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生)_第1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生)_第2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生)_第3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生)_第4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Drug-druginteraction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或先后序贯应用时,使原有药物的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目前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因合并用药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患者中6%合用2种药物,50%合用了5种药物,100%的患者合用10种药物。目前很多患者多药并用,尤其是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4-5种药物的情况极为普遍。65岁以下患者人群,56%联合用药65岁以上患者人群,73%联合用药2目前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联合用药的目的: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减缓耐受性延缓耐药性治疗多种或复杂的病症普洛萘尔+硝酸甘油氢氯噻嗪+氯沙坦(海捷亚)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左旋多巴+卡比多巴TMP+磺胺药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例如目前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药效增强或减弱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药物理化性质变化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两者兼有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在美国,每年有47,000人死于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基本形式)体外相互作用物理化学性质ADME协同、相加、拮抗药动学药效学配伍变化体内相互作用5目前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是指药物在进入机体以前所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效改变,又称为物理化学性相互作用。本类反应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如在静脉输液中或注射器内。一、体外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1、药物之间--配伍禁忌

2、药物与容器之间

3、赋形剂与药物之间目前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药物在进入机体以前,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改变了药物的PH值、溶解度、解离度、盐析、氧化还原分解反应等,导致药物发生沉淀、失效等,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体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

目前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弱酸性药物与弱碱性如氯丙嗪与异戊巴比妥PH改变如20%磺胺嘧啶(PH9.5-11)+5%葡萄糖(PH3.5-5.5)助溶剂稀释如氢化可的松(50%乙醇)直接作用头孢曲松与含钙盐的输液(复方氯化钠、复方乳酸钠、葡萄糖酸钙等)在中性或碱性下,由于形成螯合物而产生沉淀。盐析两性霉素B、乳糖酸红霉素、胰岛素、血浆蛋白等与强电解质注射液如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钙剂可析出沉淀。相互作用引起沉淀或析出结晶目前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青霉素+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pH>6以上易被氧化)+氨茶碱(氧化反应)肝素在pH低于6的溶液中迅速灭活。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类相互作用引起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目前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5%和10%葡萄糖注射液:添加氨茶碱、可溶性巴比妥盐、红霉素、卡那霉素、氢化可的松、可溶性磺胺类和华法林(×)复方氯化钠溶液:加入两性霉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四环素等(×)目前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静脉输液装置主要是塑料(聚氯乙烯,PVC)容器。输液管、注射器和滤器等对某些药物具有吸附作用,引起药物损失而影响临床治疗。塑料对下列药物有较大的影响,这些药物是:地西泮、利多卡因、硫喷妥、某些吩噻嗪类、胰岛素和华法林、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抗组胺类药等。药物与容器的相互作用引起药物吸附目前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赋形剂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在其固定剂型(如片剂、胶囊剂)中有可能与赋形剂发生相互作用,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变例:澳大利亚--暴发性苯妥英钠中毒事件原因:胶囊剂的赋形剂由硫酸钙改为乳糖,提高了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药动学的相互作用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目前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DrugADrugBDrugA1、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DrugB的吸收增加或减少/加速或减慢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胃肠道pH值(离子障现象)胃肠运动(普鲁本辛、灭吐灵、阿托品)结合与吸附(钙、镁、铝等离子与四环素类抗生素)改变肠道吸收功能(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长春碱,以及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等能破坏肠壁黏膜)肠道菌群的改变(地高辛+克拉霉素)P-糖蛋白目前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pH值的影响如:弱酸性药物(阿司匹林,磺胺,巴比妥类)+抗酸药

改变胃肠道的pH值,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和吸收率。吸收?

应用抑酸药和抗酸药后,提高了胃肠道的pH值,此时如果同服弱酸性的药物,由于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部分增多,故吸收减少。目前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当胃肠蠕动增强时吸收快,起效快吸收不完全,血药浓度低当胃肠蠕动减慢时吸收慢,起效慢吸收完全,血药浓度增加胃复安、吗丁林、泻药等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吗啡类等目前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处方地高辛

0.25mgqdP.O.胃复安

1#TidP.O.胃复安可增强胃的排空速度与地高辛合用时使地高辛吸收尚未完成时即排出体外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降低30%左右目前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处方地高辛

0.25mgqdP.O.654-21#TidP.O654-2可使胃肠蠕动减慢与地高辛合用时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提高30%左右,引起毒性反应目前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单用合用合用单用例子:丙胺太林和甲氧氯普胺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丙胺太林对乙酰氨基酚吸收的影响(用于病人)灭吐灵对乙酰氨基酚吸收的影响(用于正常人)目前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肠吸收功能的影响药物A损害肠道粘膜吸收机能受损药物BB药吸收新霉素PAS柳氮磺胺吡啶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长春碱博莱霉素丙卡巴肼目前二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结合或吸附形成络合物或复合物,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胃肠道内,金属离子(Ca2+、Fe2+、Mg2+、Zn2+、Al3+)可与药物形成不被吸收的络合物。阴离子交换树脂考来烯胺:阿司匹林、洋地黄毒苷等酸性药物活性炭——吸附作用必要时应间隔2h以上服药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改变肠道菌群地高辛+克拉霉素?地高辛在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活性的双氢地高辛克拉霉素抑制该菌群二者合用可使地高辛的转化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克拉霉素抑制P-糖蛋白参与的地高辛肾小管分泌,减少了地高辛尿中排泄量,导致血中地高辛浓度上升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病例患者女性,81岁,心律不齐治疗心房早搏服用地高辛0.25mg/d,5年以上后为了治疗支气管炎,服用克拉霉素500mg/次,2次/d给药第4天,出现呕吐和精神错乱而住院服用克拉霉素前的地高辛血药浓度为1.0ng/mI,入院时升高到3.7ng/ml。血清肌酐浓度为0.7mg/dl。心电图显示QTc间隔延长(0.44s)。停止服用地高辛和克拉霉素症状2日内改善入院后第3天地高辛的血药浓度下降至1.0ng/ml,心电图检查也正常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P-糖蛋白

1例75岁女性患者服用地高辛(250g/d)长达4年之久,在加服甲基红霉素(250mg,2/d)后的第3天,出现地高辛毒性反应(4.2nmol/L)地高辛剂量减半并停用甲基红霉素,8天后出院。

地高辛生物利用度大约为70%,肠壁中P-糖蛋白可使地高辛返回肠腔,从而减少药物的吸收量,大环内酯抗生素可抑制P-糖蛋白的泵作用,使地高辛吸收增加。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1)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竞争性相互置换,游离型药物增多。(2)改变组织分布量改变组织血流量2、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靶位血浆受体游离药物AB白蛋白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A单独给甲药B甲药+乙药游离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临床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

血浆蛋白结合率大,治疗窗狭窄的药物,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影响组织的血流量一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能改变组织血流量,从而影响其它药物在组织的分布。直接影响血液循环间接影响心输出量改变肝血流量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发生动力学改变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利多卡因血浓度g/ml利多卡因血浓度g/ml利多卡因滴注100g/min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滴注100g/min异丙肾上腺素分析静滴NA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100200300min100200300min2.01.51.00.50.04.03.02.01.00.0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1)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诱导的结果酶的底物浓度降低代谢产物浓度增高(2)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抑制的结果酶的底物浓度增高代谢产物浓度降低3、影响药物转化的相互作用目前三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3、影响药物转化的相互作用酶的抑制作用酶的诱导作用

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主要依赖于微粒体中的多种酶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CYP)。

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酶促作用

应用某些药物后使肝药酶的浓度和活性增加,从而加速许多药物的代谢,这种作用称为酶促作用结果可能是:缩短药物的半衰期,加速药物的灭活,血药浓度下降或代谢物增加。酶促作用须连续用药3-5天,最大效应在用药1-2周后出现,停药后可能维持数天乃至数周。酶诱导剂:乙醇、巴比妥类、利福平、水合氯醛、苯妥英钠等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例:苯巴比妥与苯妥英同用,苯妥英钠的血浓度<<单用反复使用促进自身代谢促进其它药物的代谢苯巴比妥强药酶诱导剂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Ca拮抗剂和利福平

病例患者:72岁,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经过:从5年前开始,应用40mg/日尼非地平(长效制剂)治疗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保持在140-160/80-90mmHg(高压/低压)。为了治疗腹膜结核,开始服用利福平(450mg/日),异烟肼(300mg/日),乙胺丁醇(750mg/日),血压在两周内升高到200/110mmHg。于是,又追加服用α1受体阻断剂布那唑嗪(从3mg/日到6mg/日递增),血压下降并不十分理想。这时,开始怀疑是否存在尼非地平和利福平的相互作用而停止服用利福平,停药后血压缓慢下降,停药后第10天血压降至160-170/80-90mmHg。但是,再次服用利福平后,血压很快又升高。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不良反应的机制

1)利福平诱导药物代谢酶CYP对CYP3A4的诱导作用较大。引起酶诱导后,利福平自身的代谢也加快,与由CYP3A4诱导的药物合并用药的话,后者的代谢促进效果会减弱。

2)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剂和利福平联合应用效果减弱尼非地平,尼群地平等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服用后几乎完全吸收,但由于肝脏代谢比例大,因此,生物利用度很低。这类药物的代谢,主要与CYP3A4有关。CYP3A4存在于人的肝脏和消化道中,与多种药物的代谢有关,而利福平正好可以诱导这种酶。Ca拮抗剂和利福平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酶抑作用

使肝药酶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结果:减慢本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导致药效增强、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酶抑制剂:氯霉素,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唑类抗真菌药等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①甲苯磺丁脲

+

氯霉素(D-860)代谢作用加强低血糖反应②双香豆素+氯霉素Vitk合成代谢抗凝作用出血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患者:76岁,女性。经过:因右大腿骨颈部骨折住院。服用缓释氨茶碱(600mg/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开始服用后第5天,进行治疗骨折的手术,术后,开始给予华法令。肝、肾功能无异常。给予氨茶碱7、8天后,血中氨茶碱的浓度(用药前1小时的值)分别为18.6和16.6μg/ml。第12天时,出现胸痛、全身疲劳和食欲不振,检查出ciprofloxacin敏感菌绿脓杆菌>100,000cfu/ml,开始服用ciprofloxacin(1000mg/日)。合并用药4天后,患者出现无反应、低血压,引起呼吸停止而死亡。最后一次给药后13小时时的血中氨茶碱的浓度为31.0μg/ml。

氨茶碱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甲基强的松龙与克拉霉素

病例患者:27岁,女性。经过:服用甲基强的松龙24mg/日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症状稳定。虽试图减少激素的用量,效果并不好,后因治疗鼻窦炎,服用克拉霉素。合并用药时,激素用量减到4mg/日,得到改善。但是随着中止服用克拉霉素,哮喘的症状也恶化了。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不良反应的机制甲基强的松龙等糖皮质激素,经由CYP3A4代谢。异曲康唑等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与细胞色素的亚铁结合,抑制其活性,尤其对CYP3A4的抑制为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经CYP3A代谢,但其代谢产物与CYP3A4形成难以解离的复合物,抑制酶的活性。因此,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合并使用时,抑制甲基强的松龙的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上升,作用增强。连续4天给予异曲康唑(200mg/日),第4天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6mg),甲基强的松龙的AUC增加3.9倍、Cmax增加了1.9倍,消除半衰期延长了2.4倍。甲基强的松龙与克拉霉素目前四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酶诱导作用引起的相互作用

诱导剂 目标药物 结果拉莫三嗪卡马西平代谢产物毒性增强利福平口服避孕药避孕失败苯妥英钠 环孢素作用减弱酗酒 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毒性增强苯巴比妥利福平 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酶诱导剂使代谢增快,作用减弱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酶抑作用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酶抑制药,使代谢降低,作用增强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4、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等过程

尿液pH值的改变肾小管主动分泌的改变肾血流改变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4、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等过程

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管腔血液血液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主动再吸收肾小管被动再吸收尿中排泄尿液pH值的改变肾小管主动分泌的改变肾血流改变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改变尿液pH值(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为被动吸收过程,受药物解离度的影响弱酸性药弱碱性药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尿液性质使排泄增多的药物碱性酸性巴比妥类、呋喃妥因、保泰松、磺胺类、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萘啶酸、链霉素

吗啡、哌替啶、抗组胺药、氨茶碱、氯喹、奎尼丁、阿米替林

酸酸碱碱难解离易吸收排泄慢酸碱碱酸易解离难吸收排泄快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肾小管分泌肾小管分泌为主动转运过程,需要特殊的转运载体,即酸性药物载体和碱性药物载体

当两种酸性药物或两种碱性药物合用时,可相互竞争载体青霉素(头孢霉素、氨甲蝶呤)+丙磺舒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对肾小管分泌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抑制肾小管分泌药使分泌减少的药物丙磺舒水杨酸类双香豆素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青霉素类、吲哚美辛丙磺舒、保泰松、吲哚美辛氯磺丙脲乙酰苯磺酰环乙脲

青霉素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第三节药效学的相互作用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

药理效应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如合用可发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联合用药的效果等于或大于单用效果之和。

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药物效应相反,或发生竞争性或生理性拮抗作用的药物合用,表现为联合用药时的效果小于单用效果之和。

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协同作用药理效应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如阿托品与其他可阻断M受体的药,中枢抑制药之间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减少另一药物的特异性降解目前五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抗胆碱药抗胆碱作用的药物阿托品氯丙嗪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胆碱能危象肠麻痹、中暑效应相同毒性叠加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氨基苷类硫酸镁利尿药神经肌接头阻滞呼吸麻痹耳毒性永久性耳聋效应相同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病例

70岁女患者,有高血压、脑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一直服用阿司匹林、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氟伐他汀,近日又加用双香豆素,10天后出现肠道出血。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1例70岁男患者,因糖尿病、高血压及双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给予氯化钾控释片1.0g,bid;加服卡托普利12.5mg,bid;1周后患者突然晕厥,呼之不应,呼吸8次~10次•min-1,心音听不到,血压0/0kPa,血钾9.22mmol•

L-1,立即行心肺复苏抢救,停用卡托普利及氯化钾,病人心跳恢复,心率40次•min-1,心电监护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T波高尖。试分析用以上药物后出现相应反应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排钾利尿药血钾心肌、骨骼肌敏感性强心苷致心律失常肌松药作用噻嗪类利尿药、利尿酸、速尿等常常引起低血钾。会使伍用的地高辛敏感性增加,引起洋地黄中毒。噻嗪类利尿药引起的低血钾,也能增加横纹肌松弛药的肌松作用,严重时会引起呼吸停止影响电解质平衡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5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麻黄素、间羟胺等药物合用,可使去甲上腺素从贮存部位大量释放而引起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危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左旋多巴合用亦能引起高血压危象。减少另一药物的特异性降解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高血压危象MAOI麻黄碱、间羟胺哌醋甲酯、酪胺三环类抗抑郁药胍乙啶左旋多巴促进释放抑制末梢再摄取抑制囊泡再摄取供给前体异烟肼司来吉兰拟肾上腺素药减少另一药物的特异性降解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拮抗作用发生竞争性或生理性拮抗作用,如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作用部位,或生理生化控制链发生相互作用,如青霉素与红霉素等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59阿托品拮抗M胆碱受体激动剂。普萘洛尔拮抗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酚妥拉明拮抗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钠络酮拮抗吗啡等。竞争性拮抗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红霉素50s核糖体抗菌效果林可霉素50s核糖体同一靶点目前六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易被人忽略;盲目杂乱地并用药物越多,不良反应的几率越高;病人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联系的医生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增加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体外筛查方法根据体外代谢数据预测临床代谢性相互作用患者个体的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通过体外评估方法预测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的情况。微粒体、肝细胞、肝组织切片、纯化及重组的CYP酶均已用于评估候选药物能否影响另一药物的代谢。体外筛查方法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根据体外代谢数据预测临床代谢性相互作用[I]/Ki比值 相互作用风险性 代谢性相互作用<0.1 低 可免做0.1~1.0 中 推荐做人体研究>1.0 高 应进行人体研究预测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判断标准[I]:作用部位抑制剂的浓度Ki:抑制常数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1)根据药物的特性预测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2)根据患者个体间差异预测年龄、疾病、肝肾功能、遗传、生活习惯等患者个体的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建立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对高风险人群应提高警惕对高风险的药物严加防范尽量减少合并用药详细记录药物治疗史适时调整用药方案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长期用药人群多脏器功能障碍者接受多名医生治疗的人抗癫痫药物(苯妥应钠)强心苷类(地高辛)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抗生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抗癌药(5-氟尿嘧啶)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对策66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食物与药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饮食中常见的酒、茶、烟和食物成分等均可对药物作用产生影响。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酒中有效成份乙醇,能通过胃肠道快速吸收并分布到全身体液,主要(90%~98%)经肝脏代谢。乙醇首先在肝脏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乙醛经醛脱氢酶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1.影响药物的吸收

使B族维生素烟酸、地高辛等的吸收明显减少。长期饮酒的病人,由于胃粘膜血管减少。可增强镇静药、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同时饮酒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阿西美辛等,会加重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酒和大量的扑热息痛合用可引发严重的肝坏死和肾衰竭2.协同增强药物效应或毒性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3.影响药物的代谢

(1)诱导肝药酶饮酒初期肝药酶的活性增强加快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华法林、茶碱等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药效下降。(2)抑制肝药酶

长期饮酒,肝药酶的活性下降

使得利福平、巴比妥类药物等代谢减慢,作用增强,容易引起毒性反应目前七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三点

4.戒酒硫样反应

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乙醇乙醛乙酸(ADH)(ALDH)双硫仑、药物乙醛浓度升高,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共价结合,破坏这些物质使之失活,从而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发热、猩红、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视觉模糊、精神错乱,甚至休克。反应剧烈者可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老人、心脏病、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