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句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句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句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句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炼句(liànjù)千锤百“炼〞的智慧(zhìhuì)鉴赏古代诗歌(shīgē)的语言之第一页,共31页。1训练(xùnliàn)目标1、品味古代诗歌的炼句艺术;2、能赏析(shǎnɡxī)诗歌中句子的妙处。第二页,共31页。2〔2013四川卷〕“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比照手法的运用(yùnyòng)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2012福建卷〕(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pōwéi)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2014江苏卷〔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2012广东卷〕〔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shénme)意思?表达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2012江苏卷〕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2012辽宁卷〕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4分〕〔2013安徽卷〕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2012全国新课标卷〕“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013辽宁卷)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赏析技巧型感情主旨内容概括由考题看考查角度第三页,共31页。3一、浅层面上(miànshànɡ)对句意的理解。二、较深层次上对句子艺术技巧(jìqiǎo)和意蕴的挖掘和评价。三、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的语句(yǔjù)赏析。考查内容第四页,共31页。4一、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shēngdòng)传神,为什么?二、某句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rènwéi)它好在哪里?三、某句历来为人所称道(chēngdào),请赏析其妙处。提问方式第五页,共31页。5点击江苏: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答复间题。(8分)〔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qiūshuānɡ)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3〕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ɡǎnrén),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六页,共31页。6参考答案:⑵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比照,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真实,亲切(qīnqiè)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第七页,共31页。7一、炼主旨(zhǔzhǐ)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第八页,共31页。8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zhìz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第九页,共31页。9最后一句的意思(yìsī)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但最后一联外表仍是喜幸之词,实那么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根底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因此不同意“喜幸〞之说。简析句意结合文意(wényì)赏析分析作用(zuòyòng)、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第十页,共31页。10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yǐnhán)信息的语句

【答题思路】1、简析句意2、结合文意赏析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第十一页,共31页。11练习: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xínɡkè)。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第十二页,共31页。12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guānxì)?“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解题思路】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guānxì),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情到至极,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以致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参考答案】关系(guānxì)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第十三页,共31页。13答题步骤:〔结构、内容(nèiróng)〕1、结构:关注位置2、内容(nèiróng):〔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写法<抒情、描写、修辞>或语言〕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赏析(shǎnɡxī)类题第十四页,共31页。14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假设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qínggǎn)?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第十五页,共31页。15(1)【要点(yàodiǎn)】“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第十六页,共31页。16(2)【例如】后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zìdé)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第十七页,共31页。17〔2012辽宁卷〕

阅读下面(xiàmian)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dáduì)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第十八页,共31页。18(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较〔拟人(nǐrén)〕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第十九页,共31页。191.(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shānshuǐ)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第二十页,共31页。20(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shuǐmiàn)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解析】此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内容上题干已点明——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答案(例如):运用比较写出了山水的变化。“瘦〞字形象地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并侧面写出晓云弥漫时山峰的壮阔;“肥〞形象地写出一场夜雨后水面(shuǐmiàn)的宽阔,又侧面写出下雨之前谷溪的窄浅。此处巧用比较,生动形象,造语新颖、简约,含蕴丰富隽永。第二十一页,共31页。21复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yìtú)与情感侧重点。三、炼有特殊(tèshū)句式的语句第二十二页,共31页。22例3.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yóuz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请说说“浮云游子(yóuzǐ)意,落日故人情。〞的妙处省略了谓语动词(dòngcí)“像〞,理解应是浮云飘忽不定,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样,夕阳傍山缓落,依依不舍,犹如老朋友惜别之情。第二十三页,共31页。23词句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shīrén)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说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shīrén)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第二十四页,共31页。24四、比较(bǐjiào)那一句更好〔或那个版本更好〕第二十五页,共31页。25【步骤(bùzhòu)分析】一、明确答复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模糊;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如在写景句,就勾勒(gōulè)其描绘的画面,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缺乏〕第二十六页,共31页。26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yúnjiān)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bǎnběn)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túzhōnɡ)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第二十七页,共31页。27(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yǒuqínɡ)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快乐心情。(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答复“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第二十八页,共31页。28课后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ránhòu)答复以下问题。村行[北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作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因仗义执言而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结合全诗,赏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两句的妙处。第二十九页,共31页。29★结合全诗,赏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两句的妙处。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