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发酵菌2010的学习材料_第1页
非发酵菌2010的学习材料_第2页
非发酵菌2010的学习材料_第3页
非发酵菌2010的学习材料_第4页
非发酵菌2010的学习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发酵菌2010的学习材料第1页/共51页非发酵菌(nonfermenters)是指一群不利用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糖类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基本特点:1.大多数为机会致病菌;2.存在于自然环境;3.多为正常菌群的一部分;4.对很多抗生素有天然的抗药性。一.概论第2页/共51页近几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发酵菌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经约占分离的阴性菌的40%。非发酵菌的耐药性一般情况下都比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常常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并且耐药性发展很快。第3页/共51页非发酵菌菌病原学分类假单胞菌属:代表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代表菌为鲍曼不动杆菌;窄食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产碱杆菌属:木榶氧化其他菌属等第4页/共51页第5页/共51页第6页/共51页第7页/共51页第8页/共51页非发酵菌与其他细菌的区别1.与其他阴性杆菌的区别:肠杆菌,弧菌科等2.与易脱色的革兰阳性菌区别.第9页/共51页辨认非发酵菌的基本方法1.在克氏铁琼脂(KIA)上为K/K;2.大多数氧化酶阳性;3.细菌多不能在麦康凯平板上生长或生长不良.第10页/共51页非发酵菌的初步分群1.葡萄糖的利用;2.麦康凯平板上生长能力;3.氧化酶;4.动力.第11页/共51页非发酵菌各菌属间的鉴别O-F葡萄糖OXH2O2尿素鞭毛其它特征假单胞菌属

O/-+/-+-/+极生不动杆菌属O/--+-无无色杆菌属O++-/+周生土壤杆菌属O+++周生产碱杆菌属-++-周生黄杆菌属(F)++-/+无产黄色素莫拉菌属-++-无对营养要求高金氏杆菌属(F)+--无艾肯氏菌属-+--无菌落小第12页/共51页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葡萄糖产酸无色杆菌属土壤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动力+OXOX-不动杆菌属+葡萄糖产酸黄色素摩拉氏菌属黄杆菌属---++端鞭毛-+-++产碱杆菌属尿素-+常见不发酵菌的鉴定双岐索引第13页/共51页第一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一、概述

1.分类

2.临床意义

3.微生物特性

4.微生物检验

(1)检验程序

(2)鉴定

(3)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bacterialSusceptibilityTest)第14页/共51页1.分类假单菌属按rRNA同源性分为5群及未确定rRNA同源群有关的种一群需氧、不发酵葡萄糖无芽胞,有鞭毛氧化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第15页/共51页

2.临床意义假单胞菌属分布广泛,人类不发酵菌感染中,假单胞菌超过50%,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第16页/共51页3.微生物特性革兰阴性、无芽胞、专性需氧有端鞭毛或丛鞭毛生长温度范围广,最适生长温度为35℃产生各种水溶性色素:绿脓素、脓玉红素、荧光素、脓褐素对理化因素耐受性较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第17页/共51页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征:1:形态和染色;革兰阴性,长短不一单鞭毛生长温度25~42℃第18页/共51页菌落形态:常见有5种菌落形态:典型菌落:菌落呈灰绿色,扁平湿润,边缘不规则,表面常可见金属光泽;大肠菌样型:圆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粘液型:菌落光滑呈粘液状侏儒型:细小,无光泽的半透明状菌落;粗糙型:中央凸起,边缘扁平,表面粗糙。有生姜味可产生多种色素:荧光素与绿脓素第19页/共51页第20页/共51页毒力因子致病机制结构成分粘附素:粘附荚膜多糖:抗呑噬毒素内毒素:LPS外毒素:A阻止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S干扰吞噬杀菌作用绿脓素: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催化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产生有毒基团酶类弹性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Las-A)降解弹性锌金属蛋白酶(Las-B)蛋白磷脂酶C:分解脂质和卵磷脂,损伤组织细胞第21页/共51页(1)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可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鉴定根据镜下特征、菌落形态、生化反应等3.微生物检验第22页/共51页42℃生长明胶液化鞭毛++极单鞭毛···铜绿假单胞菌-+极多鞭毛···荧光假单胞菌--极多鞭毛···恶臭假单胞菌OF试验:O氧化酶:+精氨酸水解:+葡萄糖酸氧化:+氮气:+标本分离培养基涂片检查肉汤培养基血琼脂平板SS、麦康凯琼脂平板挑选可疑菌落(37℃培养18-24h观察有无色素产生,色素鉴别接种金氏A、B培养基)无色素菌株42℃+绿脓素+绿脓菌荧光素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程序-第23页/共51页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鉴定特征单端鞭毛(三根以下)+97动力+97氧化分解(O-F培养基)葡萄糖+98乳糖、蔗糖-0木糖+/-85氧化酶+100赖氨酸脱羧酶-0精氨酸双水解酶+99鸟氨酸脱羧酶-0H2S产生-0在42℃生长+100第24页/共51页(2)抗原检测: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3)核酸检测:质粒指纹图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基因芯片、PCR技术、16SrDNA分型鉴定技术第25页/共51页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耐药机制:①产酶:金属酶,OXA酶②外膜蛋白的改变(Outermembraneproteins,OMP)③主动泵出机制:对喹诺酮类,

MexA-MexB-OprM及MecC-MexD-Oprj④整合子:1类,3类第26页/共51页其他假单胞菌1.荧光假单胞菌:特点:4℃生长2.恶臭假单胞菌:特点:产荧光素,4℃和42℃不生长,不产绿脓素3.斯氏假单胞:

特点:42℃生长,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

第27页/共51页不动杆菌属共同特征:氧化酶阴性,不发酵糖类,无动力,硝酸盐试验阴性。生物学性状:1.形态:革兰阴性杆菌,多为球杆状,常见成对排列无芽胞,无鞭毛。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营养要求不高,麦康凯、血平板均生长。

第28页/共51页第29页/共51页不动杆菌属主要菌种系列生化特征醋酸钙鲍曼溶血琼氏约翰逊洛菲葡萄糖氧化+++/----木糖氧化-++/----乳糖氧化++-+++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苯丙氨酸脱氨酶++----丙二酸盐利用+++--/+-枸椽酸盐利用++++/-+-明胶液化--+---生长温度:37℃++++-+41℃-+-+--42℃-+----第30页/共51页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意义: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极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最近几年,在国内很多大型医院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已经占到第一位。第31页/共51页抵抗力强,耐药性强容易引起院内传播:消毒隔离、洗手感染危险因素:长期住院,入住ICU高龄,伴基础疾病移植、免疫抑制插管、人工通气事先用过抗生素第32页/共51页生物学性状:1.形态:革兰阴性杆菌,球杆状,无鞭毛。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42℃能生长,营养要求不高,麦康凯、血平板均生长。3.血平板:菌落圆形、灰白色、光滑、边缘整齐、直径2~3mm。第33页/共51页耐药特性对全部氨基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1:产生β内酰胺酶类型举例底物谱发生频率超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稀abapae青霉素酶TEM-1--++头孢菌素酶AmpC+-++++ESBLCTX-M+-+/-++B类酶IMP,VIM+++++D类酶OXA+/-+++-第34页/共51页OMP通透性外排泵整合子、基因盒第35页/共51页临床对策增加药敏试验药物Tigecycline多粘菌素B/粘菌素联合药敏试验第36页/共51页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学性状:1.形态:革兰阴性杆菌,有端鞭毛,无芽胞,无荚膜。2.培养特征:营养要求不高,最适温度35℃,4℃不生长,在血平板上24h可形成中等偏小的湿润菌落,48h形成中等大小,不溶血的带黄色色素的菌落。第37页/共51页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鉴定:氧化酶–

动力+

明胶+42゚C+/-

七叶苷+

赖氨酸+麦芽糖O第38页/共51页第39页/共51页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主要是产金属酶;经验用药首选磺胺类,但目前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开始上升。K-B法可选用的药物有SXT、LEV和MNO。第40页/共51页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一般不引起人致病,但易从纤维囊肿病人中分离,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也可能分离到。生物学特性:氧化酶>90%阳性,赖氨酸阳性,多鞭毛。第41页/共51页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鉴定要点葡萄糖O/F:O赖氨酸:+枸橼酸:+硝酸盐还原:+精氨酸水解:-甘露醇:+(依此可以与Pma鉴别)第42页/共51页軍团菌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不易着色,端生或侧生鞭毛。2.培养特征:需氧菌,在2.5~5%的CO2环境下生长良好,营养要求苛刻,生长缓慢,生长需要L-半胱氨酸和铁离子。最适的培养基为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琼脂(BCYE)培养基。第43页/共51页3生化反应:OX弱阳性或阴性,H2O2阳性,能水解明胶,不发酵糖。4抗原结构:有O抗原和H抗原,O抗原有特异性。5.抵抗力:抵抗力强,在水中可存活数月。对化学消毒剂敏感。第44页/共51页致病性可引起肺炎型(重症类型)、流感样型(轻症类型)和肺外感染三种类型;肺炎型死亡率高感染后对该菌有一定的抵抗力。第45页/共51页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标本:痰、气管分泌物、胸水和血液为主。病理组织标本:必须制成悬液,再进行涂片和分离培养。环境污染标本:应先浓缩再接种。第46页/共51页分离培养:初次分离必须采用(BCYE)3~5天可形成1~2mm直径的光泽菌落第47页/共51页核酸检测:是快速特异的方法,采用DNA探针及PCR扩增rRNA的方法均可用于军团菌的快速诊断抗体检测:是检测军团菌感染临床常用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