,它以点A为支点,所以它的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在钓鱼时,鱼对杠杆的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由杠杆的

平衡条件可推得

解析:费力A增大

【详解】

由图可知,对于钓鱼竿这个杠杆来说,它以点A为支点,所以它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

费力杠杆;在钓鱼时,鱼对杠杆的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心可

推得要使Fi减小可增大Li,即增大两手之间的距离;

24.省力1.6250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独轮车是什么杠杆,然后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和阻

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解答:解:独轮车的车辆轮轴处是支点,其中重力G是阻力,支点到重力作

解析:省力1.6250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独轮车是什么杠杆,然后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和阻力,根据杠杆

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解答:解:独轮车的车辆轮轴处是支点,其中重力G是阻力,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是

阻力臂,故阻力臂是0.4m;

力F是动力,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是动力臂,故动力臂是1.6m;

…5“f心〃/口Gx/1000Nx0.4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xL,a=GxL电,得F=--~-=---------------------=250N;

L动1.6m

故答案为省力,1.6,250.

三、作图题

⑴卬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

垂直斜面向上,作用点也在物体的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2)⑵找出支点。,从。作Fi的垂线段就是Fi的力臂/1,从。作F2的垂线段就是F2的力臂

12,如下图所示

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点,从。点到力F2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就是其力

臂,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用力F向下拉绳子时,绳端每拉下12m,重物就上升4m,则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段数:

〃=:=—巴=3,所以绳子的固定端应从动滑轮上开始缠绕,依次绕过各个滑轮,最后

h4m

拉力/向下,如图:

【解析】

【详解】

如图的杠杆,阻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故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即F2竖直向下;在杠

杆右端端点施加力,并且垂直于点。与此端点的连线(即为动力臂L1)时,动力臂最大,

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时,此时Fi最省力,方向斜向上,如图:

29.不同相同接触面越光滑,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长匀速直线运动没有控制

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详解】

⑴口][2]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要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

同,只改变速度的大小,故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相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⑵⑶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小球的初速度相等,小宇应先

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从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小,

接触面越光滑,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长。

⑷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则物体将运动的无限

远,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⑶⑸要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该用速度不同但质量相同的小球去撞击木

块,由图乙知,小球的质量不同,这种设计不合理,原因是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

等。

⑹因根据G=mg,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B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较大,因在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若没有改正错误,此时在如图乙所

示的①②两次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