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_第1页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_第2页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_第3页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_第4页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Summary:目的:分析在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对异位妊娠患者联合实施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计纳入6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对照组(32例)提供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孕酮、血β-HC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间孕酮、血β-HCG治疗前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孕酮(4.53±0.71)ng/mL、血β-HCG水平(401.06±27.94)IU/L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3%)与对照组(12.50%)相近(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孕酮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有推广价值。Keys:异位妊娠;米非司酮;安全性;甲氨蝶呤异位妊娠是指孕卵着床部位偏离,处于子宫腔外部位。异位妊娠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输卵管破裂、流产,甚至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负性影响[1]。目前,临床上在治疗异位妊娠时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均可起到改善异位妊娠包块的作用,但单一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因此选择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的药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2]。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异位妊娠患者治疗中联合实施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计纳入6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对照组(32例)年龄阈值在23-35岁,均值(29.05±2.03)岁。实验组(32例)年龄阈值在24-35岁,均值(29.51±2.04)岁。组间基线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提供甲氨蝶呤(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名称:注射用甲氨蝶呤,药品规格:1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197)肌注治疗,以0.4mg/(kg·d)为标准给药,用药时间应持续5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生产企业: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药品名称:米非司酮片,药品规格:1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633)治疗,经口服用药物,每次服用50mg,每天用药两次。1.3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检测孕酮指标水平、血β-HCG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口腔黏膜损伤、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越低安全性越高。1.4统计学分析数据计算用spss25.0,计数资料表示:n(%),由x²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由t检验。于统计学维度描述有差异:P<0.05。2结果2.1治疗前后孕酮、血β-HCG水平治疗前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评测纳入项均较低,P<0.05,见表1。表1治疗前后孕酮、血β-HCG水平对比()组别n孕酮(ng/mL)血β-HCG(IU/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3213.48±1.854.53±0.71463.58±31.71401.06±27.94对照组3213.52±1.826.38±1.14464.81±31.24429.95±29.88t--0.0877.7920.1563.995P--0.9310.0000.8760.0002.2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发生2例(6.25%)口腔黏膜损伤,2例(6.25%)胃肠道反应,1例(3.13%)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5/32),对照组发生2例(6.25%)口腔黏膜损伤,1例(3.13%)胃肠道反应,1例(3.13%)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4/32),组间数值相近,x²=13.050,P>0.05。3讨论宫腔微环境改变、输卵管功能受损、排卵障碍等因素与异位妊娠的发生有紧密联系[3]。异位妊娠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停经等,由于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月经相近,导致多数患者容易忽视疾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若治疗不及时,随着孕卵的持续性生长,当其体积过大时就会导致输卵管破裂,引发出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因失血过多出现贫血、休克等症状,对孕妇的生命安全有严重负性影响。因此,早期予以患者有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组间孕酮、血β-HCG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评测纳入项均较低(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原因分析为:甲氨蝶呤属于一种抗叶酸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能够对滋养细胞的增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胚胎组织尽快脱落、坏死,达到杀死胚胎的目的。米非司酮按照性质划分其属于一种抗孕激素药物,其能够起到促进宫颈成熟,与黄体酮受体相结合等作用。同时,米非司酮还能够起到扩张及软化患者子宫颈的作用,以此能够促使妊娠绒毛的坏死速度得到提升,使卵泡激素有效排出。因此,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运用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综上,在实施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对异位妊娠患者联合实施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孕酮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Reference:[1]武志芳.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灌肠保守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68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153-3154.[2]韩俊江,窦加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